【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加法》示范教学方案(第2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有理数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设计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培养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进一步培养协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源
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 ;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 ;绝对值不等时,
(3)一个数同0相加, ___ .
2.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 b += 加法结合律:()a b c ++= ______
(二)新课讲解
探究一:加法运算律
活动1:加法交换律
问题(1):计算:
①30+(-20);(-20)+30;
②(-5)+(-13);(-13)+(-5);
③(-37)+16;16+(-37).
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请三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计算过程,其他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对练习的训练,不但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而且也为引入加法交换律的内容做好铺垫.
问题(2):小组合作回答问题
(1)比较以上各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征?
(2)学习了负数后,小学学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还适用吗?
(3)请你再换几个加数,试一试,看一看所得的结果如何?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小组交流,回答问题.教师关注学生所举例是否符合要求.
小结:(1)各组两个算式的结果都相等,每组两个算式的加数位置都交换了.
(2)学习了负数后,小学学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还适用.
(3)例如:(-17)+0=-17,0+(-17)=-17;32+(-23)=9,(-23)+32=9等等.
归纳总结1: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b=b+a
说明:①式子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如:既可表示整数,也可以表示分数;既可以表示正数,也可以表示负数或0)
②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设计意图:从观察中看到数学,激活学生思维,激起求知的兴趣,通过讨论、思考、交流,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因为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它可以揭示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可以对学生产生刺激.在问题的情境中发现,有利于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活动2.探究加法结合律
问题:计算并回答问题:
计算:[8+(-5)]+(-4),8+[(-5)+(-4)].
问题:(1)两个式子的结果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猜想.
(2)再换几个数试一试,你的猜想是否还成立呢?
(3)请用精炼的语言把你得到的结论概括出来.
(4)你能用字母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吗?
师生活动:小组间互相讨论、交流,小组长收集、汇总,再汇报.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归纳总结2: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自思考充分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中完善自己,在自主探索中亲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提高整体的认知水平.教师除了巡视、引导、评价,还作为参与者,对学生的认识不断地促进和调节作用,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
(三)例题解析
例1计算:
(1)16+(-25)+24+(-32);(2)31 +(-28)+28 +69.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分析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教师要给出规范完整的过程,让学生看清楚听明白,从中体会认识运算律的作用.
解:(1)16+(-25)+24+(-32)
=16+24+(-25)+(-32)
=(16+24)+[(-25)+(-32)]
=40+(-57)
=-17.
(2)31+(-28)+28+69
=31+69+[(-28)+28 ]
=100+0
=100.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体验利用运算律对运算过程的简化,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和巩固.
例2.
设计意图:同分母分数相加.
例3 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图所示(单位:kg ):
(1)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
(2)如果每袋小麦以90 kg 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例题,学生独立完成.一般来说学生会直接进行计算,不会想到第二种解法,在学生完成以后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如果每袋小麦以90 kg 为标准,超过部分记为正数,不足部分记为负数,那么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多少?它们的和是不是最终的结果呢?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后解决.教师在这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能否理解这种解法,学生在计算中能否自觉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根据情况可对这一题和这种解法进行板书或讲解.
解法一:先计算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kg ).
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
905.4-90×10=5.4(kg ).
211111172832432⎛⎫⎛⎫⎛⎫⎛⎫-++++-+- ⎪ ⎪ ⎪ ⎪⎝⎭⎝⎭⎝⎭⎝⎭211111218733224⎡⎤⎡⎤⎛⎫⎛⎫⎛⎫⎛⎫=-+-++-++ ⎪ ⎪ ⎪ ⎪⎢⎥⎢⎥⎝⎭⎝⎭⎝⎭⎝⎭⎣⎦⎣⎦()14774⎛⎫=-+-++ ⎪⎝⎭3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