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中_贫困化增长_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贸易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本国经济 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因此,更重要的是 考察贸易数据背后所反映的贸易对经济和福 利的贡献。但是在深入分析体现中国贸易利益 的关键数据后,发现存在着进出口结构低级 化、贸易条件总体恶化且有加剧趋势、加工贸 易增值链较短等问题,反映了隐藏在贸易数据 背后较低的对经济和福利的贡献度。这些问题 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不发达阶 段的产物,从经济发展过程的角度来看是发展 中的问题,这也使得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对中 国 的 贸 易 利 益 和 获 利 能 力 进 行 重 新 审 视 、判
2.从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的情况来看,中国 的收入贸易条件与价格贸易条件走势截然相 反, 总体走势出现波动中的大幅上升。1997 年—1999 年收入贸易条件出现小幅的下降,从 数据上看,是由于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击性,公司的当期负债越多,使得其在下一个经营阶段须获得更多的利 润来保证其偿债能力,公司债务的运用具有一种明显的战略承诺效应。
— 78 —
4.朱武祥,陈寒梅,吴迅.产品市场竞争与财务保守行为:以燕京啤酒 为例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2(8)
5.刘志彪,姜付秀,卢二坡.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J].经济研 究,2003(7)
6. 肖作平.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 —理论和证据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 产品贸易是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 载体,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要素的生产率上。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来说,要素贸易条件尤其双要素贸易条件是一 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从相关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上 升较快,2002 年的生产率比 1993 年提高 5.85 倍,2006 年是 2002 年的 1.2 倍,由于要素生产 率提高的幅度快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幅度, 单要素贸易条件在考察期间是一路改善的。 要素贸易条件的改善对中国而言有着积极的 意义,意味着出口中所含的单位生产要素换回 了更多的进口产品,出口效益有所好转。出口 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诸如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等资本密集型进口 品,这些发生在出口部门的劳动节约型的技术 进步,看似提高了效率,但实际上却恶化了价 格贸易条件。
断,从而“未雨绸缪”纠正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的问题和扭曲。
本文借鉴巴格瓦蒂提出的“贫困化增长” 理论对中国是否会出现“贫困化增长”提出自 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在对外贸易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巴格瓦蒂的“贫困化增长”理论 印 度 经 济 学 家 巴 格 瓦 蒂(J.Bhagwati, 1958)在“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基础上,以发展 中国家的出口增长模式为背景提出了“贫困化 增长”的理论,指出:偏重于出口的经济增长所 带来的收益可能会被价格贸易条件的不断恶 化而抵消,从而导致本国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 消费水平的绝对下降。 在巴格瓦蒂模型的模型中,出现贫困化增 长的国家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⑴经济增长 必须很强地偏向于出口部门,而且出口供应的 提高必须足以对世界市场价格造成显著地影 响。⑵外国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必须是缺乏 价格弹性的,以至于出口供应的提高导致出口 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降。(3)该国 必须是贸易大国,以至于贸易条件下降所带来 的福利损失足以抵消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 增加。⑷该国的出口严重依赖于一种或有限几 种初级产品(比如农产品、资源矿产品)。 巴格瓦蒂的贫困化增长最初是从价格贸 易条件的角度提出来的,外在的表现是价格贸 易条件的恶化,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林德特所 说,“一国贸易意愿的扩大可以导致该国的贸 易条件非常严重的恶化,以至于使得该国的福 利变得恶化。”但是价格贸易条件并不能完全 衡量一个国家的贸易利益,更准确地是应该用 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 三个指标来反应。因此,巴格瓦蒂的贫困化增 长理论从贸易条件的角度扩展为:价格贸易条 件、收入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都出现恶化。 二、中国在 1993 年-2006 年期间贫困化 增长问题的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比较
(作者简介:朱玲,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 究生;史东辉,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海 200444)
(责编:若佳)
《经济师》2008 年第 11 期
●经济研究
