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讲座笔记摘录整理
何为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时教师通过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即发展有增量)。
一、增强目标意识——关键、
课程目标的层次图示:
远目标课程领域概括
小中大学年发展目标
单元目标(分时间、内容、单元)
近目标具体活动目标具体
主题目标处于中间层次,要靠具体教学活动目标的完成来实现。
应思考:主题目标如何确定?
具体教学目标如何制定?
如何对待三维目标?
要读懂教材目标:
1、细读主题设计意图,明确主题目标,理清主题开展的线索
主题目标的确定表述要注意:
(1)
(2)
(3)目标要有代表性、侧重点。
2、分析、思考小主题计划的制定
(1)主题目标是什么?
(2)有哪些主要活动?
(3)哪些是核心的活动?
(4)是否要调整、补充或删减?
确立目标要注意:
1、材料所归属的领域为第一目标要完成而侧重的领域。
2、目标的数量要适宜。
3、对三维目标的理解(目标的排序,要有取舍)。
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4、不同类的目标不要混淆在一条目标里(用不同条目来表述)
具体教学活动目标的确立要注意:
1、目标要具体,核心目标要突出(忌目标过泛、过空)。
2、目标定位要关注幼儿年龄特点及经验水平。
3、目标的表述要清晰、有条理,不交叉。
4、目标执行过程中落脚点要准(避免执行过程中的偏离)。
二、把握内容价值——核心
* 内容是载体,二教学任务是目的,内容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
* 一个内容的价值是多元的,在不同的教学任务下选取内容是有着它特定的价值取向的。
* 把握内容的价值需要老师在任务意识下完成,课程理念下把握。
(一)精读:理清内容的本源
1、主题内容的阅读(省编教材为例)
(1)明确主题内容安排的依据
从内容安排的维度上看:以自然、社会、自我为三条主线
从内容与幼儿自身经验的关系上看:远近、深浅之分
(2)在一定的背景中考量主题内容之间的关系
从同一主题中各个活动内容之间的关系——即线索
隐线:追随幼儿思维方式逐步拓展和深入
明线:1、外在特征的探究2、从认识——表现的过程
从课程整体设置角度考量各主题内容之间的关系——即内容的层次性、递进性
2、一个活动内容的阅读
(1)正确解析内容本身所包含的特点和意义
(2)解剖式阅读:
如:读懂、读透语言领域中的文学作品;分析主要的情节脉络和内在的“逻辑线”;段落安排;结构特点;主题思想——蕴含的人文价值。
(3)解读幼儿:找准最近发展区,把握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挑战性
解读幼儿的年龄特点、原有经验、关注兴趣点、幼儿对内容的熟悉度
(包括原有知识、动作技能;习惯、情感态度等、同时关注幼儿原有思维)、
(4)确定内容的重难点:从幼儿的现有状态和领域特点寻找重难点
例如:诗歌《落叶》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找到动物、树叶及对应动作关系,知道秋天树叶飘落的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来信了,来信了!催我们快到南方去!”
三、规范教学环节——重点
1、遵循教学规律,让教学有层次性(也许是平行关系,也许是递进关系)。
剥洋葱法——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环节是推进的,如中班《秋天的颜色》)
平移法——平行呈现,由此及彼(环节是平行的,如折纸活动——折螃蟹)
2、重视启动环节,明确交代任务
猜谜设疑法、谈话导入、实物导入等
3、环节紧扣目标,把握重点环节
明确重点目标;
明确重点领域及领域活动的重点要求;
清楚本活动与目标相适宜的重点环节。
(重点环节在活动中要重点关注)
5、注意活动的细节,明确相关事宜
●教师讲解与幼儿探索、操作活动的比例要合适,注意时间与教学步骤的把握;
●注意细小环节——教具的呈现,座位的排放,场地条件,人数等。
●可以依据幼儿的情况,调整原有的教学环节
仔细斟酌每一个环节的意图和目标递进情况,要将活动设计与本地、本园、本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重视启动环节、关注过渡环节、明确细节。
四、教学提问多样性——(以前培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