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课题研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课题开题报告
研究时间:2013年上期、下期
研究成员:四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一、问题的提出
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应用题。而应用题作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十年来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课题。应用题教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理论研究缺乏的影响,我国应用题教学的价值定位、内容体系、呈现形式、教学模式与方法等一直没有大的突破。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国的应用题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无论是题目的素材、呈现形式,还是教学的着眼点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使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教学有了明确的方向。
(一)、传统应用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传统应用题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有:
第一,从教学内容上看,依附于四则计算,按运算步数将应用题教学分段,人为地将应用题分成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看不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真正价值。因此,通常情况下,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目的只注重有没有正确解答问题,而很少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没有真正养成应用的意识。
第二,从教学方法上看,以模仿为主,“一例一类题,照葫芦画瓢”,忽视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的“这样想……”一题一种思路,没有给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充分的空间,并且教材的解题方法以分析推理为主,思维活动分散在每一个推理环节中。
总之,传统应用题教学中,过分强调应用题教学的训练价值,从而形成了以单纯的抽象数量关系分析、解答形式化为特点的教学模式。而我认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价值取向应朝多元化拓展,数学观念、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创造性、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体验等都应当成为应用题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解读新课程中有关数学应用的要求
《标准》将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实验教材中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而是分学段将“解决问题”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及“情感与态度”并列,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各种问题;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面对实际问题,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把传统的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使应用题教学的教育价值定位更加准确,教育理念更加明确,课程体系更加宽泛,呈现形式更加灵活。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寓于基础
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寓于数学体验与探索、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之中,使数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知道,数学学习的四个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也就是说作为教育的数学科学,是血肉相连的一个有机整体,以培养应用意识、问题意识、探索能力、创新精神和解题策略为侧重点的应用题教学,必须有机地结合在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数学探索与体验及数学思考活动过程之中。
例如,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标准》设计了如下的问题“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有多长?”。再如,实验教材在教学“先乘后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时,将学生放入如下的问题情境中,“商店里有标价18元的钢笔和标价5元的圆珠笔,小强拿了一枝钢笔和3枝圆珠笔,请您帮助小强算一下,需付给售货员多少钱?”。这些都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法则的教学建立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中,这样一方面使枯燥的数学基础知识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有趣味、富有挑战性,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时,不断地提高了学生从周围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克服了传统应用题教学中游离于知识教学之外,独立成章,单独成块,分类型、系列化、模式化、单调重复和机
械模仿的封闭式教学体系。从而使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的教育目标溶于一体,相得益彰,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应用题教学,更加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趣味性的素材,为学生创设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得到满足,从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为个性化的人格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常见的问题情境有两种。一种是明确的问题情境,问题是给定的,条件是明了的,答案是确定的。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是已知的,所以这种问题情境是封闭的,过去的应用题大量的是这类题型。另一种是需要学生发现和选择信息的问题情境。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出来,或者问题已给出,但其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需要学生去创设或补充,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学生去探索,所以这种问题情境是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其教育价值和意义是重大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到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的角色,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问题、填条件、编题是应用题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还可以增加一些有多余条件的,条件不足的,解题方法和答案不唯一的更加开放性的题目,创设一个“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环境,使“尊重学生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上的差异性”落到实处。
3、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基本解题策略和一般解题能力
的培养。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反思和评价的习惯,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所谓一般解题能力,简单说就是解任何问题的能力,它包括联系、分析、分类、想象、评估、自我调控等。一般解题能力是在了解数学问题情境、明确组成和结构、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区别于解一定类型题的个别技能技巧,是一种具有广泛迁移性的的能力。因此,一般解题能力可以说是学生终生受用的。正因为如此,学生的一般解题能力和基本解题策略应作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最基本任务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小学四年级应用题的内容很复杂,多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是重点,综合运用明显增强,坡度较大,使得此内容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
(三)、教学中我们发现的一些问题
1、读题不清,特别是图文混合题,不能正确找出条件和问题。读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很多学生的读题习惯比较差,在寻找条件和问题时缺乏细致的态度,甚至有些学生在读题认字上就存在困难,自然不能正确解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读题的要求,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在读题之后说一说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再用笔分别画一画。在读题时应关注学生读题的完整性,特别是在图文结合题中,一定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图意,力求完整地说出条件和问题。
2、对条件本身理解不清,缺乏联系性思考。读题是外部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