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上册)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2024)上册教材简析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2024)上册教材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26e1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e.png)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本册教材的设计注意下面几点: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分类概念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例如,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安排了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实际活动,感受、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分类教学也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以及不同的分法。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把减法和加法适当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比较熟练地掌握加、减的计算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实验教材的10以内的加、减法,仍是把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从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开始,把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把有关的加、减法算式对照排列,便于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逐步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逐步会利用联想算出加、减法式题的得数。教材最初出现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算式,逐步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算式(两个加法的或两个减法的),再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的和两个减法的),使儿童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到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学生就能把这种规律性的联系运用于学习新知识中,实现学习的迁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7c9df42581b6bd97f19ea6a.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秋季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安排一、准备课(2课时)二、位置(2课时)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1.1~5的认识……………………………………………………… 6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四、认识图形(一)(2课时)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7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3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课时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七、认识钟表(2课时)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1.9加几……………………………………………………………… 3课时2.8、7、6加几……………………………………………………… 2课时3.5、4、3、2加几………………………………………………… 4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九、总复习…………………………………………………………… 4课时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课时: 数一数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34262831b765ce05081472.png)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数学校本教材(上、下册) (1)
![一年级数学校本教材(上、下册) (1)](https://img.taocdn.com/s3/m/a0f4b41e581b6bd97f19ea33.png)
比17多1的数是(
你的学号是( 你在班上坐在第( 排。
)。
)。 )组第( )
生活中的数
19路
8
亲爱的小朋友们,愉快的寒假就要到了,请你多转 转水果超市,为家里买一次水果.一定要多问问同样的 水果在不同超市的价格哟!并把它记下来,最后选择最 便宜的超市买.每种水果买一斤,算一算,你这次买水 果一共节省了多少钱? 项目 水果
超
市
价
格
在这次买水果中,我一共节省了(
)元()角
<<走向生活>>
数学 · 一年级 · 上(配人教版)
旬阳县城关小学数学教研组编写
内部使用
陕西省旬阳县城小学校本教材
ZOUXIANGSHENGHUO
一年级数学 下册Biblioteka 年级班姓名
“数学取之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这是 数学的真谛,也是学数学的价值。基础是基石、 实践是关键、创新是目的,基于这一目标,这 本散发着寻“宝”墨迹、凝聚着老师爱心的校 本教材《走向生活》与小朋友们见面了!它将 会陪伴你一路前行! 《走向生活》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 性、可读性、综合性于一体。打开它时,你会 在实践中了解生活中的数学,感受生活的乐趣; 你会在鉴赏中感悟家乡美丽富和历史悠久;你 会在益智游戏中快乐健康成长,尽享童年的幸 福! 翻过《走向生活》时,你的心理会充满希 望与自豪!愿《走向生活》能给每位小朋友留 下一点点启迪,带去老师们最真挚的祝福!
