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基本原理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对人体进行成像检查的一种诊断技术,它通过探头产生的超声波,经过人体组织的反射来形成人体内部器官的图像。
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形态结构、大小及内部的异常改变,如胰腺的水肿、增大、坏死等,从而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1. 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早期症状常常不典型,不易被患者和医生所察觉。
而超声检查可以在疾病早期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异常改变,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 诊断准确性高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腺的水肿、增大、坏死等特征,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其诊断准确性更高,有助于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3. 无创性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对患者没有任何副作用和痛苦,特别适合于儿童、孕妇和老年患者的使用。
4. 监测疗效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超声检查可以有效地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和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的进行。
5. 术中引导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超声检查可在手术期间实时引导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
尽管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超声检查受肠气和腹壁脂肪的影响,有时会影响到胰腺的成像质量。
对于一些深在和局部解剖困难的病变,超声检查也存在一定的盲区。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结合超声检查的结果,综合考虑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方法的结果,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它具有早期诊断、准确性高、无创性、监测疗效和术中引导等优点,对于医生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急性胰腺炎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局限性,避免盲目依赖,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超声如何检查胰腺

超声如何检查胰腺胰腺是一个位于腹腔中的重要器官,扮演着消化酶和胰岛素的产生与释放等关键角色。
然而,当我们对胰腺的健康状况产生疑虑时,如何准确地了解其情况呢?幸运的是,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且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们进行胰腺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一、超声检查简介超声检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非侵入性且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常用于评估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它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与反射原理,生成实时图像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超声检查中,医生会将一种称为超声探头的装置涂抹上耦合剂放在身体表面上,并通过发送高频声波来获取背后器官的图像。
这些声波在体内的组织中传播,其一部分被不同组织的特性和界面反射回来,进而被超声机接收并转化为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显示器上实时显示,并能够可视化体内器官、血管和组织的结构。
二、为什么要进行超声检查胰腺?1. 早期发现胰腺疾病: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胰腺疾病,包括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肿瘤等。
早期发现胰腺问题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2. 评估胰腺结构和形态:超声检查可以提供胰腺的高分辨率图像,有助于评估胰腺的结构、形态和大小。
这对于发现任何异常,如肿块、囊肿或其他病变至关重要。
3. 观察胰腺血流情况: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胰腺及其周围血管的血流情况,包括观察血管的通畅性、动脉血流速度和静脉回流情况。
