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及古玩艺术品基础知识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品基础知识讲义
绪论
一,艺术品的概念与价值
1. 什么是艺术品?艺术品简言之,就是艺术家创造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物品。

2. 艺术品相对于一般商品,有其特殊性。

艺术品的特殊性在于:非统一性、非实用性、非再生性和非确定性。

3, 艺术品的价值。

艺术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艺术品价值的确立不同于一般商品,在其创造过程中,具有事先不确定性,是艺术创作者自由的精神产物。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哥德哈伯认为:除了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艺术品的瞩目程度(吸引力和大众接受面)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品的经济价值。

因此,艺术品的价值是个综合概念。

4, 艺术品与文物的关系。

文物是指能够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人文的物品。

艺术品与文物是一种交叉关系。

艺术品不一定是文物,文物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艺术品。

二,艺术品的收藏
因为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始终是收藏和投资的对象。

每当社会的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收藏艺术品便会成为一种风气。

目前中国正进入自宋代以来又一个全民收藏的高峰期。

前四个时期分别是:
1. 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

社会财富因为对外贸易的发达而迅速积累。

收藏热源自统治阶级的尚文风气。

其中最著名的收藏家及艺术家就是宋徽宗赵佶。

2. 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使得统一的明王朝在百年战乱后重新富裕。

考据学的兴起又促成了收藏古玩字画风潮的形成;因为书画家和收藏家纷纷崇尚古代的艺术,所以,收藏文物成了必然的行为。

3 清朝康雍乾三代,因为社会安定、国富民强及统治者的爱好而影响到了古玩艺术品的收藏;自康熙皇帝始,重视中原文化,保护历史遗存,为这个时期的收藏创造了土壤。

热衷艺术追求的乾隆帝更是将收藏推向一个高潮,于是全民效仿。

4 最近一个收藏热是晚清民国时期。

这是个特殊的乱世收藏时期。

由于社会动荡,朝代更替,许多文物艺术品流散到民间,成为民众追逐的对象,而这次收藏热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掠夺东方艺术品的西方人引起的。

收藏行为已然以一种纯粹的市场经济现象展现,艺术和收藏价值成了艺术品能不能卖上好价格的主要参照条件。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国家日趋富裕、民众基本实现小康,收藏热潮又一次轮回,加上无处不在的媒体推波助澜,收藏书画古玩等艺术品似乎已成了全民运动。

相对自由的艺术品贸易,使得艺术品经济价值被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之一。

三,艺术品价格认定的特殊性
前文所言,艺术品的价值是个综合概念。

我们价格评估人员所要掌握的主要是艺术品经济价值中的价格部分。

由于艺术品产生的特殊性,其价格与社会必要劳动条件、劳动效率、劳动强度(即劳动成本)没有必然因果关系。

因此判断一件艺术品的价格,不应按照一般商品的价格构成规律决定,而只能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作出相对的判断。

诸多决定艺术品价格的艺术、历史、经济等相关知识,则需要我们从业人员在平时工作
生活中逐步积累。

只有具备了一定知识和经验,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做到:言之有据。

第一章.艺术品基本知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品,是指艺术活动产生的有形产物。

主要有:书法、绘画、瓷器、玉器、金属器、竹木牙角、钱币等。

而现代艺术中的摄影、音频、视频等艺术作品我们暂不列入一般艺术品概念内。

一.书画。

对于收藏界来说,书画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分为中国书画(书法和绘画)与西洋绘画。

1.中国书画。

中国书画是我们熟知的传统艺术种类。

泛指传统书法和中国画。

①.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源于绘画。

书画同源的说法一方面是指书画理论的共同之处,另一方面就是指起源。

汉字也是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

书法按照书体和出现顺序可分为: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真书)。

书法的载体有龟壳兽骨、青铜器、石材、竹木制品、纺织品和纸张。

书法作品的称谓有:碑、帖、拓片、经卷等。

东汉时期,书法开始由自然书写向自觉欣赏进行了转变,张芝、钟繇是这个时期代表书法家;魏晋时期,中国书法已形成了完整的审美体系,出现了索靖、陆机、王羲之等大书法家;隋唐五代时期有张旭、怀素、柳宗元、颜真卿、褚遂良、虞世南等书法家;
宋代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所谓“宋四家”;
元代有赵孟頫、鲜于枢、虞集等;
明代有成就的书法家众多,诸如邢侗、黄道周、董其昌、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王铎、张瑞图、傅山等等;
清代书法不仅继承发扬了帖学研究,还开创了碑学研究,有刘墉、邓石如、禹之鼎、铁保、翁方纲、包世臣、何绍基、吴熙载、赵之谦、伊秉绶等大批书法家,也流传了大量的作品。

