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费用经济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可适应性和契约费用方面考虑,内部适应会受行政 命令影响,外部则通过市场界面影响适应,而市场界 面上契约适应性问题的设置成本高昂,就只能以双方 补充协议的形式实现,这必然就产生了双边规制结构, 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双方适应仍较为困难。
主要困难在于对于契约调整的适应:
契约调整主要包括:数量调整和价格调整
文章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简要回顾了对交易进行研究的一些法律
背景。主要是麦克内尔的理论。
第二节有关特质的经济学内容。主要论述特质
投资的内容,并举例说明。
第三节叙述了契约的一般原则,并将其应用于
商业契约。
第四节简述不同的规制结构在劳动、管制、家
庭交易及资本市场的应用。
第五节归纳了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从文中得到的
因此,古典契约法对应于经济学中理想的交易市场,强 调法制、正式文件及交易自行清算,不涉及第三方, 与其他交易无关。
(二)、新古典契约法
对契约实行的现实性提出了质疑,尤其是那些在不 确定性条件下执行的长期契约,威廉姆森认为契约实 行的充分的现实性即使并非不可能至少也会使成本高 的难以令人接受 。
这些订单照样能实施兑现,并且付款中也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现有品格”(信用)的价值}。
以上例子充分强调了特质关系的重要性,且让我 们很好的理解了什么是特质关系,作者还在最后还强 调了一个重要的论点。那就是,当存在特质关系时, 强制的法律措施和其他的强制行为,会使这种特质关 系瓦解,从而使双方承受高额成本,当交易专用性价 值较大时,特殊的规制结构应取代典型的古典市场契 约交换。
(1)、双边规制(责任性契约活动) 高度特质的交易是生产所需的人力资产和物质资产具有
高度的专用性。 个人理解:
在混合型交易的情况下,资产的专用性较不完全,通 过企业间贸易并不能实现明显的规模经济,即买者 (或卖者)通过纵向一体化不能实现其利益,因此出 于此种考虑,当事人可能更倾向于外购零部件。
交易费用经济学:
契约关系的规制
奥利弗——威廉姆森
经济系0721班 时英
作者简介:
奥利弗·伊顿·威廉姆森
(Oliver·Eaton·Williamson1932.9.27— “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自1998年以 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爱 德华·F·凯泽”名誉企业管理学教授、经 济学教授和法学教授。曾任美国政治学 与社会学学院院士(1997年);美国国 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美国艺术与 科学院院士(1983年);计量经济学学 会会员(1977年)。 2009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获得者之一。威廉姆森因其“在经 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 问题的分析”而获奖。
三、商业契约
(一)、经济化(节约)
前提假设: 组织商业交易的准则是一种节约成本的严格的工具性准
则,它基本上可分为生产支出的节约和交易费用的节约。 目标:
尽量减少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总和 具体分析:
在交易费用忽略不计的时候,宁买勿造一般是节约成本的好 方法,其强调了外购的重要性。但事实上交易费用是一直存 在的,虽然外购的生产成本低,但交易费用高,这时其他供 给安排是值得考虑的。交易费用的节约本质上是有限理性的 经济化,交易中同时还须提防机会主义(利己)的干扰。
新古典契约法
关系性契约活动
二、特质交易的经济学
在这里作者主要阐述了交易特征的三个基本方 面是:
(1)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被公认为关键的属性。 (2)交易重复的频率。 (3)耐用交易专用性投资发生的程度。影响缔约活动
的关键因素
在规制研究中,由于大量的“行动’是起因于 投资差异,且最难理解的也是这部分,因此还需要 对交易专用性投资进行详细说明。