这对于评估血液供应是否正常以及排除血管问题非常重要。
4. 准备手术或其他治疗:对于需要接受手术或其他治疗的病人,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胰腺病变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这对于外科医生在手术前制定治疗计划、选择适当的手术技术以及提供手术指引非常重要。
5. 监测治疗效果:对于正在接受胰腺疾病治疗的病人,超声检查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通过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医生可以了解胰腺病变的变化,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三、超声检查胰腺的准备步骤1. 饮食:通常要求您在检查前6至8小时内空腹,以确保胃肠道中没有食物干扰超声图像质量。
胆囊及胰腺超声诊断

胰腺肿胀明显时, 可压迫胆总管、主 胰管及周围血管
间接征象
急性胰腺炎声像图
急性胰腺炎声像图
水肿型胰腺炎 全胰弥漫性增大 界清,内部回声减少 实质不均,呈低回声 Normal pancreas
急性胰腺炎声像图
多数伴胰周或腹腔内积液,胰周因渗出可出现不规则低回声区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边缘不完整,回声不均质 可有不规则斑片状强回声
强回声团后方伴有无回声带即声影 改变体位扫查,强回声团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胆囊腔内强回声团,形态稳定
典型表现三大特征:
胆囊结石超声表现
胆充满结石: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即“WES” ( Wall-echo-shadow complex)征。胆汁缺乏,可出现增厚的胆囊壁弱回声带环绕强回声的结石,其后方伴有声影
泥沙样结石:也出现强回声,但声影不明显,变换患者体位扫查,强回声团可移动
胆囊壁内结石(胆固醇结晶):胆囊壁可见单发或多发的数毫米强回声及其后方形成的“彗星尾”征,自胆囊壁悬挂于胆囊腔内
非典型表现:
胆囊结石超声表现
WES征( Wall-echo-shadow complex) Wall-echo-shadow 正常胆囊
胆囊癌合并结石
体颈部腺癌,肿瘤侵至胆囊壁外肝组织
胆道疾病超声诊断
肝内胆管:左右肝管紧贴门静脉左右支前壁,内径一般≤2mm
肝门部胆管:肝门横断时,胆管和肝动脉,门静脉的横截面显示为三个圆形的管腔结构,即“米老鼠征”,门静脉为“头” ,胆管和肝动脉为“右耳”和“左耳”
肝外胆管:与门静脉平行,贴于门静脉前壁,直径相当于门静脉的1/3(≤6mm)
胆胰超声
胆胰解剖 及正常图像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及超声诊断分析

呕吐、发热等症状,而其他急腹症则可能有所不同。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超声、CT等检查可以显示胰腺的形态、周围渗出等 情况,有助于急性胰腺炎与其他急腹症的鉴别。
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综合治疗方案
根据急性胰腺炎的不同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如禁食、补液、抗生素治疗、内镜治疗等。
加强多学科协作,提高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超声诊断标准与指标
01
02
03
04
胰腺形态改变
胰腺肿大、增厚,边界模糊, 内部回声不均匀。
胰管扩张
主胰管扩张,分支胰管亦扩张 。
周围积液
胰腺周围可见液性暗区。
其他征象
可伴有胆道结石、胆管扩张、 胆囊炎等征。
超声诊断的优缺点
优点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实时、动态观察 的优势,可清晰显示胰腺实质及胰管 形态,发现胰腺及周围病变,为急性 胰腺炎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积极治疗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建议患者在出院后定期随访,接受医生 的专业指导和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和饮食结构,避免复发。同时,注意 身体状况的变化,如出现腹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05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及 超声诊断分析总结与 展望
总结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及超声诊断经验与教训
临床及超声诊断经验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包括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对于胰腺脓肿,需要进行穿刺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对于胰腺假性囊肿,需要观察或手术治疗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和抗炎治疗;对于急性肾衰竭,需要进行透 析治疗。
胰腺的超声诊断

测量技术与正常值
经胰头矢状断面:于下腔静脉前测量胰 头厚度,正常<2.0 cm, 可疑肿大2.1— 2.5 cm ,异常>2.6cm。 经胰体矢状断面:于腹主动脉前测量胰 体厚度,正常<1.5,可疑肿大1.6—2.6 cm ,异常>2.1cm。 经胰尾矢状断面:于脊柱左缘左肾前测 量胰尾厚度,正常<1.2,可疑肿大1.2— 2.3 cm ,异常>2.3cm。