近现代的著名书法家主要有:吴昌硕、于右任、王福厂、沈尹默、郭沫若、舒同、林散之、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

百度关键词:金文魏碑敦煌写经颜真卿柳宗元褚遂良赵孟頫宋四家(苏黄米蔡)兰亭序自叙帖三希堂法帖清代至民国书法
要求:了解书法发展脉络,知道各时期代表书法家。

②,中国画。

绘画早于文字出现许多年。

通常意义上的中国绘画是随着绘画材料的完备而丰富起来的,也就是说笔墨纸砚的出现,完善了中国画形成自身的特殊面貌。

因此西方人概念中的中国画,一般是指水墨画和彩墨画。

最早的绘画基本是画在人体、岩石、建筑、工具和陶器上的,随后发展到画在各种材质上。

根据考古发现,迄今看到最早的中国画是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战国帛画《人物驭龙图》。

传世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唐代出现了青绿山水和写意山水画,代表人物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和王维。

五代时期,山水、花鸟画已经成熟。

代表画家是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黄荃父子。

两宋时期,由于皇家的重视和亲自参与,中国画发展到达了顶峰时期。

北宋徽宗赵佶成立了宣和画院,院体画蓬勃发展,代表人物有赵佶、张择端、范宽、王希孟、林椿、李安忠等人;
大写意泼墨画在这个时期首先在僧人和文人笔下开始出现,这种绘画被称之为墨戏。

随后大写意这种画法,由士大夫和文人发扬成为中国画除工笔院体画之外的另一个主流。

代表人物有马远、夏圭、郭熙、李成、李公麟、文同、梁楷、牧溪等。

元代是中国画中后来成为主流的文人画的成熟时期,代表人物有赵孟頫、黄公望、倪云林、吴镇、王蒙等人。

明代绘画主要是复古风流行,崇尚回复两宋的风骨,这时期的文人画也进一步成熟,出现了一批成就很大的画家,代表人物有徐渭、陈淳、沈周、仇英、文徵明、唐寅、陈洪绶、董其昌等。

清代绘画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代表画家有“四王”、“四僧”、吴历、恽寿平、龚贤、郎世宁、“扬州八怪”、査士标、沈铨、赵之谦等。

近现代具有很大成就的画家有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潘天寿、陆俨少、蒋兆和、李可染、刘海粟、黄胄、林风眠、吴冠中等。

中国画的分类
按画科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器物画、水陆画(神佛画)、界画(用界尺画的建筑类画)。

出现的大致顺序是人物早于山水,山水早于花鸟,花鸟早于器物。

按技法可分为:线描、工笔画、写意画(泼墨大写意)、兼工带写(小写意)。

根据表现形式又分为:水墨画、重彩画、院体画、文人画、指画、民俗画。

中国画的载体
中国画除了画在我们熟知的纸张上外,主要还有纺织品(绢、绫、帛等)。

画在纸上的称为“纸本”、画在绢上的称为“绢本”、画在绫罗上称为“绫本”、帛画则是最古老的一种画在锦帛上的绘画。

③中国书画收藏常用术语:
立轴(垂直悬挂带天地杆的书画);
镜片(又叫镜心,是没有天地杆的,用于装框的书画);
手卷(宽度较窄但长度很长的横幅书画);
团扇(在圆形或其他形状纨扇面上的书画);
成扇(带扇骨的书画折扇,无骨的仅称为扇面);
册页(装裱成折叠册内的作品);
小品(不规范的小幅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的随笔作品);
天地(卷轴画接画轴杆的部分,上为天下为地)
隔水(手卷连接画心和序文题跋之间的装裱部分);
题跋(书画作品的文字注解部分,起首为“题”、结尾为“跋”)
托裱(在书画原作背后裱衬纸张)
原装原裱(书画作品完成后的第一次装裱)
揭裱(将原装裱的书画重新揭除装裱)
★中国书画通常是按照平方尺来计量的,其市场价格也是按照平方尺来估算。

中国书画尺幅的计算公式:长×宽÷1108(每平尺)=X平尺
一平尺=33.3cm×33.3c m≈1108cm
④,近年市场热门的中国书画种类:
古代书画:泛指明代以前的书画作品。

