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历史文化
嘉兴介绍
![嘉兴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3f5e8cf08a1284ac850432f.png)
• 例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则成长于 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 则成长于扬州妓院。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 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读这样的 小说时,读者经常会觉得非常“过瘾”, 他们从中感到了中国之“大”,感到了作 为中国人的自豪。他们会觉得拥有如此文 化格局的中国,不论政治风云怎样变化, 都是具有无穷生命力的,都是不可战胜的。 这种撼人胸襟的“大”的感受是从其他国 家的经典作品和新文学作品中很难得到的。
金庸的前期作品
•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 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书 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 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笔调, 《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 返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
金庸的中期作品
• 到了金庸的中期作品,道家思想、游仙思 想开始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做 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在这部作 品中既有郭靖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 之大者”以及郭靖夫妇为保卫襄阳壮烈牺 牲,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情 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以及单人独剑四方漂 游。
旅游资源
• 嘉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环境优美,是中 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嘉兴的 自然风光以潮、湖、河、海并存驰誉江南, 境内有革命圣地南湖 、“天下第一潮”海 宁钱江潮 、“江南水乡古镇”嘉善西塘 和 桐乡乌镇 ,以及海盐南北湖、平湖九龙山 等一批著名景点,构成了独有的江南水乡 特色。目前全市拥有国家AAAAA级景区2个, 国家AAAA级景区3个,AAA级景区1个,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 金庸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 创办人,并着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 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 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 炙人口。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 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 研究的风潮。
嘉兴运河历史
![嘉兴运河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6052652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a.png)
嘉兴古运河历史文化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
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
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山阳渎,后又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
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
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
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德简称,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
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
公元608年又开永济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
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镇江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
至此,建成以洛阳为中心,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
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
唐时浚河培堤筑岸,以利漕运纤挽。
将自晋以来在运河上兴建的通航堰埭,相继改建为既能调节运河通航水深,又能使漕船往返通过的单插板门船闸。
宋时将运河土岸改建为石驳岸纤道,并改单插板门船闸为有上下闸门的复式插板门船闸(现代船闸的雏型),使船舶能安全过闸。
运河的通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为解决汴河(通济渠)引黄河水所引起的淤积问题,进行了清汴工程,开渠50里,直接引伊洛水入汴河,不再与黄河相连。
这一工程兼有引水、蓄水、排泄、治理等多方面的作用。
在运输组织方面,唐、宋都专设有转运使和发运使,统管全国运河和漕运。
随着运河通航条件的改善和运输管理的加强,运河每年的漕运量由唐初的20万石,逐淅增大到400万石,最高达700万石(约合今 11.62亿公斤)。
由于航运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运河沿岸逐渐形成名城苏州和杭州,造船工业基地镇江和无锡,对外贸易港口扬州等重要城市。
嘉兴历史文化
![嘉兴历史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4ebabf27c1cfad6195fa702.png)
历史文化
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
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
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时为吴越战争之地,称檇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由拳、海盐两县。
三国吴时,因野稻自生,
更名禾兴,旋称嘉兴,至今已有1750多年。
唐代以来,嘉兴一直为富庶繁华之
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1921年,“一大”在南湖红船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庄严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嘉兴历代名人辈出,仅近现代就涌现出了文坛巨匠茅盾、国学大师王国维、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恺和张乐平、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大师
