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学院:_____水利与环境学院_____

专业:____水文与水资源工程____

班级:

姓名:________马天玉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胡彩虹________

第一章基本任务

1.1蒸发折算系数Kc的优选

根据已给数据资料及参数(本报告采用89-92年的历史数据),将流域作为整体:

(1)进行日模型产流量计算;

(2)比较计算年径流与实测年径流;

(3)通过误差分析,优选蒸发折算系数Kc;

(4)89~90年的历时数据作为率定参数,91~92年的数据作为模型检验。

1.2暴雨预报

根据已给的设计暴雨资料和任务一率定的Kc,将流域作为整体进行如下计算:

(1)次洪产流量计算,划分水源;

(2)直接径流汇流,地下径流汇流的计算。

(3)采用2004年暴雨数据进行预报。

根据已给的资料、参数及做过的习题,自己编写程序,将流域作为整体进行产流量计算;将计算年径流与实测年径流进行比较。

第二章基本资料

2.1流域概况

白盆珠水库位于广东省东江一级支流西枝江的上游,坝址以上集雨面积856 km2。流域地处粤东沿海的西部,海洋性气候显着,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暴雨成因主要是锋面雨和台风雨,常受热带风暴影响。降雨年际间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实测年最大降雨量为3417mm,汛期4~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1%左右:径流系数0.5~0.7。

流域内地势平缓,土壤主要有黄壤和砂壤,具有明显的腐殖层,淀积层和母质土等层次结构,透水性好。台地、丘陵多生长松、杉、樟等高大乔木;平原则以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植被良好。

流域上游有宝口水文站,流域面积553km2,占白盆珠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的64.6%。白盆珠水库有10年逐日入库流量资料、逐日蒸发资料和时段入库流量资料:流域内有7个雨量站,其中宝口以上有4个。雨量站分布较均匀.有10年逐日降水资料和时段降水资料;宝口水文站具有10年以上水位、流量资料;流域属山区性小流域且受到地形、地貌等下垫面条件影响,洪水陡涨缓落,汇流时间一般2—3h,有时更短;一次洪水总历时2~5d。

图2-1 该地区水文站分布图

2.2数据资料

(1) 计算流域面积为553km2。

(2) 流域内有四个雨量站,权重系数分别为0.33、0.14、0.33、0.20。

(3) 日产流模型数据,具体见资料文件名:87-92data.xls,数据格式为:

T(i) Q(i) E(i) P1(i) P2(i) P3(i) P4(i)

(4)暴雨预报的数据,见表2-1

表2-1 2004年暴雨过程数据表

(5)计算参数数据,见表2-2

表2-2 计算参数表

单位线过程(m 3/s )为:0,40,80,130,100,80,48,20,10,5,0 (7)地下径流汇流 Cg=0.978,Qg=55.3m 3/s

第三章 计算公式

该流域海洋性气候显着、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 ,径流系数0.5-0.7,土壤主要有黄壤和砂壤,层次结构明显,透水性好,植被覆盖度高,地势平坦,由此可初步判定该流域的产流机制为蓄满产流模式。 3.1产流计算 3.1.1蒸散发计算

根据流域蓄满产流特点,蒸散发计算采用的是三层蒸散发计算模式。三层蒸发模式的具体计算如下: 1)当WU+P ≥E P , EU=E p ,EL=0,ED=0; 2)当WU+P

EU=WU+P,EL=(E P -EU)×WL/WLM,ED=0; 3)当WU+P

R

ΔW

壤蓄水量,EU为上层土壤蒸发量,EL为下层土壤蒸发量,ED为深层土壤蒸发量,P为流域平均降雨量,Ep为流域平均蒸发能力,C为深层蒸散发扩散系数,WLM 为下层张力水蓄水容量。

3.1.2产流量计算

根据流域特点,产流量计算系根据蓄满产流理论得出的。蓄满产流,即任一地点上,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前,降雨量全部补充土壤含水量,不产流;当土壤蓄满后,其后续降雨量全部产生径流。流域内各点包气带的蓄水容量是不同的,将各点包气带蓄水容量从小到大排列,以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土壤含水量WM′为纵坐标,以流域内小于等于该WM′的面积占全流域的面积比α为横坐标,所绘的曲线称为流域蓄水容量曲线。

a=WMM× (1-(1-W/WM) 1/(b+1)

PE>0,则产流;否则不产流。产流时:

1)当PE+a≤WMM:

R=PE+W-WM+WM×(1-(PE+a)/WMM)b+1

2)当PE+a>WMM:

R=PE+W-WM

式中:PE为扣除蒸发量后的降雨量,a为土壤含水量W对应的土壤水深,WM 为流域平均蓄水容量,WMM为流域各地点包气带蓄水容量的最大值,b为流域包气带蓄水容量分布的不均匀指数,R为流域产流量。

水源划分

流域坡地上的降雨产流量因产流过程的条件和运动路径不同,受流域的调蓄作用不同,各径流成分在流量过程线上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在实际工作中,常需按各种径流成分分别计算或模拟,因为要对产流量进行水源划分。

直接径流和地下径流水源划分如下:

1)当PE<=FC时:RS=0.0

RG=R

2)当PE>FC时:RG=FC*R/PE

RS=R-RG

式中:FC为稳定下渗率,RS为直接径流,RG为地下径流。

降雨补充土壤含水量,由前一天的土壤含水量推求第二天的土壤含水量,补充来源为降雨减去蒸散发减去径流量,顺序为上、下、深层依此补充。

三层蓄水量变化的具体计算如下:

1)WU[i]+P[i]-EU[i]-R[i]<=UM,

WU[i+1]=WU[i]+P[i]-EU[i]-R[i];

WL[i+1]=WL[i]-EL[i];

WD[i+1]=WD[i]-ED[i];

2)WU[i]+P[i]-EU[i]-R[i]>UM,WL[i]-EL[i]+(WU[i]+P[i]-EU[i]-R[i]-UM)<=LM,

WU[i+1]=UM;

WL[i+1]=WL[i]-EL[i]+(WU[i]+P[i]-EU[i]-R[i]-UM);

WD[i+1]=WD[i]-ED[i];

3)WU[i]+P[i]-EU[i]-R[i]>UM,WL[i]-EL[i]+(WU[i]+P[i]-EU[i]-R[i]-UM)>LM, WD[i]-ED[i]+WL[i]-EL[i]+(WU[i]+P[i]-EU[i]-R[i]-UM)-LM<=DM时,

WU[i+1]=UM;

WL[i+1]=LM;

WD[i+1]=WD[i]-ED[i]+WL[i]-EL[i]+(WU[i]+P[i]-EU[i]-R[i]-UM)-LM;

4)WU[i]+P[i]-EU[i]-R[i]>UM,WL[i]-EL[i]+(WU[i]+P[i]-EU[i]-R[i]-UM)>LM,WD[i]-ED[i]+WL[i]-EL[i]+(WU[i]+P[i]-EU[i]-R[i]-UM)-LM>DM时,

WU[i+1]=UM;

WL[i+1]=LM;

WD[i+1]=DM;

W[i+1]=WU[i+1]+WL[i+1]+WD[i+1];

式中:i表示第i天。

3.2汇流计算

根据流域净雨和流域径流单位线,采用卷积的差分形式算出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直接径流汇流可根据该流域的时段单位线推求,地下径流汇流由线性水库演算法推求。

1)直接径流汇流计算公式:

QS(i)=RS(i )×U H ; 式中:UH 为该流域的单位线 2)地下径流汇流计算公式:

QG(i )=CG×QG(i -1)+(1-CG)×RG(i)×U Q(i)=QS(i)+QG(i)

