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非选择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泰山是一座由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托举起来的名山,泰安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的城市。然而,多少年来,这里的旅游业一直都处于留不住人的尴尬状态。如今,两个融会了高科技的文化娱乐项目——大型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和泰山方特欢乐世界,让来到泰安的游客真正“一览众山小”,泰山的“半日游”也发展为“两日游”。

白天,游客可以到亚洲规模最大的高科技文化主题公园泰山方特欢乐世界游玩。金字塔、玛雅文化、阿戴尔小镇(展现美国西部风情)、长城、故宫……世界著名景观一览无余。与美国的迪士尼乐园不同,方特欢乐世界拥有更多中国元素,更多室内的高科技呈现和更多知识的普及,总经理梁俊才介绍,公园开业一年多,已接待游客60万人,营业收入过亿元。

入夜,游客还可以领略到以泰山天然山川为背景、以泰山历史文化为核心的视听盛宴。每年3月至10月,《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每天奉献一场,为山东省打造“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开辟了新产品。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成功,谈一谈如何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2)结合泰山方特欢乐世界高科技文化主题公园的设计,简要说明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答案](1)①采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②立足社会实践,融入高科技等时代元素,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③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使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2)①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②通过创新形式,更加积极主动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③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必须在保持文化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14.京剧经过200多年的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中国京剧吸收昆腔、京腔、秦腔等艺术成分,在18世纪90年代初徽班进京,至19世纪40年代末,在徽、汉二调皮黄戏的基础上融汇衍变,形成了以唱西皮、二黄为主的北京皮黄戏。随之向外流动,班称京班,调称京调,先后传入天津、上海等地。

试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

[答案](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作用。

(3)文化创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同时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4)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

16.春节在国人的心目中分量恐怕是所有节日都无法企及的,正如俗话所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尽管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国人过春节的方式正在发生着日益显著的变化,但是隐藏其中的深层民族和集体记忆、个体情感是无法抹杀的。多年来,全国人民已经形成了“春晚情结”,既对其寄予厚望,但又常常感叹“令人失望”。脱离群众、缺乏生活化是老百姓的普遍感觉;没有新意、还是老一套,是很多春晚忠实观众失望的重要原因。

假如请你为2013年办精彩春晚出谋划策,你将怎样使春晚走出困境?(20分)

解析本题以央视春晚应如何走出困境,怎样办好为背景,考查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及文化创新的具体要求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走出困境的首要要求就是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其次要对如何进行创新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央视春晚要走出困境,必须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突破“老一套”。(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央视春晚的创新只有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精品。

(3)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

创新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央视春晚的节目设置要切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和利益,只有贴近群众生活才能被群众接受和认可。

(4)在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的同时,要大胆推动体制机制、

传播手段的创新。

17.材料一近年来,中外文化活动频繁举行。2012年6月14日,历时一年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落下帷幕;2012年8月25日至9月7日,以“艺术编织丝路美景、交流描绘人文风采”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在乌鲁木齐举行;2012年10月10日,2012年土耳其中国文化年在伊斯兰文化中心开幕。

材料二奥运会会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2012年7月27日开幕的伦敦奥运会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它既是为世界各国搭建的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交流、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它将成为全人类相互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

材料三针对上述现象,三位同学就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发生了争论。,甲同学: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乙同学: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差异太大,应该坚决抵制。,丙同学: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1)材料三中三位同学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指出

错误观点的主要倾向。(8分)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请你根据所学《文

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全面阐述自己的认识。(12分)

解析该题以中外文化交流为背景,以学生的争论为切入点,着重考查学生对中外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认识,考查学生的综合评判能力。第(1)问,从争论的内容看,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甲同学的观点属于“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乙同学的观点属于“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第(2)问设问角度明确,回答时要注意,该问的核心是强调通过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文化创新,要抓住“如何”

二字,依据教材知识体系逐条梳理。

答案(1)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甲同学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

和“历史虚无主义”。乙同学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

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9.巴尔扎克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批判大师,他的箴言是:“观察一切,牢记一切”。巴尔扎克一生,除了几次短暂的旅行,始终没有离开巴黎,与巴黎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身上总是带着地图和笔记本,随时记录有关情况。他参观考察,访问交谈,有时甚至询问过路人,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