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中国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9c2fb528f12d2af90242e6fd.png)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院系: 临床医学院 日期: 2016年 10月01日 课程代码 (待定)课程名称 艺术与现实中的医学—医学影视作品赏析英文名称 Medicine in Film Art学 分 数 2 周学时 2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专项□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大类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其他教学目的 基社会对高“复合型”人才需求,本课程具有一定跨学科色彩。
在重实践、重应用的落脚点上,具体将影视艺术作品与临床医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自发思考、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全方位调动学习热情。
将合作精神引入学习生涯,开阔问题解决思路。
最终能够活用课程教授医学知识,明辨诊疗误区,同时了解电影、电视剧历史发展轨迹与艺术特色。
由此培养具备举一反三能力、综合学科背景、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当代大学生。
基本内容简介 影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下医学题材影视剧大行其道有着医疗知识、技术赋予的神秘面纱和艺术特色,但由于缺乏专业顾问指导,包括一般影视剧中涉及医学部分仍不乏令人啼笑皆非却值得引以为戒的诊疗误区。
因而,本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将案例教学法与研讨课形式相结合,着眼当下风靡的经典医学题材影视,择取其中的临床诊疗误区与学生进行探讨,并逐渐引导学生运用课程中了解的影视艺术知识、结合个人专业领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选修本课程,能够运用医学专业知识指出影视作品乃至临床诊疗中的误区,从而掌握医学伦理学及常用临床知识;培养理性的医学思辨能力和感性的艺术认知能力。
授课方式:面授,主要以研讨课形式,随堂播放视频案例。
本课程不设专业限制,拟限制人数30人。
主讲教师简介:蔡剑飞,临床医学硕士,医学学士、文学学士双学士学位。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临床七年制(本硕班)、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编导系。
曾担任上海瑞金医院内科住院医师,上海华东医院主治医师。
发表临床医学专业论文8篇,出版著作1部,取得国家专利1项,参与天津市博物馆纪录片以及多部音乐电视拍摄,获得“作家杯”原创文学作品奖等。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课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fec43231126edb6f1a10f3.png)
36
2
Eberhard Guhe
哲学学院
邯郸校区
1-18周,星期三第7-8节(H2218)
20
PHIL630070
梵语I
36
2
刘震
哲学学院
邯郸校区
1-18周,星期三第7-8节(HGX405)
20
PHIL630071
实用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36
2
Larry Hickman
哲学学院
邯郸校区
1-19周,星期一第5-6节(HGW2509)
30
PHIL6063
《荀子》研究
54
3
林宏星
哲学学院
邯郸校区
1-18周,星期四第9-11节(HGX306)
20
PHIL6066
企业伦理学
54
3
吴新文
哲学学院
邯郸校区
1-19周,星期二第9-11节(HGX306)
20
PHIL6067
西方宗教哲学原著选读
54
3
郁喆隽
哲学学院
邯郸校区
1-20周,星期五第2-4节(H6208)
20
PHIL8054
价值论名著精读
54
3
冯平
哲学学院
邯郸校区
1-18周,星期三第9-11节(HGX406)
20
PHIL8084
伦理学原著精读
54
3
邓安庆1
哲学学院
邯郸校区
1-19周,星期一第9-11节(光华楼西辅楼405)
20
PHIL8085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
54
3
邓安庆
哲学学院
邯郸校区
2020年尔雅大学生网课《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答案
![2020年尔雅大学生网课《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b3a7e825c52cc58ad6be4a.png)
2020年尔雅大学生网课《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答案1.1 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1非典期间,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公共治理措施?()BA、发放口罩B、禁止人员流动、到北京人员进行隔离等C、公布疫情D、招募医师2非典期间,公共治理的主体有哪些?()ABCA、政府B、企业C、非政府组织D、公益机构3公共治理是指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管理共同事物方式的总和。
()√1.2 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1《官场病:帕金森定律》的作者是谁?()BA、柯南·道尔B、帕金森C、亚当·斯密D、曼昆2非政府组织是()的需要。
ABCDA、国家现代化的需要B、有助于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C、完善社会自律机制的有效手段D、是增强政府合法性的基础3我国六十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包括?()ABCDA、农业现代化B、工业现代化C、国防现代化D、科技现代化4帕金森定律说明政府机构往往演变得臃肿低效,故非政府组织是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1.3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1狭义的社会组织不包括()。
CA、社会团体B、民办非企业单位C、基层群众自治组织D、基金会2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我们称之为()。
BA、免税组织B、基金会C、民间组织D、社会团体3志愿组织有哪些类别?()ABDA、组织志愿性B、服务志愿性C、有偿服务性D、活动志愿性4社会团体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5慈善组织与公益组织的区别在于,慈善组织解决人的基本生存,公益组织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4 非政府组织的特性与分类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非政府组织的关键特性?()CA、非营利性B、公益性C、政府性D、互异性2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分类主要有几种?()BA、四B、五C、六D、七3以下哪些特征属于非政府组织的特性?()ABCDA、组织性B、私有性C、自主性D、服务对象边缘性4非政府组织的中国分类从大的部分看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分类和民政部分类。
