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的关系研究
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的关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据统计,抑郁症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首要疾病之一。
而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抑郁水平的重要因素。
不同性别角色在情绪调节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抑郁水平上存在着差异,这为研究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承担着日益繁重的学业压力和社会压力,他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扰。
了解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抑郁水平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的关系,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问题,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促进措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研究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抑郁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学习、生活和社交状况。
通过研究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探讨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的关系,可以拓展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范围。
目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特定群体或特定因素上,缺乏对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全面探讨。
本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通过研究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的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还能够丰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抑郁水平之间的关系。
同性恋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辅导方法的个案研究
同性恋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辅导方法的个案研究一、概述同性恋大学生作为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特点与异性恋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社会观念、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性恋大学生在心理层面往往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惑。
深入探究同性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制定有效的辅导方法,对于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同性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由于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关于同性恋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辅导方法的研究仍显不足。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深入了解同性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探索有效的辅导方法,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将结合文献综述和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同性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同时,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剖析,探讨影响同性恋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辅导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加深对同性恋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理解,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指导。
1. 同性恋大学生的现状与问题概述在当今社会,同性恋群体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理解,而同性恋大学生作为这一群体中的特殊部分,其心理特点及面临的问题也备受关注。
同性恋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如社会认同的缺失、家庭支持的不足、人际关系的复杂等。
这些压力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对其学业和未来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影响。
社会认同的缺失是同性恋大学生面临的一大问题。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同性恋仍然被视为异类,导致许多同性恋大学生不敢公开自己的性取向,长期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他们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家庭支持的不足也是同性恋大学生面临的另一大难题。
许多家庭对于同性恋持有偏见或误解,父母可能无法接受子女的性取向,这进一步加剧了同性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缺乏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可能感到被孤立和抛弃,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
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1998年12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ec.,1998第27卷第4期Jour nal o f Shaa nx i N o rmal U niv ersit y(So cial Science)V o1.27N o.4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李少梅(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安710062;作者,女,30岁,讲师) 摘 要 采用BSRI和16PF工具,对319名三年级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性别特质进行的研究发现,在男女大学生中存在着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这样四种不同的性别特质类型,双性化特质类型者较之其他三种,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与自尊,自我评价更为积极,其次是男性化、女性化,最低是未分化。
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别 人格分类号 B848男女两性历来被认为是有区别的。
除了生理上的差别以外,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有一套模式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符合这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社会就会予以赞扬、承认;否则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这样男女两性就塑造出为社会所接受的人格特质,产生人格特征的分化。
东西方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是男人要有男人气,女人要有女子气。
“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两种互不相容的人格特点,一个人要么具有“男性化”特点,要么具有“女性化”特点,绝不会两者同时具有。
男人气质和女人气质是互不相容的。
美国心理学家贝姆通过实证测验将社会上的人分为四种不同的性别特质——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并认为双性化特质类型是较佳的性别角色心理模式。
在贝姆看来,所谓双性化是指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因素优点的人格特质。
他在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学生的测验发现,约有1/3的大学生具有“男女兼性”的心理特征,且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大学生表现最优。
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男性与女性心理特征,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和女性的长处和优点。
心理双性化调查研究
男性化 l 2人 , 3 %, 中 男 生 男 性 化 8人 , 24 ; 占 . 其 6 占 . %
22实验 材料 .
别特质类型 , 其大致 比例为 l5 2 :。 同性别在性别特质上存 在 :: 1 不 3
显著差异, 而不 同分科 以及不 同地区在性别特质方面没有差异 。因 此 , 校应该 对大学生进行人 文教育不断地改变 其性度取 向 , 学 改善
其 心 理 品 质 , 进 双性 化 的进 一 步发 展 。 促 关键词 : 格特质; 性 贝姆 量 表 ; 性 化 人 格 双
双 性 化人 格 特 征 是 当代 大 学 生理 想 性 别 角 色 的 发 展 趋 势 。 随 着 社 会 的 进 步 , 们 的 思 想 越 来 越 开 放 , 代 社 会 父 人 现
各 占 1 %,.%; 性化人数分别为 1 . 21 女 2 3人 ,5 , 5 4 人 共 8人 ,
采用经我 国学者修订的贝姆量表 。这是一个 7 量表 , 点 包括 6 0个描述性 格特征的形容词 , 男性化量表 2 0个 , 女性
1引 言
化2 0个 , 中性 化 2 0个 。
23数 据 处 理 .
