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 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为什么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
统一?
4、规律具有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你 如何理解?
11
考点二、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注意: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 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观点。 12
既要承认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又要 相对静止的存在。(例如政策既要 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又要保持 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 上学不变论,也反对只承认绝对运 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 辩论。
14
考点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稳定的联系。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 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含 是指宇宙间一切事 另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 区 义 物、现象的变化和 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 过程 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 别 的运动
拓展 全面认识相对静止:
你们好
2018高考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唯物论、认识论)
2
知识提要
自然界的物质性 第 四 课 探 究 世 界 的 本 质
世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运动的含义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规律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
按规律办事
3
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
提示: (1)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 (2)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与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 5 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注意: 1、客观性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规律的客观性; 2、 可知性指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 客观实在不等于客观存在。
9ຫໍສະໝຸດ Baidu
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
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注意: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 10
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
1、谈谈你对“运动、静止、规律”的理解? 2、为什么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1、你如何理解物质?
2、为什么说自然界是物质的?
3、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4、为什么说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
4
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 客观实在。
是指物质的客观性,无论人们是 否感觉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 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与唯心主 义划清了界限) 是指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 们所认识、所反映(与不可知 论划清了界限) 物质的唯一特性、万事万物的唯一 共性,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区别:客观实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
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 实在在存在着的特性。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自己的主观意识而言的。对于具体的 人来说,客观存在除包括物质现象,还包括其他人的意识。 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方法论】
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非无能为力,可以认识和利用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16
1、人可以利用规律,不能改变规律,只 能改变规律发生的条件。 2、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在规律上不能用发明、改变、修改、消灭、 创造等词语 在规律上可以用发现、认识、利用等词语
特 运动是无条件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征 永恒的、绝对的
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 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联系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 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 13
混淆二者、将物质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 学的观点。
7
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
(2)自然界的物质性:
•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 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 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 法 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处理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 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6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 特性 (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 区 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别 存在 状态
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具体的、多变的、有生有灭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具体的物质形态
联系
①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 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 就没有了物质。 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 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固有的 不是主观臆造的(如乌鸦报丧) 本质的 不是现象的(如苹果落地) 必然的 不是偶然的(如守株待兔)
稳定的 不是易变的(如价格波动)
15
2、规律的特征: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 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运动 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8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
• ①就人类社会的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 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 ②就人类社会的本质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 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 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它们的形成、存在、发展都是客观的,这些 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