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中同步技术的类型与实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研发TE C H N O LO G Y A N D M A R K ET
V〇1.23,N〇.12,2016通信系统中同步技术的类型与实现方法
彭宇
(平江第一中学,湖南平江41500)
摘要:同步属于通信系统的重要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通信系统的运行效果,如果同步技术不到位,会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主要针对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同步技术的类型与实现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通信系统;同步技术;类型;实现方法
doi:10. 3969/j.issn.1006 -8554.2016. 12.070
〇引言
同步技术对于通信系统运行的影响非常大。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通信时收发双方需要设置在不同的地点,要想同一步调地进行工作,就需要利用通信系统的同步技术来完成。同步系统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像整个通信系统的运行效率,如果性能不佳,甚至会给整个系统带来瘫痪性后果。同步技术有很多的种类,本文是对整个通信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讲述同步技术的方法、性能和原理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等,从而对同步技术有一个较完整和全新的认识。
1同步技术的类型和基本原理
1.1功能分类
按功能划分,同步技术主要包括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几种类型。载波同步技术在通信中频带的传输采用长距离传输方式,而基带传输是短距离采用的传输方式,因此通信系统主要通过发送端来进行调制。信号中的接收调制载波与本地的载波信号达到同频同相,获取的本地载波就是载波同步。位同步技术又可以称之为元同步,它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特殊存在的一种同步技术,位同步的产生是基于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的需要。所有消息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都是通过位同步传送的,这是取样判决的基础。
在数字通信中,字是组成信息流的基本单位,首先字是由多个码元所形成,然后再由多个字形成句。对于多路信号而言,各路正确的信号是由接收端区分的,利用发送端的合路规律进行分路。每群头尾的标记是在数字信息流中发送端插人一些特殊码组,帮助接收端正确的分离各路信号,因此,这一技术又被称为群同步。此外,在社会的发展下,同步技术开始实现与网络通信技术的融合,网络通信是现代通信的一种手段,在通信中有很多种通信和信息传递的设备,各种不同的信息码流是通过设备产生和传送的。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系统,其目的就是将低速数字流合并成调整数字进,避免信息丢失,让整个网络系统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
1.2 实现分类
按照实现类型来分类,同步技术可以分为外同步法和自同步法。在外同步法中,同步信息是由专门的发送端发送,由于在传送的信息并不在导频范围内,所以其频率和功率也受到了限制。第二种方法是自同步法:专门同步的信息将不会被发送端传送出来,但是为了得到专门同步的信息,接收端会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进行收集。自同步法工作效率高,抗干扰性强,但是,与外同步法相比,该种方式的接收端更加的复杂,增加了成本。
2同步技术的实现方法
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是自同步法,采用该种方式,整个功率和带宽分配都可以通过其进行信号传输,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载波同步和位同步中也广泛采用了这种方法;此外,自同步
法也是群同步的采用方法,其核心内容包括几个方面:①在自
同步法中,平方变换法、同相正交环法和平方环法是自同步下
载波同步的三个组成部分,在将不直接包含载波的信号进行非
线性变换后,即可提取载波。②自同步法的主要方法就是滤波
法与锁相环法,其中,锁相环法需要在鉴相器后加数字滤波器,这样可以有效解决位同步的抖动问题。③网同步也是自同步
法的一个重要内容,由准同步、主从同步以及相互同步三种组成,准同步这种方法非常的繁琐,其运营效果关系到通信网整
体的状态和运行的状况,此外,准同步还需要保持自身时钟设
置的稳定性,确保设备自身时钟与其他设备是同步的,并将滑
码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同步技术的性能指标
影响同步技术性能指标的因素多样化,为了判定这一技术
的有效性,一般采用几个性能指标进行评估:①精度、效率、同
步保持时间和同步时间是载波同步的性能指标。②相位误差、同步立时间、保持时间及同步带宽等是同步的性能指标。③群
同步的性能指标与载波同步、位同步有着很大的不同,它的性
能指标包括假同步概率、漏同步概率和平均建立时间等,正确
或错误是群同步的两种状态,两者必定会有一个存在。④时间
间隔误差、最大时间间隔误差、时延和频率准确度等是网同步
的性能指标。
4结语
同步系统对于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是非常大的,为了
充分发挥同步系统的作用,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提升其有效性,不断创新其理论与技术,就目前来看,我国学者已经针对同
步系统展开了深人的研究,各类专用性集成软件与多用软件已
经在市场上得到推广。但是,在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下,通
信系统也针对同步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的进
行创新,进一步提升同步技术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商贺,谭志良.基于System Generator的跳频通信系统
LMS干扰对消算法实现[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16
(3).
[2]向春枝,崔艳.跳频通信系统的异常跳变故障检测模型仿
真[J].计算机仿真,2014(10).
[3]谢轲,陈建行,高留洋,等.应用灰关联评估方法分析跳频
通信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13(7).
[4]鄢茂林,蒋子刚,涂卫红.跳频通信同步信息传输的抗干
扰策略[J].电讯技术,2〇09(4).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