双性化人格( n rgn ) 心理 学上是指个体既具有 明 A doyy在 显的男性人格特征 , 又具有 明显 的女性人格特征 , 并按不 同
别为 6 4人 ,1人 ,0 6 15人 ,共 2 0人 ,各 占 2 .% ,94 , 3 03 1. %
自从双性 化概念提 出后 , 周内外许多学者就对双性 化和 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 了研究 , 很多认为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 佳的心理健康模式 , 也是一种更典型的 、 吸引力 的 、 想的 有 理 女人 和男人模式 [ 并且认 为双性 化个体 独立性 强 、 3 1 , 自信 心 高。1 目前 国外有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 1 4 尽管 但综 合国内外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社会学论文: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导论同性恋是指个体在情感、性欲与性行为等方面对同性而不是异性产生吸引的性取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范围内对同性恋的接纳度和认知逐渐提高。
然而,同性恋在社会中仍然面临着各种偏见、歧视和不理解。
本文旨在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一、定义同性恋同性恋是指个体在性取向上倾向于同性而非异性。
在社会学中,性取向被视为个体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的一部分,既有生物因素,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1. 肯定和接纳态度近年来,社会对同性恋的接纳度逐渐提高,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也趋向肯定和接纳。
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大学生中,超过70%表示能够接受同性恋,并认为同性恋个体应该享有平等的权益和尊重。
2. 保持中立态度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同性恋持保持中立态度。
他们不排斥同性恋,但也有些保留和观望。
这可能是由于宗教信仰、家庭背景或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3. 偏见和歧视态度然而,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同性恋持有偏见和歧视态度。
这种态度可能源于传统的社会观念、缺乏对同性恋的了解以及对性取向的偏见。
三、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影响因素1. 社会观念和文化因素大学生的态度往往受到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观念和文化因素对个体形成对同性恋的态度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一些传统观念认为异性恋是唯一正常的性取向,而同性恋则被视为不道德或不正常。
2. 家庭和教育背景家庭和教育背景也对大学生的态度产生影响。
家庭对性别角色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的态度以及对性取向的认知水平,都可能影响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
3. 个人经历和知识水平个人经历和知识水平也会对大学生的态度产生重要影响。
接触到同性恋个体或对同性恋有一定了解的大学生,更容易对同性恋持肯定和接纳态度。
四、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变化趋势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观念的日益开放,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
【范文精选】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和态度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和态度调研报告摘要:同性恋行为在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的支柱具有包容性强、对新生事物敏感等特点,以大学生为对象从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对同性恋现象进行研究有利于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
本文首先对同性恋研究背景做了基本简述,其次通过文献法、小组座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和因子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关键字:同性恋;认知程度;接受度;看法一、前言(一)研究背景同性恋作为一种对性取向,是指在心理、性爱、情感及社交上的兴趣对象主要以同性为主的人群。
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均由来已久,据统计,同性恋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4%,随着人们接收讯息的便捷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性恋现象犹如冰山一角逐渐显现,为人所知。
同性恋这一特殊群体能否在社会上以他们认为正常的方式生活,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自身及精神病学家对同性恋问题的看法,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的认可程度。
态度是指对人、客体或观念的积极或消极评价,可以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映出来。
曾研究表明,对于同性恋的态度,高学历者显得较为宽容和理解,认识也趋于理性。
大学生群体具有容易高知识、能接受新鲜事物、对情感敏感度高且对事物更宽容的特点。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可以看出青少年对同性恋行为的接受程度和整体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社会主流思想,且对进一步展开同性恋引导教育和消除偏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婚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爱观,对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大学生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最有个性的群体之一,他们对同性恋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对待同性恋的态度。
除此之外,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有利于了解整个社会对同性恋人群的认知和态度,为同性恋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相关性健康教育打下基础,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的关系研究
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的关系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之间的关系。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性别角色在情绪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自我效能感也与抑郁水平呈现明显相关。