国际非政府组织:第三种力量
![国际非政府组织:第三种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171751cf89eb172ded63b743.png)
国际非政府组织:第三种力量苏长和【专题名称】国际政治【专题号】D7【复印期号】2002年01期【原文出处】《文汇报》(沪)2001年1112期第⑧页【作者简介】苏长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非政府组织——动机:利他国界:不限简单地说,国际非政府组织是指为了实现和促进特定的目标,由属于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的成员组成的国际性组织。
与主权国家相比,国际非政府组织是非领土型的,其成员不以固定的领土为局限,其财政不依赖税收,而是捐助和资助,它们也不像政府那样拥有公共权力和警察机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区别是,它们不试图取代政府组织,更不谋求颠覆或者推翻某一既定的政权;国际非政府组织与跨国公司也不同,它们的行动不以盈利为目标,其动机以利他为主,以促进公益进步为主要活动宗旨。
国际非政府组织对国际关系的大规模参与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期,20世纪60和70年代席卷发达国家的民权和妇女解放运动,80年代遍及欧美的反战运动,都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不可分割。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势头有增无减,在1990年的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1992年巴西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3年维也纳的人权会议、1994年开罗的世界人口和发展会议、1995年北京的世界妇女大会、2000年华盛顿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2001年热那亚八国首脑会议中,我们都能看到国际非政府组织活跃的身影。
国际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战后兴起的“新社会运动”中的重要力量。
没有示威多哈形象特别多哈会议不像西雅图会议那样会场外充斥着示威的声浪,不过非政府组织绝不放过任何表达他们声音的机会。
绿色和平组织将游艇开到多哈附近的海面上,还与另外三个非政府组织举行了联合记者会。
各国部长参加开幕式陆续入场时,一个非政府组织的数十名成员站在会场外,嘴上贴着纸片,手上举着白纸,上面写有“NO Voice”(没有声音)。
一个女代表告诉记者,WTO会议充斥着各种声音,太嘈杂了。
复旦大学FIST项目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课程简介
![复旦大学FIST项目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f2d512ca5e9856a56126018.png)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An introductory course on Western IRT这是一门介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课程,内容包括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历史、学派、理论及方法,采取讲座-讨论的形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打下国际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培养国际问题研究的理论思维。
这一课程由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授课,倪世雄教授是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科委员,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
潘忠岐教授是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史汀生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瑞典隆德大学政治系做访问学者,并中国驻欧盟使团政治处一秘,具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和外交实践经验。
信强教授曾在美利坚大学,哈佛大学作访问研究,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
倪世雄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科委员、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美国对外战略和政策、中美关系。
著作有:《当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文选》(主编)、《冲突与合作》(主编)、《当代西方战略理论》(主编)、《世纪风云的产儿》(合著)、《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合著)、《国际人权论》(合著)、《战争与道义》(独著)、《曲折的历程----中美关系20年》(主编)、《美国问题研究》(第一、二辑主编)、《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编)等。
译作有:《人、国家与战争》(合译)等。
论文有:《西方国际关系主要流派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与中美关系》、《试论国际关系民主化》等100多篇。
教师风采潘忠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国际关系专业法学博士学位。
2000-2004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室和中东研究室助理研究院、副研究员。
2001年美国史汀生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戴旭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教案
![戴旭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cc567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02.png)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关系理论》授课教师:戴旭教授授课对象: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授课时间:每周二下午2:00-4:00授课地点: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报告厅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
2. 培养学生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国际政治现象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国际政治形势的敏感性,提高其国际视野。
4.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国际关系理论概述2. 古典现实主义理论3. 新现实主义理论4. 新自由主义理论5. 构建主义理论6. 激进主义理论7.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授详细讲解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
