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定义民族特征与民族识别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落
(社会组织 人们共同体)
国家
(社会组织)
民族
(人们共 同体)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一、民族发展的涵义
民族发展,是在民族的自身因素、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的内部结构、整体 素质、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更 新、协调适应,推动民族纵向质的提高和横向量 的扩展,不断实现民族的自身性发展、社会性发 展、人的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 的质和量的提高。
wenku.baidu.com 三、民族形成的基本规律
恩格斯:“劳动本身一代 一代地变得更加不同、更加 完善和更加多方面。除打猎 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 业以后又有了纺纱、织布、 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同商 业和手工业一起,最后出现 了艺术和科学;由部落发展 成了民族与国家。” —— 《自然辩证法》这就是民族 形成的基本规律。
部落的二重性与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
2、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 是民族形成的促进因素
野蛮时代中级阶段,人类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 其他野蛮人中分离出来,畜牧业从农业分离。野蛮时代的高级阶 段,人类发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第一次大 分工导致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母权制被父权制所代替, 出现男子独裁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现最初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 动的分工。第二次大分工导致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出现贫富差别; 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有 了进一步分工。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发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商业开始出现,并逐步从产业中分离出来,使得产品交换、私有 制出现、阶级分化,原始的民主和平等开始消失,氏族和部落制 已不适应社会需要,开始向新的人们共同体过渡。这样,社会分 工发生的过程也就成为促进民族形成的过程。
2、民族间的生存竞争、种的蕃衍是影响民族发展 非常重要的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 “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 另外一些人,即增殖。”(《全集》3卷)种的蕃衍作为自然行为 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人类的蕃衍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 人们为了生活必然要与他人建立某种形式的共同体。“这就是夫 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个家庭 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 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 系了。” 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和生产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使得 人们的物质生活及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成 了社会结构的要素。
第三章 民族发展
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 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 展的过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 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 矛盾运动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一 般来说,民族这种共同体是在原始 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 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1、社会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 是民族形成的决定条件
2、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是 民族形成的促进因素
3、国家的建立,是一些大民族 形成的基础和保障
1、社会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 展是民族形成的决定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活动的成果:一方面,表明了人对 自然环境取得的胜利;另一方面又改变了人的活动方式, 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原始社会后期,饲养业、种植业的 形成导致新的社会分工并造成新的社会关系。生产工具制 作的专业化,生产率的提高和分工的扩大要求货物的交换, 导致私有观念的产生并改变了若干原始社会间战争的性质, 使氏族体制中的婚姻关系和权力关系遭到破坏,最终导致 氏族制度的崩溃和原始社会的解体。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 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推动原始氏族、部落血缘人们 共同体向民族地缘人们共同体过渡的决定性因素。
二、民族形成的一般过程
(一)民族形成过程图解
原始社会
阶级社会
蒙昧时代
野蛮时代
文明时代
原始群 氏族部落 部落联盟
国家 民族
(二)民族形成的时间
三个过渡理论:野蛮向文明的过渡——时代; 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制度;地方局限性 向民族的过渡——地域。揭示了民族形成时间: 民族形成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在原始社会 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时期形成的。 民族形成的序列(也是血缘关系逐渐淡化的过 程)氏族——胞族——部落(血缘部落—地区 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二、民族发展的动因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 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经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 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 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 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 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各民族之 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 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 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 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
3、国家的建立,是一些大 民族形成的基础和保障
恩格斯说:由于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之间的分工的进 一步发展,氏族、胞族和部落的成员,很快就都杂居起来。在和 平时期,每一个胞族和每一个部落都是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但 是那些住在胞族或部落地区内而不属于这个胞族或部落的人,自 然是不能不能参与这种管理。这就扰乱了氏族制度机关的正常活 动,于是设立了中央管理机关,以前由各部落独立处理的一部分 事务,被宣布为共同的事务。一句话,氏族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 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这时,国家已经 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了。只有当结合在一个政府之下的诸部落融 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时,民族方始产生。人类早期国家的形成促使 文明民族的出现。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 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 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 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 度向国家过渡、地方局限向民 族的过渡而开始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三个过渡”的科学论述表明:人类社会由野蛮 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中,实现了原始氏族部落制度向国家制度的 过渡,同时也就实现了从局限于狭小范围的氏族部落共同体向一片 区域的民族共同体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