旬阳城关小学
数学教研组编写
前后左右………………………………….1
你发现了什么…………..……….………2
小小魔术师……………………………...3 奥运伴我行……………………………...4
我会购物啦………………………...……5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整理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eb1f9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7.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0第一单元数一数0第二单元比一比: 1. 比多少 2. 比长短 3. 比高矮0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 1-5的认识 2. 比大小 3. 几和第几 4. 2-5的分与合 5. 加法 6. 减法7. 0的认识和加减法0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0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 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0第五单元分类0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 6和7的认识 2. 6、7的分与合 3. 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 4. 解决问题 5. 8、9的知识 6. 8、9的分与合7. 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8. 解决问题9. 10的认识10. 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11. 填()12. 连加连减13. 加减混合14. 整理和复习(一)15. 整理和复习(二)0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 数数、读数 2. 写数 3. 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0第八单元认识钟表0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 9加几 2. 解决问题 3. 8、7、6加几 4.解决问题5. 5、4、3、2加几 6.整理和复习0第十单元总复习:1. 20以内的数 2. 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图形4. 认识钟表0一年级下册0第一单元位置:1. 位置(1) 2. 位置(2)0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十几减9 2. 十几减8 3. 十几减7 4.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数的组成 2. 读数、写数 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 2. 简单的计算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 认识时间(1) 2. 认识时间(2) 3.单元测试题第八单元找规律: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第九单元统计:1. 统计 2. 单元测试题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0二年级上册0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 认识厘米和米 2. 认识线段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4.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5.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 连加7. 连减8. 加减混合9. 加、减法估算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特点2. 直角的认识 3. 单元测试题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 2. 5的乘法口诀 3. 1、3、4的乘法口诀 4. 乘加乘减 5. 6的乘法口诀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 7的乘法口诀 2. 倍数 3. 8的乘法口诀 4. 9的乘法口诀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数的组合 2.数的排除第九单元总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表内乘法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4.观察物体5、统计 6.综合练习(一)7.综合练习(二0二年级下册0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 解决问题(1 2. 解决问题(2)3.解决问题(3)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 2. 除法 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1. 锐角和钝角 2. 平移和旋转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 解决问题(1) 3. 解决问题(2)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 .1000以内数的认识 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近似数 4.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 2. 两位数减两位数 3. 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 4. 估算第八单元统计:1. 统计表 2. 统计图第九单元找规律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0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1.1 毫米、分米的认识 2. 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加法 2. 减法 3. 加减法的验算第三单元四边形:1. 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 3. 周长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 估计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五单元时、分、秒:1. 秒的认识 2. 时间的计算 3.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 几分之一 2. 几分之几 3. 分数的简单计算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搭配问题 2. 可能性第九单元总复习0三年级下册0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 口算除法 2. 笔算除法(1)3. 笔算除法(2) 4. 笔算除法(3 第三单元统计:1. 简单的数据统计 2. 平均数第四单元年、月、日:1. 年、月、日 2. 24小时计时法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1) 3. 笔算乘法(2)第六单元面积:1. 面积和面积单位 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4. 公顷、平方千米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 认识小数 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0四年级上册0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0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2.亿以内数的认识(二)3.亿以上数的认识(一)4.亿以上数的认识(二)5.用计算器计算6.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0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和角(一) 2.直线射线和角(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一) 3.笔算乘法(二) 4.笔算乘法(三)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一) 2.垂直与平行(二 3.平行四边形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 4.整理和复习(一) 5.整理和复习(二)第六单元统计:1.统计(一) 2.统计(二) 3.统计(三)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合理安排(一) 2.合理安排(二)第八单元总复习:1.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 2.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二)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 4.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二) 5.总复习——统计图(一) 6.总复习——统计图(二)0四年级下册0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 2.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2) 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4. 有关0的运算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 位置与方向(1) 2. 位置与方向(2) 3.位置与方向(3)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 加法交换律 2. 加法结合律 3.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 乘法分配律 5. 减法的运算性质 6.除法的运算性质7. 乘法的简便计算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意义 2.小数的读法3、小数的写法 4. 小数的性质 5. 小数的大小比较 6.小数点移动7. 生活中的小数8.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第五单元三角形:1. 三角形的特性(1) 2. 三角形的特性(2) 3.三角形的分类 4. 三角形的内角和 5. 图形的拼组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数学广角(1) 2. 数学广角(2)3.数学广角(3)第九单元总复习0五年级上册0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连除、除加、除减 6.解决问题第三单元观察物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列方程解应用题 4.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3.梯形面积的计算 4.组合图形的面积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1.小数的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4.观察物体 5.可能性6.解决问题0五年级下册0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 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 2.分数的意义(二) 3.真分数和假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 5.约分(一) 6.约分(二) 7.通分(一)8.通分(二)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0、整理和复习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 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 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第六单元统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1.因数与倍数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4.图形的变换0六年级上册0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乘法应用题 3. 倒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除法应用题 3. 比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分数应用题第四单元圆:1. 圆的认识 2. 圆的周长和面积 3. 扇形 4. 轴对称图形第五单元百分数: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 百分数应用题 4. 纳税 5.利息0六年级下册0第一单元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 比例的应用第二单元圆柱、圆锥和球:1. 圆柱 2. 圆锥 3. 球第三单元简单的统计(二):1. 统计表 2. 统计图0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和数的运算 2.代数初步知识 3. 应用题 4. 量的计量 5.几何初步知识 6. 简单的统计0。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_电子教材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_电子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4dfd728c5da50e2524d7fc5.png)
P031
3.逐步提高数学 活动的要求。
(1)由“一图一式”到 “一图两式”。
(2)由分好实物让 学生填数,到 让学生自己分 实物自己填数。
P032
(3)逐步提出有次序地分的要求。
P035
P037
4.让学生有兴趣地练习和记忆。 对口令
P031
找朋友
P037
玩数字 卡片 P034
P036
猜一猜
P062
P066
P068
3.重视解决实际问题。
(1)改革应用题教学,层次清楚地安排解决 问题的内容。 ①用图画呈现已知条件,不提问题,算式中 给出运算符号
P053
② 用图画或图文结 合呈现已知条件,提 出问题。
P058
③ 用符号表示已知 条件和所求问题。
P061
④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谢谢各位!