近年来屡创拍卖纪录。

主要来源是海外回流和私人收藏。

此类书画非常罕见,市场面窄,鉴定和保存的难度很大,价格通常非常高。

因此在价格鉴证工作中,需要得到文物鉴定部门、正规艺术品经营机构的协助。

明清书画:明代书画在市场流传极少,市场价格较高;清代书画流传相对较多,但是有著录的传世精品也是价格惊人。

真伪判别需借助文物部门、艺术品经营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帮助。

海派绘画:是晚清时期兴起的,以上海为中心地区的绘画,特点是题材广泛、雅俗共赏。

海派绘画是影响近百年中国书画的一个大门类。

代表人物:赵之谦、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千、孔小瑜、唐云、谢稚柳、陆抑非、程十发等。

京津画派:民国至解放时期活跃在京津地区的书画家。

代表人物:齐白石、金城、陈师曾、溥心畬、陈少梅、颜伯龙、王雪涛、陈半丁等。

新金陵画派:是建国前后在南京地区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艺术家群体。

代表人物:傅抱石、钱松岩、宋文治、亚明、魏紫熙等人。

长安画派: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活跃在陕西地区的艺术家群体。

代表人物:石鲁、赵望云、何海霞、方济众等。

浙派书画:指以杭州为活动中心的艺术家群体。

其注重传统笔墨,注重文人画精髓。

代表人物: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方增先等。

岭南画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早接受西方绘画影响的画派。

代表人物:高剑父、陈树人、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等。

新国画运动代表:民国初期,一批接受了西方艺术教育思想的画家,立志中国画革新。

在中国推行中西结合的美术教育,是新中国美术的先驱和奠基者。

代表画家有:徐悲鸿、刘海粟、蒋兆和、林风眠、黄胄、李可染、吴冠中等。

百度关键词:赵佶院体画元四家明四家四王四僧扬州八怪海派绘画新安画派浙派新金陵画派岭南画派长安画派新国画运动
要求:了解中国画发展脉络,了解并熟悉各种主要流派风格及代表人物;区分主要画种的表现技法。

2.西洋绘画。

主要包括:油画、水彩画、版画、水粉画、丙烯画等。

目前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流通的西洋绘画,主要是由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用西画手段创作的作品,以油画为主。

近年来,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好的声誉,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刨除一些市场行为的刻意炒作因素,这些天价的作品还是有其特殊的艺术价值的。

当下市场上流通的西画按创作年代可分为:民国时期;建国初期;文革后期;现当代。

民国时期,一批接受了西方美术教育的中国画家,在尝试进行中国画改革的同时,也不断在创作表现中国主题的油画作品。

代表画家有: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庞熏琴、潘玉良、林风眠、常玉、吕霞光等。

建国初期,许多艺术家为新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创作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代表艺术家有:董希文、刘开渠、吴冠中、靳尚谊、吴大羽、赖少奇等。

文革后期,中国的西画重新萌发生机,出现了一批创作思想活跃的新兴艺术家,他们后来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开拓者。

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袁运生、丁绍光、陈逸飞、罗中立等。

现当代主要以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出生的画家为主流,他们更多的受到西方各类现代艺术流派的影响,掺入了自身的思想,创作了许多个性强烈,风格明显的绘画作品。

佼佼者有:王沂东、张晓刚、杨飞云、王广义、徐冰、岳敏君、叶永青、李山、曾梵志、周春芽、方力钧、蔡国强、刘晓东、毛焰等人。

★西画价格的评估,没有像国画那样有约定成俗的核算单位,而是按照画面的实际尺寸来衡量估算的。

西画的价格认定,更多的看中作品本身的信息,如作者的知名度、画作的风格、主题特殊性、创作年代和作品的制作数量等等。

百度关键词: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抽象绘画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吴冠中85思潮当代艺术F4
要求:了解西画的主要流派,以及中国近现代油画的历史轨迹及代表人物。

3.书画价格认定的一般标准。

书画作品由于其特殊性,不会出现具有通用意义的估价标准,也就是每一件作品的价格都会不尽相同。

但一般来说,书画作品的价格确定,可以参照以下系列标准确定:
作者的知名度;作品保存的完好程度;作品的精致程度;作品的审美性;作品是否流传有序;作品的稀有程度、作品是否为有特殊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篇幅。

二.古董文玩。

古董释义为古代留下来的物品,主要是指器物;文玩则是指文房雅玩的物件,包含在古董的广义概念下,可以统称为“古玩”。

古玩历来是除了书画以外的收藏大类。

古玩门类众多,主要有以下几大部分:
1. 陶瓷器。

陶瓷器是最常见的器物,始终贯穿人类文明史。

根据制作原料和工艺,具体又分为陶器、原始瓷器和瓷器。

①,陶器:史前文化就出现了粘土烧制的容器,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陶土花盆,陶器始终没有离开日常使用。

