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僧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玄奘到唐僧
——浅议《西游记》中唐僧形象之转变09英语教育(3)班:刘璨黄圣博于诗琪陈鑫王晓霞
指导老师:王颖玉
摘要:《西游记》中唐僧这个人物家喻户晓,但一般人对他的原型知之未多。

本文先分析《西游记》小说中唐僧的人物形象,然后展示历史上真实的唐三藏。

通过原型与小说人物的比较,再加上艺术和时代原因分析,不但剥析出小说中唐三藏这个人物的多层次性,还能够明白唐僧之所以成为小说中形象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西游记》中的唐僧玄奘小说艺术
一.《西游记》中的唐僧和真实的玄奘
《西游记》中的唐僧懦弱无能,胆小如鼠,听信谗言,是非不分,自私可鄙,优柔寡断,昏庸糊涂,几乎是屡教不改。

在整个取经集团中,他既不是精神力量,也不是实际的战斗者,竟是一个百分百的累赘。

至于他在取经事业中的作用,说的不好听一点应当是个负数。

他眼泪多于行动,没有白龙马就寸步难行,没有孙悟空将万劫不复。

如果一定要说唐僧也有作用,那么他的作用是一个傀儡,一尊偶像,一块招牌,只因他是如来犯错误的大弟子金蝉子转世,要靠他这块招牌才能取到经,正如沙和尚所说:“世上只有唐僧取经,从来没有孙行者取经之说。

”人们几乎是用厌恶的心态来对待唐僧的。

对唐僧的评价,往往也是负面多于正面,因而免不了以愚昧、乡愿来形容他。

但《西游记》中的唐僧的原型却是唐代真正的高僧玄奘。

玄奘,俗名陈袆,唐著名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

13岁出家,贞观元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许西行求法,未获唐太宗批准,然乃私自出境,长途跋涉五万余里,期间克服语言文化的不通、身份的不明、体力精神的不支、设备简陋等多重艰难险阻,以神一般的意志和能耐,经历56个国家终于到达印度。

玄奘在天竺那烂陀寺历时5年,从一介声名无闻、不懂本土语言的外国人,渐至成为备受优遇,通晓三藏的十徳之一,被印度教徒的大乘尊称为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这些都是印度僧徒的最高荣誉。

贞观十九年,玄奘返抵长安,时年46岁,出游在外达17年,史载当时“道
俗齐迎,倾都罢市”。

在唐太宗大力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

他回到长安时,带回经书657部,玄奘依翻译佛典与对经文的阐释而开创了中国法相唯识宗,其学说深深影响了其他诸多宗派,奘师一生所翻经论合74部,总1338卷,为中土一切译师之最。

为了满足唐太宗想要了解西域的愿望,他口授了西行见闻,由弟子辨机写出,这就是《大唐西域记》一书。

记述了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见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

玄奘的精神品格是精英学者的楷模:
1.真诚学习——探索真理
玄奘法师自出家以后,在各地参访学习佛教大小乘教典。

由于当时传入中国的经典有限,很不完备,众师解说不同,深感一说纷纭、无从获解,于是为了求得佛教真理,决心西行求法,虽未得唐太宗批准,仍偷渡出境,冒险寻求真理。

2.不顾安危——大乘菩萨(勇)
在西行路上,备经艰难险阻,走过八百里大沙漠的行程,情况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人马俱绝”。

有时忍饥挨饿,有时盗贼威胁,但法师志向坚定,誓言“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

这种为法忘我,不怕牺牲的精神,体现了大乘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行愿。

3.寻求真理——学术高峰(智)
法师西行,历经50余国,向各国佛教者学习大小乘经典,还有因明、声明乃至婆罗门教典籍,在那烂陀寺依止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中论》、《百论》等,被认为是深通融合、登峰造极。

4.热爱祖国——文化贡献(仁)
在西行的道路上,曾被高昌王阻留,毫不动摇,绝食三日,以死明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

回国以后,撰成《大唐西域记》12卷,备载唐代西北边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产、风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记,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珍贵文献。

还把印度的天文、历算、医学、因明乃至制石蜜技术等介绍传入到中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5.译经彪炳——诲人不倦
法师先后在长安慈恩寺和铜川玉华宫等地译经十九年,共译出经论75部,总计1335卷。

其数量之巨、译文之精美、内容之完备信达,实超前代译师,后更无与伦比。

法师白昼译经,晚上继续,三更暂眠,五更复起。

除译经外,每天晚饭后还要抽出时间,为弟子讲演新译经论,解答提出的种种问题,并与寺中大德研究各种理论,评述诸家异同,融会贯通。

其译业彪炳、不辞劳苦,讲学论道、诲人不倦的精神,也是空前卓绝的。

二.玄奘与唐僧的对比
1、玄奘与唐僧之间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同:
《西游记》中讲述的唐僧是一个幸运的和尚,因为他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已经确定了,有着神通广大的四徒弟和其他的神仙的帮助,九九八十一难也就有惊无险了;而真实的玄奘出发前并没有与皇帝结成兄弟,也没有法力
无边的袈裟,反而因非法出境差点被射死。