2.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某一理论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国际政治场景,让学生体验国际关系实践。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国际关系理论概述第2周: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第3周:新现实主义理论第4周:新自由主义理论第5周:构建主义理论第6周:激进主义理论第7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趋势第8周:课程总结与复习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60%):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国际关系理论》2. 课堂讲义:戴旭教授授课讲义3. 研究资料:国际关系理论相关学术论文、书籍4. 在线资源:国际关系理论相关网站、数据库八、教学反思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国际关系理论,提高其分析国际政治现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中国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中国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2fea4777232f60ddcca159.png)
三种:
1、接受其他方的项目申请,提供资金,但不参与项目 运作;
(四)境外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华运作方式
2、与其他方合作做项目;
(1)与政府有关部门或国内的非政府组织签订协议从事项目合作。 如德国基督教发展服务社(EED)。 (2)通过有关部门或个人引荐来开展项目。如甘肃省经贸厅民间促 进会为东乡族自治县引入英国伊斯兰救助组织从事扶贫项目等。
背景的非政府组织无法进入中国公开开展项目的情
况下,他们得以代理人的方式通过和政府部门合作
开展项目。
宗教性本土组织
这一类中除了前述4270家包含在官方分类下的社会
组织的三个类型: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
单位外,还包括在工商注册的组织及挂靠在各种部 门和机构下的组织。
有官方背景的宗教性非政府组织
中国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他们的行为方式往往非常 低调,一般通过工商注册为外国企业在华项目办公室
或者独立的咨询机构,直接与地方政府或者中国社会
组织合作开展一些项目。
港澳台背景的宗教非政府组织
这类组织主要是香港背景的,并且早期是作为国际
宗教非政府组织的代理人进入的。由于都是中国人,
在和政府的沟通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当国际宗教
中国宗教非政府组织的构成
实际在中国开展各类项目运作的宗教非政府组织大
概包括以下四个类型:
第一类是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
第二类是港澳台背景的宗教非政府组织;
第三类是宗教性本土组织;
第四类是有官方背景的宗教性非政府组织,也就
是所谓的GONGO。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以援助发展项目的名义系统进入
复旦大学国关学院讲座资料
![复旦大学国关学院讲座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cb5707a4b35eefdc8d333c1.png)
112年1月11日星期三English Version陈金英副教授讲“联邦主义与国家整合:基于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的比较研究”发布时间:2013-01-10 浏览次数:2012年12月25日下午,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报告会第五场在文科楼615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陈金英副教授做了题为“联邦主义与国家整合:基于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的比较研究”的报告,俞沂暄博士主持了此次讲座。
政治发展过程中,由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等群体所构成的现代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在多样的身份群体中构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价值取向来实现国家整合的问题。
传统的针对西欧北美联邦主义的研究认为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分权体系可以疏导政治中的冲突,有助于国家整合。
然而,在种族、宗教、语言群体多元化的发展中国家,联邦主义能否减少冲突、提供共识,实现国家整合,陈金英副教授结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通过对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这四个国家的比较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现有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现有研究成果中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联邦主义保证了少数派在中央政权中的话语权,有利于国家整合,特别是那些存在地理分布上高度集中的少数种族的分裂社会,联邦主义是克服种族冲突和分裂主义的药方。
联邦主义主要从两个方面实现少数主义政治上的诉求:少数派以获得自治权的方式在内部进行自我管理;保护并促进少数族群的文化及价值观。
第二种观点认为,联邦主义本身无法实现国家整合,政治分权有可能促进了种族民族主义名义下的冲突。
理由如下:第一,采用联邦主义会加强少数派现有的资源,从而降低其在寻求分离过程中的成本,增强退出共同体的可能性;第二,地方上的政治家会以地方牌作为获得选民的手段,从而造成政治上的两级分化。
然而,已有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首先,两种观点都忽略了联邦制运行背后的社会结构;其次,对联邦主义研究都将其放在了集权与分权的框架下,并未在民族国家构建层面进行考察。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概论第七章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概论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da531e0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67.png)
第七章政治参与第一节政治参与的含义与功能一、政治参与的含义内涵【过程角度】:孔奇——政治参与就是“全国或地方、个人或集体支持或反对国家结构、权威和有关公益分配决策的行动”。
【功能角度】:亨廷顿、琼〃纳尔逊——政治参与就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总论】:实际上,政治参与作为现代公民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政治关系中公民实现自身政治权利的重要方式,而且反映着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种种关于公民政治参与的界说都将影响政府活动视为公民参与的核心内容。
