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1)限制因子定津

在教育生态学中将自然限制因子扩展到社会、精神因子。对教育生态系统,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能量流与信息流,能理流不足低于基本需求时,会限制教育的规模数量和质量。当然,限制因子多种多样,对限制因子要看到它的客观限制性,重视它,分析它,不断排除其限制作用和影响,教育发展就会更快些、更好些。

(2)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

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和速度要在国民经济的承受范围之内,否则即使发展了,还是要退下来的。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即是符合耐度定律的。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是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守的最适度原则。

(3)花盆效应

(生态学上称之为局部生境效应)。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局限性,还要人为地为之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在花盆内的个体、群体其生态阈值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态价下跌,一旦离开此小生态环境,个体、群体会失去生存能力。父母对孩子娇惯、溺爱,就会使孩子产生成长过程中的花盆效应。同样地,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群体或教育系统,使学生脱离现实生活,从书本到书本也会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这一原理在教育学中一直是受重视的,但从生态学的观点去分析,提高了高度,并逐渐有可能走向定量化。

(4)教育生态位原理

从大系统角度看,教育对社会各方面有促进作用,也需要一定的能量输入,与其它系统共存,彼此间应有恰当的能量分配比例,这里就有竞争、排斥的体现。同样,在高等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诸系统之间,也有彼此竞争、排斥作用。在同一生态位中的竞争体现主动进取,起鼓舞斗志、激励向上之作用,但竞争、排斥也会有消极作用,这些影响要及时分析。

(5)教育生态链法则

教育生态链不同于自然界的食物链,它与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的特点有关,至今尚未有人进行过定量研究,可视为灰色系统,需用现代科技成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地加以研究、探讨。

(6)教育节律

预习、听课(或实验)、复习是一种教育节律,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升级考、毕业考也是教育节律。教育节律客观存在,按照教育节律的正常运转机制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会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人,人有各种生理节律,如果教育节律不与人的生理节律相适应,就会造成生物钟混乱,教育将收不到预期效果。

(7)社会群聚性与阿里氏原则

与生物群聚性一样,在教育生态过程中也有各式各样的社会群聚性,有人将它分成四大类,即正式群体、半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与参照群体。生物的群聚程度影响到群体的动态,阿里针对此种情形提出最适密度原则,这就是阿里氏原则。不论哪一种教育群体也都有自己最适当的群聚度,不适当的密度会对教育群体的活动和效能的发挥产生影响。如象现在一些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班级为正式群体),人数过多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象外语、体育这一类实践性课程,会因实践机会过少,影响更甚。

(8)群体动力与群体间的关系

群体动力是指群体各成员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反映在群体内有:同等地位人之间的依慕(附)关系;权威关系;利群行为;合作关系;共生或共栖;中性作用;竞争;侵犯;寄生;社群领袖。

(9)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

“牵一发,动全身”;一种生态行为的产生受到全局性的多因素影响,这都是整体效应的体现。美国70年代提出的生计教育(Career Education)观,即为从教育的整体效应着眼而提出的教育工程,目的是以全局性措施来改变教育与劳动脱节的肘弊。

(10)教育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

对此目前有二种理解:一是按生态学边缘效应含义作分析,如一个科研单位要有所发明、创造,必须进行合理的人才流动,通过学术交流,知识更新形成边

缘动态,近亲繁殖很难造就一流人才;另一种是指实现存在的薄弱的边缘区,至今不被人们重视者。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钱致榕指出,在中国京、津、沪的教育属第一中国,省会与中心城为第二中国,其它属第三中国,而第三中国中约有2/3的中小学教师不合格,不合格的教师只能培养出不合格的学生,不合格的学生再当教师将导致恶性循环。

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对教师评价的启示

任珂

一、我国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之一,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评价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导向、激励推动作用。教师评价适当与否都将影响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程度.也必将影响教师队伍素质,从而影响学校办学质量.最终影响素质教育的具体实现。

我国现行教师评价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评价目的:以学校行政管理为主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除市场经济的主要影响外,还有来自学生、家长的直接压力。致使现行的教师评价主要是从学校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其目的是为了使学校正常地运转,主要功能是为了学校进行更好的管理,因而学校领导成为评价的最重要主体,评价也旨在为教师奖惩提供依据。而对教师进行奖惩的实质是为了对教师进行更为有效的控制,在此基础上,才考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一些努力。

2.评价主体:以行政管理人员为主

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由学校领导和少数教师制定的。不能反映广大教师的愿望和要求,这些都充分表明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仅仅是把它作为一项“任务”去对待,而没有真正贯彻到行动中,更没有将其和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联系起来,致使教师评价的最终效果远远偏离其初衷。另外.同行评价应该是教师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时

候领导看不到的或者关注不到的。同行之间能够了解到。但是现实中却很难看到同行评价的“身影”,即使有也仅仅是形式主义,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3.评价方法:以量化评价方法为主

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通常都采用“评价表”、量化打分的方式。对教师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处理.几乎每所学校都根据一套量化的“教师评价表”来了解、把握全校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而依此来管理教师。这种量化评价的确方便了评价活动,简化了评价程序。但事实上,却是评价者在管理者规定的要求和范围内,采用实证的方法去提取那些易被量化的指标。而那些不易量化的、但有时确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信息都被湮没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之中,教师的个性特色也因此在量的要求下被泯灭。

二、教师评价制度的教育生态学思考

由上述主要特点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教师评价过于僵化.相对忽视了教师自身的质性发展,通过现有的教师评价.不仅不能了解教师工作情况及他们的需求并给予及时地帮助、指导,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甚至由于过大的劳动强度及心理压力.导致大部分教师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学校发展停滞不前.应该说已失去其评价意义。教育生态学的耐度定律、花盆效应及生态位原理为教师评价的完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教师评价也是一种生态现象.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学术的、人格的发展为目的的生态过程。教师与其由自然、社会、规范和生理心理四种环境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复合生态环境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1.“耐度定律”对教师评价的启示

1911年,谢尔福德提出“耐度定律”,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须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只要对其中任何一项因子的性质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即可出现上述后果”。同样,在教师教育生态系统中,影响教师评价的各种因子对教师而言,也有耐受性问题。当一个或多个因子超过教师对教师评价环境的耐受范围时,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系统的失衡,产生教师对环境的适应性障碍,影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