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理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地理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2009-06-26 19:21:00| 分类:文以载道|举报|字号订阅
摘要:中国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所造成的文明差异也很大,语言的差异就是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的生活方式,生理结构的差异,气候的差异等进而对语言个个方面的影响,初步对这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关键词:语言差异;南北方语言差异;方言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分类号:H0-09T<
引言: T<整个中华名族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而文明的标志是文字,系统后就成为了语言,祖国博大精深,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成一方方言。虽然祖国各地语言各异,但同属一个语系—T<汉藏语系。所以我国各大
方言区其基本词汇、语法结构差别不大,语音方面却各有特点。所以语音差异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尤其是南北差异甚大,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有着重大意义。我国南北方方言在语音方面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而在南方为何又有如此繁多的方言区?在此研究地理环境对语言的影响,以中国南北方语言差异为例。
正文:
T<翻开历史的画卷,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一直延续着,引领着悠悠中国上下五
千年的历史文化。横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纵看文明历史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中国南北方地理环境对语言差异的影响。
自古以来,北方就是个广阔的地方,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一望无垠的大沙漠,是个适合游牧迁移的地方,所以一直过着游牧的生活,久而久之,渐渐形成一种游牧文明,一直指引着北方人民的生活。而相比较与南方的多山丘陵的地区,南方就比较适合种植业的发展,所以,也久而久之,南方就成了农耕之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植农业的生活。
两大文明的对峙,形成南北方文化的差异,也导致文明的分化。就语言这方面来说,南北方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每一个地方的语言都与其生活的坏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生活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生活的圈子,这个生活的圈子就会有大家共同的话题共同语言,T<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各个地区的语言方面的差异,这
更与他们生活的坏境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不同的地区是有不同的语言的,具体来说,他们讲话的语音,因为不同地区需要不同的语音来表达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然而不同的人格气质与身体素质构造(声带发育的不同)就会产生语音差异。此外还表现在词汇方面,因为不同的地区对同一样的东西是有不同的表达的,所以就会造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词汇,而随着时间的迁移,慢慢地各自的地方词汇就会慢慢分化,慢慢形成地方特色的词
汇量了。另外,南北方在说话的时候就会形成一定的语法规则,然后经过学者的记载,时间的沉淀,慢慢就会形成各自地方语言语法的差异。
因为南北各自不同的自然坏境使得南北方居住坏境也不尽相同。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的自然灾害,导致人口迁移。人们的迁移又会对语言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期间也会造成语言上的差异,这都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的差异对语言的发展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和影响。1南北环境差异总体概说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南北差异甚大从地形上讲北方以高原平原为主,而北方高原以平坦开阔为特征,山地分布较少。所以地形开阔,一望无垠;而南方则不同,主要是丘陵山地,多河流山脉,地形纵横交错,切割非常明显,导致交通阻塞,地区分块较闭塞,因而对外交流不便。