外延【狭义】:(只包括合法的参与方式)诺曼〃尼和西德尼〃伏巴——政治参与指的是“平民或多或少以影响政府人员的选择及他们采取的行动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合法活动”。
(目标):影响政府人事或政策抉择,不包括诸如消极抵制、集体不服从、政治暴力或恐怖、暗杀甚至革命等政治行为。
【广义】:(也包括非法的政治活动)亨廷顿、琼〃纳尔逊、阿尔蒙德、托马斯〃戴伊等——政治参与应包括影响政府的所有活动,而不考虑这些活动根据政治系统的既定规则是否合法,因此,诸如抗议、游行示威、暴动、甚至叛乱都属于政治参与形式。
教材观点政治参与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
它毋宁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角色的物化形式,它所表现出的具体行为外观及其性质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程度和社会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界定】:政治参与是特定制度框架内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影响政府人事构成和政府政策制定的各种行为。
基本特征⑴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或由公民组成的团体。
⑵政治参与的目标指向是政府活动。
⑶政治参与是一种政治行为。
⑷政治参与的途径常常多种多样。
——一般有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游行集会等。
在中国还有公民投书信访、与政府官员直接对话等。
⑸政治参与基本上是一种体制内的非暴力行为。
二、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意义⒈政治学习功能。
——培养具有独立的理性判断能力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c0ea3d1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a.png)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黎|菱2oo6/8全球治理,口E中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李峰摘要: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中不可忽视的行为主体,它在全球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其组织特性而言,它不仅具备国际性和非政府组织的特征.而且还必须以信仰为基础,这种特性决定了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文化沟通,冲突调解,国际救援,促进经济公正和人权"维护"等领域的独特作用.这些作用背后反映了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影响更多的可能不是表现为政治性和直接性,而是伦理性和间接性,这既是其推动全球善治的优势所在,也是其缺陷所在.关键词: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国际政治;国际社会;全球治理;善治中图分类号:B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l一490X(2006)8—096—03作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华东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法学博士;上海,201620一研究的缘起及概念界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全球治理这一理念也日益为众人接受.按照全球治理委员会的权威性界定,它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及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既包括那些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机构与机制.也包括那些人们和机构已经同意的或认为将符合其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安排".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全球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国际政治领域传统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也包括了许多非国家行为体,而在此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当是一支重要的构成部分.二战后.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舞台上悄然崛起,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对当今国际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已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第三者".②联合国新闻部出版物指出,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国际非政府组织"为建立全球公民社会作出了相当的贡献……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补充性资源,成为全球治理的热点."而在众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里,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ReligiousInter. national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占有相当的比率,不论是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还是国际人权,和平运动,抑或是影响某些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制定,我们都能从中看到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身影,而且在某些领域,由于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宗教特性,与世俗组织相比,它的作用相当突出,并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学术界,我们的研究重点或集中于宏观性的课题,如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类型,功能及其与其它国际社会行为主体的关系等,或集中于诸如环境类,人权类国际非政府组织,但对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却鲜有涉猎.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政治中扮演何种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在何种层面上发挥着作用),如何发挥这些作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本文所指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并不指各类宗教组织.