陶器与瓷器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烧制温度的高低和施釉与否。

最著名和最有价值的陶器是新石器文化晚期甘肃河南地区的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彩陶和商周硬陶。

随后战汉时期的陶器逐渐成为殉葬器和非主流用具。

瓷器出现后,陶器逐步退出了日常生活用具行列。

②,原始瓷器:当人们发明了温度更高的窑炉和可用来施涂的釉浆后,原始瓷器就出现了。

原始瓷器的大量使用是从西周时期开始到隋唐五代的二千多年。

原始瓷器和后来意义上的瓷器主要区别是以烧制温度高低和原料是否选用高岭土、瓷石为标准。

最有价值的原始瓷器是汉代的釉陶、魏晋时期的青瓷、隋唐时期的白瓷和唐三彩。

③,瓷器:成熟的瓷器出现在五代后期,因选用了高岭土和瓷土做原料,加上窑炉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便出现了。

宋代是瓷器烧造史上的第一个顶峰时期,五大名窑确立了中国成为瓷器王国的地位。

随后的元明清三朝在此基础上通过瓷器把中华文化传遍了世界各地,源于外来文化的青花瓷在后来成为了中国瓷器的象征。

晚清民国时期的浅绛彩瓷器和瓷画近年也有很好的市场表现。

各时期有代表性的瓷器是艺术品市场上的争夺焦点。

★陶瓷器价格的评估准则。

在确定古代陶瓷器的真伪后,判断陶瓷器的价值主要参照:完整程度、稀有程度、工艺精度、器形大小、窑口、年代以及同类陶瓷器的近期市场行情。

新工艺的陶瓷器,仅需要参考是否名家制作、生产数量和工艺精度即可。

百度关键词:彩陶青瓷秘色瓷五大名窑窑口官窑官搭民烧青花瓷珠山八友釉上彩釉下彩五彩斗彩粉彩广彩7501瓷文革瓷
要求:基本了解中国陶瓷发展史;了解宋代五大名窑;熟悉明清瓷器的主要造型称谓。

2.玉器。

玉器主要分为古代玉器和现代玉雕。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的从出现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玉文化。

从史前的红山文化(内蒙辽宁地区)、凌家滩文化(安徽巢湖地区)、良渚文化(浙江江苏地区)绵延到今天的苏州上海玉雕,历代中国人对玉器都是情有独钟的。

A.中国历史上玉文化经过了四个高峰:
①,新石器文化晚期(红山文化、江淮文化、良渚文化等):以祭祀的神玉为主。

②,战汉时期(战国至西汉时期):以象征王权阶级的王玉为主。

③,两宋时期(包括同时期的辽金玉器):玉器开始生活化、平民化、市场化。

④,康乾时期(清初期):玉器雕琢工艺更加精益求精,王室直接参与玉器设计加工。

今天,玉器雕刻解决了工具上的难度,出现了以上海、北京、苏州、扬州、蚌埠、安阳为代表的玉器产地。

产生了大量工艺精湛的玉雕工艺品和仿古玉雕。

B. 玉器根据工艺特点可分为:
①,片雕:将玉材切割成片并在扁平面上进行的二维雕琢。

大多数玉佩都是属于片雕。

②,圆雕:将玉石原料根据需要进行三维构思,立体的雕刻。

圆雕技术高难,相对玉器圆雕件的市场价格也较高。

常见的圆雕有手把件、山子、器皿等。

③,浮雕:是在厚片状玉材的基础上,结合圆雕的技法雕琢的半立体工艺。

主要有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技术要求也很高,因此价格也是比较高的。

常见的浮雕有玉带板、玉腰牌、玉文房具等。

④,镂雕:镂空雕玉器是将构思好的玉材,用镂空技术雕出穿插空灵的效果。

镂空雕一般用于稍有杂质瑕疵的玉材,一方面可镂去杂质,一方面可塑造丰富的立体效果。

常见的镂雕玉器有炉顶、带銙等。

C. 玉器根据材料可分为:软玉和硬玉
①,软玉:主要指和田玉、岫玉等莫氏硬度不超过7.0的玉石。

其中以和田玉为最有价值。

和田玉中又以质地纯净的白玉、黄玉和墨玉为贵。

现代意义上的和田玉已将主要矿物成分为角闪石的俄罗斯玉、青海玉、昆仑玉都涵盖进来了。

近几年又出现了质地近似和田玉,但价值较低的韩玉,加拿大玉等新材料。

②,硬玉:主要指缅甸的翡翠,莫氏硬度在6.5以上。

翡翠是明代中晚期发现、清代才大量用于玉雕的。

因此不太可能出现更早的翡翠雕件。

百度关键词: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妇好墓玉器汉代玉器宋辽金玉器清三代玉器和田玉包浆生坑熟坑沁色玉器吉祥题材
要求:了解玉文化大致脉络,了解和田玉的基本特点,熟悉明清玉器题材的寓意。