金庸等一大批名家大师,现有嘉兴“两院” 籍院士39名。
有关血印禅寺的传说:据清康熙《嘉兴府志·艺文》“血印禅僧传”记述: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占领嘉兴时,抢掠妇女数十人囚于岳王祠中,词中和尚仗义营救,被清兵乱箭射死,血沁入石,留下痕迹。
但到清代中期,在俞樾等人所著笔记小说中,将故事背景写成在明嘉靖年间倭寇扰犯时。
民国14年(1925)建血印禅院,并勒碑赞颂血印僧反抗倭寇的不屈精神。
现在寺庙里的关于血印禅寺来源就是采用此说。
民国35年,诗人易君左来此凭吊,留下一副对联:川流不息,挺一身保数百人安全,纵遭惨死何妨?智仁勇信真兼备;血印犹存,修三塔留千万年业绩,早自破空飞去,贪嗔痴爱了无痕。
试谈嘉兴历史文化传统的主导取向
![试谈嘉兴历史文化传统的主导取向](https://img.taocdn.com/s3/m/b92b58f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6.png)
试谈嘉兴历史文化传统的主导取向*史晴**(嘉兴学院法学院,浙江嘉兴314001)摘要:该文认为:自秦汉以来,嘉兴历史文化传统的本质和主体是与中国主流文化一脉相承的,它的支柱和基础都是儒家文化,这里原有的较原始状态文化和大量异质文化无不被儒家文化包含并与之结合,嘉兴历史文化传统以重文崇学为基础,以淳正、文秀的民风为特征,是古代中国文化发展比较完满先进的典型之一。
关键词:嘉兴;历史;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K295.5Abstract:Since Oing Dynasty and Han Dynasty,the nature and essence of the historicai cuiturai tradition in Jiaxing is in iine with the main current cuiture in China.Its mainstay and foundation is Confucian cuiture.The unciviiized cuiture here and a iot of dissimiiar cuiture have been contained and amaigamated by it.The historicai cuiturai tradition in Jiaxing was founded upon education and iearning,characterized by civiiization and honesty.It is one of the advanced modeis of ancient cuiture in China.Key words:Jiaxing;history;tradition;cuiture.CLC:K2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079(2003)05-0090-03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远古文化曾在此焕发异彩。
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dbc9987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2.png)
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介一、概述1. 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意义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选工作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对这些文化项目传承者的肯定,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名录项目介绍2. 茶香悠远活化文明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嘉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茶文化不仅是对我国人民饮茶生活方式的展现,更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和表达方式。
3. 乌镇西栅奇绩乌镇西栅的保护工作一直是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通过将古镇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乌镇西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 嘉兴药师醉江南药师醉江南作为嘉兴的重要民间艺术形式,不仅代表了嘉兴地区的文化传统,更是嘉兴民间信仰文化的表现。
对药师醉江南的保护传承,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三、个人观点5. 对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看法作为一个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我对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出炉感到欣慰。
这一名录的评选,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嘉兴市文化自信的展现。
四、总结回顾6. 对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总结回顾通过评介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将有利于嘉兴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将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对其中的项目进行全面评介,同时共享了我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嘉兴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够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嘉兴市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城市,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选工作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嘉兴市文化自信的展现。
嘉兴文化简介
![嘉兴文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21e0000eff9aef8941e062a.png)
嘉兴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
春秋战国时期。
是吴越争战之地,有吴根越角之称。
秦时置县,称由拳。
三国吴时,喜见“野稻自生”,更名为禾兴,后改称嘉兴。
至明代,嘉兴已有“江东一大都会”’之美誉。
嘉兴文化深厚,名人辈出。
《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的全国名人有1800人,其中嘉兴就占了80余人;明清两代江浙共出进士2000多人,其中嘉兴就有600多人;现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中,嘉兴籍的有39位。
古今名人中,有唐代著名诗人顾况、刘禹锡,中国十大名相之一陆贽,晚清大儒沈曾植,国学大师王国维,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的沈钧儒,文坛巨匠茅盾,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皑和张乐平,著名物理学家黄昆,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
嘉兴水乡泽国,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有革命圣地南湖、“天下第一潮”海宁钱江潮、“一片真山水”海盐南北湖、东南沿海“北戴河”平湖九龙山海滨浴场、江南水乡古镇嘉善西塘和桐乡乌镇等。