检查体位
仰卧位:仰卧位是胰腺超声显象最常用 的体位。病人充分暴露上腹部,上至剑 突 ,下至脐水平。上肢置于身体两侧, 平稳呼吸,或嘱病人深吸气后屏住呼吸, 使肝脏上移推开胃和结肠,使超声束通 过肝脏来观察胰腺,有利于胰腺的显示。 半卧位:病人取45度左右的半卧位, 使胃肠道内气体向上升,肝脏下移,有 利于胰腺的显示。
胰腺超声解剖概要 胰腺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外形狭长,长 约12-16cm,宽约3-4cm,厚约1.5- 2.5cm,重约80g,位于上腹区腹膜后,横 跨第1-2腰椎间,可分头、颈、体和 尾四部。头、颈部在腹中线右侧,居于 十二指肠弯内。体、尾部则在腹中线左 侧,眦邻胃大弯、脾门和左肾门。
胰腺质软,无纤维包膜,其腹侧为后腹 膜所覆盖。胆总管从十二指肠上部的后 方略向右行。胰颈为胰头和胰体之间的 狭窄部,其后有肠系膜动、静脉。肠系 膜上静脉常于此与脾静脉汇合成门静脉。 胰体向脊柱左侧延伸,向后向上行至左 肾上腺和左肾上部的前方,,延续为胰 尾而终止于脾门处。
胰体周围的血管,有位于后方的腹主动 脉和脾静脉,脾静脉的走向与胰腺长轴 一致。胰体上方有腹腔动脉和脾动脉 , 胰腺下方有左肾动脉。 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腺导管输入十二 指肠。胰腺导管分主胰管和副胰管,主 胰管直径为0.2-0.3cm,从胰尾起始, 贯穿整个胰腺至胰头右侧 ,开口于十二 指肠降部左后壁处的十二指肠乳头。
胰

胰头癌
胰头癌并胰管扩张
胰腺癌(位于胰体部)
胰腺癌(位于胰颈部)
(2)间接征象: ①阻塞胆汁通道,致胆囊增大,肝内外胆
管扩张——阻塞性黄疸
②周围组织受压声像。
③晚期,有肝、周围淋巴结转移及腹水。
胰头癌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张
鉴别诊断: 1、与胰腺本身疾病相鉴别,如慢性胰腺炎
2、与周围脏器的肿瘤鉴别,如胆总管癌、
⑥胰腺假性囊肿。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结石
(5)鉴别诊断: ①胰腺肿瘤:胰腺癌,胰腺囊腺瘤等。 ②老年性胰腺。
(二)胰 腺 囊 肿 分真性囊肿及假性囊肿两大类。后者多见。 ⑴ 真性囊肿: 发生在胰腺内,一般较小
⑵ 胰腺假性囊肿:
最常见,多发于外伤、胰腺炎。 声像图表现: ① 胰腺局部见无回声暗区,囊壁稍增厚,具有囊 肿的特点,可与胰管相通。 ② 单发多见。 ③ 囊肿巨大时,挤压周围组织,胰腺失常态。 鉴别诊断:相邻组织、器官囊肿。
光斑多为出血坏死型)。 ③胰腺局限性低回声团块。
间接表现: ①胰腺周围弱回声区。 ②胆系异常。 ③腹水、胸水。 ④可压迫下腔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胰腺显著增大)
⑤胰腺区呈气体强反射。
胰周积液
⑷ 鉴别诊断: ①其他急腹症:急性胆囊炎、胃穿孔、肠 梗阻 ②局限性肿大与
胰腺肿瘤。
P
(二)慢性 胰 腺 炎
坏死、血管损害引起的水肿出血和血栓、脂肪坏
死、炎症细胞浸润为主。前者可向后者转化。
⑵ 临床特点:
①
常见急腹症之一,仅次于阑尾炎、胃穿孔和胆道感染。 好发于青壮年。 诱因和病因、如:胆结石、暴饮暴食、酒精中毒等。 起病急剧、突发性上腹部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②
血、尿淀粉酶
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胆总管下段 或壶腹部结石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54
胰头癌
• 临床 • 超声表现 黄疸:进行性加深黄 阻塞部位:高,在胰 疸,波动范围不明显。 腺上缘起即发生阻塞, 发热:不多见,或持 胆总管显示长度缩短。 续低热,不伴寒颤。 胰腺:病变区因纤维 化萎缩变硬而回声增 胃肠道出血:晚期较 多,体积变小。 明显。 主胰管:近胰头处呈 截断征象,远端可扩 张或呈囊状、串珠状。
3
• 胰颈是胰腺的狭小部分,其前方为胃后 壁,后方为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的汇 合处,并形成门静脉。 • 胰体前方有胃,胃与胰体之间隙为网膜 囊。胰体后方依次为脾静脉,肠系膜上 动脉,腹主动脉及脊柱。 • 胰尾末端直达脾门,后方为脾静脉,左 肾及左肾上腺,左前方有胃。 • 胰管自胰尾向胰头右行并逐渐增粗,进 入胰头后与胆总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 二指肠。
49
• 壶腹部病变:沿着扩张的胆总管作纵 切的探头稍转向右外侧,在胆总管末 端以下相当于壶腹处可见不规则形态 的低—中回声结节,肿瘤游离缘可呈 不规则外凸形或呈杯口状凹陷形,并 可向胆总管下段延伸浸润。
50
• 其他:在大量饮水液体进入十二指 肠后作检查,有时可见十二指肠腔 人狭窄,,其左侧壁处可见向内的 弧形压迹。如见有十二指肠内较大 的中—高回声团块,应考虑有十二 指肠乳头状腺癌可能。
19
超声表现
• 胰腺局部可见一无回声区,边界光滑、 整齐,多呈圆形,亦可呈分叶状。 • 囊肿的后壁回声增强,其侧方可见声 影。 • 囊肿多为单发,亦可呈多发或内有分 隔。 • 囊肿巨大时可使周围组织器官受压移 位,也可使胰腺失去正常的形成。
胰腺炎超声诊断标准

胰腺炎超声诊断
胰腺炎的超声诊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就是胰腺的一个体积增大多呈弥漫性肿大,形态饱满轮廓线光整清楚,少数局限性肿大者多见于胰头和胰尾,胰头副胰管或者胰尾副胰管梗阻形成局限性的炎症有关。
第二从胰腺的内部回声,胰腺内部回声减弱,但多数为均匀分布的细小光点,如果慢性胰腺炎的急性发作胰腺内部的回声可分布不均、强弱不等。
第三,我们就是可以从胰腺周围的回声来判断,胰腺因水肿透声性增加后方回声较为清晰或者增强,但肿大的胰腺压迫或者渗出,后方的脾静脉或者门静脉可变细或者显示不清。