P006
第三单元 分一分
一、教学内容
把一些东西按某种标准分类。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现 实情境中感受 分类的意义和 必要性。
P007
2.练习安排层次 清楚。
(1)给定标准让学 生分类。
P007
P008
(2)自选标准分类。
P008
(3)把分类方法用在现实生活中。
P008
第四单元 认位置
选择条件 解决问题
P096
提出问题
P099
P099
如何使用教材?
1.认真钻研教材; 2.敢于创新; 3.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机动教学 时间。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
地址:南京市定淮门大街11号商会大厦B2104室 邮编:210036 电话:025-86217370 传真:025-86217373 网址: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高清电子教材(五四制)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高清电子教材(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1dd4ae6a5727a5e9856a61e8.png)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பைடு நூலகம்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 (bbbywzy) + 中小学智汇(zxxzh)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2b1917bbed5b9f3f80f1c23.png)
度量曹春莉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46-49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尺和尺的使用方法。
2、用自己的度量单位去量实物。
3、用标准化的度量单位去量实物。
4、感知米和厘米的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愉悦与知识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操作课件:小熊猫和小白兔在干什么呀?(跳远)谁跳得更远呢?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比较出它们跳的结果呢?(学生自由回答)他们到底跳了多少,谁跳得更远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这个问题有关的知识。
2、操作课件:你知道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在用手和脚量东西)师:哦,他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量物体的长度就叫做:板书课题:度量3、他们在用什么测量?(多媒体演示诈、脚步、脚底)4、小结:我们身上的这些器官都可以帮助我们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自主探索:1、实际运用度量的工具引出“尺”现在让我们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诈”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好不好啊?学生先量——反馈方法就请小朋友用这种方法量一量。
(出示表格)2、学生实际操作。
3、学生汇报,老师填表。
老师也来量一下,你们看老师量出来是几诈?4、师:为什么同样的课桌,量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手有大小或每一诈的长度不一样)5、对,量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结果就不一样,看来我们要用统一的标准来测量。
请你选择篮子里的工具来量一量。
(学生量)反馈:用铅笔量,用小棒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用什么工具量更方便呢?(尺)三、新知识教学:1、认识度量工具——尺。
老师带来的几把尺,让学生认识一下。
2、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手中的这把尺吧。
观察尺:你看到些什么?介绍尺的各部分名称:这一条条的线是刻度,尺上有很多刻度,从0—1之间的这段距离为1厘米,还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1厘米大约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
问:找一找身边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学生回答)3、媒体演示:这是几厘米的尺,它是由几个1厘米连接而成的?你们的尺长几厘米,15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出示米尺:这把尺里有几个1厘米?它长(100厘米),这是一把米尺我们也可以用另一个长度单位来表示这把尺的长度——米(m),所以我们就说板书:1米=100厘米1m=100cm3、学习尺的使用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672be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4.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1-51. 数数:认识1-5个物品2. 认识数字1-53. 数数活动4. 形状和颜色第二单元:认识6-101. 数数:认识6-10个物品2. 认识数字6-103. 数数活动4. 数字顺序第三单元:认识11-151. 数数:认识11-15个物品2. 认识数字11-153. 数数活动4. 数字顺序第四单元:认识16-201. 数数:认识16-20个物品2. 认识数字16-203. 数数活动4. 数字顺序第五单元:认识21-301. 数数:认识21-30个物品2. 认识数字21-303. 数数活动4. 数字顺序第六单元:认识图形1.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2. 辨认不同图形3. 排列图形4. 组合图形第七单元:认识长度1. 认识长短2. 使用长度比较物体3. 使用长度比较图形4. 使用长度比较物体和图形第八单元:认识重量和容积1. 认识轻重2. 使用重量比较物体3. 认识大、小容量4. 使用容积比较物体第九单元:认识时间1. 认识时间的早晚2. 认识钟表的指针和数字3. 一天的时间4. 一周的时间第十单元:认识金钱1.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2. 用人民币购物3. 辨认和支付钱币4. 找零和计算金额第十一单元:认识温度1. 认识冷、热的温度2.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 温度的变化4. 温度的比较和排序第十二单元:认识数据收集1. 收集数据:观察和记录2. 表格和图表3.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4. 数据的应用以上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通过这些单元的学习,孩子们将逐步认识数字、图形、长度、重量、时间、金钱、温度以及数据收集等数学概念,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这些内容旨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编排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和趣味性,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希望通过学习这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孩子们可以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部编新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新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e3b54d94028915f804dc218.png)
