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草药—花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槿花
木槿花
Flos Hibisci
(英)Shrubalthea Flower
[别名]白槿花、大碗花。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3—4m。茎多分枝,幼枝密被黄色星状毛及茸毛。叶互生,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7cm,宽2—4cm,不裂或中部以上3裂,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齿。花大,单生叶腋,直径5—6cm,花柄长
4-14mm;小苞片6—7,线形,有星状毛;花萼钟形,5裂,有星状毛及短柔毛;花瓣白色、红色、淡紫色等,常重瓣;雄蕊和柱头不伸出花冠。蒴果长圆形,长约
2cm,顶端有短喙,密生星状毛。种子褐色。花期7—10月,果期9-10月。
全国有栽培。
[采制]夏、秋季花
初开放时采收,晒干。
[性状]花呈不规则形,长1.5—3cm,宽1-1.5cm,基部钝圆,柄短,苞片一轮。花萼灰绿色,裂片卷缩或反卷;花柄、苞片、花萼外均有细毛;花瓣10枚,皱折,淡黄或淡紫蓝色,倒卵形,基部密生白色长柔毛;雄蕊合生成蕊柱,花药多数,呈紫黑色。气微、味淡。
[化学成份]含皂草黄甙(saponarin)、肌醇(inositol)、粘液质。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痢疾、腹泻、白带。用量3—9g。
合欢花
合欢花
Flos Albizziae
(英) Silktree Albizzia Flower
[别名]夜合树、绒花树、鸟绒树。
[来源]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花序。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16m。树皮灰褐色,小枝带棱角。二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镰状长圆形,两侧极偏斜,长6—12mm,宽1—4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花序头状,多数,伞房状排列,腋生或顶生;花萼筒状,5齿裂;花冠漏头状,5裂,淡红色;雄蕊多数而细长,花丝基部连合。荚果扁平,长椭圆形,长9—15cm。花期6—7月,果期9—11月。
生于路旁、林边及山坡上。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
[采制]夏季花开放
时择睛天采收,及时晒干。
[性状]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长O.7-1cm,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
[化学成份]含皂草黄甙(saponarin)、肌醇(inositol)、粘液质。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用量4.5—9g。
[附注]树皮(合欢皮)含皂甙、鞣质,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能;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打伤痛。叶含鞣质、槲皮甙。
红花
红花
Flos Carthami
(英) Safflower
[别名]草红花、刺红花、杜红花、金红花。
[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管状花。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1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长椭圆形,先端尖,无柄,基部抱茎,边缘羽状齿裂,齿端有尖刺,两面无毛;上部叶较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片数层,外层绿色,卵状披针形,边缘具尖刺,层卵状椭圆形,白色,膜质;全为管状花,初开时黄色,后转橙红色;瘦果椭圆形,长约5mm,无冠毛,或鳞片状。花期5—7月,果期7—9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采制]夏季花橙红时采摘,阴干、晒干
或烘干。
[性状]管状花长
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细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化学成份]含红花甙(carthamin)、新红花甙(neocarthamin)、红花醌甙(carthamone)、红花多糖、棕榈酸、肉桂酸、月桂酸。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用量3—9g。
[附注]果实称白平子,含“红花子”油,油能降胆甾醇和高血脂;软化和扩血管,防衰老,调节分泌。
芫花
芫花
Flos GenkWa
(英) Lilac Daphne Flower Bud
[别名]杜芫、老鼠花、黄阳花、野丁香花。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的花蕾。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达1m。茎略带紫褐色,幼时有柔毛。叶对生,有的互生,椭圆形,长3—6cm,宽1.5—2cm,下面有绢状毛。花先叶开放,3—7朵簇生于叶腋;花被筒状,先端4裂,淡紫色,外被白色短柔毛;雄蕊8,上下2轮,生于花被筒;子房1室,瓶状,被白色柔毛。柱头头状,红色。核果肉质,白色。种子1粒。花期4—5月,果期6月。生于路旁及山坡林间。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
[采制]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
质,干燥。
[性状]常3—7朵生于短花轴上,基部有苞片1—2片,多脱落为单朵。单朵为棒状,多弯曲,长1-1.7cm,直径约为1.5mm;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绿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裂呈花冠状,裂片淡紫色或黄棕色。质软。气微,味甘、微辛。
[化学成份]含芫花素(genkwanin)、芹菜素(apigenin)、羟基芫花素、芫花瑞香素(genkwadaphnin)、淡黄木樨草甙、淡黄木樨草甙—7—甲醚。
[性味]性寒,味苦、辛;有毒。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疥癣秃疮、冻疮。用量1.5—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