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介绍胰腺是人体内一个位于上腹部的重要器官,它负责产生消化酶和激素,对于人体的消化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胰腺疾病却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
影像学诊断在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 (磁共振成像)和内镜超声。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适应症,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法。
超声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检查胰腺的大小、形态和结构。
超声对于诊断胰腺炎、胰腺癌、胰管结石等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CT是一种三维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胰腺图像。
CT可以检查胰腺的解剖结构、血供情况和病变的范围。
CT在诊断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假性囊肿等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
MRI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胰腺的详细图像。
相比于CT,MRI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更好。
MRI在诊断胰腺肿瘤、胰腺囊肿和胰腺的血管解剖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是一种将超声探头置于内镜前端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胰腺的细微结构。
内镜超声对于诊断胰腺囊肿、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导管的病变等有重要价值。
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炎胰腺炎是胰腺发炎的一种疾病,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胰腺的弥漫性肿大和密度增高,伴有邻近组织器官的炎症改变。
胰腺癌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忽略。
影像学上,胰腺癌通常表现为胰腺的局部肿大、边界不清以及邻近组织的浸润。
胰腺囊肿胰腺囊肿是胰腺内形成的液体充填的囊性结构,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胰腺内的囊性病变,并可能伴有壁结节或钙化。
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是由于胰腺炎引起的胰腺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囊腔。
影像学上,胰腺假性囊肿常表现为胰腺内的囊性病变,并可能伴有周围器官的炎症改变。
胰腺结石胰腺结石是胰腺内形成的钙化物,通常与胰腺炎相关。
影像学上,胰腺结石常表现为胰腺内的高密度影像,并可能伴有胰腺的炎症改变。
胰腺超声检查诊断技术规范

第三节胰腺胰腺是人体内仅次于肝脏的大腺体。
成人胰腺为扁长三角形器官,长约12〜20cm o 其位置较深,在胃的后方,相当于第1、2腰椎水平,在十二指肠降部和脾门间横位于腹后壁。
无真正的包膜,周边仅有纤细的纤维组织包绕。
成人胰腺重约85〜95g。
可分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四个部分。
胰头部位于脊柱右侧,第2腰椎水平的十二指肠C 字形弯曲内;胰尾位于脊柱左侧第1腰椎椎体至第12胸椎的水平。
十二指肠降部和横部紧紧围绕胰头。
胰头是胰腺右侧端最宽大的部分,上面与胃网膜孔和小网膜囊相邻。
胰头后面与下腔静脉相邻。
末段胆总管穿行于胰头的后上部分,终止于十二指肠的瓦特壶腹。
故当胰头病变时,如胰头癌时,常侵犯胆总管造成胆总管的进行性狭窄,导致进行性加重的梗阻性黄疸。
胰颈部为位于胰头与胰体之间的狭窄部分。
它位于小网膜囊后的后腹膜内,长约2cm,肠系膜上静脉穿行于胰颈后部的浅沟内,并与脾静脉汇合成门静脉主干。
胰头、颈部癌易压迫或侵及门静脉。
胰体部位于主动脉前、小网膜囊后,其前面隔网膜与胃窦和胃体相邻,后面无腹膜覆盖,由右向左直接与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左肾上腺以及左肾血管相邻。
脾静脉位于上述诸结构与胰腺之间。
胰体的中线部分位于第1、第2腰椎椎体的前方。
因为此处最为固定,故为腹部钝性外伤的常见部位。
胰腺在小网膜囊后的后腹膜中间向左走行,逐渐形成胰尾。
解剖上很难确定胰体、尾的界限。
脾动脉在胰体尾上方,脾静脉在胰尾的后方,左肾静脉在胰体尾下方穿行。
胰尾大多可达脾门,也可距脾脏数厘米。
主胰管在胰的实质内,自胰尾沿胰的长轴右行,沿途汇集各小叶导管,最后在穿入十二指肠壁时与胆总管汇合形成瓦特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主胰管直径W2mm,胰头部最宽。
在十二指肠大乳头的上方约2cm处常有胚胎时胰导管近侧部分遗留下来的副胰管开口,称为十二指肠小乳头。
一、适应证1、胰腺炎症(1)急性胰腺炎。
(2)慢性胰腺炎。
(3)胰腺脓肿。
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
11
胰腺切线测量法(根据1977年Weill法)
体 头
尾
IVC
AO
SP
.