双边垄断:就是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和一个买者。
有限理性: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概念最 初是阿罗提出的,他认为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即 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一是 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 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 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 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实例
主要包括:
1、匈牙利的一台全新的进口灯泡吹制机,在德国运行良好,而在匈牙 利整整一年却没有生产出一个合格的灯泡(难以明确定义的知识 或内部知识的问题)。
2、复制200多年前制作的小提琴(专业技能)
3、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默契,如师徒之间的交流、口头 交谈(专用性语言)
4、英国制造商在欧洲大陆对其进口管制时,仍照常接到订单,并
作者认为如果规制结构不变,生产成本减少与交易费 用的降低往往是对立的。所以为了实现总体目标,规制结 构的调整是必要的,某些交易的一种结构转向另一种结构 的同时不仅会降低签约一份复杂契约的支出(有限理性的 节约),还会减少按连续性适应方式有效执行契约的支出 (减弱机会主义的影响),而专用规制结构的设置成本则 则会因契约的重复使用而降低。这确实正是内部供给对于 重复出现的特质交易的吸引力所在。
(三)、关系性契约活动
由于契约的“延续期和复杂性”的日益增长,使新古 典调整程序被更为特殊的调整程序所取代,且这种调 整程序要适应现行管理。作者还认为由于关系具备了 “带有除交易及其中间程序之外的大量规范的小社会” 的特性,因此,关于分散性的假定也完全被取代了。
关系性缔约活动对应于比新古典契约更长期和复杂的 契约,其参照点由于贯穿始终因而完全是关联的,它 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初始协议”。
例:需要具有专业技能工人的企业对其新近员工的特殊培训(这种培
训会使新近员工的专业技能提高,而且这种提高会随企业投资的情况而 变,其会该企业带来收益)
特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交易事务的熟悉、 专用的语言的使用、制度和人的信任关系、个人信誉 等。这些资本对契约关系的重要性后有举例说明。
作者认为正是以上交易专用性成本的存在,使重复发 生的特质交易(作者主要强调重复交易)在买卖双方 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双边垄断,这种转变的结果就是出 现了牢固的缔约。但作者强调由于机会主义(有限理 性)的存在这种契约关系仍然是不完善的。因此,减 少机会主义影响或提高信任度的规制结构是需要的。
启示。
第六节是结束语。
一、若干缔约背景
主要是麦克内尔所提出的契约的三个分类,即将 契约法分为古典的、新古典的和关系的三大类。
(一)、古典契约法
任何一种契约法体系都具有有利于交换的目的,古 典契约法的特点是试图通过增加分散性和强化“现实 性”来实现此目的。
这里现实性是指活动“在时间或空间上存在或不存在, 使之现实能被觉察到或意识到”。要实现这种现实性 就要求进行随机应变的契约,这种契约非常错综复杂。
古典契约法
对应于经济学中 “理想的”市场 交易,每次交易 自行清算,不涉 及第三方,与其 他交易无关。
对应于不完整的长期 契约,有第三方介入 来解决争端和实现契 约灵活性,但作为参 照点的初始契约是不 变的;
对应于比新古典契约
更长期和复杂的契约
长
其参照点由于贯穿始
期
终因而完全是关联的,
契 约
它可能包括也可能不 包括“初始协议”
接下来我们主要论述:专用性物质资本投资(如特有 的机器和厂房)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如专业培训 和边干边学)背后的特质交换。而这种交换关系必然 离不开特质物品和劳务。
特质物品和劳务就是指业已进行了交易专用性的人力 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资,且投资随执行条件而变,收 益已经实现的那类物品和劳务。
