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与英语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与英语教学

黄敏,魏华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 410128)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学关于记忆的研究,并着重介绍了记忆的多重存储系统,然后根据多重存储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对英语教学的建议,最后,本文指出了目前一些教育心理学研究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英语教学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记忆多重存储模型农业院校英语教学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几年以后,艾宾浩斯发表的著作《记忆》,成为第一个对记忆这种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在英语教学中,记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下面将介绍心理学关于记忆的研究,并探讨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和农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心理学关于记忆的研究及其多重记忆系统简介

一直以来,记忆的研究就是心理学的研究重点。艾宾浩斯(1850~1909)与巴特利特(F.C. bartlett,1886~1979)的实验对记忆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艾宾浩斯以自己为被试,进行了无意义音节(如kyh,pil)的学习,从而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人们的遗忘速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慢,也就是说在学习之后的较短时间里,记忆的内容会大量的遗忘。记忆的遗忘曲线强调了即时复习的重要性。巴特利特对艾宾浩斯的实验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学习是一个活跃的过程,涉及意义的追求。他以“鬼魂的战争”这篇文章为材料,对不同的被试经行了记忆测验,他发现被试的记忆和回忆过程与个人经历和文化有关,被试会更改故事的细节,使之变得合理而平常,符合被试的文化习俗[1]。即回忆过程不仅是被动重现过去学习材料的过程,它包含建构的成分,在回忆中我们使用已保存的内容以及头脑中的图示重新产生所学习的内容。

艾宾浩斯和巴特利特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回忆的效果上,也就是说他们探讨了那些因素会影响回忆的效果,但并没有研究记忆的过程。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家的兴趣由记忆的效果转向了记忆的过程。一些心理学家试图用计算机结构和工作来解释人类的记忆,提出了计算机模拟模型: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

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强调记忆作为不同的结构而存在,所以多重存储模型又叫形态模型(modal model)。根据记忆的保持时间和加工特点,心理学家通过两种命名形式来表述三种记忆形式。

根据感知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的保存时间只有0.5-3秒,消失得很快,而短时记忆约为一分钟,而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则可能保存多大数十年。

根据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特点,又可以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感觉记忆和瞬时记忆是对应的,而工作记忆和短时记忆是对应的。

当我们和周围世界接触时,各种信息首先已感觉的形式在这个记忆系统中登记,我们把这个阶段的加工过程叫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2]。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对外界信息机型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感觉记忆的编码形式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性,而我们人类则一般通过视觉和听觉接受物理信息。因此感觉记忆包括两种: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和声像记忆(echoic memory)。斯柏林(Sperling,1960)通过“局部报告发”发现瞬时记忆能够容纳9个英文字母,而达文(Darwin et al.,1972)发现声像记忆的容量比图像记忆小,只能保存5个英文字母,但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图像记忆长,可以达到4秒。事实上,人们每天会接受到非常多的视觉和听觉刺激,但很多信息都被遗忘了,其原因就是那些信息只进入了我们的感觉记忆,而没有进一步通过加

[作者简介]黄敏,女,湖南农业大学2007级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方向研究。魏华,男,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工进入长时记忆。心理学家发现,只有那些被注意的信息才能进入记忆的下一个单元——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类似与计算机中的运算器,信息在工作记忆里得到加工[1],感觉记忆转换为工作记忆的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注意,这种注意可以是个体有意识的,也可以是个体无意识的。工作记忆的编码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成年人工作的容量在5~9之间波动,米勒(1956)发表了《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一文,明确指出工作记忆的容量为7+2。短时记忆的容量7+2是以单元来计算的,一个单元可以是一个数字、字母音节,也可以是一个单词、短语和句子。心理学家用组快(chunk)来表示这种记忆的单元,也可以把组块看做“熟悉的集合”(familiar unit)

[1],因此组块和个人经验,个人的信息加工方式有极大的关系,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组块的内容是不同的。例如,1949101这组信息,对于熟悉中国历史的人来说可以作为一个组块,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但对于不知道这个历史事件的个人,可能只能一单个数字为组块来记忆这个信息,那么1949101就会变成包含多达7个组块的信息。工作记忆的内容经过复述可以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时间长,且容量没有限制。心理学中的复述并不是指简单的重复。

心理学家把复述分为各种: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2]。机械复述指把工作记忆中的信息不断的简单重

复,即有些学生所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精细复述则是将工作记忆的内容进行分析,和个体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研究发现,机械复述相比,精细复述的记忆效果要好得多(Crai k& Wathins,

1973;Chase & Ericsson,1981)[2]。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这种系统对人的学

习和行为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时记忆的编码有多种方式,不仅仅依赖与信息的物理特征。它的编码方式主要有意义编码,语言特点编码和主观组织。长时记忆信息的遗忘和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以及识记者态度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如果把长时记忆和硬盘对照,就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他的特点。长时记忆的内容长期保存在大脑中,但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显现在意识中,只有当我们有需要的时候,才会从大脑中提取一部分信息。就像硬盘,我们存储了很多电影,歌曲和学习资料,但只有我们使用的时候才会通过计算机在硬盘上提取这些信息。信息是通过工作记忆而进入长时记忆的,同时长时记忆的内容也要经过工作记忆才能被我们使用,从这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工作记忆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根据信息保存的时间和加工方式把记忆分为了三个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我们长时记忆的信息一般来说都经历了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个阶段,也就是说三个阶段的记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三个阶段的记忆是彼此联系而非孤立存在的。下面的图也许能够帮大家更好的理解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

摘自: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二、多重存储模型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感觉记忆与英语教学

任何词汇的记忆的形成,都离不开感觉登记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物理刺激输入让学生感觉到这些信息,进而今后后来的信息加工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感觉登记有两种形式,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他们有各自的特点,图像记忆的信息容量大,但保存时间短。声像记忆的记忆容量稍小,但保持时间长。所以在词汇呈现的环节,教师要结合图像和声音的呈现来达到感觉输入的最好效果。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媒体工具的普及,使得词汇以多种形式呈现变得更为容易。教师也可以通过控制的呈现顺序和呈现组合来达到最好的感觉记忆效果。

(二)短时记忆与英语教学

在记忆过程中,信息的编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短时记忆的编码包括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同

时短时记忆的编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2]。第一、觉醒状态。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