他也不是金蝉子转世,他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只是执着信念的凡夫俗子,但是他有大报负,要取得真经,所以孤身一人过沙漠﹑经过异域。

《西游记》中得唐僧只是个只会念“阿弥陀佛”和紧箍咒之外,别无长处,不会著文、不会演讲,简直就是一个累赘。

而玄奘是一个虚心求学勤奋刻苦的学者。

他孤身涉险,历尽艰难进入印度境内。

2、“唐僧”继承的玄奘特征:
玄奘的身世与唐僧相似,都是失去父母,被寺院高僧收养。

他们都有着坚忍不拔的品格。

玄奘孤身一人无论路途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西游记》中的唐僧无论多少次差点死在妖魔鬼怪的手里,但是都没有放弃西行的决心。

虽然《西游记》中唐僧初看面目可憎,但仔细分析也实有许多可惊可叹之处。

人们对唐僧的批评往往忽略了唐僧是作为一个凡人而存在的,人与神相比,自然要相形见绌。

唐僧这一人物真实地展现了凡人的真正处境,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从唐僧身上看到了太多的真实的自己无法摆脱的弱点,唐僧反而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物,而充满着理想或者夸张色彩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却成了他们最爱。

如果我们能够抛开对于唐僧的成见,静下心来仔细玩味书中关于唐僧言行的描写,就不难发现这实在是一个包含丰富,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

唐僧形象具有复杂、多面的矛盾的人格。

小说中唐僧之所以拥有复杂人格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自由和人性解放发展淋漓尽致的时代,《西游记》在明代淡化神性、开始重视个性解放的时代环境中孕育而成,书中很多人物的塑造都打破了以往小说的单一扁平模式且多具有人性美。

唐僧的人格具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他是取经事业的领导人,取经大业的重担要求他性格内敛,但他又经常不堪重负,故而其人格心理多表现为怯懦与恐惧。

第二个层面,唐僧从骨子里是一个诗人气质很重的人,具有很强的名士风流情结,其最为突出的表现为临风而泣、对月伤怀的多愁善感,以及对深情与真率的不懈追求。

这些看似庸懦酸腐,如果设身处地,一介知识分子不正如此?
玄奘大师的许多精神还是被唐僧继承了。

佛家有如此多的戒律,无论是“戒色”,还是“戒肉”“戒酒”,都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

玄奘大师与其徒弟舍弃了世间的俗事纠缠,得到了充裕的时间研究佛法弘扬佛法。

现实中玄奘的弟子与皇帝的女儿“高阳公主”的私通,使佛法险些失去了“皇家的信任和支持”,所以《西游记》中的唐僧对自己的徒弟成亲的行为气愤之极不是由于个人的迂腐偏见,而是为了成就更伟大的事业必须做出牺牲。

结论
《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历来的说书人、戏剧人的西游故事汇编加工而来,带有浓厚的集体创作的影子。

宋元至明初的戏曲和小说对玄奘的身世做了神圣化的改造,宋元明时期一些以玄奘取经为表现内容的戏曲和小说着力在玄奘身世上作文章,为了迎合市民阶层的欣赏需要,戏曲往往更改史实,杜撰与表现圣僧不平凡的身世。

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的变成了神话,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西天取经。

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目全非,在《西
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

真实的玄奘越走越远,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

小说本就是通俗文学,大多数作品迎合的都是文化不高的普通民众,玄奘为真理而奉献生命的精神与事迹很难被普通民众所理解,所以,为了增加西游故事的可读性,争取最大多数的读者,那些改编玄奘西游故事的作者们增加了故事的人物,便于热闹取经路;分裂重组人物(孙悟空的智勇很多就是玄奘的),容纳更多的社会生活内容。

就这样,把阳春白雪的玄奘精神加工成热闹而容纳百川的通俗故事,既娱乐了读者,又能寄托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看法,这是通俗小说家的必由之路,也是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根本区别所在。

参考文献:
(1)《西游记》北京出版社 2006年7月1日
(2)《大唐西域记》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年
(3)《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4)《三藏法师传》由玄奘的弟子惠立和彦棕撰写
致谢:
这段时间的研究设计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并且在学习中培养了一种做事情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耐心,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我要向我们论文的指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可以让我通过这次机会了解有关唐僧这个人物形象的各个方面,她耐心、不辞辛苦的指导让我们终生难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