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狼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狼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摘要:内蒙古狼山成矿域地处内蒙阴山山脉西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内蒙古地轴的边缘,成矿域地史复杂,总体以不同构造旋回期的深大断裂为主导因素。从而控制着不同时代的沉积建造及其岩浆活动旋回的发育特征与成矿
特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狼山地区一直从事地质找矿的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对狼山地区硫多金属的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的粗浅认识做一概括总结。
一、成矿地质特征
内蒙古狼山地区铜铅锌成矿区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
北地台内蒙古地轴的北缘,西为阿拉善古陆块,南为鄂尔多斯古陆核,北以深断裂为界与内蒙古天山――兴安地槽区毗邻。
总体上以深大断裂为主,从而控制着不同时代的沉积建造及其岩浆活动旋回的发育特征及其成矿特征。详见图1。
(一)地层
狼山地区按地层的划分见表1。
1.太古界乌盖群
主要出露于狼山山脉主脊部位,呈北东方向展布。构成区域成矿沉积基底,根据其岩性组合划分为三个岩组:
(1)下部为乌拉特岩组:组成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夹透镜状及似层状的角闪岩、黑云阳起片岩等,厚度为3,390m,原岩主要由基性火山岩、部分同源的超基性岩组成,另有部分基性火山凝灰质岩及粘土质碎屑岩,属于地槽早期的基性火山――碎屑建造。
(2)中部为达拉盖庙组: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磁铁石英岩(在西部,部分磁铁石英岩可构成中小型铁矿床)。厚度大于1,134m,原岩主要由基性火山凝灰质杂砂岩及粘土质碎屑岩组成,夹基性火山岩,属于地槽早期基性火山活动与期后沉降期间的过渡性建造。
(3)上部为苏对口组:岩性为黑云斜长变质岩、斜长角闪岩家黑云石英片岩、绿泥黑云片岩等,厚度为1,202m,原岩主要由泥质岩及粉砂质泥岩夹基性火山岩组成,属于地槽早期火山活动之后沉降期的建造类型。
2.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
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分三个岩组(各岩组代号见表2),各岩组间除第一岩组与第二岩组间存在短暂的沉积间断外,均呈整合接触,从老到新为:
(1)狼山群第一岩组:(PJ1)相当于书记沟组,主要分布在狼山南部,在狼山北东侧零星出露,厚度大于471m,与下伏太古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岩性为:
下部: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钾长片麻岩及二云母石英片岩,岩石中常有长英质条带或眼球状脉体,该段岩性夹角闪片岩、绿泥黑云石英片岩。
上部:黑云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斜长云母石英片岩夹钠长钙质片岩、变粒岩及浅粒岩。
该组岩性其基本特征即云母石英片岩类在整个成矿域
分布较稳定,其他特征在成矿域不同地段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混合岩化强度,在不同地段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矿区分布地段混合岩化强度明显强于非矿区地段的变化规律。
(2)狼山群第二岩组:相当于增隆昌组,是成矿域Cu、Ph、zn、s的主要含矿层,其岩性特征狼山南、北两侧存在一定的差异。
狼山北侧:第二岩组分为三个岩性段,从老到新为:
下部为碳质千枚状片岩,碳质千枚状片岩及钙质绿泥石片岩,绿泥石英片岩夹大理岩透镜体。
上部:碳质石英片岩,含碳云母石英片岩,碳质千枚状石英片岩夹角闪片岩。
总厚320m。
中部,炭质板岩相变则为:炭质千枚岩底部夹角闪片岩。
上部二云母石英片岩,碳质二云母石英片岩,碳质千枚
状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内夹斜长角闪岩脉。在矿床分布地段,其底部的二云母石英片岩具明显的蚀变现象,主要表现为:绿泥石化、黄铁矿化及退碳现象。
厚度大于360m。
狼山南部:为了便于与北侧对比本文中也将第二岩组分为三个岩段,从老到新为:
石英岩、紫云母石英片岩、砾岩、含砾石英片岩夹钠长钙质片岩、变粒岩、浅粒岩,厚度变化较大,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碳质板岩、白云质大理岩、重晶石结晶灰岩、白云岩,它们在不同地段组合特点有异,可成互层状,也可成为以某一岩性为主而其余者呈夹层出现的形式,岩段底部夹钠长钙质片岩及变粒岩、浅粒岩。
总厚350m~400m。
碳质千枚状片岩、碳质石英片岩、绿泥绢云母石英片岩、夹云母石英片岩及灰岩透镜体。
总厚75m~100m。(狼山群第二岩组)在狼山南、北两侧,虽然其岩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具有以下共同特点:各岩段富矿特征为:内存在矿化,狼山南侧主要表现为铜矿化,狼山北侧主要表现为Ph、zn矿化,多数虽不构成工业矿体,但在构造活动强烈地段,可富集成工业矿体:为赋矿层位,成矿域“层控型”Cu、Ph、zn及硫铁矿矿床,基
本均赋存在该层位中。其下部普遍存在cu、Ph、zn矿化,但无工业矿体存在。
在狼山北侧,岩相及岩性相对稳定。狼山南侧表现为岩相及岩性相对稳定,具体表现为在矿区分布地段为石英岩、石英片岩类且厚度较大,而非矿区地段则相变为含砾石英片岩以致砾岩,厚度较小。
在赋矿地段,泥质岩、碳酸盐岩及泥炭质碎屑岩,呈互层状,在非赋矿地段则岩性组合单一,厚度明显变小以致沉积尖灭。岩相及厚度在狼山南、北两侧很稳定,不同地段所存在的差异仅仅表现为下部的岩性蚀变现象在矿床分布地
段明显强于非矿床分布地段。
(3)狼山群第三岩组:相当于阿古鲁沟组,是成矿域
分布最稳定的岩层,不含矿,由于剥蚀作用强烈,部分地表往往成“孤岛”状分布,其岩性分为两段:
下段石英片岩、片状石英岩类,与下伏的第二岩组岩相具渐变特点。
上段中厚层质纯石英岩夹薄板状石英岩。
总厚200m~300m。该组岩性岩相相对稳定,在成矿域不同地段,均表现出相同性,分布广泛,往往可沉积超覆于第二岩组的下部层位上。
关于成矿域元古界的建群,目前存在着较多的分歧意见,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系我队根据狼山一带的地层建群,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