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AAAA、AAA级景区各1个,AA级景区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上世纪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到嘉兴平湖乍浦一带勘察,并在《建国方略》中计划在此建设“东方大港”。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位于乍浦的嘉兴港已建成全国唯一的海河联运港,2001年4月嘉兴港正式作为一类口岸对外开放。
嘉兴港已拥有外海泊位1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千吨级泊位4个,年吞吐能力1500万吨。
2003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27万吨,步入了全国中型港口群行列。
目前,正在进行“沿海”生产力布局,高起点规划对外开放新平台。
即依托位于乍浦的国家级嘉兴出口加工区和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一一嘉兴港,整合嘉兴港区、海盐经济开发区和杭州湾大桥新区、平湖经济开发区和滨海工业区,形成浙北沿海产业带,重点发展石化、钢铁、机械设备、造纸、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等临港工业。
嘉兴历史文化文化艺术秉礼勤劳嘉兴介苏杭间,“土膏沃饶,风俗淳秀”,“不忧冻馁”。
嘉兴红色文化的资料
![嘉兴红色文化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88ffd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0.png)
嘉兴红色文化的资料嘉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红色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是指革命历史、红色记忆和革命精神在嘉兴地区的传承和发展。
下面将从红色文化的历史、红色景点和红色故事三个方面展开叙述。
一、红色文化的历史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之一,孕育了许多杰出的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
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阶段,嘉兴就成为了党的重要据点之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嘉兴的李达、陈延年等革命志士积极参与并对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红色景点嘉兴有许多著名的红色景点,如南湖红船、党史纪念馆等。
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党的早期成员在南湖上举行的助兴晚会的舞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
党史纪念馆则是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嘉兴对党的贡献而建立的,馆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向人们展示了党的艰苦奋斗和嘉兴人民的英勇事迹。
三、红色故事嘉兴有很多感人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讲述了嘉兴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
比如,李达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在党的早期发展阶段为党的事业付出了巨大努力,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还有陈延年、王昆仑等一批嘉兴优秀的红色英雄,他们在革命斗争中英勇顽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红色文化是嘉兴的瑰宝,是嘉兴人民的骄傲。
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激励人们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嘉兴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将继续激励着嘉兴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努力。
关于嘉兴的描述
![关于嘉兴的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0a320c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a.png)
关于嘉兴的描述
嘉兴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浙沪经济圈的核心位置。
以下是对嘉兴的一些描述:
1.历史文化:嘉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嘉兴有着众多古老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如南湖、西塘古镇等。
2.水乡风光:嘉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以其美丽的水域风光而闻名。
南湖、秀水街、乌镇等地方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欣赏江南水乡的景色。
3.茶文化:嘉兴素有“茶乡”之称,是中国龙井茶的主要产地之一。
龙井茶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而嘉兴的龙井茶更是享有盛誉。
4.经济发展:嘉兴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其区位优势使其成为沪苏浙皖四省交汇的中心地带,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企业发展。
5.交通便利:嘉兴交通便利,位于上海和杭州之间,有京沪铁路、沪杭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经过,使其成为沪杭两大城市的交通枢纽。
6.美食文化:嘉兴拥有丰富的美食文化,其特色小吃如粽子、醉鸡、三鲜粥等被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
7.教育资源:嘉兴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包括浙江大学嘉兴学院等知名院校。
综上所述,嘉兴是一个融合了丰富历史文化、优美自然景观和发达经济的城市,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
嘉兴人文历史发展的伟大成就
![嘉兴人文历史发展的伟大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404f75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3.png)
嘉兴人文历史发展的伟大成就嘉兴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
嘉兴的伟大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历史文化遗产到其在经济、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发展。
首先,嘉兴以其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作为一个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城市,嘉兴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湖,这是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的取景胜地,也是中国四大名湖之一。