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调节变量的影响,并将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大学生情绪调节方面提供新的启示,同时也指出了研究中的一些局限性。
这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性别角色、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抑郁水平、关系研究、调节变量、研究方法、研究启示、研究局限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研究者开始关注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抑郁水平之间的关系。
性别角色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性别的个体往往受到不同的社会期望和压力,这可能对其情绪调节能力产生影响。
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资源,可以影响个体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应对能力。
研究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机制,并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性别角色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水平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别角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性别角色在情绪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性别角色的大学生可能在面对负性事件时采取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了解不同性别角色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人们的情绪调节机制。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念,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
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往往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借助自我效能感来提升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情绪困扰。
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咨询问题研究
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咨询问题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咨询问题,包括同性恋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咨询需求、心理咨询效果评估、心理咨询方法以及社会支持对心理咨询的影响。
研究发现,同性恋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其心理咨询需求较高且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咨询方法多样化且有效,社会支持对心理咨询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同性恋群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心理咨询在该群体中的具体需求及效果评估,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具体的建议。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他们在校园社会环境中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社会支持、效果评估、方法、重要性、未来研究、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同性恋是指个体对同性产生性吸引或情感吸引的倾向。
在当今社会,同性恋者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由于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偏见和歧视,以及同性恋者内部的自我认同和心理困扰,大学生同性恋群体面临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自尊心低、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
在当前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领域,心理咨询起到了重要作用。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同性恋者应对心理困扰,提升自我认同感,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由于同性恋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心理咨询需求量大、效果评估不足、咨询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社会支持也对心理咨询起到了重要影响。
有必要对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咨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心理咨询在该群体中的重要性、改善心理咨询效果的途径,以及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成为本文的重点之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在心理咨询方面的问题和需求,了解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同性恋大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以及目前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估情况,可以为未来针对该群体的心理咨询提供更加有效和个性化的服务。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的心理咨询方法对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适用性,以及社会支持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的影响,为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大学生同性恋问题心理咨询研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双性化人格
有关双性化人格的文献综述马海花(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2010级 12010240916)摘要:“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得出启示:应该实行“双性化”教育,使男女具备两性的优秀特质,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健康的优秀人才,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1.双性化人格的界定“双性化”是希腊语Androgyny的词根andro(男)和gyny(女)的结合,意思是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
双性化人格的最原始意义源自“双性同体”,又称“双性共体”、“雌雄共体”和“雌雄同体”等,一般用于表述动植物的雌雄同株或一些罕见的生理畸形者。