导言:
首先本文对交易费用的存在加以了肯定,并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阐述交易的主要规制结构,指出了交易如何 和为何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与组织制度相匹配。作者主 要关心中间产品市场交易。并分析为何存在如此之多的 市场(或准市场)中间交易问题 ,解释哪些交易存在以 及何以存在的理由。
作者的目的主要是:在对某项交易作了概述后, 指出最经济的规制结构,作者曾通过规制结构讨论了决 定交易一体化的制度框架。
(一)、专用性投资概述
当事人专用性同一的结果便是要承担高额成本,这样 便产生了非市场性问题,这种交易就是特质交易。
我们通过以下论述来简单认识一下这种特质交易:
假如,有一个厂商想生产一种特殊的商品,他就需 要购进特殊的生产设备,此时他要寻找卖者对交易专 用性方面的专用物质资本进行投资。由于这种投资用 于其他方面的价值按定义比其原定的特殊用途小得多 卖者就被紧紧地“捆”在这笔交易上了,买卖双方任 意一方退出成本都非常巨大。
(二)、交易的刻画
假设前提: (1)、不确定性程度适中,主要研究频率和投资,在
这里频率分为:一次、数次和经常。投资分为:非 专用、混合和特质; (2)、供给者有保持持久业务关系的意向,由此不考 虑哪类无信用的企业造成的特殊危害; (3)、存在大量可以满足任何需要的潜在供给者—— 也就是说假定可以不考虑对专用资源所有权的事前 垄断; (4)、频率维度仅指买者在市场中的活动; (5)、投资维度只涉及卖者的投资特点。
投资特点
非专用
混合
特质
次
购买标准设备 购买定制设备 营造厂房
频
数
率
经
常
购买标准材料
购买定制材料
各道工序中间产 品的现场交接
商业交易图示
(三)、规制结构
三大规制结构: 非交易专用性、半专用性和高度专用性的规制结构 作者对三大结构的界定提出的几点主张: (1)、高度标准化的交易不宜要求专用性规制结构; (2)、只有经常性交易才需要高度专用性的规制结构; (3)、非标准化的数次交易虽然不需要交易专用性的规
3、交易专用性规制:关系性契约活动 这种交易专用性规制结构主要针对混合型和高度特
质型的经常性交易。这种交易具有非标准化的性质, 他若主要依赖市场规制则反而会受到干扰,且由于 交易具有经常性,所以可以抵消专用性规制结构的 设置成本。
中间产品市场交易的交易专用性规制结构主要分为 两种: 保持当事人自主权的双边结构和使交易脱离市 场并根据一种权威关系(纵向一体化)在企业内部 进行组织的一元结构。
对于以上情形下,威廉姆森更倾向于麦克内尔的分析, 即可以通过设计一种不同的缔约关系来维持交易活动, 但还要外加一种规制结构。麦克内尔强调了契约的灵 活性,威廉姆森则提到了第三方介入的重要性。
因此,新古典契约法对应于不完整的长期契约, 有第三方介入来解决争端和实现契约灵活性,但作为 参照点的初始契约是不变的;
制结构,但仍须特别予以重视。 根据麦克内尔关于契约的三种分类有如下对应关系:
古典契约活动
所有标准化交易
新古典契约活动
数次性非标准化交易
关系性契约活动
经常性和非标准化交易
1、市场规制:古典契约活动 市场规制是针对具有数次性缔约活动和经常性
缔约活动的非专用性交易的主要规制结构。在市场 规制下,交易发生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当事人完 全可以根据已存在的正式契约条款和前人的经验来 进行交易,这种交易是完全可以信赖的。
古典契约法贯彻分散性和现实性的途径 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它认为,当事人与交易可以分而视之,在此意义 上其完全相应与经济学中“理想的”交易市场。
第二,详细限定了协议的本质,且当正式(如成文的准。
第三,补救办法仅限于“如果最初的现实性由于不履约 而实行不了,那么,结果在开始时是能预料到的,且 结果也不是无限的”。此外,不考虑第三方参与。
机会主义:也称投机主义( Opportunism ),就是为了 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可以不择手段,突出的表现是不按 规则办事,其追求是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具体实例
专用性物质资本的实例
例一、是从外部供给者购买专用零部件(买卖双方停止交易成本 巨大)。
例二、是按照唯一和最近的原则关于向生产流水线提供关键原材料的 专用工厂的选址问题(建立专用工厂和选定厂址,转变费用 高昂)。
2、三方规制:新古典契约活动 这种三方规制的结构主要针对混合型和高度特
