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黑星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生孢子产生必须是有90%以上的相对湿度和15 ℃ 以上的日平均温度。温度在18~24 ℃ 93~100%湿 度下均能大量产孢,18 ℃以下产孢量减少 。RH在 100%时产量最多,随着RH下降产孢量减少,90% 以下不产孢。分生孢子在5 ~30 ℃下均可萌发,适 温15~25 ℃ ,但萌发必有水滴,在无水滴的情况下 即使RH达100%也不能萌发。另外,分生孢子在蒸 馏水中不萌发,自来水中发芽也很低(18.2%),若 加入1~10%黄瓜汁液则发芽率可提高到87~94%, 在各种糖液中也有提高。这说明分生孢子发芽需补 充营养。
病原菌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et Arth
芽枝孢属,瓜枝孢菌或疮痂枝孢菌。 菌丝白色 到灰色,分生孢子梗细长,暗绿色到淡褐色,有 隔膜,顶端有分枝,分生孢子圆柱形,椭圆形或 柠檬形,淡褐色到橄榄色,多数单孢,少数是一 隔膜,大小差异很大,3.5_10.0×2.7_5µm。分 生孢子芽殖,形成有分枝的链。
溶液的pH值对发芽率也有影响, PH5.9~7.7最好,碱性条件下发芽受抑制。
寄主范围病原菌除寄生黄瓜外,人工接种 和调查表明,还可侵染西葫芦、甜瓜、西 瓜、南瓜、苦瓜各品种均可感病。
病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环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田间土中或病残体及架材上 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 伏在种皮内越冬;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组织内越冬 的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的飞溅传播,从 寄主组织的表皮直接穿透侵入,也可从气孔或伤口侵 入,引起寄主植物近地面的部位发病,条件适宜时, 迅速向上蔓延,植株发病后在病部形成霉层(分生孢 子)引起再侵染。
种子带菌作远距离传播,播后可直接侵染子叶,引起 幼苗发病。
1 气候条件 :主要是温、湿度和光照。属低温、高 湿和耐弱光病害。保护地黄瓜当温度在20-22 ℃ ,相对湿度大于90%以上,有利于病害的发 生;露地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发展与当年的雨量和 雨日有很大的关系。
弱光下发病重。立壕内北边比南边病重,密植比 稀植病重(密植发病率96.2%,稀植71.1%), 露地架内叶片比架外叶片病斑多,架内叶片每叶 平均23.8个病斑,架外14.1病斑。
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5-30 ℃ ,最适温度20-22 ℃ 。
生长的pH范围较广,而以PH6最适。
对碳源的利用则以麦芽糖,蔗糖,乳糖,甘露糖和葡萄糖最 好。氮源的利用以天门冬酰胺最好,其次是蛋白胨。
在无氮或无碳的培养基中生长极差,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一 层蜘蛛网状 菌落,直径虽大,菌量极少,半乳糖培养基上 菌落直径小,菌丝向上成浓密的绒状菌丝团块,菌量较多。
2 认真清除病株残余,要及时摘去病瓜,病卷须, 拉秧后清除地上及棚架上的残株病叶。
3 选用抗病品种,目前保护地栽培黄瓜尚无理想的 抗病品种,仍以长春蜜刺等为主栽品种。陆地黄 瓜注意扩大白头霜,吉杂二号和农家的旱黄瓜等 较抗病品种的面积。
4、严格控制大棚的温度湿度。采用地膜覆盖,膜 下软管滴管等控制浇水,加强通风等措施,尽量 降低大棚的湿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 ℃ , 最高温度不超过35 ℃ ,湿度在70%以下。夜间 结合霜霉病进行适当 散风排湿 ,夜温15 ℃左右, RH在90%以下,避免叶面结露,造成不利于黑 星病发生发展的条件。
露地黄瓜采用高垄栽培,地膜覆盖,必要时打去 病态底叶等栽培措施,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黄瓜黑星病在黄瓜苗期发病时,对生产影响很 大,结瓜前可全株枯死。生长中期发病时,危 害瓜条,造成瓜条畸形,严重的减产54.883.7%,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降低或丧失商 品价值。
除危害黄瓜外,西葫芦,南瓜,笋瓜等也可为 害。
症状
黄瓜黑星病可危害叶片,茎、卷须及瓜条,以幼嫩部 分如嫩叶、嫩茎、幼果被害严重。 幼苗期发病,严重的植株停止生长,心叶枯萎全株 枯死; 叶片受害后出现近圆形的病斑,直径1_2µm,淡黄 色,后期病斑易呈星状开裂或穿孔; 叶脉受害时,组织坏死,周围健部连续生长,致使 病部周围叶组织扭皱;
3 栽培管理 :
连茬发病重,轮作及新菜地发病轻,如丹东市调查, 连茬黄瓜率达96.4%,韭菜茬 81.4%,葱茬69.6%, 粮田改菜田病瓜率仅21%。1984年从外省无病区 引进长春蜜刺(温室栽培),津研7号(露地栽 培),结果都发病,说明土壤带菌。
保护地另外与浇水、通风换气有很大关系。
防治
1 严格进行植物检疫,选用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处 理。首先严格执行不从黑星病疫区引种的措施。在 无病区建立无病留种地,或从无病株上选无病瓜留 种。种子处理可用50 ℃温水浸种30分钟,或用55 ℃浸种10分钟,冷却后播种。也可用药剂浸种,多 菌灵600倍3h,或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
黄瓜黑星病
黄瓜黑星病是世界性病害,除澳大利亚,南美洲 尚未见报道外,已广布欧洲,北美,东南亚。我 国70年代前曾在东北地区温室中零星见到,并 在葫芦、笋瓜、甜瓜上发现过黑星病,但均未造 成灾害。从80年代开始,随着大棚,温室面积 的扩大,黄瓜黑星病在东北三省的保护地黄瓜上 严重发病并逐年扩展,加重危害。
2 品种抗病性 吉林农大对30个生产品种和品系进 行盆栽和大棚人工接种,接种结果表明长春密 刺和津研系统、 80-1为高感品种,吉杂一号和 丹东刺瓜、吉杂2号、宁阳大刺,北抗选和九月 青发病率低,为抗病品种。
幼苗与成株期病情基本一致。
品种抗性与细胞壁木质素和羟脯氨基酸蛋白的被 激发有关,过氧化物酶也参与了防御反应。
卷须,叶柄,果柄均可受害,病斑长梭形,大小 不等,淡黄褐色,中间开裂,下陷病部可见到白 色分泌物,后变成琥珀色胶状物,潮湿时病斑上 长出灰黑色霉层。
瓜条被害初期生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继而溢 出白色胶状物,后变为琥珀色,病斑直径一般 2_4mm,凹陷星状龟裂呈疮痂状,病组织停止生 长,致使瓜条畸形,空气湿度大时,可见明显的 灰色霉层,瓜条被害后,一般不造成全瓜软腐 (与角斑病相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