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学法指导讲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学法指导
李文芬
高一年级是初、高中结合的平台,进人高中后,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使同学们觉得高中化学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高中化学知识总量的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使一些同学产生了畏难情绪,在诸多方面就出现了很多不适应。
高一的起步开局,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成败。
一、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比较
1、教学内容和进度
初中进度相对高中较慢,要领和定律的学习巩固时间较长,在往后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加以消化,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显著增加,进度加快,化学方程式增多,多数反应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应规律,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难度,如果不及
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相当被动,如高一Cl
2的实验室制法,Cl
2
与水、碱的反应,
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不同情况等,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深感难掌握、难记忆,不太适应。
初中化学只是具体介绍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钠、硫、氮为重点,详细介绍它们的物质及重要化合物,通过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研究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运用归纳、对比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初中不同的一个特点。
2、思维方法
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
除形象思维外,还侧重抽象思维,在抽象思维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和自觉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既抽象,理论性又较强,第二章摩尔概念一个接一个,学生一时不适应,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所面临的挑战,给教与学带来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
3、记忆方法
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
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而事倍功半。
4、阅读方法
刚从初中过来的同学,自学能力相对较差,相当一部分同学用看小说的方法读课本。
由于抓不住要领,常常读过后一无所获,进而厌倦看课本。
但是,从高中每节课的信息量和文字叙述和特点来看,没有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的提高,要真正登上高中学习的台阶是不可能
的。
因此,平时要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内容,自己设置阅读提纲,通过阅读领会教材精髓,进而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二、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
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有的内容如:“物质的量”、“摩尔”、“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
有的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
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
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三、高中化学学法指导: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课前预习的好处是,通过预习可以发现难以理解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提高听课效率。
预习的方法是把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文字、化学用语、图表、例题等)通读一遍,在不懂处作记号,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
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
在课本上圈圈点点。
"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
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
上课时首先要注意听讲,在把教材重点难点内容都听懂的基础上,再把老师讲课的板书条文、重点问题的思考方法,分析思路等简单记下来。
有的学生课堂上忙于记笔记,课后忙于对笔记,课上听得不真切;有学生在课堂上只听不记,课后复习没有依据,遗忘得快。
这两种听课方法效果都不好。
具体地说第一,要在自学(或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来听课,在急于想找到问题答案的欲望的驱使下你的听课效率一定会很高;第二,就是你感到上课之前这节课的内容都会了也要认真听,听老师是怎样对这些问题描述的、解释的,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的,这样下来你一定会感到这节课的确受益匪浅。
第三,注意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免上课时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第四,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听化学课的方法是"耳勤、眼勤、脑勤、手勤"。
就是钻心用耳听老师的讲解,用眼仔细观察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看清楚实验现象和老师的实验技巧;用脑去思考、分析和判断。
作为笔记,要学会巧记,记笔记有助于增强记忆、巩固知识,通过自已的语言记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复习起来可事半功倍;记笔记有助于扩充新知识,及时扩充化学领域的新进展,补充自已的不足。
课堂做笔记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一点不记呆听傻看,这样的后果就是要么睡觉要么走神;第二是将老师讲的例题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同时忽略了老师精辟的分析。
笔记是要记的,但记什么?化学笔记主要记思路,记重点、难点,记问题,善于重点记录。
要提高书写速度可利用简单的图形、符号、箭头连线,把教学主要内容绘成关系图或列表说明。
同时记好课堂"导言"和"结束语"等。
总之把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
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
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
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首先要吃透课本,最好的参考书是课本,它也是知识和能力拓展的根源。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注重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最有效的方法是采取"过电影法,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分析例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
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
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课堂上老师教学的容量一般都比较大,所以老师留给同学们思考问题的时间不会太多,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透彻地理解某一个概念或原理,可以说是既不容易,也不可能。
要想把握概念或原理的本质,必须在课后及时对概念或原理中的关键字词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做深刻而全面地剖析,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或原理的本质。
其次,要加深对基本概念,理论,基本规律的理解。
不但要知道他们的内容,还要知道他们成立的条件,适用范围以及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运用这些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科技等实际问题。
在近几年高考中,重点在于考查能力,即知识来源课本,又高于课本,即考查能力,又立于基础,重在应用。
具体的课后复习的方法有如下几点: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
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
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
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
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
使用。
如“硫”的一章就以H
2S→S →SO
2
→SO
3
→H
2
SO
4
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
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
“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
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
化学知识虽然有"碎、散、多、繁、难"等特点,但其中却存在很多规律,在学习中只要学会总结归纳,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能做到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当前要作好以下几点
1、复习衔接知识点,弥补脱节内容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是初中和高中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衔接点。
对初高中知识衔接点既要重点突出地复习,还要对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
现行的初三新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存在一些脱节的内容。
如初三新教材删去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概念和理论,也没有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应在复习中注意弥补。
②关于溶液较高要求的计算。
在初中,关于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
③有些选学内容。
设立初中选学内容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整体素质,同时兼顾优秀学生的升学。
有些初中教师认为不是“双基”,既不讲解也未指导阅读。
此外,还要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
如燃烧、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范围将在高中进一步扩大,原概念就显得片面和狭隘。
2、准备改错本,避免一错再错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要准备一本改错本,将平时学习过程中,做错的题目和正确答案抄在改错本上,在平时温习和测验复习时进行复习用,避免做错的题目在考试中再出现错误,以提高学习效率。
3、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笔,其中一只是红色,用于改正错误书写和重点难点内容的做提醒标记。
中国有句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
只有在平时做好点点滴滴,这种习惯就会在考试中出现,就不会出现所谓的粗心和考后的后悔,愿同学们有一个好的开头习惯同时收获预想不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