3.金属器。

主要包括青铜器、铜器、金器、银器、铁器、锡器等。

①,青铜器:主要是商周时期的出土器物,汉代以后青铜器基本消失,宋代和清代曾有仿制商周青铜器的阶段。

此类文物的交易要严格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

按法律规定,传世的青铜器可以有条件流通。

②,铜器:主要是包括宗教用具、香炉、人物造像及部分实用器具。

③,金银器:主要包括实用器皿、装饰品、人物造像等。

④,其他金属器:主要包括各种金属材质做的人物造像、器具、文房用具等。

百度关键词:青铜器曾侯乙陕西眉县青铜器窖藏法门寺藏传佛教造像宣德炉
要求:了解青铜器的基本名称,了解佛教造像的工艺特点,了解明清铜香炉知识。

4.杂件。

古玩行中统称为杂件的,主要包括:犀角雕、象牙雕、木雕、竹雕、文房四宝等。

①,犀角雕:选用非洲犀牛和亚洲犀牛的鼻角雕刻杯具等物。

犀角原为入药所用,后来被作为名贵的工艺品材料。

非洲犀牛角因质地较粗,气味色泽均不太理想,价值相对较低,多用于雕刻大件摆设;亚洲犀角因质地紧密、药效好、色泽美丽而贵重,多用于雕刻小件文房杯具。

明清两代制作了大量的犀角雕件,但传世很少,目前市场上价值很高。

②,象牙雕:象牙是国际禁止贸易物资,因此象牙材料本身的价值就较高。

中国的牙雕兴盛于明清两代,根据雕刻流派主要分广作牙雕、苏作和京作牙雕。

但是各地牙雕技艺也在不断交流渗透。

近年市场上有大量的猛犸象牙替代传统象牙,而海象牙、牦牛骨则用来假冒象牙。

③,木雕:木雕是以建筑构件和佛教造像为主的古董。

徽派木雕是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构件木雕,特点是题材融入了儒家和理学思想,雕琢风格洒脱,极少施色,而江浙及南方各地的木雕大多会施色点缀、刷漆泥金。

木雕佛像由于容易朽蚀,保存不易,至今只在收藏市场小范围流通,保存完好的木雕组件和木造像价格也较高。

④,竹雕:竹雕多用于文房用具。

是中国传统文人喜爱的一种文玩原料。

竹雕和竹刻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成熟的艺术体系。

大量雕刻精致的笔筒、臂搁、摆件、把玩件流传于世,收藏人群较广,精品价值相应也较高。

⑤,文房类:泛指与文房四宝合并在案头陈设和使用的器物,材质多样。

由于赏玩性强,价格也不算惊人,是近年收藏市场热追的门类。

⑥,文房四宝:主要包括砚台、墨锭、宣纸、印章等。

其中砚台、印章近年来价格日益攀高。

百度关键词:犀角牙雕广作牙雕嘉定派竹雕金陵派竹雕徽州木雕泥金漆清水雕臂搁暖手四大名砚
要求:了解文房四宝及文房用具的材质、用途;熟悉竹木雕题材寓意;了解明清犀角杯造型,掌握象牙辨别基本特点
三,钱币。

钱币也是收藏中的一大门类。

钱币收藏分为古代钱币和近代钱币两大类。

1.古钱币。

一般采用铜铁铸造,少数用贵金属铸造。

自战国时期开始,历代古钱币制造数
量巨大,存世繁多。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社会金融史、书法史的珍贵素材。

除了春秋战国时期钱币,大多数古代钱币价值不高,价值高的钱币主要是母钱、样币、特殊历史时期铸造的钱币和贵金属制造的钱币。

2.近代钱币。

主要指铜圆和银元。

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有大批的银元和外来银币
流通。

近代中国的铜圆和银元均是按照西方的机制方法制造的,目前市场价格涨幅较大。

价值较高的有签字版银元、铸造样币、未流通币等。

钱币的价值一般也是按照存世量、完整程度、是否样币母钱、是否特殊时期钱币和材质贵贱来判定的。

百度关键词:战国钱币郢瑗母钱样币古泉五十名珍签字版银元船洋鹰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