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发展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儿童 青少年 发展
一、父母教养方式( Parenting style) 的定义 Baumrind(1967) 首先提出Parentingstyle的概念, 在国内Par- entingstyle有不同翻译, 如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育方式、父母抚养 方式、育儿风格等。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翻译是父母教养方式。 关于什么是父母教养方式, 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 义, 但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自己的看法, 总结起来有如下 几种: ( 一) 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言语表 达的集合, 它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 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 ( 二) 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 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 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 括, 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三) 认为父母教养方式 是父母为了一定的教养目的, 在某种家庭教养氛围下, 养育子女 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 四) 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 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 五) 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主要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 它 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及其教育观念。 总的来看, 虽然这些定义各有侧重, 但均认为父母教养方 式包含以下特性: ( 一) 是一种行为倾向。( 二) 是教育态度和观 念的反映。( 三) 具有一定稳定性。 二 、父 母 教 养 方 式 的 维 度 和 类 型 的 研 究 Schaefe提出了接纳—拒绝、心理自 主—心 理 受 控 、严 厉— 放纵三个维度; Beck提出了温暖( 接受) —敌视( 拒绝) 和限制— 允许两个维度; Pumory将全美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量表加以综 合分析, 归纳为:保护、严格、拒绝、放纵四种教养类型。Baumrind 以这些研究为基础提出常见的三种教养方式: 专制型、权威型 和许可型。后来又发展为: 专制型、权威型( 民主型) 、纵容型和 疏忽型。这也是国内外最普遍采用的类型模式。Steinberg等人后 来提出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专制、放任和溺爱四种维度。 国内的相关研究从80年代开始兴起, 国内最常见的是参 照Baumrind和Steinberg的分类, 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放纵型、 溺爱型、专制型和民主型。90年代后, 国内研究者开始深入探 讨并进一步对父母亲教养方式的维度进行区分, 如桑标从“接 受—拒绝”和“宽容—严厉”两个维度划分母亲的教养方式, 从 “肯 定 — 否 定 ”维 度 划 分 父 亲 的 教 养 方 式 。 并 有 研 究 者 开 始 深 入探讨母亲的教养模式, 如陶沙等把母亲教养方式区分为溺
爱 、忽 视 、专 制 、民 主 、惩 罚 、成 就 要 求 及 教 育 的 不 一 致 等 七 个 维 度 ; 杨 丽 珠 等 也 提 出 母 亲 教 养 方 式 有 溺 爱 性 、民 主 性 、放 任 性 、专 制 性 和 不 一 致 性 等 多 个 侧 面 。
三 、父 母 教 养 方 式 与 儿 童 青 少 年 心 理 发 展 的 研 究 1.父 母 教 养 方 式 与 儿 童 青 少 年 社 会 适 应 从上世纪40年代, 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父母的 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其结果都不同程度地证 实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权威或民主型教养方式下 成长的儿童青少年表现出更好的社会适应。如Baumrind 发现 权威型家庭中的儿童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 宽 容型家庭中的儿童缺乏独立性; 专制型家庭中的儿童缺乏社 会 责 任 感 。又 如 Lamborn等 人 对 14— 18岁 青 少 年 的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权威型教养方式的青少年在心理社会发展方面的得分最 高, 在心理与行为适应不良方面的测量得分最低, 忽视型则相 反。Steinberg等人则通过对近1万名高中生的调查, 证实了权威 型 教 养 方 式 的 影 响 具 有 跨 文 化 的 有 效 性 。 Dusek & Danko; Hardy et al; Shell et al, Wanner et al的 相 关 研 究 也 都 强 调 了 在 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教养方式所起到的重要作
美国除了六个地区性认证协会外, 还有很多专业性认证机 构, 负责专业与课程的认证。一所大学可能被上述认证机构认证, 并不能保证所有课程均被认证。在美国, 除了对学校进行评估、 认证外, 对某些专业课程也要经过专业评估团体审查和认可。高 等教育机构的认证过程很复杂, 大概要2至4年的时间才有认证 的结果。虽然美国并不规定教育机构非得要通过认证才能办学, 但通常情况下, 只有通过认证的教育机构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
鉴意义。 一 、美 国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的 构 建 1 实行高等教育的认证与专业认证制度 美国的高等教育尽管在行政管理上比较分散, 但社会对
学校评估的做法是相对统一的, 学校要定期接受审查, 只有符 合要求的才能取得被认可的资格。美国对高等院校的评估分 成六大区域进行, 各区成立地方性的大中学校联合会, 对该区 的学校进行评估, 评估对象包括公立与私立学校、学院及大 学 。 评 估 内 容 通 常 包 括 学 校 的 师 资 、课 程 、教 学 质 量 、设 备 、管 理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经过较为全面的审查后决定某一学校 是否被认可。
用 。 国 内 关 颖 、刘 春 芬 进 行 的“ 父 母 教 育 方 式 与 儿 童 社 会 性 发 展”的研究同样表明 , 父母采取民主型( 权威型) 教育方式有利 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2.父 母 教 养 Biblioteka Baidu 式 与 儿 童 青 少 年 心 理 健 康 良好教养方式抚育下的儿童青少年更少出现心理健康问
3.父 母 教 养 方 式 与 儿 童 青 少 年 的 行 为 问 题 不少研究揭示, 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与不良的养育方 式有关。如Pulkkinen的研究表明, 若父母采取父母取向的教养 态 度 和 方 式 , 儿 童 性 格 多 易 冲 动 , 容 易 产 生 吸 烟 、逃 学 等 问 题 行为。Bart Soenens等则发现, 父母抚养方式的关键维度对其后 代 的 问 题 行 为 和 犯 罪 行 为 有 显 著 影 响 。而 国 内 王 玉 凤 、李 幼 辉 等在各自的研究中也证实了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与不良的