确切来说,它是建立在某一宗教信仰之上,主要致力于社会关怀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而不包括专事信仰宣教的教会机构,故此,国际上还有人称之为以信仰为基础的国际非政府组织(Faith—basedInternational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 FINGO).也就是说,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除r具备非政府性和国际性特征外,还必须具有宗教性或信仰性.虽然现今诸如牛津救济会(OXFAM)和援外社(CARE)等之初都具有宗教背景,但我们一般认为,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与世俗组织相比,它于当前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宣称工作和活动的动机是基于宗教信仰;2,该类组织还与宗教机构或某一神学传统有联系;3,该类组织雇佣或者招募的工作和志愿人员主要是出于宗教信仰;④4,它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公益性,专事宗教信仰传播,培训类的组织不在本文探讨之列.二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虽然从总的方面来讲,在国际舞台上,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还难称得上明星,但它在文化交流,沟通,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援助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国际人权保护等方面却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还有日益强化的趋势. 这些功能表现为:(一)文化沟通.促进不同宗教和民族间的了解在文化交流方面,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利用自己的优势,促进文化沟通以及不同宗教和民族间的了解.亨廷顿曾预言,未来国际冲突将以"文化的冲突"为主要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在诸如美国9?11,阿富汗问题,伊拉克战争及其后遗症,伊朗核问题以及以巴以为核心的中东问题等背后,无一不有文化,宗教隔阂乃至冲突的色彩,也就是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宗教因素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国际风险社会的不稳定性.作为当前多元化的世界,加强沟通是避免许多因双方不理解而导致冲突发生的重要途径.宗教作为一种强社会动员力量源,可以较易地实现"共意性运动",当然,它还需要某些宗教精英人物或组织的正确引导,而引导宗教促进世界和平,加强人类不同宗教,不同文化间交流正是许多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活跃领域.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许多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提供或营造公共平台,开展不同宗教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相互的理解.例如由许多国际或某国国内宗教非政府组织组成的联合国宗教非政府组织委员会(TheCommitteeofReligious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attheUnitedNations)就是这样的一个公共平台,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国际社会)公共领域的作用,是"沟通理性"的制度化载体之一.目前该委员会有成员组织110个,涉及天主教,基督新教大部分重要教派,犹太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巴哈伊教等,自1972年以来他们就一直通过例行会议或者论坛的形式就世界问题和事件交换看法,该组织一方面为联合国相关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另一方面,它也为促进各种宗教间的了解提供交流的平台.2000年以来,他们先后就东欧的妇女被贩卖到欧美充当性奴问题,环境问题,伊斯兰神学, 政治伊斯兰,佛教和政治以及犹太教和犹太复国主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除了例行会议外,该委员会还就特定问题召开特别的会议,例如2000年11月在苏丹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专门邀请穆斯林和基督徒参加,用该委员会官方的报道来说: (这次会议是)"基督徒和非洲传统主义者第一次相聚在一个伊斯兰国家,感到对方在倾听自己的不满"⑨.第二,还有些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利用本组织资源自主地开展一些文化交流和促进的活动.例如世界基督教青年会联盟等组织支持世界各国基督教青年会发展组建各种青年团契,夏(冬)令营等传统,一方面培养青年的基督教伦理,另一方面,也组织青年基督教与其他(本国或他国)教派的信徒相互交流,沟通.此外,世界穆斯林大会,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等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也提倡或号召此类的活动.总的来说,自伊拉克战争及9?11事件爆发后,在宗教极端主义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等时有发生,面对着许多国际政治和利益冲突与宗教纠缠一起的现实,许多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利用自身的组织资源和公共平台,展开了宗教对话,促进了双方的了解,客观上也起到了抑制极端主义,维护世界安全和稳定的效果.(二)调解冲突,促进可持久的和平不论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抑或犹太教,几乎一切合法的宗教及其组织都主张世界和平.因此,除了进行宗教对话和沟通防止因相互缺乏足够理解而导致冲突的努力外,许多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还积极参与冲突地区(特别是民族和宗教情况复杂的地区)的调解和维护和平的活动.在此方面,宗教非政府组织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宗教教义赋予这些组织进行相关活动以充分的理论和合法性,合理性资源,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宗教要求宗教徒信守的一个准则, 这保证了他们行动的权威性;第二,宗教非政府组织通过其分布于世界各地,以及其具备宗教或教派的世界性分布,它们可以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冲突的症结和性质,动员会众和信徒实现相互间和解,从而达到调解冲突,维护和平的效果,这体现了他们行动的有效性.总的来看,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实现以上目的的途径主要有三:第一是通过祷告.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国际宗教非政府都是建立在某一宗教信仰基础上的,而且其会众都是该宗教或教派的信徒,因为,它们常常会就某个冲突问题进行跨国性的祷告,以此对当地政府或者冲突各方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第二是通过会议决定,这种形式的作用相当于教会的牧函.