在南湖附近还有石湖荡、外滩等自然景观。
此外,嘉兴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如王国维故居、钱王祠等,这些建筑物代表了嘉兴丰富的历史文化。
其次,嘉兴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进步。
嘉兴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开发区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嘉兴有着便捷的交通网络,连接着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这为嘉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嘉兴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纺织和化工行业。
嘉兴的纺织业源远流长,曾经是中国的蚕桑之乡,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纺织产业基地。
此外,嘉兴的旅游业也十分发达,南湖、乌镇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嘉兴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嘉兴拥有一流的高等学府,如嘉兴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嘉兴学院等。
这些学院为嘉兴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推动了嘉兴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此外,嘉兴还拥有一些优秀的中小学,为嘉兴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最后,嘉兴在文化领域也有着显著的发展。
嘉兴乡土文化丰富多彩,嘉兴话、太湖文化等都具有独特的特色。
嘉兴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摇篮之一,许多著名的文人、学者和艺术家都出自嘉兴,如王国维、沈尹默等。
嘉兴还有一些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南湖渔歌、嘉兴剪纸等,这些都为嘉兴的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嘉兴人文历史的伟大成就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进步以及文化领域的繁荣。
嘉兴不仅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也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嘉兴人文
![嘉兴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a3433e52ea551810a687e8.png)
嘉兴又名“禾城”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
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
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嘉兴史上用的名称也比较多,春秋叫檇李,秦称由拳,三国叫禾兴,后改嘉兴。
后晋时期在嘉兴置秀州,北宋又改嘉禾,最后还是叫嘉兴县嘉兴一带盛产稻米,也就是禾唐朝安史之乱时期,中原地区农业发展受损严重,全国指着嘉禾县一带的粮食呢史上有“太湖熟,天下足”的说法,主要是太湖下游的苏嘉沪小片以及杭嘉湖平原,而嘉兴始终在这些地区中心,叫个“禾城”也不为过另一种说法嘉兴最早出现在史书上是春秋时期,古称槜李,为吴越争霸战场,未有城池。
嘉兴建城于三国吴国黄龙元年,当年因为此地禾苗长势喜人,于是建城于此地叫为禾兴,后又叫为嘉禾。
但不久后因为吴国太子叫孙和,为了避讳再改为嘉兴。
这是嘉兴这一地名最早见于历史的时候。
当然,之后又有不少变更,如秀州。
建国后又叫回嘉兴,但上述这些古称包括禾城,都成为了嘉兴的别称而流传下来。
嘉兴著名文化景区:嘉兴梅湾历史文化街区、月河历史文化街区嘉兴西塘水乡乌镇历史人物:汪胡桢故居:“湖滨小筑”走出水利专家现代水利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汪胡桢,1897年出生在嘉兴府秀水县南门帆落浜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在嘉兴求学。
中学毕业后,汪胡桢考进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习水利专业,后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1924年,汪胡桢回国后赴母校任教。
1927年,汪胡桢与东南大学教授陆志鸿一起,对嘉兴城墙作了测量与拆除,在原有城基上开辟了环城马路。
1928年,汪胡桢参与对嘉兴市政建设的规划与整理。
同年,在梅湾街东区帆落浜,修建小楼奉养母亲。
1937年,抗战爆发,小楼遭毁。
1948年,原地重建现有故居,名“湖滨小筑”。
嘉兴-历史文化
![嘉兴-历史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1027063b84ae45c3b358c27.png)
•
经济开发区西南新区三河交叉的平原地带,北临 九里港,西有坟屋浜,南靠马家浜。从中出土的 器物和遗迹来看,有磨制有孔的石斧、弧背石锛 等生产工具,夹砂红陶素面腰沿釜、牛鼻式双耳 罐、带嘴平底盉等生活用具,以及地面木构建筑 住房、公共墓地和俯身直肢葬式,等等,是与黄 河流域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学术界将年代跨度 距今约7000年~6000年的、以马家浜遗址为代表 的、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的早期文化 定名为马家浜文化。同属此文化类型的罗家角遗 址中出土的156粒稻谷,经科学鉴定是距今7000 多年的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从而使嘉兴市境成 为迄今所知中国水稻的最早栽培地之一、世界最 早的水稻种植地之一。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城南偏西7公里的嘉兴
• 南湖中共“一大”会址位于嘉兴城南南湖。 主要建筑为位于南湖湖心岛的烟雨楼。烟 雨楼始建于五代。吴越国节度使景陵王钱 元璙筑台为登眺之所,取唐代杜牧“南朝 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雨中”诗意名楼。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 共产党成立。从此,嘉兴成为光荣的革命 纪念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载入中国 革命史册。
•
京杭大运河嘉兴段全长约100千米,其中嘉 兴市区至桐乡崇福运河段河床,自隋代开凿江南 运河以来,走向至今基本未变。崇福西南的运河 段在元代前经海宁长安走上塘河到杭州,元末以 后形成现在的经大麻、余杭塘栖至杭州的走向。 据近年对大运河(嘉兴段)遗产的调查,共有文物 点700余处。目前保留下来的遗产中,最重要的 有:王江泾的长虹桥,嘉兴市区的秀城桥、秋泾桥、 文星桥,桐乡崇福的司马高桥,海宁长安的老虹 桥等一批运河古桥;嘉兴市区古杉青闸的闸河和 运河分水墩、海宁长安古闸遗址、桐乡石门古堰 河等运河古水利航运设施;嘉兴市区的文生修道 院、清真寺、三塔等运河宗教文化建筑和落帆亭、 南湖湖心岛、瓶山等与运河文化有关的古园林建 筑。
嘉兴古城——嘉兴历史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乡情文化主题班会
![嘉兴古城——嘉兴历史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乡情文化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b26554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7.png)
PART THREE
03.