质型的数次交易。其属于半专用性规制结构。在交 易趋向于特质交易,产生了专用性投资,供给者转 移存在困难时。市场调节不尽如人意,双边规制的 成本又过高,这就需要一种介于两者中间的制度形 式,那就是通过第三方的帮助来解决争端、评价绩 效。
主要困难在于对于契约调整的适应:
契约调整主要包括:数量调整和价格调整
文章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简要回顾了对交易进行研究的一些法律
背景。主要是麦克内尔的理论。
第二节有关特质的经济学内容。主要论述特质
投资的内容,并举例说明。
第三节叙述了契约的一般原则,并将其应用于
商业契约。
第四节简述不同的规制结构在劳动、管制、家
庭交易及资本市场的应用。
第五节归纳了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从文中得到的
因此,古典契约法对应于经济学中理想的交易市场,强 调法制、正式文件及交易自行清算,不涉及第三方, 与其他交易无关。
(二)、新古典契约法
对契约实行的现实性提出了质疑,尤其是那些在不 确定性条件下执行的长期契约,威廉姆森认为契约实 行的充分的现实性即使并非不可能至少也会使成本高 的难以令人接受 。
这些订单照样能实施兑现,并且付款中也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现有品格”(信用)的价值}。
以上例子充分强调了特质关系的重要性,且让我 们很好的理解了什么是特质关系,作者还在最后还强 调了一个重要的论点。那就是,当存在特质关系时, 强制的法律措施和其他的强制行为,会使这种特质关 系瓦解,从而使双方承受高额成本,当交易专用性价 值较大时,特殊的规制结构应取代典型的古典市场契 约交换。
(1)、双边规制(责任性契约活动) 高度特质的交易是生产所需的人力资产和物质资产具有
高度的专用性。 个人理解:
在混合型交易的情况下,资产的专用性较不完全,通 过企业间贸易并不能实现明显的规模经济,即买者 (或卖者)通过纵向一体化不能实现其利益,因此出 于此种考虑,当事人可能更倾向于外购零部件。
交易费用经济学:
契约关系的规制
奥利弗——威廉姆森
经济系0721班 时英
作者简介:
奥利弗·伊顿·威廉姆森
(Oliver·Eaton·Williamson1932.9.27— “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自1998年以 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爱 德华·F·凯泽”名誉企业管理学教授、经 济学教授和法学教授。曾任美国政治学 与社会学学院院士(1997年);美国国 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美国艺术与 科学院院士(1983年);计量经济学学 会会员(1977年)。 2009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获得者之一。威廉姆森因其“在经 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 问题的分析”而获奖。
三、商业契约
(一)、经济化(节约)
前提假设: 组织商业交易的准则是一种节约成本的严格的工具性准
则,它基本上可分为生产支出的节约和交易费用的节约。 目标:
尽量减少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总和 具体分析:
在交易费用忽略不计的时候,宁买勿造一般是节约成本的好 方法,其强调了外购的重要性。但事实上交易费用是一直存 在的,虽然外购的生产成本低,但交易费用高,这时其他供 给安排是值得考虑的。交易费用的节约本质上是有限理性的 经济化,交易中同时还须提防机会主义(利己)的干扰。
新古典契约法
关系性契约活动
二、特质交易的经济学
在这里作者主要阐述了交易特征的三个基本方 面是:
(1)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被公认为关键的属性。 (2)交易重复的频率。 (3)耐用交易专用性投资发生的程度。影响缔约活动
的关键因素
在规制研究中,由于大量的“行动’是起因于 投资差异,且最难理解的也是这部分,因此还需要 对交易专用性投资进行详细说明。
双边垄断:就是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和一个买者。