在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中,“双性同体”的蕴涵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除涉及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也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范畴。
[1]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是男女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
双性化的心理学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反映两性由生理差异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特征,并按不同情况需要而作不同的表现;另一种概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强调两性心理气质的社会功能的协调,具有动力性和系统性,如J.H.Blovk 就将“双性化”理解为协调能动性与合群性两方面需求的最佳平衡过程。
[2] 双性化是最理想的角色模型。
2.双性化的分类2.1 从统计角度来看,双性化模型可以分成两种: 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从统计角度来看,双性化模型可以分成两种: 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在考察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对个体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作用时, 如果效应的总和等于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主效应的总和, 而不存在交互作用, 则该双性化模型是可加的; 如果除了主效应外, 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还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则该双性化模型属乘法模型。
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
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
王红瑞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08)001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良好情绪状态的理想性别角色模式,深入了解双性化对健康情绪状态的意义,为大学生消除负性情绪干扰,从容处理各种生活事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贝姆性度量表(BSRI)、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66名在校大学生的性度和抑郁焦虑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在男女大学生中存在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四种性别特质类型,双性化人格特质者的抑郁焦虑水平最低,其次是男性化,最后是女性化和未分化.结论:从情绪状态的角度看双性化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总页数】3页(P124-125,128)
【作者】王红瑞
【作者单位】陕西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
【相关文献】
1.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研究小述 [J], 夏希
2.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 [J], 王红瑞
3.双性化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J], 马莹;王红瑞
4.小学教师双性化人格特质的现状研究——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 [J], 蔚少华;
5.小学教师双性化人格特质的现状研究--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 [J], 蔚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性化人格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与社交焦虑 的关系做一调查研究 ,探讨情绪健康者 的理想性别角色模式 。
二 、研 究对象与方法
( )研 究对 象 一 使用统一 的指导语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 ,整群选取 4 0名大学生 ,发放 问卷 4 0份 ,回 0 0
收有效 问卷 30份 ,回收率 为 9 .% 。女 26份 ,男 14 。 9 75 1 7份
韧性人格 。在培养大学生坚韧性人 格 的时候 ,应该考 虑到性 别角色 的培 养 ,重视双性化 人格 的培
养和塑造 。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体在 日常 的生 活 中具有 更大 的灵 活性 和更好 的适应 能力 。王 晶研 究发现 :独生子女家庭和城市的女大学 生更倾 向具有 双性化 的特质 ,双性化特 质对 于促 进女 大学
号 : Z 0 1一l ) X 21 6
作者 简介 :王 大涛 ( 99 ) 17一 ,男,甘 肃高台人 ,讲 师,主要从事人格及管理心理学研 究。
・
l8 ・ 0
王大涛 李
玲 :双性化人 格与大学 生社交焦虑的相关研 究
焦虑是人们在社会化 的过程 中,由于 自己在社会 角色 与社 会行为 上无法满 足预定 的期 待 目标 时所 产生 的焦虑 ,也就是在与他人交往 时体会 到 的不 自在 、恐惧 、紧张 和担忧 的情绪 。那 么 ,双性 化特质 的个体 的社交焦虑水平是否 比其他性 别角 色特征 的个 体 的社交 焦虑水 平低 ?本 文就双 性化
2 交往焦虑量表 (A ) . I S
交往焦虑量表 (A ) I S 用于评定 独立 与行 为之外 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 的倾 向。I S A 含有 1 条 自陈 5 条 目,这些条 目按 5级评分制予 以回答 。其总评 分从 1 ( 5 社交焦 虑程度最低 ) 7 ( 到 5 社交焦 虑程度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性别为 ①男女一样多占 43. 8 % , ②女性多占 35. 6 % , ③男性多占 17. 5 % , ④独处仅占 3. 1 % ; (3) 她
们对集体活动的态度 ,如表 4 所示 :积极参与的在 初中 、高中 、大学分别为 77. 5 %、76. 2 %和 72. 5 % ; (4) 大学中最利于个性发展的因素 ,女大学生们认 为 :同学交往占 50. 6 % ,积极活动占 31. 1 % ,父母 及领导 、老师的影响仅占 8. 2 % ; (5) 关于童年期玩 的玩具 ,双性化人格的女性回忆结果 :占第一位的 是益智玩具 ,积木和棋类约 31. 9 % ,其次是娃娃约 26. 9 % ; 至于父母给选择的衣服以女性的为主占
(4) 双性化人格母亲的教养态度表现为 :温和 、和蔼占 53. 8 % ,严厉多 、温和也多占 42. 5 % ,粗鲁 、严厉 占 9. 1 % ;对孩子出现男性良好个性特点的态度为夸奖 、称赞 、鼓励的占 88. 8 %。
(5) 表 3 双性化人格的母亲家庭教育方式特点显示出 :母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以民主性为主 ,在 高中以后尤为明显占 82. 4 %。
Ξ 收稿日期 :1999 —04 —02
本文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1998 年妇女专项研究基金课题“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内容 。 作者 :女 ,1963 年生 ,大连大学社会科学教研部副教授 。
68 大 连 大 学 学 报 第 20 卷
第
20 卷 第 3 1999 年 6 月
期
J
大连
OURNAL
大学
OF DALIAN
学报
UNIVERSITY
Vol. 20 No . J un. 1999