南湖历史
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起航地
南湖历史
南湖
• 南湖不仅以秀丽的风光享有盛誉,而且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临 近结束时,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 会悟的建议,8月1日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在这条 红船上,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并 选举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 从此扬帆起航。
人文景点
西塘古镇
• 西塘古镇作为江南六大经典古镇之一 • 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交
壤之境,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2003年10月8日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评定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西塘千年古 镇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被联合国授予历史文化保护杰出成就奖。
南湖历史
南湖
• 南湖不仅以秀丽的风光享有盛誉,而且还因中国共 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 人瞩目,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南湖历史
南湖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旅游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2011年被评为国家 5A级旅游景区。南湖旅游区是一个集旅游观光、南湖风光休闲娱乐、历史 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景区,景区占地面积约5.7平方公里,包含南 湖景区、月河历史街区、七一广场。
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5768e9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8.png)
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探析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国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工作,嘉兴市作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不例外。
本文将围绕嘉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开深入探讨,探析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保护工作,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理解和关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二、嘉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涵盖了XX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包括xxx、xxx、xxx等。
这些项目承载着嘉兴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城市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 项目一:xxx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源于嘉兴市xxx地区,主要表现为xxx 内容。
xxx2. 项目二:xxx此项目源自于嘉兴市xxx行业,其主要特点是xxx。
xxx3. 项目三:xxx这一项目是嘉兴市xxx民间传统活动的代表,其独特的xxx让人印象深刻。
xxx3.总结回顾本次嘉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发布,不仅充分展示了该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后人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嘉兴市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传统,也是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契机。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写手,我对这次名录发布深感振奋。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命脉,其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也能为当代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源泉。
五、总结嘉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发布,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新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支柱。
希望在日后的文化保护中,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这些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绽放其独特的魅力,为城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结语:通过本文的深度探讨,相信读者能对嘉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综合基础知识嘉兴
![综合基础知识嘉兴](https://img.taocdn.com/s3/m/1289126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9.png)
综合基础知识嘉兴嘉兴是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北部的一座城市,素有“鱼米之乡”和“中国葡萄酒之都”的美誉。
嘉兴在历史上曾是中国重要的运河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本文将以嘉兴的综合基础知识为主题,对嘉兴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理概况嘉兴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边缘,东临上海,北靠苏州,南面连接杭州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嘉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是中国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历史文化嘉兴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嘉兴就是越国的都城。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嘉兴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里孕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如宋代文学家陆游、元代文学家王仁裕、清代画家郑燮等。