有限理性: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概念最 初是阿罗提出的,他认为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即 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一是 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 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 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 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实例
主要包括:
1、匈牙利的一台全新的进口灯泡吹制机,在德国运行良好,而在匈牙 利整整一年却没有生产出一个合格的灯泡(难以明确定义的知识 或内部知识的问题)。
2、复制200多年前制作的小提琴(专业技能)
3、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默契,如师徒之间的交流、口头 交谈(专用性语言)
4、英国制造商在欧洲大陆对其进口管制时,仍照常接到订单,并
作者认为如果规制结构不变,生产成本减少与交易费 用的降低往往是对立的。所以为了实现总体目标,规制结 构的调整是必要的,某些交易的一种结构转向另一种结构 的同时不仅会降低签约一份复杂契约的支出(有限理性的 节约),还会减少按连续性适应方式有效执行契约的支出 (减弱机会主义的影响),而专用规制结构的设置成本则 则会因契约的重复使用而降低。这确实正是内部供给对于 重复出现的特质交易的吸引力所在。
(三)、关系性契约活动
由于契约的“延续期和复杂性”的日益增长,使新古 典调整程序被更为特殊的调整程序所取代,且这种调 整程序要适应现行管理。作者还认为由于关系具备了 “带有除交易及其中间程序之外的大量规范的小社会” 的特性,因此,关于分散性的假定也完全被取代了。
关系性缔约活动对应于比新古典契约更长期和复杂的 契约,其参照点由于贯穿始终因而完全是关联的,它 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初始协议”。
例:需要具有专业技能工人的企业对其新近员工的特殊培训(这种培
训会使新近员工的专业技能提高,而且这种提高会随企业投资的情况而 变,其会该企业带来收益)
特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交易事务的熟悉、 专用的语言的使用、制度和人的信任关系、个人信誉 等。这些资本对契约关系的重要性后有举例说明。
作者认为正是以上交易专用性成本的存在,使重复发 生的特质交易(作者主要强调重复交易)在买卖双方 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双边垄断,这种转变的结果就是出 现了牢固的缔约。但作者强调由于机会主义(有限理 性)的存在这种契约关系仍然是不完善的。因此,减 少机会主义影响或提高信任度的规制结构是需要的。
启示。
第六节是结束语。
一、若干缔约背景
主要是麦克内尔所提出的契约的三个分类,即将 契约法分为古典的、新古典的和关系的三大类。
(一)、古典契约法
任何一种契约法体系都具有有利于交换的目的,古 典契约法的特点是试图通过增加分散性和强化“现实 性”来实现此目的。
这里现实性是指活动“在时间或空间上存在或不存在, 使之现实能被觉察到或意识到”。要实现这种现实性 就要求进行随机应变的契约,这种契约非常错综复杂。
古典契约法
对应于经济学中 “理想的”市场 交易,每次交易 自行清算,不涉 及第三方,与其 他交易无关。
对应于不完整的长期 契约,有第三方介入 来解决争端和实现契 约灵活性,但作为参 照点的初始契约是不 变的;
对应于比新古典契约
更长期和复杂的契约
长
其参照点由于贯穿始
期
终因而完全是关联的,
契 约
它可能包括也可能不 包括“初始协议”
接下来我们主要论述:专用性物质资本投资(如特有 的机器和厂房)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如专业培训 和边干边学)背后的特质交换。而这种交换关系必然 离不开特质物品和劳务。
特质物品和劳务就是指业已进行了交易专用性的人力 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资,且投资随执行条件而变,收 益已经实现的那类物品和劳务。
导言:
首先本文对交易费用的存在加以了肯定,并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阐述交易的主要规制结构,指出了交易如何 和为何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与组织制度相匹配。作者主 要关心中间产品市场交易。并分析为何存在如此之多的 市场(或准市场)中间交易问题 ,解释哪些交易存在以 及何以存在的理由。