式中:U 为单位转换系数,)

(*6.3)

(2h t km F U ?=流域面积

3.3模型参数

1)Kc :蒸散发能力折算系数,它主要反映流域平均高程与蒸发站高程之间差别的影响和蒸发皿散发与路面蒸散发间差别的影响; 2)WM:流域平均张力水容量,它表示流域蓄满的标准; 3)WUM:上层张力水蓄水容量,它包括了植物截留量; 4)WLM :下层张力水蓄水容量;

5)b :流域包气带蓄水容量分布的不均匀指数,在一般情况下其取值与单元流域面积有关;

6)C:深层蒸散发扩散系数,它主要取决于流域内深根植物的覆盖范围。 7)IM:不透水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比例,它的值可由大比例尺的地形图,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现代技术量测出来,也可用历史上干旱期小洪水资料来分析。

第四章 模型检验、结果评定及分析

水文预报是一项直接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本工作,是帮助人类有效地预防洪水、减少洪灾损失,有效利用水资源的非工程措施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全球化进程的需要,水文预报的服务面进一步拓展,对水文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文预报结果的准确率与可信程度是衡量服务质量的前提,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对水文预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定和检验。

4.1产流模式的检验

定性分析

该流域集雨面积856km2。流域地处南方,海洋性气候显着,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暴雨成因主要是锋面雨和台风雨,常受热带风暴影响。降雨年际间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实测年最大降雨量为3417mm,汛期4—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1%左右:径流系数0.5~0.7。流域内地势平缓,土壤主要有黄壤和砂壤,具有明显的腐殖层,淀积层和母质土等层次结构,透水性好。台地、丘陵多生长松、杉、樟等高大乔木;平原则以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植被良好。

流域上游有一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553km2,占流域集雨面积的64.6%。该水文站以上有4个雨量站。雨量站分布较均匀,有10年逐日降水资料和时段降水资料;该水文站具有10年以上水位、流量资料;流域属山区性小流域且受到地形、地貌等下垫面条件影响,洪水陡涨缓落,汇流时间一般2—3h,有时更短;一次洪水总历时2~5d。

由流域概况可以看出,该地区属于湿润多雨地区,雨量集中,地势平坦,土壤层容易蓄满,而且有场系列的降雨资料和水位流量资料,综合从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植被组成以及洪水机制看,新安江模型适用于该地区的水文预报。

4.2率定期优选蒸发折算系数Kc

采用试算法,设置Kc取值在0.9-4.9之间,步长为0.001,分别用1987-1992年的资料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年全年径流量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值随着Kc的变化过程如下图1:

图1 各年全年径流量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值随着Kc的变化自左至右分别为1991、1988、1992、1989、1987、1990年,各年相对误差最小时,Kc取值如下表:

表1 各年Kc最佳取值

可以看出,1990年的资料不可取,因此舍弃不用。

4.2.2蒸发折算系数Kc值的优选方法

在流域整体的计算径流量与实测径流量的相对误差满足5%以内的前提下,尽可能使1987-1989年连续三年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并使得各年的相对误差差别尽可能小。根据相对误差规律得以下三种方法,同时说明:

①通过人为观察、比较,人工选取所给Kc的最优值;

②计算1987-1989年三年的相对误差累计值,相对误差累计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Kc对计算径流量造成的影响,相对误差累计值越小越好;

③计算1987-1989年三年相对误差的均方差,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各相对误差偏离平均相对误差的程度,也反映了Kc取值造成误差的稳定程度,相对误差的均方差越小越好。

4.2.3确定Kc的取值:

缩小Kc的取值范围,取Kc=0.9-1.3,步长为0.001进行计算,得到各年全年径流量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值随着Kc的变化过程如下图2.

图2 各年全年径流量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值随着Kc的变化

表2 各年Kc最佳取值

定,得到KC取1.263-1.430之间数据时,误差均在5%以内,其中,Kc取值为1.3450时,误差最小。

4.3 模型检验及评价

4.3.1 模型检验结果

通过对Kc取值在1.263-1.430之间进行变化绘制日径流量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对比,得到Kc取值为1.300时,拟合较好,此时各年相对误差如下表3.

表3 Kc=1.300时的各年份相对误差值

4.3.2 1987-1992年各年计算径流与实测径流的拟合结果

Kc取1.300时,各年逐日径流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图见下图3-8.

图3 1987年逐日径流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图

图4 1988年逐日径流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图

图5 1989年逐日径流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图

图6 1990年逐日径流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图

图7 1991年逐日径流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图

图8 1992年逐日径流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图以上各图是在日径流理论计算时未计算基流的情况下得到的,可见其整个起伏趋势还是相当契合的,但局部仍存在差异,基本可以满足常次预报的要求。因此确定Kc取1.300。

4.4误差来源

设计的蓄满产流模型结构与流域的实际产流过程和规律不完全相符,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误差影响因素包括:

(1)1990年数据计算出的结果误差过大,可能是因为1990年数据存在问题。

(2)各年先对误差均已经很小,但不能全部达到5%的范围之内,可能是因为调试不够,或者是因为模型假设与市级的情况不尽相同。

(3)逐日径流计算理论值和实测值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对误差,可能是因为未对基流进行计算,模型本身精度也有限,导致这种误差.。

(4)由于流域地理、气候、气象、水文条件上与模型假设条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导致计算结果存在误差。

4.5模型的应用-暴雨预报

对2004年暴雨过程进行洪水预报。

运用单位线法和出流系数法分别计算直接径流出流量和地下径流出流量,两者之和即为总的流量,其中Kc取1.300。具体结果见下表1。

表4 2004年暴雨过程

将直接径流、地下径流出流过程和总流量过程绘制出洪水流量过程线,见下图9.

图9 洪水流量过程线

第五章总结和心得

此次课程设计,做了很久,期间碰到诸多棘手的问题,终于一一解决,得以

完成,虽然还有些不尽人意,但总体上还是较好得完成了此次课程设计的各项要求。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收获良多。首先是对于水文预报这门课程,为了完成这次课设,对课本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复习,尤其是与新安江模型相关的内容,使得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更加扎实牢固,理解也更加深入;其二,本次课设采用的是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这也是基于数据较多,计算分析比较复杂的缘故,利用原有的一点儿编程基础,在这期间进一步不断地学习,对该软件的使用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这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这次课设的意义就是在于不断逼迫自己去学习更多的新东西,并把以前学过的东西进行整合贯通,达到提升自身水平的效果;其三,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多次耐心认真的辅导,同学们之间也不断进行互相的交流,也得到了很多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次课程设计受益匪浅。这是毕业设计之前的最后一次课设,也是由书本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一次尝试,让我们意识到自身知识的匮乏和有限,长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同时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试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把它攻克,把成果展现在自己眼前时的喜悦,又有什么能比得上?感谢老师,感谢此次课设。

附件:

1.1987-1992年连续六年,前三年率定期和后两年检验期的计算径流量与实测径流量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计算程序:

%**************************************************************%

% 1987-1989年计算结果%

% %

%**************************************************************%

clc

clear

ZL=load('1987到1989资料.txt');%ZL表示导入的数据

WM=140;UM=20;LM=60;DM=60;B=0.3;C=0.16; IM=0.002;

%流域平均张力水容量WM(mm),上层张力水容量UM(mm),下土层张力水容量LM(mm),深层张力水容量DM(mm),张力水蓄水容量曲线方次B,深层蒸散发折算系数C,

%不透水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比例IM

Q=ZL(:,3); %日径流量实测值Q(m3/s)