于出口指数的上升程度(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平 均 8%,出口指数平均上升 7%),1999 年后开始 转折,峰点为 2000 年,相对基期改善近 200%。 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在考察期间是明显改善 的,这对我国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应 该看到改善主要的原因是,出口额的提高幅度 快于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幅度,即主要靠劳 动、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数量的扩张来实 现,这说明我国是在出口“效率”低下的状况下 通过出口额的增加取得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 尤其是在以劳动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制成品 出口产品结构的相对改善并没有适应国内的 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情况下取得的。收入贸 易条件的改善对中国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改 善了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为外贸体制改革 奠定了基础。在分析中国贫困化增长问题时, 有学者认为正是总体收益的增加掩盖中国贫 困化增长的事实。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在经济 发展的特定阶段和国际经济环境下实现工业 化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且从现实来看,对外贸 易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经济增长、提高了 国民福利和工业化的步伐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词:贸易条件 贫困化增长 贸易利 益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1-078-02
中国对外贸易经过 20 多年的快速发展, 成为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提高 的“引擎”。对外贸易不仅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化 进程,推动着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而且 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 作用。贸易依存度提高、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参与国际经济和分工 的程度逐步加深等,这些都从不同的层面说 明,对外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 力。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见,中国的价格贸易条 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是趋于恶化的,恶化程度 较大,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是改善 的,并没有出现前文所总结的贫困化增长实质 的情形: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要素贸 易条件都出现恶化。因此,本文从贸易条件的 角度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在考察期间没有出现 贫困化增长。
1. 中国较低的国际分工地位有进一步强 化的可能。从内生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专业 化生产某种具有内生优势的产品,会通过双重 效应强化原有的比较优势,从而使国际分工格 局不但不会发生变化,反而会得到巩固,从而 使得在国际贸易中不平等的贸易利益分配格 局难以发生转变。比较优势理论是中国参与 国际分工的重要指导理论,中国自觉不自觉地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实施了出口导向战略来参 与国际分工,中国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的 出口结构基本反映了当前中国的比较优势,对 中国经济的增长已起到了日益明显的推动作 用,但制成品产品多为低技术或已标准化的高 技术产品,在生产中处于加工、组装等附加值 低的环节,并没有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 从属的、被动的不利地位,而且出口对中国经 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客观上会强化这一格局,极 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中国按照比较优势 理论参加国际贸易会使得中国较低的国际分 工格局得到强化,使得贸易条件难以改善或逆 转。
少,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发生,但其理论逻 辑对中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首先,中国的外 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相对较高,2006 年为 67%和 3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 8%左右的 出口依存度,虽然关于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是否过高有着诸多的争议,但中国的出口导向 战略必然导致经济增长出现偏向于出口部门; 其次,虽然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于初级产品, 但中国制成品的需求弹性相对于发达国家资 本高技术密集型的制成品而言仍是缺乏弹性 的,从占中国制成品出口额 50%以上的 7 类 产品(机械运输设备)出口价格指数来看出口 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降,而且近年来发动国家 对中国出口产品以“反倾销”为代表的“两反一 保”案件的迭起也给此提供了佐证,这说明中 国的出口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再者,中国外贸 规模的快速提高以及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说 明中国不仅是统计意义上的贸易大国,而且也 具备了经济学意义上的“贸易大国”特征,中国 的贸易大国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 品上或者是高新产品中的劳动加工的增值上。
参考文献: 1.Brander J.and T.Lewis.Oligopoly and financial structure:The limited liability effec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956-970 2.Showalter D.Oligopoly and Financial Structure:Comment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647-653 3.Glazer J.The Strategic Effects of Long-Term Debt in Imperfect Competi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4,(4):428-430
从以上分析中看到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 在表面上基本符合模型的条件,但并不能说明 中国出现了贫困化增长的问题。原因如下:
1. 中国现阶段的出口产品结构并不完全 符合巴格瓦蒂模型的前提假设:一国的出口产 品只是有限的几种缺乏弹性的产品,出口供给 的扩大会导致出口价格指数的急剧下降。中国 制成品出口结构在考察期间得到一定程度优 化,而且出口产品呈现多样化。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的比重 2006 年为 29%,有利地促进了中 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另外,从制成品出口 产品总体出口价格指数来看,虽然 7 类产品的 出口价格指数是急剧下降的,但总体出口价格 指数在考察期间并没有出现急剧下降,只是在 1998 年后才出现小幅度的恶化,这种下降不 单纯是因为出口额的扩大,可能是生产率提高 的结果。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从进 出口价格指数来看,是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本高 新技术产品强烈需求导致进口价格指数上升 过高所致。有研究表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也越来越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正如 价格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在特定条件下出现 的不一致性一样,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并 不完全意味着经济福利的损失。
从双要素贸易条件来看,考察期间中国的 劳动生产率虽然有了大幅的提升,但由于发达 国家专业化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快 于中国专业化从事低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故 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较快,因此,中国与发达 国家之间的劳动生产率的比率(Zx/Zm)在考 察期间的改善是缓慢的,考虑到价格贸易条件 的恶化程度,可以合理地推测,中国的双要素贸 易条件是趋于恶化的。双要素贸易条件的恶 化说明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仍然较低,出 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强。
●经济研究
《经济师》2008 年第 11 期
中 国 对 外 贸 易 中“ 贫 困 化 增 长 ”问 题 分 析
●刘志永
摘 要:从近年来的贸易数据和贸易对中 国经济和社会福利的贡献度表面上来看,中国 对外贸易成为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 福利提高的“引擎”。贸易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要 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在深 入分析体现中国贸易利益的关键数据后,发现 存在出口结构低级化、贸易条件恶化、出口收 入增加主要依靠规模的扩大、加工贸易增值链 较短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中国 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福利提高,使得经济在长期 发展中有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或者说出现 “相对贫困化增长”的可能。
三、对中国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出现贫困化 增长可能性的预测
贸易条件是对外贸易、经济状况的外在表 现,其变动趋势是由经济中的因素来决定。从 贸易条件角度得出中国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巴 格瓦蒂的“贫困化增长”,但价格贸易条件和双 要素贸易条件出现恶化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和 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扭曲,这些扭曲的惯性使得 三个贸易条件难以彻底转变,在未来特定的环 境下会转变为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乃至出现 福利损失的“贫困化增长”的诱因。
2.从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的情况来看,中国 的收入贸易条件与价格贸易条件走势截然相 反, 总体走势出现波动中的大幅上升。1997 年—1999 年收入贸易条件出现小幅的下降,从 数据上看,是由于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击性,公司的当期负债越多,使得其在下一个经营阶段须获得更多的利 润来保证其偿债能力,公司债务的运用具有一种明显的战略承诺效应。
— 78 —
4.朱武祥,陈寒梅,吴迅.产品市场竞争与财务保守行为:以燕京啤酒 为例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2(8)
5.刘志彪,姜付秀,卢二坡.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J].经济研 究,2003(7)
6. 肖作平.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 —理论和证据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 产品贸易是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 载体,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要素的生产率上。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来说,要素贸易条件尤其双要素贸易条件是一 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从相关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上 升较快,2002 年的生产率比 1993 年提高 5.85 倍,2006 年是 2002 年的 1.2 倍,由于要素生产 率提高的幅度快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幅度, 单要素贸易条件在考察期间是一路改善的。 要素贸易条件的改善对中国而言有着积极的 意义,意味着出口中所含的单位生产要素换回 了更多的进口产品,出口效益有所好转。出口 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诸如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等资本密集型进口 品,这些发生在出口部门的劳动节约型的技术 进步,看似提高了效率,但实际上却恶化了价 格贸易条件。
断,从而“未雨绸缪”纠正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的问题和扭曲。