作者的目的主要是:在对某项交易作了概述后, 指出最经济的规制结构,作者曾通过规制结构讨论了决 定交易一体化的制度框架。
(一)、专用性投资概述
当事人专用性同一的结果便是要承担高额成本,这样 便产生了非市场性问题,这种交易就是特质交易。
我们通过以下论述来简单认识一下这种特质交易:
假如,有一个厂商想生产一种特殊的商品,他就需 要购进特殊的生产设备,此时他要寻找卖者对交易专 用性方面的专用物质资本进行投资。由于这种投资用 于其他方面的价值按定义比其原定的特殊用途小得多 卖者就被紧紧地“捆”在这笔交易上了,买卖双方任 意一方退出成本都非常巨大。
(二)、交易的刻画
假设前提: (1)、不确定性程度适中,主要研究频率和投资,在
这里频率分为:一次、数次和经常。投资分为:非 专用、混合和特质; (2)、供给者有保持持久业务关系的意向,由此不考 虑哪类无信用的企业造成的特殊危害; (3)、存在大量可以满足任何需要的潜在供给者—— 也就是说假定可以不考虑对专用资源所有权的事前 垄断; (4)、频率维度仅指买者在市场中的活动; (5)、投资维度只涉及卖者的投资特点。
投资特点
非专用
混合
特质
次
购买标准设备 购买定制设备 营造厂房
频
数
率
经
常
购买标准材料
购买定制材料
各道工序中间产 品的现场交接
商业交易图示
(三)、规制结构
三大规制结构: 非交易专用性、半专用性和高度专用性的规制结构 作者对三大结构的界定提出的几点主张: (1)、高度标准化的交易不宜要求专用性规制结构; (2)、只有经常性交易才需要高度专用性的规制结构; (3)、非标准化的数次交易虽然不需要交易专用性的规
3、交易专用性规制:关系性契约活动 这种交易专用性规制结构主要针对混合型和高度特
质型的经常性交易。这种交易具有非标准化的性质, 他若主要依赖市场规制则反而会受到干扰,且由于 交易具有经常性,所以可以抵消专用性规制结构的 设置成本。
中间产品市场交易的交易专用性规制结构主要分为 两种: 保持当事人自主权的双边结构和使交易脱离市 场并根据一种权威关系(纵向一体化)在企业内部 进行组织的一元结构。
对于以上情形下,威廉姆森更倾向于麦克内尔的分析, 即可以通过设计一种不同的缔约关系来维持交易活动, 但还要外加一种规制结构。麦克内尔强调了契约的灵 活性,威廉姆森则提到了第三方介入的重要性。
因此,新古典契约法对应于不完整的长期契约, 有第三方介入来解决争端和实现契约灵活性,但作为 参照点的初始契约是不变的;
制结构,但仍须特别予以重视。 根据麦克内尔关于契约的三种分类有如下对应关系:
古典契约活动
所有标准化交易
新古典契约活动
数次性非标准化交易
关系性契约活动
经常性和非标准化交易
1、市场规制:古典契约活动 市场规制是针对具有数次性缔约活动和经常性
缔约活动的非专用性交易的主要规制结构。在市场 规制下,交易发生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当事人完 全可以根据已存在的正式契约条款和前人的经验来 进行交易,这种交易是完全可以信赖的。
古典契约法贯彻分散性和现实性的途径 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它认为,当事人与交易可以分而视之,在此意义 上其完全相应与经济学中“理想的”交易市场。
第二,详细限定了协议的本质,且当正式(如成文的准。
第三,补救办法仅限于“如果最初的现实性由于不履约 而实行不了,那么,结果在开始时是能预料到的,且 结果也不是无限的”。此外,不考虑第三方参与。
机会主义:也称投机主义( Opportunism ),就是为了 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可以不择手段,突出的表现是不按 规则办事,其追求是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具体实例
专用性物质资本的实例
例一、是从外部供给者购买专用零部件(买卖双方停止交易成本 巨大)。
例二、是按照唯一和最近的原则关于向生产流水线提供关键原材料的 专用工厂的选址问题(建立专用工厂和选定厂址,转变费用 高昂)。
2、三方规制:新古典契约活动 这种三方规制的结构主要针对混合型和高度特
质型的数次交易。其属于半专用性规制结构。在交 易趋向于特质交易,产生了专用性投资,供给者转 移存在困难时。市场调节不尽如人意,双边规制的 成本又过高,这就需要一种介于两者中间的制度形 式,那就是通过第三方的帮助来解决争端、评价绩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