12
正常胰腺声像
胰腺的识别标记:周围血管!
1.胰腺头、体、尾及胰管大小值正常
胰头 ≤2.5cm 胰体、尾≤2.0 cm胰管≤0.2-0.3cm
.
43
假性胰腺囊肿: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 或外伤后;胰腺的坏死物、渗出液、渗 血物等积聚在胰腺内或胰腺周围,被周 围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纤维壁,称假性囊 肿。胰腺体尾部多见。
( ) 其发生率为:急性为18%,慢性为22%
.
44
胰腺假性囊肿声像
1.胰腺实质内或其周围见一无回声区, 可不清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壁 厚、多边缘不规则. 2.后方回声增强,可见侧方声影. 3.囊肿单发多见,可多发. 4.囊肿巨大时可压迫周围器官、血管 引起移位 , 胰腺失去正常形态.
.
59
壶腹部癌
1.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较早出现黄疸,呈 进行性加重; 2.肿瘤部位:十二指肠乳头或胆总管壶腹部; 腺癌多见。过去习惯将胰头癌及壶腹部癌 合并称为壶腹周围癌。早期引起胆总管和 胰管扩张。
.
6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乏特氏腹壶癌的声像图特点
1、胆道全程明显扩张合并主胰管扩张,
或单独胆道全程扩张。
2、胰头无异常。
.
20
病理: 水肿型:占80%,胰腺水肿.
出血坏死型:胰腺明显肿大, 伴实质缺血坏死出血 周围积液
.
21
急性胰腺炎声像
急性水肿型:早期可正常声像 1.胰腺肿大、轮廓清楚
脾脏及胰腺疾病超生诊断

←←←←←胰头
假性囊肿→ 假性囊肿→
←胰管扩张
胰腺炎后假性囊肿形成
四、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
[临床与病理]
本病不常见,多发生于30~60岁的女性,好 发部位是胰腺的体、尾部。本病临床症状隐匿, 当肿物大于10 时,临床上才可以摸到肿物。当 出现压迫症状时,引起上腹痛。囊腺瘤属良性, 发生于胰腺的导管上皮,或有乳头状结构。肿瘤 呈圆形,有完整的包膜,表面有时呈分叶状,内 呈单房或多房性改变。
晰,呈蟹足 状浸润;
内部回声:肿瘤多呈低回声,少数高回声或混 合性;
后方回声:肿瘤后方回声减弱或消失; 胰管改变:胰管扩张,呈边缘光滑的串珠状;
:肿块血供较少,部分可见环状血流
间接表现: 肿瘤对周围脏器的压迫;
肿块可挤压血管、胆管或胰管,导致梗阻; 晚期可出现肝脏、周围淋巴结转移及腹水;
淋巴转移:是早期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手术切 除的胰腺癌,其淋巴结转移率即高达75%~88%, 直径小于2.0的胰腺癌,39%已发生淋巴转移。
●胰腺周围重要血管多,易受到肿瘤侵蚀,是胰腺肿 瘤切除率低的重要因素。
●腹腔神经丛位于胰腺体部上方深面,胰腺炎症,肿 瘤都可刺激或压迫该神经丛而引起剧烈或顽固的背部 疼痛。
第二节 胰腺探测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 二、体位
1、仰卧位 为常规检查的部位。 2、侧卧位 3、半卧位或坐位 4、俯卧位
三、仪器
[声像图表现] 肿瘤较小,位于胰头及下腔V右侧; 内部回声多增高; 胰头正常,有时可见胰头内胆管扩张; 胆管扩张较重,胰管扩张相对较轻; 胆总管和胰管扩张的程度和显示长度 胰头癌病例。
壶腹癌与胰腺癌的鉴别
七、胰岛细胞瘤
[临床与病理]
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与无功能性两种。本 病属少见病,发生于20~50岁的病人,90%属良 性,约80%为单发。胰岛细胞多位于胰腺的体部 及尾部,故该肿瘤亦多见于体尾部。肿瘤由胰岛 ß细胞组成,分泌过多的胰岛素,称胰岛素瘤, 另一种不产生胰岛素,称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胰腺疾病超声诊断胰腺疾病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威胁日益凸显,而超声诊断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能够有效帮助医生对胰腺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准确定位。
相比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诊断具有非侵入性、无辐射的优点,对患者的身体没有任何损伤。
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医生能够获取胰腺的详细结构和异常变化,进而判断或排除不同类型的胰腺疾病。
