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理解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数学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实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实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持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所以,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使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持续培养强化的过程。显然数学的严密有序性、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数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我们提升数学素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一个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数学思维特质的外显和内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数学使人精细”是数学素养特质的外在表现。高数学素养的人往往受过系统的数学教育,数学知识丰富,在生活和上作上常表现出对数的敏感和适合,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事例中分离出数学因素,建立模型,通过数学实行观察分析,善于用数学的观点说明问题。其个性品质往往给人以精明、精细、富有逻辑的感觉。数学锻炼人的思维是数学素养特质的内在特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本身就具有客观性、直观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数学思维的客观性。我们理解世界、了解世界,追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数学思维相对于其它思维,其精度更高、信度更强、效度更可靠,原因就在于数学思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用数学思维的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更能体现真实再现的特点。

数学思维的直观性。思维本是抽象的东西,如果凭借数学模型,以数据、图形作为载体实行量化分析,能够大大增强其直观性。

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用数学方法实行思维,不但能够了解事物的表面,而且能够通过对问题实行根本地了解和透彻地分析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思维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数学运算简捷便通性,给我们使用数学知识,通过数学的观点、方法判断、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既能够宏观、全局、整体把握事物特征,又能够从某一方面、某一事例入手微观、局部地理解事物,达到窥“一斑”以见“个豹”的认知效果;既能够反思、总结过去,又能够设计和展望现在和未来;既能够通过数字符号反映事物间联系,又能够使用图形刻画事物的状态。随着数学手段的发展和数学器具的便捷,社会对数学使用注重的水准也越来越高,诸多便利因素的出现为我们在现实之中用数学解决问题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合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

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所以应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让学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所以,数学教学要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情景,直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实行数学分析寻求数学解决。只有这样的数学才有无限的生命力,并逐渐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水平。数学探究水平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水平的提升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 培养估算水平,形成科学的直觉。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水平有着广泛的作用。

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展开。数学实践活动的展开,对于学生水平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实际的本领,必须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学会识别、学会适合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培养数学的情感体验,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具有潜在的陶冶作用。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对学生实行学习目的、爱国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包括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等。

学习数学的态度和习惯。包括:探索创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实事求是态度及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关系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件大事。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我们应该从小学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的日常工作做起。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爱上“数学”。只有学生喜欢数学,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才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提出理性的数学问题,也才会动脑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教师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入知识探讨;在数学课堂上尽量满足学生需求。如给学生表扬、称赞等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教师要不吝对学生实行表扬,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数学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