当冲突发生后,许多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会召开会议,会后以会议决议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或者解决方案. 第三就是直接参与冲突调解.有些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具有强烈的行动主义倾向,他们除了公布自己对于冲突与和平的观点和立场外,还积极将之付诸实施,以促进和解.这类组织既有多宗教信仰参与性质的宗教和平组织(religionsforpeace),调解团契(FellowshipofReconciliation),宗教与和平世界会议(WorldConferenceonReligionandPeace),世界和平祈祷者协会(TheWorldPeacePrayerSociety)等,也有单一宗教信仰性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如基督和平小组(ChristianPeace. makerTeams)等.例如宗教和平组织活跃在55个国家和地区,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具有咨询地位,通过该组织的努力, 他们成功地调解了利比里亚SierraLeone的地区冲突,在波斯尼亚和科索沃营造了良好的地区重建所需要的和谐宗教氛围,为此,波斯尼亚地区的宗教和平组织领导人还获得了2003 年度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颁发的和平奖.也许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对冲突国的影响力度方面可能不及某些国家或国际组织,但它们的调解可能在质的方面更有帮助:因为它们是通过宗教,民族交流,沟通来实现和解的,也就是说,虽然它们调解的成效难以像签订和平协定那样明显,但如果将协定式的解决方案视为自上而下的和解道路的话,那么,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致力的则是自下而上的和解途径,因此,它们是当今世界调解冲突,维护和平的一支重要国际力量.(三)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扶持自主发展正如人道主义,慈善救济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样,几乎所有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都有致力于人道主义救援的项目.如果说调解冲突是这些组织在不同集团之间的调解活动的话,那么,实行国际救援则是它们对处于灾难中个体的一种关怀.从广义的人道主义国际救援来看,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领域包括灾难[战争,自然,环境]援助,灾后重建和发展,扶贫援助以及艾滋病防治援助.最初,大部分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主要关注于灾难援助和重建,后来,这些组织看到,单纯依靠向许多灾民和贫穷地区的人民输血的方式还不足以使他们真正摆脱贫困.因此.这些组织又将活动内容扩展到扶贫援助,帮助他们自主发展. 从总体来看,这类组织主要以基督宗教,特别是西方背景的基督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为主力军.近年来,许多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援助贫穷国家,特别是非洲某些国家的过程中,发现艾滋病是导致当地贫穷困苦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为此,该组织还将防治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作为在人道主义援助项目之一,④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至于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执行干事比特?皮尔特(PeterPiot)最近发表评论道:"政治组织来来去去,政治家,商人,联合国机构来来去去,然而带着长远的目光来看,只有基于信仰的团体和宗教组织一直存在于(艾滋病防治的)历史和未来当中.在我们抵抗艾滋病蔓延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⑧.虽然说基督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占主导地位,但并不是说其它宗教类组织就完全没有,例如佛教性质的世界创价学会,世界穆斯林大会和美国犹太教全球服务组织<AmericanJewishWorldService)等,此外,还有些规模比较小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也发挥着类似的功能,如巴哈伊教背景的(BahaiInternationalCommunity),祆教背景的世界祆教徒组织(WorldZoroastrianOrganization).与其它世界性大型宗教相比,这些组织的救助对象可能更有针对性,多限于或优先于本教教徒的救助.例如世界祆教徒组织利用其设在欧洲,印度等地的基金会(WZOTrustFunds)主要帮助处于困境中的祆教徒.(四)关注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公正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是所有合法宗教的共同特征,正如世界福音派联盟国际总监GeoffTunnicliffe表示的一样,帮助穷人是"圣经中的指令……如果我们,全世界三百万间教会都起来响应这一紧急呼吁,我们定能达致一个更加公义与和平的世界."基于这种宗教信仰和理念,在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开始意识到,造成这些国家贫困或畸形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现今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秩序.而这些格局是基于发达国家主导型的国际贸易格局,它造成许多发展中国家持续贫困和南北差距的越来越大.在此方面,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关注点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主张建立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特别是予以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以更有利的贸易环境;第二,呼吁发达国家承担起相关责任,减免贫穷国家的债务.除了相关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关注各自的议题外,它们还常常联合起来或探讨,或发起促进经济公正的项目.如2004年1月15日,几百名来自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如普世教会理事会[WoddCouncilofChurches],改革派教会全球协会[theWoddAssociationofReformedChurches],世界信义宗联盟[LutheranWoddFederation]等)和教会机构的领导人在纽约召开了"全球化和公平贸易"会议,会议表达了他们对全球化造成的全球贫富差距增大等问题的担忧,并建议各组织和宗教派别承担起这种重任.