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涉及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2、了解《左传》及课文的背景框架。

3、引导学生逐步分析与品味文中说话技巧,把握人物形象,领略人物的才华与品德。

4、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和掌握本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的意义和用法。

2、品味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探究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分析烛之武的“说话”技巧。

2、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概况。

2、通过朗读正音,通过注释疏通文章,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你们在初中学过的一篇课文《曹刿论战》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述了曹刿与鲁庄公关于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过程,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曹刿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赢得胜利,可见他具备良好的军事能力,可同样是敌强我弱的局面,有人却可以通过口才之能免去一场战争的发生,使得自己的国家转危为安,这个人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烛之武。

二、了解左传

(PPT展示《左传》的介绍)

这篇《烛之武退秦师》同样源于《左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记叙了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内容包括二百五十五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左传》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整体感知全文

(放课文录音,请同学们对照录音纠正读音,并结合注释梳理全文)

认读生字:贰、氾南、佚、缒、杞;认读多音字:逢

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何厌之有(餍)、共其乏困(供)、秦伯说(悦)、知(智)(请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大意,并请学生概括)

教师总结:结合同学们的回答,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这样概括: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举荐烛之武,烛之武临危受命,只身与秦伯面谈并说服秦伯退兵,免去一场战祸。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整理文言知识,多看注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品味烛之武的能言善辩。

2、概括烛之武的形象,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这篇课文的大意,现在我们来细节化分析这篇课文。首先请同学们看到课后练习的第三题,这是评论秦伯退兵的一段文字,大家看到第二行:烛之武一言使秦穆公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就是说,烛之武之所以能够翻转局势,说服秦伯退兵,是因为他把利害关系分析的很透彻,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二、分析全文

(一)(课件展示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朗读全文)

1、秦晋两国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什么?

2、课文如何安排烛之武的出场?

3、郑伯请求烛之武担当大任,烛之武为什么先辞后许?

4、烛之武怎样说服秦伯退师?

5、秦伯退师后,晋文公的反应和表现是怎样的?

(二)引导学生具体分析

1、(请学生看到第一段)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国,可以想象郑国的处境是危在旦夕的。而晋攻郑,是为了扩大领土,无礼和有二心都是借口。同学们要注意到秦国是晋国的同盟,与郑国没有直接的冲突关系,这一点对烛之武劝退秦师非常重要,因为攻打郑国,晋国可谓是天时地利都占了,只有人和这个突破口可以一试了。

2、分析第二段

(请同学回答课件上的第二题。)

通过第二段我们知道,郑国处于危机之中,烛之武能得到重臣佚之狐举荐,想必大家对烛之武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有才能之人。而通过他人之口来介绍主角,这属于侧面烘托。这样即便未出场,我们已经关注起他了。

而烛之武与郑伯的对话其实颇有意思,烛之武之所以一开始推辞,谦虚中带着些对郑伯之前不重用他的责怪,同时也是为自己留后路,毕竟劝退秦师并不是容易的事,他如果立即答应下来,反而让人觉得事情好像很简单,便体现不了自己的作用了。

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辞,先是言辞恳切的认了错,再说道“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那么无论烛之武有什么理由都不能拒绝了,而烛之武的确答应了,这是一种爱国之情,是为了国家利益而许。

3、重点分析品味第三段

(课间展示夜缒而出的图片)

同学们,第三段的开头“夜缒而出”,大家结合图片看看,是在城楼上用绳子拴着烛之武一点点放下,城门是关着的,烛之武要这样出城,说明了郑国面临的情势非常的危急。同时也是向秦伯示弱、示好。

第二段只有125个字,但是烛之武却能凭此说服秦伯,他的言辞高妙在哪里?

我们可以把烛之武的话分成四层,第一层,开门见山的指出“郑既知亡也”,但“亡郑”并不有利于秦。

(课件展示三个国家的地理方位图)

同学们可以看到,秦在西,郑在东,中间还有晋国,烛之武指出,攻打郑国只会让晋扩大领土。这是用事实动摇秦晋的关系。

第二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表明“舍郑”对秦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不攻郑,秦国能得到实惠和利益,这是烛之武正面提的一个建议,攻还是打,想必秦伯的内心已经有所动摇。

第三层可以说是漂亮的一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君之所知也”,插叙了一个前提,即秦晋两国的历史问题,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直接指出晋是不可信的,晋有前科,不可能真的想与秦均分利益。

第四层时,烛之武提醒秦伯应当提防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的胃口那么大,灭了郑国之后,迟早要对秦下手的。因此“唯君图之”,希望秦伯能考虑自己说的话。

可以看到,烛之武的话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句句击中要害,句句切实在理,使秦国退去包围,“与郑人盟”。这一段展示了烛之武高超的外交才能,是一位能言善辩且有胆识的人物。

4、分析第四段

(请学生回答晋侯得知秦退师后的反应并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晋侯也放弃攻打郑国,原因就是他说的三点:不仁,不智,不武。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不仁”是借口,他如果真讲仁义,那么这一场战争本不会开始,而“不知”才是真正的理由,失去盟军,再打也是“不武”了,毕竟二对一的必胜局面已将变成一对一,胜负难分,晋侯退兵是最佳选择,也反映出他这个人虽然虚伪背德,但是能审时度势,理智分析情况。不过总的说,就是一个字决定了打或者不打,那就是“利”字,课后练习第三题的评论就很明显指出了这一点,“春秋无义战,唯利而已”。

(三)总结人物形象与本文写作特点

1、(请学生结合之前的讲解,分组讨论,概括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并总结)

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之士、勇敢无畏的护国勇士、能言善辩的外交能人。

从烛之武的形象特点给我们什么启示?

即使年岁已高,仍心怀天下,勇敢无畏,善于洞察人心,极具智慧,遇事不乱,思维缜密,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

2、总结写作特点

这是一篇记叙散文,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希望同学们能仔细体会,例如第一段短短二十五个字就把整个事件的背景交代的非常清楚,第三段也只有一百二十五个字,却展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