在从气候上区分,北方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而且大陆性特征明显。以秦岭淮河800毫米等降水线为界,北方相对南方来说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而且季节及年分布不均衡。冬季寒冷较慢长,夏季凉爽较短暂,生存环境较恶劣,尤其是往中西部内陆延伸的区域。常有旱灾、白灾(雪灾)、蝗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南方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而且海洋性显著。因而相对北方来说降水丰富,气候湿润。冬季温暖短暂,夏季炎热漫长,生存环境较适宜,自然灾害以涝灾,台风为主。
2环境作用于人产生南北两大文明
综上述南北方的地形、气候、自然灾害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南北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格体质、声带的发育等。也就说自然环境在塑造人的时候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即自然环境对人的基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综合了地理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最终形成了北方以游牧文明为主;南方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两大格局。
北方游牧文明与南方农耕文明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
“上有腾格里之熳火, 下有额托格地母之热力, 以精铁为父, 以榆林草木为母。”—蒙古族《祭灶词》
游牧文明的特点在于动。游牧民族过着飘泊的游牧生活,居无定所,当游牧民族有了骏马相助的时候就大大加大了活动范围。也只有骏马才成就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由于是以畜牧业为主,因而主食是肉类、乳类、面食。
农耕文明的特点在与静。农耕民族过着安逸的定居生活,具有定所,由于南方河流交错,因而主要交通工具是船,严重受自然的限制,在速度和范围上远比不上北方游牧民族。因以种植业为主,其主食必然是米饭。
不同的地形、气候等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格体质、声带等,也就造就了不同的语言,尤其在风格上有巨大的差异。
这些地理环境的差异体现在影响上就是,由于地形的影响,北人有一种大大咧咧、满不在乎、昂视阔步的气势。他们认为这就是男子气概,他们认为应该自
称"汉子"。你经常听人说:"北方汉子",没听说过"南方汉子"。由于气候的影响,北方崇尚简朴,南方追求华美,很大程度上也是地域特点造成的。北方冷而干燥,把毛毯、彩染布挂在墙上,显得温馨暖和。北人喜欢毛皮,耐寒。南人喜欢竹制品,又凉快又经得起沤。地形与气候同样造就了阳刚与阴柔,外放与内敛,北方唱戏热闹喧天,有些剧种干脆是"吼"出来的,如秦腔。南方唱戏抑扬顿挫、一唱三叹,许多剧种近似于民间小调,如黄梅戏、花鼓戏。北剧讲究真功夫,适合演帝王将相,演历史剧。南剧玩弄小情调,更适合才子佳人,民间传奇。北剧艺术的代表是京剧,特点是男人扮女人。南剧艺术的代表是越剧,特点是女人扮男人。北人吹唢呐,唢呐是在天上跑的,吹的时候头往上扬,扭脖耸肩,直抒胸臆,造成把曲调送上去的动势。所以唢呐声可以跨过黄河,飞越崇山,黄土地黑土地的,有辐射力穿透力。南人吹箫,箫是游走的,吹的时候要静如处子,低头眯眼,缓吐长音,隐隐约约,如倾如诉,似有似无,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有一种底韵。
在价值观念上,北方人看待事物是一种“格局”;而南方人看事物是一种“情调”。
4.3:两大文明下的总体语言差异
不同的文明就会有不同的语言形式。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分布在北南文化线(通州县东—南通市东—长江—靖江市北—长江—镇江市东—丹阳县西—金坛县西—溧阳县西—溧水县南—高淳县北—广德县—郎溪县—宣城市—芜湖县北—繁昌县—南陵县东—铜陵县—铜陵市东—青阳县东南—石台县北—彭泽县—湖口县南—九江市南—瑞昌市—长江—黄石市—武汉市南—长江—临湘县—常德市—沅江—怀化市—靖州县—通道县—永州—郴州—桂林东—贺州—柳州南—河池南—百色)以北的全部汉族居住区。由于地形平坦开阔,所以易于交流融合。在这么广大的范围内,语言能如此一致,世界上是罕见的。
而南方就有六大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而各大方言又有不同的派系,非常繁多复杂。这在很大一部分是受地形影响,由于地形崎岖闭塞,对外交流不便,一座山,一条河就可能成为方言划分的基本界限。
就拿粤方言为例: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主要用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中间。粤语声调非常复杂,广州话有9个声调。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特征较完整的方言之一,包含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粤语内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站汉族总人口的5%。
粤方言内部分为:粤海方言片(内含广州方言(广东广州一带)、南番顺方言(广东南海、番禺、顺德一带)、罗广方言(广东肇庆、四会、罗定、广宁、怀集、封开、德庆、郁南、阳山、连县、连山一带,以肇庆话为代表)、香港方言(香港一带))、四邑方言片(广东新会、恩平、开平、台山一带,以台山话为代表)、高阳方言片(广东阳江、雷州半岛一带)、桂南方言片(内含邕浔粤语(广西南宁市、邕宁、崇左、宁明、横县、平南一带以及柳州市部分地区,以南宁话为代表)、梧州粤语(广西梧州、大安、丹竹、武林、桂平、金田、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