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中西文化课程论文
《文明史纲》一书,是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独力撰写的一部文明通史,是一部堪称经典的学术著作。布罗代尔在广泛汲取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自己的长时段、中时段、段时段及总体史学观念,向人们介绍了伊斯兰、黑非洲、远东、欧洲、美洲、俄罗斯等不同地域文明的独特风格,鲜明地体现了其深刻的史学思想,“历史学不应陷于始终应该批判的杜撰民族主义神话的行为之中,也不应一味沉湎于我所钟爱的人文主义之中。重要的问题在于,历史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它民族意识就无法维持下去。而没有这种民族意识,就不可能有独创的文化,不可能有真正的文明。”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对中西文化形成历史背景,差异及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中西文化包罗万象,漫无边际。从历史坐标看,中西文化渊源数千年,从起点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国,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历史的长河中屈指可数。四大发明,诗词歌赋,“丝绸之路”,无疑不代表着当时社会的先进和富强,但曾几何时,我们曾经的繁荣的文化大潮开始逐渐开始退却。当中国的统治者在为“天朝大国”的自给自足而沾沾自喜时,
西方文明开始舒醒,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得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各种文化思潮如潮水般涌现、发展。逐渐的,中国文化开始从世界主流思潮的巅峰逐渐淡出,曾经辉煌一时的华夏文明已经在当今世界主流思潮中难觅其踪。虽然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党中央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鼓励思潮的口号,但直至当下,似乎渊源流淌的中国文化仍在沉睡。中国要到何时才能再次出现李大钊、蔡元培似的思想家,何时才能再次跻身世界主流文化思潮之中,任重而道远。
文化是一种特别的品质,它可能高度发展也可能严重萎缩。有些社会结构适合文化的发展而有些结构会造成文化的停滞。中西文化包罗万象,漫无边际,其实并无好坏之分。对中西文化的认识要做到微观与宏观的统一,纵向与横向的结合,历史与未来的衔接,从总体上把握中西文化的异同,了解中西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此消彼长、此起彼落的复杂原因,以发扬我们民族自身的优良传统,并吸收西方先进文明,扬长避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国文化再次崛起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中西文化的冲突
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在数千年文明史上,能够自成体系并且流传久远的文化却只有三家:西方文化、中
国文化、印度文化。印度文化虽然源远流长,非常神秘,实际上却单纯得很,不过宗教文化而已。也就是说,几千年人类文明史,最具光彩的只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是从近代开始的。中国和西方长期处于隔绝状态,只是到近代才开始有了交流。当然,这种交流不是通过和平方式而是伴随着血与火进行的。西方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带着不大光彩的动机,硬是把自己的文化塞给中国。两种最辉煌的文化一旦发生冲突,不可避免要造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正如马克思所说,这是”甚至连诗人的幻想也创造不出”的离奇悲剧。只不过在这场悲剧中,吞下苦果的是中国人而不是西方人,以至今天的中国,尽管版图仍在,人口仍在,却已元气大伤,英雄气短。
18世纪后期,英国马尔戛尼使团访问中国,回去后作出结论说:’中国根本不是处在盛世,而是衰败之世,没落之世!’因为他们发现,中国人有许多陈规陋习,不讲卫生,生活质量差,几千年来总是读孔孟,一听见放炮就吓得魂不附体;最致命的是,清朝的法律总是干涉个人行为,没有人权。因此,中国的衰落是必然的:’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因为在西方人看来,一个国家是否处在盛世,主要是看它的政治制度是否进步,法律是否符合人性,国民精神是否受到压抑,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质量是不是得到保证。中国后来的历史证明,英国人的判断是正确的。
19世纪中西文化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器物层面,好比秀才与大兵的较量,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人们所看到的是:一方是大刀长矛,一方是般坚炮利;一方是子曰诗云,一方是科技文明;一方是安时顺处的国民,一方是大兵和强盗;一方好比是女性化的柔弱的互相算计的窝里斗,一方好比是以征服为乐的男人的横行霸道。两种文化的较量,前者抵挡不住后者的强暴,自在情理之中。但是,中国的悲剧或许正在于两种文化之间没有发生过/’殊死的决斗’。争斗只是在战场和商场,而文化领域始终没有受到致命冲击。实际上,一个多世纪以来真正对中华民族构成伤害的,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因此,百年中国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大兵0对/秀才0的强暴,而在于国人为何乐于接受强暴。为什么西方的/秀才0大部分被国人挡在门外,而对其小部分/秀才0尤其是俄国的/秀才0,却情有独钟?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毫无疑问,中西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人讲和合,西方人讲扩张;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位,西方文化以个体为本位;中国文化是时间主导型文化,西方文化是空间主导型文化;中国文化是政治伦理文化,西方文化是科学理性文化,等等,不一而足。
实际上,许多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是推崇备至的。莱布尼兹特别欣赏<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孟
德斯鸠称赞中国的科举制度为中下层知识分子从政打开了大门;叔本华特别推崇宋明理学的人格追求;海德格尔尤其认同中国道家的生活方式;马斯洛也经常引用老庄言论,把’自我实现’的精神状态称作’道家式’的精神状态;汤因比和池田大作在<展望21世纪>一书中说:’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一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等等。我们对自己已有的东西总是不知珍惜,直至看到洋人赞不绝口,才恍然大悟,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信心大增。其实,中国文化有些东西无论放在什么时候来看,都是其他民族所无法企及的。
三、怎样向西方学习
平心而论,中西文化各有缺陷,都不是走的最理想的发展路线。具体说来,中国的道德至上主义扼杀了人的本性,并导演出一个不道德的社会;而西方的科学至上主义,同样也给现在的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危害,把人的世界变成机器的世界,人成了机器的奴隶。
既然中西双方的文化都有缺陷,为什么两种文化一旦发生碰撞,中国一方会明显处于劣势?为什么今天的西方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我们却还要搞对外开放,把西方作为强国兴邦的榜样?原因就在于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是一种利益关系。谁贫穷落后,谁就必然受压迫受欺凌,不可能拥有平等的地位。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一个民族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