嘉兴的传统文化体现在建筑、园林、乐曲、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经济发展嘉兴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浙江省的“三个经济圈”之一。
嘉兴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导,涵盖纺织、化工、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
其中,嘉善县的丝绸业、南湖区的酒类产业在全国享有盛名。
同时,嘉兴还是中国最大的农业区之一,水稻和葡萄是嘉兴的重要农产品。
近年来,嘉兴积极推进创新转型,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旨在提升经济结构质量和竞争力。
四、名胜古迹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嘉兴有着丰富的名胜古迹。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乌镇和西塘这两个水乡古镇。
乌镇古镇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是中国最早的旅游开发示范区之一。
而西塘古镇则以古老的街巷、石桥和江南水乡风情而闻名,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除此之外,嘉兴还有南湖、北湖、嘉兴南湖影视城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五、教育与科研嘉兴作为一个经济文化中心,拥有较高水平的教育和科研机构。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浙江大学嘉兴学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本科院校。
论嘉兴运河中蕴含的民俗文化
![论嘉兴运河中蕴含的民俗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2c5ef250c22590103029dae.png)
论嘉兴运河中蕴含的民俗文化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
京杭大运河是嘉兴的母亲河,运河养育了嘉兴,成就了嘉兴。
嘉兴境内湖荡众多,河网密布,素来都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运河不仅给嘉兴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并且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
嘉兴运河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丰富而多样的民俗文化,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中蕴藉着沉厚的文化内涵。
1 京杭大运河概述及文化内涵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是我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并且影响深远的一件事。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初期,完善于元世祖时期,明清时期有着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扩展。
起于北京,终于杭州,贯通南北,全长1794公里。
被称为“运河抱城,八水汇聚”的嘉兴也是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之一,京杭大运河嘉兴段全长共有110千米,其中大运河嘉兴处于江南运河段,南北经济开始互通来往,城市因此繁荣发展。
运河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的建立是需要时空两个角度,嘉兴段运河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发展于隋唐,完善于明清,至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在时间的维度上不仅积累形成了本土文化,还因为南北互通使得文化进行碰撞交流乃至互相吸收,商业的繁荣推动经济发展,进一步促使人民思想开始改变,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除此之外,南北商人往来,文化进行交流,南北的文化礼仪习俗也在互相传播影响;在空间的维度上,运河的开凿和因漕运使得运河长期畅通形成了以运河为主线,以重要城市为点的主要地理范围,运河文化具有凝聚性,并且相对稳定。
2 民俗文化的水性表现及景观形式民俗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嘉兴王江泾镇附近莲泗荡地区的“网船会”是运河文化和民俗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
通过这种民俗活动“人们趋吉避凶、祈福禳灾的心理情感因素、道德伦理观念与技术因素的结合表露无遗。
如宅居建筑中的某些风水观念一样,与其说是信仰习俗,倒不如说是表达了民众祈求吉祥美好的心理寄托更为确切。
嘉兴蚕歌文化的特点与传承
![嘉兴蚕歌文化的特点与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2867a6e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c.png)
嘉兴蚕歌文化的特点与传承胡高阳,刘 文(嘉兴学院 设计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摘要:嘉兴蚕歌融合了生产和生活的智慧,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表明思想、抒发感情、记录生活的民间歌谣,也是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其特点与传承进行研究,深入挖掘江南蚕歌民俗文化内涵,对于促进和发展蚕歌文化的生命力、传承和保护蚕歌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嘉兴蚕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一、嘉兴蚕歌文化的特点悠久的蚕桑历史孕育出嘉兴的特色蚕歌文化。
蚕歌作为富有特色的民间歌谣之一,是蚕乡人民在劳作中创造的优美语言,是蚕乡人民在生活中抒发自身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历史性嘉兴蚕歌文化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诗歌总集,间接或直接描写蚕作、桑、丝等的内容占整部《诗经》的六分之一,可根据蚕歌分布地域和年代将诗歌中蚕歌的部分分为两块内容。
目前,对嘉兴蚕歌的研究主要见于《桐乡蚕歌》(徐春雷编),收录桐乡历代蚕歌40首,属于桐乡蚕歌的资料汇集。
(二)多元性1.日常劳作的体现蚕歌是蚕乡人民以方言的形式代代相传的艺术形式。
由于地域的限制,各地的歌谣各有特色。
唱蚕歌是蚕农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蚕歌的内容是蚕农的日常生活。
如《采桑歌》《收蚁》《采茧》《捉叶姐》《缫丝娘》《采茧》等,描写了蚕农是如何采桑养蚕的,从短短的几行字中流露出蚕农的辛勤劳作,展现了采桑养蚕的劳作方式等。
2.蚕神信仰的体现蚕桑文化不仅描写了蚕农的日常,还体现了蚕农的信仰。
旧时,嘉兴的蚕桑经济占收入来源的主导地位,蚕农日夜盼望蚕业大丰收,但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当蚕遇到病虫害时,蚕农将缘由归于鬼物邪祟,并信仰掌管蚕桑的神灵,如“马头娘”“蚕姑”等,都曾在当地备受推崇。
这些民间信仰及风俗在嘉兴蚕歌中都有所反映,如《马头娘》《马鸣王蚕花》等。
3.经济来源的体现分析嘉兴流传的蚕歌,还能让人了解嘉兴旧时的经济状况。
