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非科学的问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与非科学的问题分析
政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马利201001005
摘要:学习了科技哲学后发现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问题是哲学的重要的问题之一,即使这一问题后来演变为科学合理性问题,也仍然如此。因为,如果我们无法找出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也就意味着科学哲学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因为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而不知道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就意味着不知道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因而也就是不知道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科学哲学的存在价值也就存在疑问。另一方面,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科学合理性”又从何谈起呢?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人都认识到伪科学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不小的危害,而伪科学就是那种自称是科学而实际是非科学的东西。承认有伪科学,就必须承认科学与非科学是有区别的,是有界线的。成功地解决划界问题,必然对揭露伪科学大有帮助。
关键字:分界问题;科学与非科学;波普;库恩;多元标准
在探究之前,有必要区分一下“科学”一词的几种重要的含义或者说在句子中的几种不同的用法:
1.指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的内容。
2.指科学活动,如科学研究、科学探索、科学实验。
3.指科学性,与正确性、真假、有效验性、有根据性相近或相关。
4.指科学领域,与艺术、宗教、哲学(包括形而上学)等相区分。
这样,从划界对象看,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主要是指对理论或对构成理论的各个句子命题的划界。这一划界的结果使得我们可以说:某一理论或某一命题是科学的。当然,对科学活动和非科学的活动予以划界,如区分科学和迷信活动,也是有意义的;但这以前面的划界为基础,因为人的行为活动是由思想理论作指导的。从而必然要有对理论是科学还是非科学的划界,因为迷信所依据的理论决不都是科学的理论。更重要的,从划界结果看,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也至少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某种理论属于科学领域或非科学领域的划界,第二种是指具有科学性与缺乏科学性的划界。这两种划界密切相关又有区别,不可混淆。
科学的神奇力量和伟大作用,已被世人公认。但在理论上准确地道出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科学分界是极其复杂和艰巨的问题,尽管如此,科学哲学家们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科学分界是解决科学哲学其它问题的起点,同时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不全然是哲学问题,它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就是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作出区分。非科学是一个包括从各种技艺到形而上学的庞大集合,如果非科学集的某个元素标榜自己是科学,那就是伪科学。任何企图解决科学分界问题的方案都不可避免地要回答以下4个问题:
1.具体分界标准是什么,是一元还是多元,是确定还是模糊?
2.什么是科学的本质,进行分界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为了维护科学的尊严, 还是为了消解科学的权威?
3.科学分界的单元是什么,是根据理论去区分,还是根据更复杂的对象如科学实践去区别?
4. 何为元标准?(所谓元标准实际是指对科学分界诸方面的进一步反思,以揭露分界理论的预设和前提。)
每位科学哲学家,无论他赞成分界还是主张消解分界,都必须提出自己的科学观。分界,从某种意义上说,构成了科学哲学及科学史的出发点。因此, 探讨科学分界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的层面来说,自从人类有了科学,便开始了对科学的思考,究竟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既是人类对其自身活动的理性反思,同时也是科学分界标准所要研究的对象。这种对科学本身的追问,使我们逐渐明晰了科学之所以为科学的核心内容,促使我们去探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区别,帮助我们弄清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界限。因此,从科学本身来看,科学分界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利于明确科学的知识特性,有效捍卫科学的尊严和社会形象,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把科学分界问题延伸到自然科学之外,在这个大科学时代,使人们明晰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何为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这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同时有利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一、波普尔——可证伪性分界标准
波普尔首先对逻辑经验主义的“经验证实标准提出挑战,他认为鲁道夫·卡尔纳普用有意义与无意义来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这目的本身就是错误的,在波普尔看来形而上学尽管不是科学但不一定是没有意义的。加之经验证实也不能为“科学与非科学”提供一个合适的分界标准。可证实性不能保证从观察陈述到科学定律和理论的可推演性,而且常常把一些很难在逻辑上归化为单称陈述的卓越理论从科学中排除出去,却把一些假科学容纳进来,因此可证实性不仅不能解决分界问题,也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同样,科学也不遵循概率主义的分界标准,他论证到“在任何特定数量的证据下,所有理论,无论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理论,其数学概率都是零,这就说明,科学理论不仅是同样不可证实的,而且也是用概率不能衡量的”。他主张放弃证实概率,并提出了自己的分界标准,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凡是能被经验证伪的理论就是科学的理论,否则就是非科学的。“应当把理论系统的可反驳性或可证伪性作为分界的标准。”一个好的科学定律或理论,应该是可证伪的。显然,在波普尔看来一个理论越是可证伪,它就越好。一个科学理论的内容越丰富,它被证实的概率就越小,证伪的可能性就越大,接受的检验就越严峻,对世界说明就越深刻,越全面,就越接近真理,因此必需用可证伪度来衡量科学理论的标准。虽然,波普尔认为,绝不能说一个理论是真的,但最起码可以说这个理论是最好,比以前出现的任何理论好。
二、可证伪性标准的意义及困境
波普尔对“科学划界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虽然他的分界标准不一定精确无误地符合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可至少对某些事件大致符合,否则不可能赢得这么多科学家对他的赞许。爱因斯坦、玻尔这些20世纪最知名的自然科学家有过直接交流,其学术思想必然来自于他们的激发和启迪,也赢得了他们的高度赏识与赞扬。正如有人曾正确地说:在20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中,再没有人像波普尔熟悉并如此深入地介入到当代科学内部的重要辩论,并与科学家共同体之间保持如此长期亲密的联系。波普尔对形而上学的肯定,对科学理论的不可怀疑性也提出了挑战,这都是波普尔哲学的优点。“波普尔对分界问题的解答法是个伟大的成就,但他并没有解决好科学与非科学划界问题,因为分界问题并非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他的这一划界思想面临的困难也就非常明显:首先,理论被证伪,没有明确的指南。其次,用波普尔的证伪方法,可以轻而易举“证伪”波普尔的分界标准,最好的科学也就都成了伪科学,最好的科学家,都会违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