超声诊断在胰腺疾病早期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为超声波能够有效穿透软组织,对胰腺的内部结构能够进行清晰可见的显示。
这使得医生能够在胰腺疾病发生初期就能够发现异常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细小的肿块或病变,超声诊断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和测量,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总之,胰腺疾病超声诊断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诊断方法,对胰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来观察胰腺的内部结构和异常变化,从而及早发现并定位胰腺疾病,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胰腺疾病超声诊断经常遇到的常见疾病包括以下几种:胰腺炎:胰腺炎是胰腺组织的炎症,常见病因包括酒精摄入过多、胆道疾病和胰腺结石等。
病症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
超声诊断中,胰腺炎可表现为胰腺回声增强、胰腺增大和周围积液等。
胰腺囊肿:胰腺囊肿是胰腺内形成的液体囊肿,可由胰腺炎、胰腺损伤或先天性因素引起。
病症表现为腹痛、腹胀和消瘦等。
超声诊断中,胰腺囊肿可表现为胰腺内液性回声区域。
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多数为导管腺癌。
病症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黄疸和消瘦等。
超声诊断中,胰腺癌可表现为胰腺内肿块、增强回声和周围淋巴结增大等。
以上是胰腺疾病超声诊断中常见的疾病,其病因、症状和超声诊断特点各不相同。
本段落将介绍胰腺疾病超声诊断的技术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超声仪器的选择、扫描技术的应用、图像解读和诊断判断的原则。
胰腺疾病超声诊断需要选择高质量的超声仪器。
仪器应具备高分辨率、高频率、___功能和彩色超声功能,以获取清晰、准确的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胰腺囊性疾病
一、胰腺假性囊肿 假性囊肿约占胰腺囊肿的一半,系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或 外伤后,由于胰腺渗液和血液聚集,刺激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包裹形成囊肿,囊壁上无上皮分泌细胞,故称假性囊肿,好 发于胰体尾部。临床症状有腹胀,可于【声像图表现】 1. 上腹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楚,光滑,部 分暗区内有强回声分隔,使囊肿呈多房性,其后方回声增强, 无回声区内还可见沉积物样回声(图16-6)。 2. 囊肿与胰腺关系密切。 3. 可有急性或慢性胰腺炎病史。 二、胰腺真性囊肿 1. 先天性囊肿 多见于儿童,常 与多囊肾、多囊肝并发,声像图上 显示为胰腺实质中单个或多个液性 暗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壁 光滑,后方回声增强。 2. 寄生虫性囊肿 细粒棘球绦虫偶 可在胰腺内形成包虫囊肿,为圆形, 囊壁较厚,可见囊中囊,或囊壁上有 强回声突起征象。
第十六章 胰腺疾病
第一节 解剖概要
胰腺横贴在上腹部腹膜后间隙,是一个无包膜的腹膜 后脏器,呈蝌蚪型,长12~13cm,宽3~4cm,厚1.5~ 2.5cm,重量为60~100g,分胰头、胰颈、胰体、胰尾 四部分。。
实用文档
第二节 检查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 1. 检查前禁食8小时以上;应在晨起空腹时检查,以减少胃 内食物引起过多的气体干扰超声的传入。 2. 胃肠气体较多者,可服轻泻剂及清洁灌肠。 3. 检查中,必要时可饮温开水500~1000ml作为声窗,观察 其后方的胰腺。
实用文档
第六节 胰腺癌
原发性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为腺癌。胰腺 癌75%发生于胰头部,体尾部癌仅占25%。本病早期诊断较困 难,一旦出现症状已属于晚期。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表 现为食欲不振,进食后胀满感,其后出现腹痛、体重减轻、 黄疸以及顽固性腰背疼痛。
实用文档
第六节 胰腺癌