部编新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准备课》教材分析(第1课时)本节课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教材安排了一幅新学期开学图。
通过此图,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主体图后面还单设了两页抽象出数的物品和数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1~10各数的含义。
主题图借助主题图“美丽的校园”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遵守纪律、按时到校、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好好学习、锻炼身体。
通过学生计数图中人和物的数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观察事物的方法、语言表达的能力,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奠定基础。
帮助学生感受数与生活的关系,产生并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保留对学习的新奇感,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喜欢数学,喜欢上学。
教材还将“美丽的校园”中的人或物抽取出来放在集合圈中,并在集合圈旁标上相应的1~10各数。
值得注意的是对情境图的观察要经历一个过程,即用集合图表示事物到出示相应的数,教学时体现这样的认识过程,可以使学生看到主题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来表示,既渗透了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了数学化的过程,又将数数与认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师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1~10各数的时候要了解学生认数和读书的情况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认数的情况。
初步了解物体计数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建立课堂常规。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准备课》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认数的情况以及计数的基本方法突破建议:(1)精心制作好教具、学具、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使学生经历唱数到点数的过程,感受到点数与物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全面观察主题图的之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数出图中人物、物品的数量,用集合的方式从主题逐一抽象而出,并逐一抽象出各数。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教解析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教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ac6a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1.png)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原教材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图形拼组
例3:看谁搭得高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新教材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看谁搭得高
例3:图形拼组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新教材
认识
问题的解决
图形的关系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看谁搭得高
例3:图形拼组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主题图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区别:第一题连一连中删 掉了圆柱形的饼干,正方 体改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 魔方。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区别:第二题的中减少了一个 长方体,增加了一共有( ) 立体图形。答案是10个,原本 是11个,这也是放在十以内数 的认识之后教材的另一改变。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没有变化
二 教学内容
二 教学内容
例1:做一做第1题。 区别:第1题是旧教材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 第1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 游戏的范例,要求学生在看不见实物 的情况下,按指定的图形名称摸实物。 使学生通过触摸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 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增强空间想 象能力。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立 体图形的认识。可以根据特征拿物体、 根据物体说特征的方式加深对立体图 形的认识。
二 教学内容
相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3:图形拼组(用相同的图形) 区别:例题中新增8个小正方体拼成 的大正方体。对话中增加了“我用” 两个字。 设计意图:原教材只学习五以内的认 识,现在是学完10以内的认识后, 结构上更加合理。 教学建议:拼组出新的图形,进一步 直观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不相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