E0=ZL(:,4); %日蒸发量蒸发皿实测值(mm)

P1=ZL(:,5);

P2=ZL(:,6);

P3=ZL(:,7);

P4=ZL(:,8); %P1,P2,P3,P4分别表示流域四个地区的日降雨量实测值(mm)sumQ=0; %sumQ表示年径流量实测值(mm)

sumR=zeros(4000,1);

h=length(ZL);%求出数据的天数

R=zeros(h,1) ; %R表示日径流量的理论计算值

EU=zeros(1,h);

for i = 1:h %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

P(i) = 0.33 * P1(i) + 0.14 * P2(i) + 0.33 * P3(i) + 0.2 * P4(i); %逐日降雨深的计算

sumQ = sumQ + Q(i) * 24 * 3.6 / 553; %实际测得年径流量的计算

end

%求逐日降雨深和实测全年径流量

W(1) = 110;

WU(1) = 10;

WL(1) = 40;

WD(1) = 60; %初始的土壤总,上,下,深层土壤含水量%流域三层蒸发计算

WMM = WM * (1 + B); %初始土壤含水量的确定

a(1) = WMM * (1 - (1 - (W(1) / WM)) ^ (1 / (1 + B)));

for j=1:4000

Kc(j)=0.9+0.001*j; %设定Kc值在0.9到4.9的范围内变动,步长取0.001

for i = 1:h

EP(i) = E0(i) * Kc(j); %流域逐日蒸散发深

if WU(i) + P(i) >= EP(i)

EU(i) = EP(i);

EL(i) = 0;

ED(i) = 0;

end

if WU(i) + P(i) < EP(i)

if WL(i) >= C * LM

EU(i) = WU(i) + P(i);

EL(i) = (EP(i) - EU(i)) * WL(i) / LM;

ED(i) = 0;

elseif WL(i) < C * LM & WL(i) >= C * (EP(i) - EU(i))

EU(i) = WU(i) + P(i);

EL(i) = (EP(i) - EU(i)) * C;

ED(i) = 0;

elseif WL(i) < C * (EP(i) - EU(i))

EU(i) = WU(i) + P(i);

EL(i) = WL(i);

ED(i) = (EP(i) - EU(i)) * C - EL(i);

end

E(i) = EU(i) + EL(i) + ED(i);%求得各层的蒸发量

PE(i) = P(i) - E(i); %流域产流计算净降雨量PE

%三层蒸散发计算,求总蒸发量和流域净降水量

if PE(i) > 0 %当产流时

if PE(i) + a(i) < WMM

R(i) = PE(i) + W(i) - WM + WM * (1 - (PE(i) + a(i)) / WMM) ^ (B + 1);

W(i + 1) = W(i) + PE(i) - R(i);

a(i + 1) = PE(i) + a(i);

elseif PE(i) + a(i) >= WMM

R(i) = PE(i) + W(i) - WM;

W(i + 1) = WM;

a(i + 1) = WMM;

end

end

%产流计算完毕

if WU(i) + P(i) - EU(i) - R(i) <= UM

WU(i + 1) = WU(i) + P(i) - EU(i) - R(i);

WL(i + 1) = WL(i) - EL(i);

WD(i + 1) = WD(i) - ED(i);

else

WU(i + 1) = UM;

if WL(i) - EL(i) + (WU(i) + P(i) - EU(i) - R(i) - UM) <= LM

WL(i + 1) = WL(i) - EL(i) + (WU(i) + P(i) - EU(i) - R(i) - UM);

WD(i + 1) = WD(i) - ED(i);

else

WL(i + 1) = LM;

if WD(i) - ED(i) + WL(i) - EL(i) + (WU(i) + P(i) - EU(i) - R(i) - UM) - LM <= DM WD(i + 1) = WD(i) - ED(i) + WL(i) - EL(i) + (WU(i) + P(i) - EU(i) - R(i) - UM) - LM;

else

WD(i + 1) = DM;

end

end

end

%此处计算的是降雨补充土壤含水量,由前一天的土壤含水量推求第二天的土壤含水量,补充来源为降雨减去蒸散发减去径流量,顺序为上、下、深依此补充。if PE(i) <= 0 %当不产流时

R(i) = 0;

W(i + 1) = W(i) + PE(i);

a(i + 1) = WMM * (1 - (1 - W(i + 1) / WM) ^ (1 / (1 + B)));

end

sumR(j) = sumR(j) + R(i);

end

%选出误差最小的年份和差额

cha=zeros(4000,1);

for j=1:4000

kc(j)=0.9+0.001*j;

cha(j)=abs((sumR(j)-sumQ)/sumQ); %cha表示年径流量理论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

end

plot(kc,cha); %计算1989年和1990年相对误差随着Kc值变化图

xlabel('Kc值');ylabel('相对误差值'); %坐标轴表示对象标签

%1987-1989

cha=zeros(4000,1); %直接筛选出1987年误差最小的年份和差额

i=1;

for j=1:4000

cha(j)=abs((sumR(j)-sumQ)/sumQ);

if cha(j)<=0.05

KC(i)=kc(j);

i=i+1 ;

end

end %由此得到KC取1.263-1.430之间数据时,误差均在5%以内

[y,l]=min(cha); %y是误差值,l是误差最小时j的取值

Kc8=0.9+l*0.001; %Kc的最优取值为1.3450

2.1987-1992年六年日模产流量计算程序:

此处仅以1987年为例

%**************************************************************%

% 1987年日径流量理论值和实测值的检验%

% %

%**************************************************************%

%计算步骤

%首先进行三层蒸发计算,得到净降雨量,然后进行径流划分,然后计算次日到初始土壤含水量%然后根据划分出的各时段的地表和地下径流,求取洪水过程

clc

clear %清空数据

hs=load('1987年资料.txt');

WM=140;UM=20;LM=60;DM=60;B=0.3;C=0.16; IM=0.002;Fc=24;Cg=0.978; %导入常数值;

RR=hs(:,3);

E0=hs(:,4);

P1=hs(:,5);

P2=hs(:,6);

P3=hs(:,7);

P4=hs(:,8);

Kc=1.440; %确定Kc取值

m=length(hs); %确定暴雨持续时间

R=zeros(1,m);

EU=zeros(1,m);

for i = 1:m %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

P(i) = 0.33 * P1(i) + 0.14 * P2(i) + 0.33 * P3(i) + 0.2 * P4(i); %逐日降雨深的计算end

%求逐日降雨深

W(1) = 110;

WU(1) = 10;

WL(1) = 40;

WD(1) = 60; %流域三层蒸发计算,先给出初始上、下、深层土壤含水量WMM = WM * (1 + B);%初始土壤含水量的确定

a(1) = WMM * (1 - (1 - (W(1) / WM)) ^ (1 / (1 + B)));

for i = 1:m

EP(i) = E0(i) * Kc;%逐日蒸散发深

if WU(i) + P(i) >= EP(i)

EU(i) = EP(i);

EL(i) = 0;

ED(i) = 0;

end

if WU(i) + P(i) < EP(i)

if WL(i) >= C * LM

EU(i) = WU(i) + P(i);

EL(i) = (EP(i) - EU(i)) * WL(i) / LM;

ED(i) = 0;

elseif WL(i) < C * LM & WL(i) >= C * (EP(i) - EU(i))

EU(i) = WU(i) + P(i);

EL(i) = (EP(i) - EU(i)) * C;

ED(i) = 0;

elseif WL(i) < C * (EP(i) - EU(i))

EU(i) = WU(i) + P(i);

EL(i) = WL(i);