【声像图表现】 1. 胰腺形态异常 局限性增大、膨出,呈结节状,前后径一 般大于3cm。 2. 胰腺内出现异常回声 肿块以低回声型为主,夹杂有散在 的、不均匀的光点、光斑,偶见略强回声结节。肿块向周围 组织呈蟹足样浸润生长,或呈花瓣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图16-7)。肿块后方回声减低,甚至出现弱声影。 3. 胰管扩张 胰头肿块阻塞胰管时,可见胰管全程扩张,体 尾部癌时,可见胰管突然截断或节段性扩张(图16-8)。 4. 胆道系统扩张 胰头肿块压迫或浸润胆总管引起肝内外胆 管扩张,胆囊增大。 5. 胰腺周围的组织结构异常 可见肿块周围静脉受肿块压迫, 动脉移位,可有肝内及腹主动脉淋巴结肿大。
二、检查方法 1. 仰卧位 是胰腺检查的常规体位。探测时,双手自然 2. 半卧位 使上身与床面成35°~45°,胃内气体浮于胃底,减 少干扰,以便通过肝左叶观察胰腺。
实用文档
第三节 正常声像图
正常胰腺的轮廓清晰而光滑,胰腺实质的回声应为稍弱或 中等稍强的均匀回声(图16-1),其回声强度取决于自腹膜 后延伸入腺体小叶间的纤维和脂肪组织的含量。胰腺的测量 以其厚度为主,正常胰腺长轴断面的形态可分为三型:蝌蚪 型、腊肠型、哑铃型。胰头厚1.5~3.0cm,胰体厚度1.0~ 2.0cm,胰尾厚度1.5~2.0cm。正常胰管前后径不大于0.3cm 。
实用文档
第四节 胰腺炎
【声像图表现】 1. 水肿型 胰腺呈弥漫性肿大,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多减低, 可有细小点状回声,分布较均匀(图16-2)。 2. 出血坏死型 胰腺肿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实质回 声强弱不均匀,可见粗大斑点及片状无回声区,胰管无明显 扩张(图16-3),胰腺周围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图16-4)。
实用文档
第四节 胰腺炎
二、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约半数患者由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演变而成。系多 种病因导致胰腺细胞破坏、纤维组织广泛增生的一类病变, 30%~60%病例是由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所致,临床表现为长 期反复的上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重症者出现脂肪泻以及 糖尿病。
实用文档
第四节 胰腺炎
【声像图表现】 1. 胰腺腺体轮廓不清,边界常不规整,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2. 胰腺轻度增大或局限性增大,整个胰腺肿大不如急性炎症 明显或严重。 3. 胰腺实质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光点粗大呈簇状或片状 (图16-5)。 4. 慢性胰腺炎常合并假性囊肿、胰管扩张、胰管内结石。
实用文档
第七节 胰腺疾病超声报告范例
一、急性胰腺炎 1. 超声表现 胰腺肿大,轮廓不清,内部回声减低,不均 匀,胰管轻度扩张,内径约0.4cm,胰腺周围可见积液,前 后径0.5~1.0cm。 2. 超声提示 急性胰腺炎。
实用文档
第七节 胰腺疾病超声报告范例
二、胰头癌 1. 超声表现 胰腺形态失常,于胰头部见低回声肿块,大小 5.4cm×4.3cm,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界不清楚, CDFI示肿块内血流丰富,见动脉血流。胰管扩张,内径 0.5cm。肝脏大小形态回声正常,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左 肝管0.9cm,右肝管0.9cm,胆总管1.5cm,在胰头处受压。 胆囊肿大,大小10.2cm×4.1cm,淤胆。脾脏未见异常。 2. 超声提示 胰头实性占位,考虑胰头癌。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第四节 胰腺炎
一、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在病理解剖上可分为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两种类型是同一病 变的两个阶段。一般认为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胆石症、胆道感 染、酒精中毒、外伤等造成胰管梗阻,同时胰腺分泌旺盛, 使得被激活的消化酶原溢出胰泡和胰管,导致胰腺实质和周 围组织发生自身消化的过程。临床特点为急性持续性上腹痛, 中上腹为重,伴有血尿淀粉酶升高。出血坏死型,早期可出 现休克,病情发展快,死亡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