本文借鉴巴格瓦蒂提出的“贫困化增长” 理论对中国是否会出现“贫困化增长”提出自 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在对外贸易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巴格瓦蒂的“贫困化增长”理论 印 度 经 济 学 家 巴 格 瓦 蒂(J.Bhagwati, 1958)在“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基础上,以发展 中国家的出口增长模式为背景提出了“贫困化 增长”的理论,指出:偏重于出口的经济增长所 带来的收益可能会被价格贸易条件的不断恶 化而抵消,从而导致本国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 消费水平的绝对下降。 在巴格瓦蒂模型的模型中,出现贫困化增 长的国家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⑴经济增长 必须很强地偏向于出口部门,而且出口供应的 提高必须足以对世界市场价格造成显著地影 响。⑵外国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必须是缺乏 价格弹性的,以至于出口供应的提高导致出口 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降。(3)该国 必须是贸易大国,以至于贸易条件下降所带来 的福利损失足以抵消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 增加。⑷该国的出口严重依赖于一种或有限几 种初级产品(比如农产品、资源矿产品)。 巴格瓦蒂的贫困化增长最初是从价格贸 易条件的角度提出来的,外在的表现是价格贸 易条件的恶化,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林德特所 说,“一国贸易意愿的扩大可以导致该国的贸 易条件非常严重的恶化,以至于使得该国的福 利变得恶化。”但是价格贸易条件并不能完全 衡量一个国家的贸易利益,更准确地是应该用 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 三个指标来反应。因此,巴格瓦蒂的贫困化增 长理论从贸易条件的角度扩展为:价格贸易条 件、收入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都出现恶化。 二、中国在 1993 年-2006 年期间贫困化 增长问题的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比较
(作者简介:朱玲,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 究生;史东辉,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海 200444)
(责编:若佳)
《经济师》2008 年第 11 期
●经济研究
于出口指数的上升程度(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平 均 8%,出口指数平均上升 7%),1999 年后开始 转折,峰点为 2000 年,相对基期改善近 200%。 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在考察期间是明显改善 的,这对我国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应 该看到改善主要的原因是,出口额的提高幅度 快于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幅度,即主要靠劳 动、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数量的扩张来实 现,这说明我国是在出口“效率”低下的状况下 通过出口额的增加取得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 尤其是在以劳动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制成品 出口产品结构的相对改善并没有适应国内的 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情况下取得的。收入贸 易条件的改善对中国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改 善了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为外贸体制改革 奠定了基础。在分析中国贫困化增长问题时, 有学者认为正是总体收益的增加掩盖中国贫 困化增长的事实。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在经济 发展的特定阶段和国际经济环境下实现工业 化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且从现实来看,对外贸 易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经济增长、提高了 国民福利和工业化的步伐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词:贸易条件 贫困化增长 贸易利 益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1-078-02
中国对外贸易经过 20 多年的快速发展, 成为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提高 的“引擎”。对外贸易不仅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化 进程,推动着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而且 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 作用。贸易依存度提高、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参与国际经济和分工 的程度逐步加深等,这些都从不同的层面说 明,对外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 力。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见,中国的价格贸易条 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是趋于恶化的,恶化程度 较大,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是改善 的,并没有出现前文所总结的贫困化增长实质 的情形: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要素贸 易条件都出现恶化。因此,本文从贸易条件的 角度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在考察期间没有出现 贫困化增长。
1. 中国较低的国际分工地位有进一步强 化的可能。从内生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专业 化生产某种具有内生优势的产品,会通过双重 效应强化原有的比较优势,从而使国际分工格 局不但不会发生变化,反而会得到巩固,从而 使得在国际贸易中不平等的贸易利益分配格 局难以发生转变。比较优势理论是中国参与 国际分工的重要指导理论,中国自觉不自觉地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实施了出口导向战略来参 与国际分工,中国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的 出口结构基本反映了当前中国的比较优势,对 中国经济的增长已起到了日益明显的推动作 用,但制成品产品多为低技术或已标准化的高 技术产品,在生产中处于加工、组装等附加值 低的环节,并没有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 从属的、被动的不利地位,而且出口对中国经 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客观上会强化这一格局,极 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中国按照比较优势 理论参加国际贸易会使得中国较低的国际分 工格局得到强化,使得贸易条件难以改善或逆 转。