ED(i) = (EP(i) - EU(i)) * C - EL(i);

end

end

E(i) = EU(i) + EL(i) + ED(i);%求得各层的蒸发量

PE(i) = P(i) - E(i); %流域产流计算净降雨量PE

%三层蒸散发计算,求总蒸发量和流域净雨量

if PE(i) > 0 %当产流时

if PE(i) + a(i) < WMM

R(i) = PE(i) + W(i) - WM + WM * (1 - (PE(i) + a(i)) / WMM) ^ (B + 1);

W(i + 1) = W(i) + PE(i) - R(i);

a(i + 1) = PE(i) + a(i);

elseif PE(i) + a(i) >= WMM

R(i) = PE(i) + W(i) - WM;

W(i + 1) = WM;

a(i + 1) = WMM;

end

end

%产流计算完毕

if WU(i) + P(i) - EU(i) - R(i) <= UM

WU(i + 1) = WU(i) + P(i) - EU(i) - R(i);

WL(i + 1) = WL(i) - EL(i);

WD(i + 1) = WD(i) - ED(i);

else

WU(i + 1) = UM;

if WL(i) - EL(i) + (WU(i) + P(i) - EU(i) - R(i) - UM) <= LM

WL(i + 1) = WL(i) - EL(i) + (WU(i) + P(i) - EU(i) - R(i) - UM);

WD(i + 1) = WD(i) - ED(i);

else

WL(i + 1) = LM;

if WD(i) - ED(i) + WL(i) - EL(i) + (WU(i) + P(i) - EU(i) - R(i) - UM) - LM <= DM

WD(i + 1) = WD(i) - ED(i) + WL(i) - EL(i) + (WU(i) + P(i) - EU(i) - R(i) - UM) - LM;

else

WD(i + 1) = DM;

end

end

end

%此处计算的是降雨补充土壤含水量,由前一天的土壤含水量推求第二天的土壤含水量,补充来源为降雨减去蒸散发减去径流量,顺序为上、下、深依此补充。

if PE(i) <= 0 %当不产流时

R(i) = 0;

W(i + 1) = W(i) + PE(i);

a(i + 1) = WMM * (1 - (1 - W(i + 1) / WM) ^ (1 / (1 + B)));

end

end

%以上产流计算完毕

for i=1:m

s(i)=i;

end

plot(s ,RR,s,R); %计算1989年和1990年相对误差随着Kc值变化图

xlabel('天数');ylabel('流量值'); %坐标轴表示对象标签

Rr=0;

for i=1:m

Rr=Rr+RR(i)/m; %Rr是实测值的均值

end

X=0;Y=0;

for i=1:m

X=X+(R(i)-RR(i))^2;

Y=Y+(RR(i)-Rr)^2;

DC=1-X/Y; %DC是确定性系数

end

3.暴雨预报计算程序:

%计算步骤

%首先进行三层蒸发计算,得到净降雨量,然后进行径流划分,然后计算次日到初始土壤含水量

%然后根据划分出的各时段的地表和地下径流,求取洪水过程

%**************************************************************%

% 2004年场次暴雨的洪水预报计算%

% %

%**************************************************************%

cl c

cl ear %清空数据

hs=l oad('2004暴雨.txt');

WM=140;UM=20;LM=60;DM=60;B=0.3;C=0.16; IM=0.002;Fc=24;Cg=0.978; %导入常数值;

E0=hs(:,3);

P1=hs(:,4);

P2=hs(:,5);

P3=hs(:,6);

P4=hs(:,7);

Kc=1.9540; %确定Kc取值

m=l ength(hs); %确定暴雨持续时间

R=zeros(1,m);

for i = 1:m %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

P(i) = 0.33 * P1(i) + 0.14 * P2(i) + 0.33 * P3(i) + 0.2 * P4(i); %逐日降雨深的计算

end

%求逐日降雨深

W(1) = 110;

WU(1) = 10;

WL(1) = 40;

WD(1) = 60; %流域三层蒸发计算,先给出初始上、下、深层土壤含水量WMM = WM * (1 + B);%初始土壤含水量的确定

a(1) = WMM * (1 - (1 - (W(1) / WM)) ^ (1 / (1 + B)));

for i = 1:m

EP(i) = E0(i) * Kc;%逐日蒸散发深

if WU(i) + P(i) >= EP(i)

EU(i) = EP(i);

EL(i) = 0;

ED(i) = 0;

end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设设计 指导老师:王** 系别:水资源工程系 班级:水文0801 学号:** 姓名:***

目录 目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流域自然地理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步骤及技术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1.绘制汛期栾川站流量过程线和相应的降雨量过程线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2.计算流域平均次降雨量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3.分析栾川站流量过程的退水规律,制作退水方案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4.划分洪水,计算各次洪水的实测径流深R 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初定蓄满产流模型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6.应用蓄满产流模型计算各次洪水的径流深R 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对方案进行精度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8.确定蓄满产流模型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表1 各站累积雨量摘录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表2 退水资料摘录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表3 退水流量相应径流深计算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表4 实测次洪径流深计算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表5 产流计算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表6 次洪径流深精度统计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表7 Δt=2h时段流量过程摘录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水力学、计算机、外语基础,系统地掌握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得到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与实践训练,能从事水文信息采集与分析、水文模拟与预报、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流域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毕业生适宜在高校、科研机构、水利、水电、农林、能源交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领域教学、科研及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也可攻读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基本培养要求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走与工农群众、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3.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二)业务方面 1.系统地较好地掌握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基本训练。 2.具有坚实的数学、水力学、计算机、外语、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基础;能在水文信息采集与分析、水文模拟与预报、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流域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及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工程水文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分析计算书 (5) 1、设计年径流计算 (5) 2、推求三十年一遇的设计面暴雨过程计算 (7) 3、设计净雨与设计洪水过程线的计算 (8) 4、洪水调节及保坝标准复核 (11) 5、兴利调节计算 (15) 6、推求完全年调节时的F完,相应的兴利库容V兴 (19) 三、结语 (21)

摘要 M 河水库为中型水利枢纽,该水库自1959年蓄水至2015年泥沙淤积量约为280万m 3,死库容已基本於平,影响到兴利库容。现在按正常运行30年的要求,将死水位由现状122.65m ,提高至124.652m 。由于输水洞泄流能力较小,现将汛限水位提高至溢洪道堰顶高程130.652m 。 水文水利计算的主要任务 (1)洪水调节及保坝标准复核 (2)兴利调节计算 洪水调节及保坝计算 根据资料中给的数据,61.7,B m =1,1,0.32,s m m σ=== 3 2 61.7(130.65)m q m gBh H εσ==?-,求得 不同水位时的下泄流量。 利用Excel 计算表格内插法求得半图解法计算表中的相关数据见表11,根据表11可以得出最大下泄量与 Q 不相等,此时应用试算法推求出 Q=q= m q 时m q 的取值。最后试算得到m q =994m 3/s 时满足 m q ≤s m q /11003=安,其他指标见表。 表12 100年一遇洪水调洪计算分析成果 故提高汛限水位能满足要求。 兴利调节计算