大学生内隐双性化态度的研究
选词: 本 研 究 的 关 键 是 选 择 能 体 现 双 性 化 的特 征 目
标词 , 为此 , 我们 选 择 人 物 原 型 词 作 为 目标词 。首 先 , 向
2 0名 汉 语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每 人 征 集 l 0个 人 物 原 型 , l 0 个
消极词汇 , l 0个 积 极 词 汇 。依 据 词 频 对 回 收 的 词 汇 进 行
实验采用 A B循 环 。
1 . 研 究 方 法
1 . 1 研 究 假 设
正式实验: 随 机 选 取 没 有 做 过 内 隐 实 验 的 大 学 生 为 被试( 共 1 3 7名 , 其 中男 生 6 7名 、 女生 7 0名 ) 。 在 心 理 学
筛 选 ,选 出 积 极 词 汇 、 消 极 词 汇 、 人 物 原 型 词 汇 各 2 0
个 。然 后 , 请 心 理 学 专 业 的研 究 生 学 生 , 对 词 汇 进 行 五 点评 分 , 对 所得 分数 计算平 均分 , 按 照分数 高低 . 筛 选
出高 分 的 积 极 词 汇 、 消极词 汇 、 人 物 原 型 词 汇 各 8个 。
四个步骤 , 包 括 了 目标 词 “ 双性 化 ” 与消极词汇 ( 不 相 容
出 内 隐性 社 会 认 知 , 进 而提 出 内隐态度 , 即“ 过 去 经 验
和 已 有 态 度 积 淀 下 来 的 一 种 无 意 识 痕 迹 潜 在 地 影 响 个 体 对 社 会 客 体 对 象 的情 感 倾 向 、认 识 和 行 为 反 应 ” 4 ] , 个 体 无 法 意 识 觉 察 的 评 价 。 因 此 本 文 采 用 的 内 隐 态 度 为: 个 体在认 知 中存在 的 , 对 当前 的情 感 、 认 识 和 行 为 反 应 作 出无 意识 的潜 在 影 响 的 态 度 。 S C — I A T 是 单 类 内 隐 联 想 测 验 的 简 称 。 在 本 类 实 验 中, 包 含 了 一 个 目标 词 ( 客体 概念 ) 任务, 一 对 属 性 词 任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
2005年1月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an,2005第1期(总第113期)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 N o.1Jan.N o.113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王红瑞(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07)摘要: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
而抑郁、焦虑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两种负性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消极影响。
本研究采用贝姆性度量表(BSR I)、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抑郁焦虑水平的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良好情绪状态的理想性别角色模式,以便深入了解双性化对健康情绪状态的意义,为大学生消除负性情绪的干扰,从容处理各种生活事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特质;抑郁;焦虑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05(2005)01-0049-02Abstract:Bisexualization is a compositive char acter.However,depression and anx iety are two comon neg ative emo tions among un-derg raduates and exert a passive influence on their study and lives.By t he method of the BSR I,Zung SDS and Zung SAS,t he research aims to discuss the ideal sex role mo de of undergraduates.good emotio n through a questio nnaire about their bisex ual character specia-l ty and th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level so that deep understanding w ill be made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 he bisexualization to the healthy emotion state and then pr ovides a theor etical proof to eliminate the negative emotion disturbance and to deliter ately tackle var-i ous incidents in their lives.Key words:bisexual character specialt y;depression;anxiety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研究综述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本科学年论文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研究综述专业班级:心理1201学生姓名:张丽指导教师:吴真学院:职教学院2014年6月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男女两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分工都放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双性化”概念的提出。
性别角色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成果以后,认为: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双性化与男性化者心理健康相对更好些;未分化和女性化者心理健康相对较差。
在适应性上双性化者最好,双性化的主观幸福感最高。
关键词性别角色双性化性别观念人格特征1性别角色及双性化模式的产生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
传统的性别角角模式认为: 其一,性别角色的维度是单一的,男性化女性化是该维度的两极,个体的性别角色处于该维度的某一点上;其二,具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在心理上更为健康.1964年,Rosi提出了一个与上述传统看法不同的“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有的人格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而非传统的单一性别角色模式。
1974年Bem根据这个概念,以社会赞许性为基础,制定出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它包括男性分量表、女性分量表和中性干扰量表,各20项, 共60项。
结果男性分量表与女性分量表得分的相关很低, 支持了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是两个不同维度而非一个维度的两极的假设。
她用中位数分类法将被试分为四个性别角色类型: 双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 女性化类型,未分化类型。
[1]双性化理论模式认为:第一,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不是位于单一维度的两极上,而是相对独立的特质,个体可以是双性化的,即他(她)可以既具有男性化特质也具有女性化特质;第二,与其他类型的个体相比,双性化个体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贝姆认为,只有男性特质和只有女性特质的人缺乏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