“识得四月天,困勒床里吃一年”“仙人难断叶价”“敲落丝车把船开。
文化名城嘉兴与南湖革命纪念地杭州湾跨海大桥
![文化名城嘉兴与南湖革命纪念地杭州湾跨海大桥](https://img.taocdn.com/s3/m/2e6e372f5fbfc77da369b16c.png)
浙江嘉兴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建制始于秦,自古为富庶繁华之地,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嘉兴不仅以秀丽的风光享有盛名,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召开而备受世人瞩目,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嘉兴南湖与南京玄武湖、杭州西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於世。
其位於嘉兴城南,因此得名「南湖」。
南湖由运河各渠汇流而成,上承长水塘和海盐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长纤塘,总面积624亩。
湖心岛位于南湖中心,全岛面积17亩。
明嘉靖二十七年嘉兴知府赵瀛组织疏浚城河,将淤泥垒土成岛,次年移建烟雨楼于岛上。
清以后又相继建建成清晖堂、孤云簃、小蓬莱、来许亭、鉴亭、宝梅亭、东和西御碑亭、访踪亭等建筑,形成了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完成了最后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起航。
…………………………南湖革命纪念馆位于南湖湖畔,建于1959年10月,1985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
现在的新馆于2007年3月5日开工建设,2011年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19633平方米,由“一主两副”三幢建筑组成,呈“工”字形平面造型,建筑风格庄重大气。
序厅为圆弧形,直径20米,正中一艘画舫,旁边是展现中国革命历史场景的两幅浮雕。
展览主题包括《开天辟地》和《光辉历程》两大篇章,展陈文物800多件(组)。
一楼和二楼的《开天辟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专题展,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和经过,由“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共一大代表生平”三部分组成。
展厅中设置有虎门销烟、巴黎公社墙、北大红楼、李大钊绞刑架、上海石库门、一大代表群雕、嘉兴火车站、鸳湖旅馆、南湖红船等场景和浮雕,另外还有嘉兴古城旧貌沙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嘉兴历史文化第一节嘉兴历史概要一、马家浜文化二、嘉兴建置沿革第二节嘉兴各县市概况一、南湖区二、秀洲区三、嘉善县四、平湖市五、桐乡市六、海宁市七、海盐县第三节嘉兴历史名人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丰子恺故居二、朱彝尊与曝书亭----朱彝尊故居三、梅花翠竹伴清风----吴镇故里梅花庵四、大师匆匆而过的身影----沈曾植故居五、最是人间留不住----王国维故居六、乌镇:文风郁郁孕茅盾----茅盾故居七、一个想飞的诗人----徐志摩故居第二章嘉兴红色文化第一节嘉兴党史第二节嘉兴主要红色景点第三章嘉兴建筑文化第一节古镇一、乌镇二、西塘第二节古教堂第三节古塔第四节古街第四章嘉兴山水文化一、轻烟拂渚,微风欲来——南湖二、天下奇观——海宁潮三、融山、海、湖为一体——南北湖四、南方北戴河——九龙山五、京杭大运河嘉兴段第五章嘉兴民俗文化一、西塘庙会二、接无路三、皮影戏四、踏白船五、春牛会六、开秧门关秧门七、演蚕花戏八、荷花生日九、元宵节第六章嘉兴特产文化一、嘉兴粽子二、南湖菱三、文虎酱鸭四、蓝印花布五、杭白菊六、嘉善黄酒七、乌镇姑嫂饼八、桐乡槜李九、海宁皮革第七章嘉兴曲艺文化一、皮影戏第一章嘉兴历史文化第一节嘉兴历史概要一、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为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
1959年初春,嘉兴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地方在沤肥挖坑中发现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
1959年3月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省博物馆、杭州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6个单位组成考古队进行了发掘。
60年代,有人把它归属青莲岗文化。
后来,有人进一步定为青莲岗文化江南类型的马家浜期。
70年代起,有人把它与青莲岗文化相区分,提出了马家浜文化的命名,现已普遍得到承认。
经发掘的主要遗址,除马家浜、邱城外,还有浙江桐乡罗家角、江苏吴县草鞋山、常州圩墩等。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西南7.5公里,面积约15000平方米,发掘区在遗址的中部,共布探方5个,计213平方米。
表土层下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上层以灰黑色黏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厚达12—80厘米,包含物有兽骨、石锛、礰石、骨镞和各种质地的陶片,还有建筑遗迹;下层为含有大量腐烂的兽骨碎片的黑色黏土,厚达15—75厘米,包含的兽骨比上一层更多,还有骨管、骨锥、骨针、骨镞以及石斧、礰石和陶片等。
在上下层交接处的淤泥中发现了墓葬,出土30具人骨架,其中6具身旁有随葬品,生产工具置于腰部,装饰品置于头部,陶器位置不一。
出土的器物有穿孔石斧1件、陶豆2件、罐4件、盆1件、纺轮1件、玉珠2件。
还发现长方形房屋遗迹,南北7米,东西3米,门朝东,周边一圈柱洞,尚有残存的木柱,有的木柱洞底垫放木板。
室内是经过加工的黄绿色土面,还有带树枝和芦苇痕迹的红烧土块堆积的墙壁残迹。
在下文化层中还发现了碳化圆角菱,与现在的南湖菱相仿。
从出土的器物和遗迹看,生产工具中磨制石器有孔石斧、弧背石锛;生活用具中的夹砂红陶素面腰沿釜、牛鼻式双耳罐、带嘴平底盉,以及地面木构建筑住房、公共墓地和俯身直肢葬式等等,都是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与黄河流域原始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在马家浜、圩墩、草鞋山等地共发现墓葬200多座。
多为单人俯身葬,也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和侧身葬等,多数头向北。
在草鞋山和圩墩墓地,还发现有几座同性合葬墓,同一墓内的死者年龄相近。
在草鞋山有些死者头骨用釜、钵、盆、豆等陶器覆盖,有的把头骨另放在陶器内。
随葬器物一般都很少,主要是日用陶器。
草鞋山的106座墓中,有25座无随葬品,其他的有1--4件,最多的为1座成年女性墓,有9件。
随葬品大都是1件食器,或食器和炊器各1件。
食器以豆为多,其次为钵,也有罐、盆、杯等,炊器以釜为多,或用鼎代釜。
用生产工具随葬的只有2座墓,各放1件石斧。
有的墓还随葬玉块、玉环、玉镯等装饰品以及鹿角、兽牙、蚌壳等。
一般认为,马家浜文化处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二、嘉兴建置沿革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
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
战国时,划入楚境。
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
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
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