根据分析计算1得到年径流数据,扣除上游耗水量得入库流量,即来水量。 损失计算 =+W W W 总蒸渗 通过不同的灌溉面积与灌溉水量定额得到用水量,从而可以计算出计入损失的兴利库容。最后将拟定的不同的灌溉面积,相应的兴利库容汇总,推求完全年调节下的灌溉面积和兴利库容。 本次水文水利计算成果,在抬高汛限水至溢洪道堰顶高程的情况下,最大下泄量能够满足下游的防洪要求,且满足坝体自身的防洪要求;兴利库容大于完全年调节库容能够足灌溉要求,则推求出的完全年调节是的灌溉面积即为,频率P=25%、P=50%时的代表年保证的灌溉面积。 一、工程概况 M 河水库为重行水利枢纽工程,初建时总库容2322万m 3,控制流域面积94平方千米。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溢洪道和放水洞 水库于1958年兴建,1959年7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经历1964-1965年水毁恢复、1976年加高大坝并加做坝顶防浪墙、1982年抗震加固,1983年坝后修建减压井、1985年坝后铺设反虑土工布、1997年副坝防渗工程等多次除险加固,工程达到现状规模。M 河水库现状工程特性有关数据见表1。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班级:10级农水四班 姓名:倪显锋 学号:88 指导老师:刘兵 设计成绩: 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2012年6月30日——7月13日

目录 (1)任务书 -------------------------------------------------------------第 3页 (2)设计来水过程计算------------------------------------------------第6页 (3)设计用水过程计算------------------------------------------------第18页 (4)不计损失兴利调节计算------------------------------------------第20页 (5)计入损失兴利调节计算------------------------------------------第22页 (6)设计洪水过程计算------------------------------------------------第27页 (7)调洪计算

------------------------------------------------------------第34页 (8)课程设计心得------------------------------------------------------第36页 一任务书 一、目的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在于:较系统的复习、巩固所学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设计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选题 本课程为:安集海灌区引、蓄水工程规划设计中的水文水利计算。 三、资料 (一)位置 安集海灌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境内的西部,距沙湾县城约20公里。处于准葛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的八音沟河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上。 (二)水源及水文 1、水源 主要水源是八音沟河,其次春季有部分融雪水。 2、水文资料 ①八音沟发源于天山山系中部的伊乃尔卡山的北坡。全长约100-120公 里,河川径流主要为高山冰雪补给,山区暴雨对洪水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黑山头水文站为基本测站,建于1954年,为准备渠首上移,于1966年在头道

工程水文课程设计1

目录 1 工程概况与设计任务 (2) 1.1工程概况及原始资料 (2) 1.2设计任务 (4) 2 干流设计洪水推求 (5) 2.1 特大洪水重现期N与实测系列长度n的确定 (5) 2.2 洪水经验频率的计算 (6) 2.3 洪水频率曲线统计参数估计和确定 (8) 2.4 干流设计洪峰流量推求 (11) 3 支流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 (12) 3.1 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推求 (12) 3.2 产流计算 (13) 3.3 汇流计算 (15) 3.4 支流设计洪峰流量的确定 (17) 4 桥址设计洪水流量 (18) 5 桥址设计断面平均流速和设计水深 (18) 6 设计感悟 (18)

1 工程概况与设计任务 1.1工程概况及原始资料 某高速公路大桥跨越的河流断面来水由干流和支流洪水组成,干流水文站位于桥址上游1km处,资料可用来推求坝址处洪水,支流洪水由地区降雨资料推求。干,支流与桥址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1干支流与桥址位置示意图 干流洪水资料有年洪峰最大流量,包括调查和实测资料,见表1。另外,还调查到桥址附近干流1900年岸坡上洪痕点2个,分别位于水文站和桥轴线上,洪痕点高程分别为121.3m和120.8m,桥址断面河床高程为115.03m,河床比降为0.5%0,床面与边坡曼宁粗糙系数n=0.012,河宽500m,据此可得该年洪峰流量,作为一个洪水统计样本点。

图1-2桥址河段年最大洪峰流量 支流洪水为一小流域(流域面积为F )汇流而成。 1) 该支流流域无实测洪水流量资料,但流域中心附近有一个雨量站资料,经频率计算获得P=2%,1%所对应的最大1d 的设计点雨量分别为202.4mm, 323.8mm 。该地区暴雨点~面折算关系见表2,该地区的最大日降雨量与最大24小时降雨量根据经验其关系为p p H H ,,2414.1日 ,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见表3。 表1-1某地区暴雨点~面折算关系表 表1-2地区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的时程分配表 F (km 2 ) t (h )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1 1.000 0.945 0.911 0.884 0.864 0.847 0.834 0.823 0.815 0.807 3 1.000 0.960 0.931 0.910 0.893 0.879 0.867 0.858 0.851 0.845 6 1.000 0.977 0.957 0.94 2 0.928 0.917 0.907 0.899 0.892 0.886 12 1.000 0.986 0.972 0.961 0.951 0.94 3 0.935 0.928 0.921 0.915 24 1.000 0.991 0.983 0.975 0.969 0.964 0.959 0.953 0.949 0.944

渭南某水库水文水利计算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第一章概况 一、基本情况 某河是渭河南岸较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太白山区,流域面积,干流全长,河道比降1/60~1/70。流域内林木茂盛,植被良好,水流清澈,水质优良。该河干流上有一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686 km2。 拟在该河干流上修建一水库,其坝址位于水文站上游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673km2。该水库将承担着下游和渭河的防洪任务,下游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水库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为1000年一遇洪水。该水库建成后将承担本地区37万亩的农业用水任务和临近城市的供水任务,农业用水的保证率为75%,城市供水的保证率为95%。 二、基本资料 1、径流 水文站有实测的1951~2000年逐月径流资料。(见附表1-1) 2、洪水 水文站有实测的1950~2000年洪水资料,经整理摘录的逐年洪峰流量(见附表1-2),同时调查到该水文站在1890和1930年曾经发生过两次大洪水,其洪峰流量资料(见表附1-2)。并计算出了不同频率洪量(见附表1-3)和典型洪水过程(见附表1-4)。 3、农业用水 根据该灌区的作物组成和灌溉制度,分析计算的灌区不同频率灌溉需水量见表12。 4、城市用水

城市供水每年按亿m3计,年内采用均匀供水。 5、水库特性 水库库容曲线(见图1-1)。水库死水位为,泄洪设施为开敞式无闸溢洪道,断面为矩形,宽度为30米。根据本地区气象资料和地质资料,水库月蒸发量和渗漏量分别按当月水库蓄水量的2%和%计。 图1-1 水库水位~库容系曲线关 水库在汛期输水洞按其输水能力泄洪,输水洞进口高程为722m,内径为4m, 设计流量为70m3/s。 第二章水库的入库径流特征分析 一、水文资料审查 1、资料的可靠性审查。 因为各种数据资料均摘自《水文年鉴》,故可靠性较高。 2、资料的一致性审查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班级: 指导老师: 时间:2013.1.23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目的 1、流域水文模型的用途:洪水预报方案是现代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提高预 报精度和增长预见期的关键技术。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文模型是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理论基础。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流域水文模型是构建面污染模型和生态评价模型的主要平台。流域水文模型还是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洪水、水资源和水环境影响的有效工具。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具体的降雨~径流预报方案的制作,使学生了解生产单位对预报任务的要求。 2、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掌握如下内容: 1) 流域综合退水曲线、地下水退水曲线的制作以及次洪分割方法; 2) 熟悉降雨~径流相关图编制的完整过程; 3) 新安江两水源模型结构及产流参数率定方法; 4) 流域经验单位线的推求方法; 5) 洪水预报方案精度评定方法; 6) 利用预报方案进行实行洪水预报方法; 7) 利用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法进行长河段洪水演进预报。 2、设计基本资料 该流域集水面积1884.6km2,干流河长约273km 。流域气候温湿,年降雨量在1700毫左右。地下水位较高,且随季节变幅小,因次,一般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较大。 根据流域自然地理条件情况和气候条件,以及洪水流量过程线分析,可知流域产流规律符合湿润地区的蓄满产流模型特征。采用降雨径流相关图制作流域蓄满产流方案,用二层蒸发模型计算蒸发,水源划分考虑两水源划分。 3、课程设计资料 1. 一场历史洪水的流量过程,相应的各雨量站(3个雨量站)时段雨量与权重(时段长为3h ) 2. 洪水的前期日降雨量,日最大蒸发量资料(历史洪水与实时预报洪水) 3. XX 场洪水的退税过程 4. 部分场次洪水降雨、径流特征值成果表 5. 干流河段的马斯京根参数及分段数(3段) 4、产流计算 4.1 面平均雨量计算 4.11 计算方法 泰森多边形法 i i P P α?=∑ (1) 其中i α为i 站的面积权重,i P 为i 站的实测降雨 4.12 各测站基本资料如表1、表2所示

