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素养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1.科学素养
1.1科学素养的概念
科学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赫德(P. D. Hurd)在1958年首先提出,它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

之后,也不乏有很多学者对科学素养的概念进行不同的界定和表述,但影响力颇为广泛的要属美国学者米勒(J. Miller)提出的科学素养概念和模型。

他认为科学素养应当被看作是社会公众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2006年2月6日我国的国务院在正式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也对“公民科学素质”的内涵作了界定:“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1.2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现状
为了及时、全面、系统的了解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中国科协中国科普研究所于2009年11月到2010年5月开展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经综合测算,2010年我国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比2005年的1.60%提
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所具备的科学素养水平。

②虽然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相对还很落后,但它的稳步提升已经实现了《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所确定的阶段性目标,相信往后也会逐步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调查还显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机会和途径明显增多。

2010年我国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报纸、与人交谈、互联网、广播、一般杂志、图书和科学期刊。

公民对科技感兴趣的程度提高,并保持积极理性的科学态度。

1.3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频率越来越高,科学力量对于人的素质的影响,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的力量。

公众科学素养关乎综合国力,在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对于外部事物的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盲从行为,也与缺乏科学方法有关。

正因为科学素养如此重要,所以我国对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2.非物质文化遗产
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它所包含的内容有: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附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暂行办法》中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前五个方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界定的五项内容完全一致,在这之外又加了一条为“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对它的保护也成了必要。

2.3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不仅如此,为了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设置了“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

如此看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予以了高度重视。

3.科学素养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相比以前,现在不论是我国政府还是我们公众都开始逐渐意识到了科学素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是在此同时,我们却似乎没有意识到科学素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那丝微妙的关系。

下面我将就科学素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进行一番讨论。

我们都知道一个公民是否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第一,对于科学知识达到了基本的了解程度;第二,对于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了基本的了解程度;第三,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达到了基本的了解程度。

我们说,如果公民能做到这三方面,那么他就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素养。

但是,科学素养的形成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教育是影响公民
科学素养最主要的因素,经济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驱动因素,政府的重视程度、以及制定的相关政策是提高公民素养的指导性因素,而文化可以为公民提高科学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它是一个深刻而必要的因素。

虽说这些都是科学素养的影响因素,但它们同时也被科学素养反影响着,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

科学素养的形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从而利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为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革指明正确的科学方向。

所以我们说,公民科学素养的形成也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福利。

随着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科学知识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利用科学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当然,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样,我们会用科学的态度审视它,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政策保护它,而不只是一味的盲从,效仿国外。

也可能人们意识到了这层关系,所以如今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有人提出,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方法,扎扎实实地推进。

笔者认为,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利用。

国家应该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活动,支持他们合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发挥其已有的或者潜在的价值,进而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

与此同时,还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时间的长河中整体地去把握,推动其可持续发展,防止只截取某一个时间点上的内容,进行单纯文化碎片式的保护。

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仅仅限于物质形态的保存,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承、教育手段使之在人、群体、区域或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要尊重被保护者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和特殊情感。

加强文化生态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以鲜活的生产方式和流动的传承方式为基本特征,与周围的环境密不可分,形成了生态的整体。

为了使这些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和弘扬,必须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身及其生存空间实施全方位保护。

加强对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久的、浩繁的工程,需要统筹考虑。

首先,在普查的基础上开展重点保护。

其次,要统筹协调各种保护措施。

再次,要注意统筹协调各种主体。

对相关权益的保护加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不仅有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又有族群、社区、个体的利益;既有创造者的利益,也有使用者的利益;既涉及精神利益,也涉及物质权益。

所以,政府要使各方利益都得平衡。

我们可以看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即体现出我国区别于他国的独特之处,也表明了它的科学性。

4.提高科学素养的途径
弘扬科学精神,从根本上做好科普工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着眼于提高大多数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规定,科普工作包括普及科技知识,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整合资源,实现科普资源共享。

科普工作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是哪一家能独揽的,必须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上下贯通、联系广泛的科普组织体系。

注释:
①范冬萍:《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新理念》,《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②《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中国科学基金》2010年第1期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