少,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发生,但其理论逻 辑对中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首先,中国的外 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相对较高,2006 年为 67%和 3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 8%左右的 出口依存度,虽然关于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是否过高有着诸多的争议,但中国的出口导向 战略必然导致经济增长出现偏向于出口部门; 其次,虽然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于初级产品, 但中国制成品的需求弹性相对于发达国家资 本高技术密集型的制成品而言仍是缺乏弹性 的,从占中国制成品出口额 50%以上的 7 类 产品(机械运输设备)出口价格指数来看出口 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降,而且近年来发动国家 对中国出口产品以“反倾销”为代表的“两反一 保”案件的迭起也给此提供了佐证,这说明中 国的出口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再者,中国外贸 规模的快速提高以及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说 明中国不仅是统计意义上的贸易大国,而且也 具备了经济学意义上的“贸易大国”特征,中国 的贸易大国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 品上或者是高新产品中的劳动加工的增值上。
参考文献: 1.Brander J.and T.Lewis.Oligopoly and financial structure:The limited liability effec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956-970 2.Showalter D.Oligopoly and Financial Structure:Comment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647-653 3.Glazer J.The Strategic Effects of Long-Term Debt in Imperfect Competi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4,(4):428-430
从以上分析中看到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 在表面上基本符合模型的条件,但并不能说明 中国出现了贫困化增长的问题。原因如下:
1. 中国现阶段的出口产品结构并不完全 符合巴格瓦蒂模型的前提假设:一国的出口产 品只是有限的几种缺乏弹性的产品,出口供给 的扩大会导致出口价格指数的急剧下降。中国 制成品出口结构在考察期间得到一定程度优 化,而且出口产品呈现多样化。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的比重 2006 年为 29%,有利地促进了中 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另外,从制成品出口 产品总体出口价格指数来看,虽然 7 类产品的 出口价格指数是急剧下降的,但总体出口价格 指数在考察期间并没有出现急剧下降,只是在 1998 年后才出现小幅度的恶化,这种下降不 单纯是因为出口额的扩大,可能是生产率提高 的结果。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从进 出口价格指数来看,是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本高 新技术产品强烈需求导致进口价格指数上升 过高所致。有研究表明,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也越来越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正如 价格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在特定条件下出现 的不一致性一样,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并 不完全意味着经济福利的损失。
从双要素贸易条件来看,考察期间中国的 劳动生产率虽然有了大幅的提升,但由于发达 国家专业化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快 于中国专业化从事低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故 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较快,因此,中国与发达 国家之间的劳动生产率的比率(Zx/Zm)在考 察期间的改善是缓慢的,考虑到价格贸易条件 的恶化程度,可以合理地推测,中国的双要素贸 易条件是趋于恶化的。双要素贸易条件的恶 化说明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仍然较低,出 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强。
●经济研究
《经济师》2008 年第 11 期
中 国 对 外 贸 易 中“ 贫 困 化 增 长 ”问 题 分 析
●刘志永
摘 要:从近年来的贸易数据和贸易对中 国经济和社会福利的贡献度表面上来看,中国 对外贸易成为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 福利提高的“引擎”。贸易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要 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在深 入分析体现中国贸易利益的关键数据后,发现 存在出口结构低级化、贸易条件恶化、出口收 入增加主要依靠规模的扩大、加工贸易增值链 较短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中国 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福利提高,使得经济在长期 发展中有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或者说出现 “相对贫困化增长”的可能。
三、对中国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出现贫困化 增长可能性的预测
贸易条件是对外贸易、经济状况的外在表 现,其变动趋势是由经济中的因素来决定。从 贸易条件角度得出中国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巴 格瓦蒂的“贫困化增长”,但价格贸易条件和双 要素贸易条件出现恶化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和 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扭曲,这些扭曲的惯性使得 三个贸易条件难以彻底转变,在未来特定的环 境下会转变为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乃至出现 福利损失的“贫困化增长”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