再如利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机, 2005年9月13日,一些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和宗教机构在联合国前发起"反贫穷联盟"运动,他们进行了持续3天的彻夜祷告和禁食活动,向联合国呼吁要求让教会参与推动实现联合国所发起的"千年发展计划",并表达了他们在七个议题上的立场:社会公正,政教关系,负责及透明度,债务减免,增加发展援助,推进公平贸易以及安全保障.他们在其发表的声明中称:"向政府发出这些呼吁的同时,我们也深知教会本身应当积极参与发展工作,协助建立公平的国际经济环境.如果没有新的战略伙伴关系,世界各国将无法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构想."(五)关注(所谓的)人权和宗教自由,促进(所谓的)社会公正由于具有影响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主要以西方社会和宗教背景的组织为主,其中某些组织在所谓人权,宗教自由和他们宣称的社会公正事业方面的活动则都是基于他们的立场和观点,为此,他们在此方面的活动过多地打上了西方价值观和政治观的色彩,而且还可能干涉到他国主权及内政.对所谓人权与宗教自由的关注,始终是某些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特别是具有西方背景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宣称的一个优先目标,有的甚至将此写入其组织的章程之中.例如,"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WoddCouncilofChurches)就将促进人权与宗教自由列为该组织的四大行动领域之一.某些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直接参与国际人权机制的行动包括:第一,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标准的制定,积极介入负责运行这些国际机制的各国际组织的运行,以期协助制定新的重要国际人权标准;第二,某些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还利用其广布的组织网络积极参与国际论坛,批评相关国家所谓的违反人权事件; 第三,某些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还通过影响西方国家的政策向目标国施加压力.除了以上内容外,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还在JL童保护,妇女保护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活动.三简评及结论总的来说,在当今国际政治上.不论是文化沟通,人道援助抑或人权关注,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影响更多的可能不是表现为政治性和直接性,而是伦理性和间接性.这既是由其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决定的,也是其宗教性使然.宗教作为一种相对"封闭性"的意识形态,它通过其宽泛的宗教资源网络,跨越民族国家和世界经济界限,对国际社会中的各种行为主体都可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这些也正是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相比其它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优势所在.但在现行的国际社会中,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发挥以及发挥的功能是正向还是负向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不取决于它自身的组织运作,而在于它所持的宗教意识形态与其对象宗教或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同时也取决于该组织与其主体所在国的关系.因为,一方面,由于伦理性和道义性,国际宗教非政府的运作很可能从自身出发,而没顾及受动者的内政和主权的文化承受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其间接性,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还可能充当某些国际推行"软实力"的棋子之一.如何保障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成为全球善治的一个重要建设力最,是当时现实及学界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参考文献:①杰,张海滨,张志洲:《全球治理中的同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6页②盛红生,贺兵:《代国际关系中的"第i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⑧EfliouAbrams,TheInfluenceofFaith:ReligiousGroupsandU.S.ForeignPoli(VMaryland:Rowman&LittlefieldPublishers. 1nc.2001.P19O一191④艾尔东?萸里斯等:《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3页⑤⑥参见/⑦视艾滋病防治援助为人道主义援助之一的舰点日前已为大多数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所接受,并通过各种形式得以实施⑧参见http://www.gospelpost.con.hk/template/news—view.htm?code=SOC&id=lO8K.R.Dark.Religion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Lond0n:Macmillan,2000.P2SusanneHoeberRudolph.JamesPiscatori.TransnarlonalReli. gionandFadingStates.Colorado:Westview.1997.PI73(责任编辑:南桥)。
重大教改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重大教改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复旦大学精品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05f960e518964bce847c10.png)
重大教改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一、重大教改项目1、刘放桐、俞吾金教授主持“十五”“211”工程,暨全国重点学科外国哲学学科建设项目《西方哲学通史》(十卷本,其中现代西方哲学五卷)。
2、黄颂杰教授主持“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西方哲学史新编》。
3、刘放桐教授主持完成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已于200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4、俞吾金、陈学明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级和教育部重点教材《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上、中、下),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重大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1、刘放桐教授主持并完成“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
2、刘放桐教授主持“十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哲学上的革命与转型》。