陂下水库设计洪水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水文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___________ 工程水文学 _____________ 题目:陂下水库设计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 专业: __________ 水利水电工程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2012级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讫日期:2014.06.23 ~2014.06.27 指导教师:______ 职称:高工 二O 一四年六月

目录 第1章基本资料 (1) 1.1工程概况 (1) 1.2设计资料 (1) 第2章设计要点 (3) 2.1设计标准 (3) 2.2确定流域参数 (3) 2.3设计暴雨 (3) 2.4损失参数 (11) 2.5汇流参数 (11) 2.6设计洪峰流量推求 (11) 2.7设计洪水过程线 (13) 第3章设计成果 (18) 第4章成果合理性分析 (19) 附录20

第1章基本资料 1.1工程概况 1.1.1水库概况 陂下水库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乡,与江西省毗邻。坝址位于汀江支流濯田河的小支流陂下河上。濯田河水力资源丰富,经流域规划,提出水力发电四级开发方案,陂下水库为一级龙头水库。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总库容初估约为 5000~6000万m3,属中型水库,装机容量5000kW左右,属小型电站。水工建筑物为三级建筑物,大坝为砌石坝。 1.1.2流域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66 km2,流域为山丘区,平均高度500 m,主河长30. 4 km,主河道平均比降7. 82 %。。流域内植被良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流域内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17. 5 mm,主要集中在四~九月,其中四~六月份以锋面雨为主,七~九月份以台风雨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981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636. 5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90 mm。 1.2设计资料 1.2.1资料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处无实测流量资料,流域内也无实测雨量资料。坝址下游约 1 km处有四都雨量站,具有1956~1975年实测降雨系列。陂下河1973年5月31 日发生过一场特大暴雨,四都站实测最大一日雨量332. 5 mm,经调查,重现 期约为80~100年。流域附近有观音桥、官庄、上杭、桃溪、杨家坊水文站及长 汀、新桥、铁长、庵杰、四都、濯田等雨量站。资料情况见表 1 O 其它资料: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手册,福建省水文手册、龙岩地区简易水文手册、龙岩地区水文图集。 1.2.2设计资料 1 .各水文站站有关资料年限统计表,见表 1 O 2.暴雨资料长汀、四都、濯田站实测短历时暴雨资料,见表2o 3.福建省暴雨点~面折算关系,见表3o 4.福建省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见表4。 5.福建省次暴雨强度i次和损失参数卩关系,见表5。 6.降雨历时等于24小时的径流系数a值表,见表6o

桥涵水利水文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设计任务书(土木工程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为测定某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ξ,在阀门上下游装设三个测压管,已知 水管直径d =50 mm ,12l =1 m ,23l =2 m ,实测数据1?=150 cm ,2?=125 cm ,3?=40 cm ,υ=3 m/s ,试计算阀门的ξ值。 分析:利用测压管1,2的水头损失可计算出沿程阻力系数λ,或将测压管2,3间的沿程水头损失用1,2间的沿程水头损失表示,然后根据总水头损失等于沿程水头损失加局部水头损失,只要算出总水头损失便可推算出局部水头损失,进而便可以算出局部水头阻力系数λ。 解:121212j f w h h h += 012=j h Θ g d l h h w 2**2 1212 f 12υλ==∴ =() cm 2512515021=-=?-? 232323j f w h h h += g g d l 2*2**2 223υξυλ+= 12232l l =Θ () cm h h f f 5021223==∴ 232323f w j h h h -=∴ () 5023-?-?= ()()m cm 35.0355040125==--= 35.02* 2 =∴g υξ =?ξ0.762

2、水面线定性分析 先画出临界水深K-K线,然后根据i与ik的关系画出水深N-N线,判断水面所处的区域,再根据i 与ik的关系作出相应的水面曲线。 (详见纸质档)

3、流量泥沙计算详见相关excel表格 (1)根据水位及河底高程算出水深,进而求出平均水深。 (2)根据起点距算出测深垂线间的距离,可进一步算出垂线间的面积,然后可以得出部分面积。 (3)根据所给的垂线的流速推算部分流速。 (4)用所算出的部分面积和部分流量求出部分流量,然后可以算出整个断面的流量。 (数据见附表。)

水利水能计算课程设计完整版

水利水能计算课程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隔河岩水库水文水利计算》任务书一,任务 (一)水文计算 1,设计年径流计算 (1)资料审查分析 (2)设计保证率选择 (3)频率计算确定设计丰水年、设计中水年、设计枯水年的年径流量 (4)推求各设计代表年的径流过程 2,设计洪水过程线及校核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1)审查资料 (2)确定设计标准及校核标准 (3)频率计算求设计洪峰设计流量 (4)求出设计洪水及校核洪水过程线 (二)水能计算 (1)了解水库兴利运用方式 (2)计算保证出力 (3)计算多年平均发电量 (4)装机容量的选择(最大工作容量、备用容量和重复容量)二,成果要求 (1)课程设计报告组成: A、封面; B、任务书; C、目录; D、正文; E、参考文献;

(2)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条理清楚,书写工整,数据正确,表格整齐、清楚。计算必须写明计算条件、公式来源、符号的含义、计算 方法及计算过程,并附有必要的图纸。 目录 第一章参考资料 流域概况. 5 水文资料................................ .6 径流资料 (6) 洪水资料……………………………………. .7 水能资料............................ . (10) 第二章水文计算 设计年径流计算……… .13 资料审查分析 (13) 设计保证率选择 14 频率计算确定设计丰、中、枯水年年径流量 15 推求各设计代表年的径流过程 17 设计洪水过程线及校核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21 审查资料 21 确定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 22 频率计算求设计洪峰、设计洪量 24 求出设计洪水及校核洪水过程线 26 第三章水能计算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基本任务............................................ 3 第二章基本资料.. (4) 1、流域概况............................................ 4 2、基本资料............................................ 5 3、计算参数............................................ 5 第三章计算公式.. (6) 1、蒸散发计算.......................................... 6 2、产流量计算.......................................... 6 3、水源

划分............................................ 7 4、汇流计算............................................ 7 第四章基本数据............................................ 8 第五章结果评定及分析..................................... 11 第六章计算程序及说明..................................... 13 第七章总结和心得.. (23) 任务一: 编写新安江模型,包括两种时间尺度:日模型(24h)、次洪模型(1h);(1)进行日模型产流量计算;(2)比较计算年径流与实测年径流;(3)通过误差分析,优选蒸发折算系数Kc; (4)89~94年的历时数据作为率定参数,95~96年的数据作为模型检验。任务二: 根据已给的呈村流域资料,利用编制的新安江模型进行日径流模拟与次洪过程模拟,率定新安江模型参数。任务三: 分析日模型与次洪模型模拟结果,