○ 教育研究 考试 周刊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发展研究综述
罗红玲
( 广州中山大学 教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0)
摘 要: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 年各方面的发展均具有深远影响。权威( 民主) 型的教养方式 被普遍认为是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各方面发展的模式, 这具有 跨文化的有效性, 不过仍受文化的冲击。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也 已取得长足进展,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于深入挖掘。
“爱”是一个亘古就被人们认识的话题, 谁都希望得到爱。 后进学生呢? 他们到底得到了多少“爱心”? 家长的打骂凌
辱, 美其名曰“为了孩子”; 教师的体罚和变相体罚也有个堂皇 的 解 释“为 了 教 育 , 是 手 段 不 是 目 的 ”; 而 有 的 教 师(或 家 长)表 现 为 宠 爱 、偏 爱 、溺 爱 、失 去 理 智 的 爱 。
养育方式有关 , 特别是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严格、不安、矛盾、 不 一 致 。 万 礼 修 、袁 家 璐 等 所 作 的 相 关 研 究 也 得 出 类 似 结 论 。
4.父 母 教 养 方 式 与 儿 童 青 少 年 的 情 绪
鸡肠的老师, 他的学生会豁达大度。 二 、我 们 对 后 进 学 生 要 有 一 颗 真 挚 无 私 的“爱 心 ”
题。如Symonds发现, 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情绪稳 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 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 定、冷漠、倔强并具有逆反心理倾向; 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 动顺从, 缺乏自信心, 依赖性强; 让父母来服从自己的孩子表现 为独立性和攻击性强。而诧摩武俊的研究也显示, 母亲的拒绝、 干 涉 、溺 爱 、独 裁 等 负 面 教 育 态 度 下 儿 童 青 少 年 将 表 现 出 适 应 能 力 差 、依 赖 性 强 、情 绪 不 稳 定 和 富 有 反 抗 性 。 国 内 余 毅 震 、李 祚 山 、沈 鉴 清 等 就 父 母 教 养 方 式 对 儿 童 或 青 少 年 心 理 健 康 影 响 的研究中, 也均从不同角度指出不良教育方式是促使儿童青少 年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 尤其是父亲的严厉和拒绝。
论坛 2007 年 第 2 期 ○ 教育视野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及其启示
刘胜洪 张 颖 廖起彬
(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 广东 广州 510225)
摘 要: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 美国通过 构建健全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 时, 其教育质量得到了保证。借鉴其成功经验, 建立适合我国 国情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中的教育质量。
后进学生需要的是真挚与理智合为一体的爱心, 何为真
42
挚与理智的爱呢? 就情感而言, 教师应该“视生为子”, 爱生胜 过爱子; 就表达方式而言, 教师要越过偏爱的误区, 对优生和 差生要一视同仁, 在爱心的施行过程中, 后进学生所得到的爱 心要多于优等生, 公平评估对后进学生也是爱心的享用, 后进 学 生 渴 望 得 到 教 师 的 理 解 、体 贴 、信 任 和 肯 定 , 一 个 小 小 的 表 扬 也 常 常 会 让 后 进 学 生“受 宠 若 惊 ”, 一 个 生 活 细 节 的 叮 嘱 也 会使他们倍感温暖, 我们要无私地奉献一颗真挚无私的爱心, 让后进生加速转化, 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5.父 母 教 养 方 式 与 儿 童 青 少 年 的 认 知 发 展 在认知方面, 大量研究集中于学业成绩, 并体现了一些文 化上的差异。如Dornbusch等人对7836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结 果发现: 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与学生成绩呈负相关, 权威 型教养方式与成绩呈正相关。后来Steinberg等进一步研究发现 教 养 方 式 与 青 少 年 的 学 业 成 绩 的 相 关 因 种 族 、社 会 经 济 状 态 、 家庭结构有所差异, 应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进行研究。Chao的 研究更深入地揭示了文化上的差异, 他的研究表明我国父母教 育孩子时体现出比西方父母更严厉的特点, 而严厉的父母教养 方式与儿童的学业成就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下并不类似西方。 并且华人母亲重视“教导”( Training) , 中国的“教训”、“管”概念 是独特的,“权威”和“专制”的概念有文化差异, 因此华人青少 年 在“专 制 型 ”教 养 下 仍 然 会 取 得 很 好 的 学 业 成 绩 。 6.父母教养 方 式 与 儿 童 青 少 年 的 人 格 发 展 及 其 它 方 面 的 研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 最 发 达 的 国 家 。 目 前 世 界 上70% 的 诺 贝 尔 奖 获 得 者 在 美 国 的 大 学 供 职 。 根 据 2001年 的 一 项 调 查, 全球大约30%的科学和工程类论文以及44%的最常被援引 的论文出自美国的大学。与此同时, 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 所 占 比 例 几 乎 比 其 他 任 何 国 家 都 高 。美 国 通 过 在 1826年 的《莫 里尔土地赠与法》和二战后颁布的有关退伍军人的法案使大 学变得人人可及。通过实施高等教育认证和评估等制度, 在实 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 保证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其经验被 各国不同的高校和不同的教育层次所采纳。它山之石可以攻 玉, 借鉴其成功经验,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保证体 系, 对于我国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保证教育质量有一定的借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情也存在一定相关, 教养方式对 于儿童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并有预测作用。 如Hsieh等发现, 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情感性得分高。又如 贾海艳研究发现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较多的应用
成熟型( 求助、解决问题) 和较少的应用不成熟型( 自责、幻想) 的情绪调节策略调节情绪具有显著的影响, 并有预测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