3、俞吾金教授主持“十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方哲学通史>》(十卷本)。
4、俞吾金教授主持完成教育部重点社科基地第一批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
5、刘放桐主持教育部重点社科基地第二批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6、俞吾金教授主持教育部重点社科基地第三批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7、黄颂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里坦和新托马斯主义运动》。
8、张汝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存在与时间>研究》。
9、汪堂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法国哲学研究》。
10、莫伟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法国现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线索及其趋向研究》。
11、孙向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列维那斯哲学研究》。
12、张庆熊主持并完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现代西方哲学界对主体间性关系的研究》。
13、汪堂家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德国建构主义学派研究》。
2003和2004年度上海市精品课程自查表
![2003和2004年度上海市精品课程自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5069fb7e1711cc7931b71682.png)
2003年引进国际经济法学科带头人1名(校引进杰出人才):孙南申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3、相关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开通情况
上网内容:教学大纲(是);教案(是);习题(是);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是)已经上网的其他内容:试析WTO争端解决的国际法效力(参考文献/vcampus)1998年海龟案等25份课外读物(网络教学课堂)
计划:
一方面改造新版课件,分章设课件,减少上传和下载/游览障碍,另一方面,学校要切实改进网络建设和管理。
10、精品课程网站管理情况
学校统一管理(是);院系管理();教师个人管理()
学校自查结论
通过();暂缓通过();不通过()
填表人:张乃根填表日期:2006年1月8日
(2)2003和2004年教学研究开展情况:
2003年5月举行国际经济法教学专题研讨会,确定围绕建设国际经济法导论课程建设,组织国际法学科全体教授、副教授编写新的《国际经济法》教材,2004年1月再次举行该专题研讨会,全面落实,并为申报市级精品课程作好队伍调整充实等工作,当年实现申报成功,并于2004年10月出版该新的教材,发行不到一年(5000册)已脱销。
校5万,院5千均入帐JMH3457001(市拨款不明)
7、
学校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及实施情况
督促检查
8、教师、学生访问情况及学生评价
网站日均点击率
30/天
网站总计点击率
22672
9、网上资源和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计划解决的措施
网络不畅通。
2004年新版课件使用以来,在课堂上很受到学生欢迎,但是,由于容量大,在网络教学课堂无法上传;2005年7月本课程被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经联系在V-Campus(虚拟校园网)增加容量后上传,但是,时常无法打开(包括在2005年10-12月专家评审期间),目前通过V-Campus-我的大学-我的课程-国际经济法导论-学习资源-点击进入-使用FTP访问-jpkc-www这一路径或直接从/jpkc,也无法打开。这不仅影响到本课程落选国家精品课程,挫伤教师积极性,也使学生无法在网上游览新课件。
复旦政治学精品课程
![复旦政治学精品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79e538170b1c59eef9c7b438.png)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参阅)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A)卷一、简答题(每题15分)1、政治权力的内涵2、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政治统治的本质4、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本质的认识二、论述题(每题20分)1、政治形态的意义2、人与政治的关系答案提要简答题1、政治权力的内涵政治权力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影响力。
在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力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力包含主客观两个方面的构成要素。
客观的:生产资料、物资财富、暴力等。
主观: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等。
政治权力的特性:制约性、能动性、动态发展性和工具性。
2、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利益的内在矛盾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特性。
3、政治统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统治是利益冲突和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是适应支配政治斗争和控制社会冲突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是与国家权力同生并存的一种政治行为。
政治统治是政治斗争中最强大的政治势力对于社会的支配与控制行为。
政治统治是人类政治生活中最高层次的政治行为。
4、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本质的认识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不同于原始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
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论述题1、政治形态的意义政治形态是政治权力为创造有序公共生活在一定的制度、组织和价值基础上所形成的政治权力运行形态。
一定的制度所运行出来的政治生活,可能会偏离制度本身的规定性,因此,分析政治生活,不仅要看政治制度,还要看政治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主要是由制度和意识形态组成。
可是,制度也会深入到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之中,所以,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中所有的政治要素总和就构成了政治形态。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