重庆交通大学水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 课程设计成果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重庆交通大学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设计任务书(土木工程专业)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茅以升道路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xx

图2-1 重庆交通大学 1为测定某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ξ,在阀门上下游装设三个测压管,已知水管直径d =50 mm,12l=1 m,23l=2 m,实测数据1?=150 cm,2?=125 m,3?=40 cm,υ=3 m/s,试计算阀门的ξ值。 解: 22 12 121212 h 22- αα ++=+++ γγ 对于l段 f p p v v z z g g 22 22 12 150100125100 22f v v h g g -- - ?++=?+++ 12 0.25 f h - = 222 3 1 131312 l(2h) 222 f p p v v v z z g g g - ααα ++=++++ξ γγ 对于段 222 22 150********(20.25) 222 v v v g g g -- ?++=?+++?+ξ ξ=0.762 则阀门 2水面线定性分析 解:图处理如下 图2-2 图2-3 图2-4

分析如下: 图2-1中,1k i i >段、2k i i =段和3k i i <段均为顺坡渠道。水流从1k i i >段过渡到2k i i =段时,由急流向临界流过渡,会在2k i i =段c 区以c 型曲线过渡到正常水深;水流从2k i i =段过渡到3k i i <段时,由临界流向缓流过渡,会在2k i i =段a 区以a 型曲线过渡到正常水深。 图2-2中,1k i i >段和3k i i <段均为顺坡渠道。水流从1k i i >段过渡到2k i i <段时,由急流向缓流过渡,会在1k i i >段产生水跃。 图2-3中,10i <段为逆坡渠道,2k i i <段为顺坡渠道。会在10i <段'b 区通过' b 型降水曲线过渡到缓流。 图2-4中,k i i <段为顺坡渠道。水流从1k i i >段过渡到2k i i <段时,由缓流流向断口,会在1k i i <段产生水跌。 图2-5中,10i >段为顺坡渠道,20i <段为逆坡渠道。水流从10i >段过渡到20i <段时,由急流向逆坡过渡,会在20i <段产生水跃;从20i <段流向断口时,会产生水跌。 图2-6中,1i 段、2i 段和3i 段均为顺坡渠道且1k i i >、2k i i <及3k i i >。水流从1k i i >段过渡到2k i i <段时,由急流向缓流过渡,会在1k i i >段产生水跃;水流从2k i i <段过渡到3k i i >段时,由缓流向急流过渡,会在2k i i <段产生水跌,在b 区以b 型曲线过渡到正常水深。 图2-5 图2-6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计算书 设计题目石门卡水库调算 姓名李腾辉学号12100842 专业2012级农业水利工程指导教师朱梅完成时间2014年5月14日设计成绩 中国·合肥

二〇一四年五月

目录 一、设计任务 (4) 用水量分析 (5)

一、设计任务 分析某建设项目每年从石门卡水库取水,水量是否够用(95%保证率对应年型)。 二、基础资料 (1)广德县流洞镇流洞村流洞桥雨量站1966-2010年长系列降雨资料(见附表1); (2)石门卡水库的基本资料; 石门卡水库的基本资料:石门卡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6.85km2,死水位为75.93m对应的死库容为3万m3,设计洪水位85.85m,校核洪水位86.16m,正常蓄水位85.03m,总库容277.3万m3,兴利库容214.6万m3,调洪库容62.9万m3。 根据石门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水库水位库容关系见下表。 说明:起调水位为81.2m,相应的库容为?万m3。 (3)旬降雨量和产流系数关系表; 水库的来水量主要是降雨径流补给,经过对降雨量的计算分析,选取典型年进行水库的调算。 区间降水来水量按产流系数法推求,计算公式为: Q区间=P×α×F —区间产水量(万m3),P为旬面降雨量(mm),α为径流系上式中,Q 区间

数,F为区间面积(km2)。 根据相关计算成果,得各旬降雨量产流系数表 根据《安徽省广德县石门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石门卡水库的汇水面积为6.85 km2。 (4)水库附近用水量情况。 用水量分析 石门卡水库位于新杭镇牛头山村,属在册重点小(一)型水库。水库的集水面积6.58km2。水库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工业用水和水产养殖功能。 (1)农业用水量 水库设计灌溉面积为2000亩,本次按照2000亩计算。根据相关规范,灌溉保证率为75%。根据计算,多年平均补充灌溉用水量55万m3,p=75%保证率补充灌溉水量为66万m3。由于灌溉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灌溉工程的不断完善,规划水平年灌溉用水定额将有所降低,节约的灌溉用水量可用于增加灌溉面积,因此,规划水平年的农业灌溉用水量将与现状水平基本相当。 参照广德县卢村水库及浙江省部分小型灌区的资料,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6。根据调查,水库下游农田主要种植单季稻,作物需水集中在6~9月。同时,参考《广德县粮长门水库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报批稿)》,其毛灌溉定额及需水量如表5-4,其需水年内分配系数见表5-5。 表5-4 农田毛灌溉定额及需水量计算表 表5-5 广德县单季稻灌溉需水年内分配

(完整版)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水库概况 (1) 1.1流域概况 (1) 1.2工程概况 (1) 第二章年径流分析计算 (4) 2.1 径流资料来源 (4) 2.2 年径流资料的审查 (4) 2.2.1 资料可靠性审查 (4) 2.2.2 资料一致性审查 (4) 2.2.3 资料代表性审查 (4) 2.3 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 (4) 2.3.1 水利年划分 (4) 2.3.2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 (4) 2.3.2.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4) 2.3.2.2 经验频率计算 (5) 2.3.2.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5) 2.3.2.4 绘制频率曲线 (5) 2.3.3 计算成果 (7) 2.3.4成果合理性分析 (7) 2.4 设计代表年径流分析计算 (7) 2.4.1 代表年的选择应用实测径流资料选择代表年的原则: (7) 2.4.2 设计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 (7) 2.4.3 代表年内径流分配成果 (7) 第三章设计洪水分析 (9) 3.1 洪水资料的审查 (9) 3.1.1 洪水资料可靠性审查 (9) 3.1.2 洪水资料一致性审查 (9) 3.1.3 洪水资料代表性审查 (9) 3.2 特大洪水的处理 (9) 3.3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9) 3.3.1 频率曲线线型选择 (9) 3.3.2 经验频率计算 (9)

3.3.3 频率曲线参数估计 (10) 3.3.4 绘制频率曲线 (10) 3.3.5 成果合理性分析 (13) 3.3.6 计算成果 (13) 3.4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 3.4.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 (13) 3.4.2 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方法 (13) 3.4.3 计算成果 (14) 3.4.4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 (14) 第四章兴利调节 (16) 4.1 兴利调节计算的方法 (16) 4.2 兴利调节计算 (16) 4.2.1 来水量的确定 (16) 4.2.2 用水量的确定 (16) 4.2.2.1 灌溉用水量的确定 (16) 4.2.2.2 城镇生活供水 (16) 4.2.3 死水位与死库容的确定 (17) 4.2.3.1死水位的确定 (17) 4.2.3.2 死库容的确定 (17) 4.2.3水量损失的确定 (18) 4.2.4 渗漏损失 (18) 4.2.5 计入水量损失的兴利调节 (18) 4.2.7 计算成果 (18) 第五章水库调洪演算 (20) 5.1 泄洪方案的拟定 (20) 5.2 水库调洪的基本原理 (20) 5.3 水库调洪的列表试算法 (21) 5.4 计算成果 (22) 5.4.1 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水库调洪试算 (22) 5.4.2 特征水位及特征库容 (25) 参考文献 (26)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_____水利与环境学院_____ 专业:____水文与水资源工程____ 班级:200905201 姓名:________马天玉__________ 学号:______20090520115___ 指导教师:________胡彩虹________

第一章基本任务 1.1蒸发折算系数Kc的优选 根据已给数据资料及参数(本报告采用89-92年的历史数据),将流域作为整体: (1)进行日模型产流量计算; (2)比较计算年径流与实测年径流; (3)通过误差分析,优选蒸发折算系数Kc; (4)89~90年的历时数据作为率定参数,91~92年的数据作为模型检验。 1.2暴雨预报 根据已给的设计暴雨资料和任务一率定的Kc,将流域作为整体进行如下计算: (1)次洪产流量计算,划分水源; (2)直接径流汇流,地下径流汇流的计算。 (3)采用2004年暴雨数据进行预报。 根据已给的资料、参数及做过的习题,自己编写程序,将流域作为整体进行产流量计算;将计算年径流与实测年径流进行比较。

第二章基本资料 2.1流域概况 白盆珠水库位于广东省东江一级支流西枝江的上游,坝址以上集雨面积856 km2。流域地处粤东沿海的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暴雨成因主要是锋面雨和台风雨,常受热带风暴影响。降雨年际间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实测年最大降雨量为3417mm,汛期4~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1%左右:径流系数0.5~0.7。 流域内地势平缓,土壤主要有黄壤和砂壤,具有明显的腐殖层,淀积层和母质土等层次结构,透水性好。台地、丘陵多生长松、杉、樟等高大乔木;平原则以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植被良好。 流域上游有宝口水文站,流域面积553km2,占白盆珠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的64.6%。白盆珠水库有10年逐日入库流量资料、逐日蒸发资料和时段入库流量资料:流域内有7个雨量站,其中宝口以上有4个。雨量站分布较均匀.有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农业大学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 课 程 设 计 题目:天福庙水库防洪复核计算 学院: 年级: 学号: 姓名:陈永顺

目录 1.设计任务.............................................................. 2.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水文气象特征...................................... 3.防洪标准选择............................................................ 4.峰、量选样及历史洪水调查................................................ 5.设计洪水计算............................................................ 6.设计洪水调洪计算......................................................... 7.坝顶高程复核计算.........................................................

一、设计任务 天福庙水库位于湖北省远安县黄柏河东支的天福庙村,大坝以上流域面积553.6km2,河长58.2km,河道比降10.6‰,总库容6367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拦沙、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天福庙水库于1974年冬开工建设,1978年建设成,已运行近30年。1975年技术设计时,水文系列年限仅20年,系列太短,也缺乏大洪水的资料。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延长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按现行规范要求对水库的防洪标准进行复核,其具体任务是: 1 . 选择水库防洪标准。 2 . 历史洪水调查分析及洪量插补。 3 . 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的计算。 4 . 调洪计算。 5 . 坝顶高程复核。 二、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水文气象特征 天福庙水库位于湖北省远安县黄柏河东支的天赋庙村,大坝以上流域面积553.6km2,河长58.2km,河道比降10.6‰,总库容6367万m2,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拦沙、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天福庙水库位置及水系见图KS1-1。 图KS1-1 黄柏河流域及天福庙水库位置图

水文预课程设计指示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示书

水文预报课程设计指示书 题目:制作江西省上犹江水库干流入库站的降雨~径流预报方案 1方案采用的技术途径 1.1蒸散发方案 采用一层蒸散发模式。 1.2产流方案 根据流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和气候条件,以及洪水流量过程线的分析,可知流域产流规律符合湿润地区的蓄满产流特征。采用蓄满产流的降雨径流相关图形式表达方案。用一层蒸发模型计算蒸发。计算时段为3小时。 蓄满产流方案可由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表达,曲线共有两个参数: [1]流域蓄水容量WM; [2]流域蓄水容量曲线指数b。 根据“水文学原理”或“水文预报”知识,流域蓄水容量曲线的参数确定后,可将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转化为蓄满产流的降雨径流相关图。因此,蓄满产流的产流方案也可用蓄满产流的降雨径流相关图表达。 1.3水源划分 采用变动稳定下渗率Fc~R关系作两水源划分。 1.4汇流方案 ⑴分型经验单位线作直接径流汇流方案。 ⑵采用矩形入流的马斯京根线性水库演算作地下径流汇流方案。

1.5预报模式 预报模式见图1。 图1 预报模式示意图

2流域概况 上犹江发源于湖南省汝城县诸广山的东南麓,干流称为古亭水。上犹江水库位于江西省上犹县,水库建于古亭水之上。水库入库站——麟潭站控制面积1067km2,干流河长93km。流域地貌属低山丘陵区,以低山分布为主,相对高差多在500m左右。上游部分地区分布有原始森林, 森林植被以松树、杉树、竹类为主,灌木次之;山间盆地种植农作物,流域植被率在80%以上。土壤多为红色砂壤土,间有亚粘土层。山坡残积坡积一般厚度为1~2m,最厚者约4~5m。在山麓坡积层与基岩接触面上,或河流下切至接触部位时,常有泉水出露、涌水量较大者可达每秒数升左右。 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年降雨量为1700mm左右。汛期4~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3%左右;冬季有降雪,但量不大。地下水位一般较高,且季节性变幅较小,因此,一般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较大。 洪水流量过程线极不对称,涨洪历时仅数小时至十多小时,而洪水退水历时可达数日至十余日。洪水退水尾部的底水与起涨点比较明显抬高,说明洪水期潜水和壤中流补给十分丰富。 上犹 江 水 库 江 犹上 上犹县崇义县 汝城县 图2 预报流域水系示意图

水文预报课设报告

基本任务 任务一:根据已给数据资料及参数(本报告采用89-90年的历史数据),将流域作为整体(1)进行日模型产流量计算;(2)比较计算年径流与实测年径流;(3)通过误差分析,优选蒸发折算系数Kc。 任务二:根据已给的设计暴雨资料(宝口流域23日至26日暴雨)和任务一率定的Kc,将流域作为整体进行(1)次洪产流量,划分水源.直接径流汇流,地下径流汇流计算;(2)绘出直接径流过程,地下径流过程,总的流量过程。 基本资料 白盆珠水库位于广东省东江一级支流西枝江的上游,坝址以上集雨面积856 km2。流域地处粤东沿海的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暴雨成因主要是锋面雨和台风雨,常受热带风暴影响。降雨年际间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实测年最大降雨量为3417mm,汛期4—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1%左右:径流系数0.5一0.7。 流域内地势平缓,土壤主要有黄壤和砂壤,具有明显的腐殖层,淀积层和母质土等层次结构,透水性好。台地、丘陵多生长松、杉、樟等高大乔木;平原则以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植被良好。 流域上游有宝口水文站,流域面积553km2,占白盆珠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的64.6%。白盆珠水库有10年逐日入库流量资料、逐日蒸发资料和时段入库流量资料:流域内有7个雨量站,其中宝口以上有4个。雨量站分布较均匀.有10年逐日降水资料和时段降水资料;宝口水文站具有10年以上水位、流量资料;流域属山区性小流域且受到地形、地貌等下垫面条件影响,洪水陡涨缓落,汇流时间一

般2—3h,有时更短;一次洪水总历时2~5d。 计算公式 (1)蒸散发计算 根据流域特点,蒸散发计算采用的是三层蒸散发计算模式。三层蒸发模式的具体计算如下: 1)当WU+P>=E P, EU=E p,EL=0,ED=0; 2)当WU+P=C.WLM, EU=WU+P,EL=(E P-EU)*WL/WLM,ED=0; 3)当WU+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