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
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
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
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
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
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
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
清朝初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不断好转,市镇更加繁荣。
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
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嘉兴的经济和城市面貌日渐衰落和凋敝。
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
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37年11月5日,嘉兴被侵华日军占领,惨遭践踏达8年之久。
1949年5月7日嘉兴解放,分设嘉兴县、嘉兴市,后撤并频繁。
1983年8月,撤销嘉兴地区行政公署,分设嘉兴、湖州市,嘉兴市设城区和郊区,下辖嘉善、平湖、桐乡、海宁、海盐5县。
1993年11月,嘉兴城区更名为秀城区;1999年6月21日,郊区更名为秀洲区。
第二节嘉兴各县(市、区)概况一、南湖区南湖区是嘉兴市的中心城区,为嘉兴市政府驻地,是嘉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8个街道、5个镇,总面积426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
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北依苏州,南濒杭州湾,是嘉兴市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中心,上海经济区的黄金腹地和浦东新区的延伸地,极具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
这里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中心位置,以南湖区为中心,1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上海、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宁波、无锡、常州等经济强市,300公里半径范围内还有南京、温州等大中城市,这些城市群中以占全国6%的人口创造了中国25%的工业产值,并且在汽车制造、电子通讯、机械仪表、精细化工、纺织印染、生物制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产业领域都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科技水平最高的产业配套群,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的产业区。
这里人文资源深厚,不仅传承吴越文化之渊源,保留楚文化的余韵,而且深受海派文化乃至西方文明的影响,历代名人辈出,有着丰富的社会人文优势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
目前,嘉兴籍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39人,从而有“近现代名人一半在浙江,浙江的一半在嘉兴”之说。
嘉兴市目前有大中专院校66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大专4所,中专6所,技校5所,普通高中37所,成人教育机构11所,并另有社会办学机构192所,科研机构21所。
每年都至少有6000余名毕业生进入人才交流市场。
同时,还有众多的各类紧缺人才源源不断地从国内外向秀城集聚。
南湖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儒商文化的发祥地。
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爱国志士沈钧儒、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褚辅成、现代文豪茅盾、翻译家朱生豪、数学家陈省身、著名作家金庸等众多近现代的名家大儒都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学习生活过。
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丝绸之府、渔米之乡”,水中奇品南湖菱和“中华老字号”五芳斋粽子更是闻名于全国。
二、秀洲区秀洲区位于浙江省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南濒杭洲湾,北接苏州,是上海经济区的黄金腹地,也是浦东开发区的理想延伸地,极具开发潜力。
是国务院确定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重点沿海开放地区之一。
全区总面积542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下辖5个镇、4个街道。
秀洲区其前身即嘉兴县,始建于春秋时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历史上文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之一。
所在地嘉兴南湖既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又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
嘉兴秀洲地形由东海淤沙冲击而成,地表形成已有一万余年。
据上海有关经济史专家考证,“大上海”、“长三角”早就存在,这一带在唐元以前时期叫秀州。
故此地有中国“长三角”发源地之说。
而嘉兴在1983年撤地建市时,将原嘉兴县分设为城区、郊区,1999年6月,郊区更名时将古秀州的“州”字上加了三点水,称为秀洲区。
秀洲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
盛产粮、油、茧、生猪、淡水鱼等农产品,是浙江省著名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工业经济以轻纺丝绸、针织、服装、家具、电器、不锈钢器械、静电植绒、建材、电子、食品等为骨干行业,已形成纺织、电器、机械、家具、电子等特色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秀洲区区域经济极富成长性和开放性,经济增势强劲。
GDP、财政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长三角”16个城市平均水平。
近年来,秀洲区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2002年人均GDP超2000美元,三资企业总投资年均增长100%以上,外贸出口年均增长50%以上,外资投资企业达180多家。
服务业发展迅速、市场体系日趋完善。
建设新秀洲,融入大上海,在参与“长三角”新一轮发展中,秀洲区正全力实施开放带动、工业立区、科教兴区战略,全面推进产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社会文明化进程,努力把秀洲建设成为“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先进的制造基地、招商引资的首选地、嘉兴沿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之地、嘉兴城市的副中心和现代产业的集聚区”。
三、嘉善县人问嘉善如何?有言为证:地嘉人善。
再问嘉善如何?有诗为证:百里郊原似掌平,竹枝唱出尽吴声;走遍绿野停舟晚,灯火渔火相映明。
嘉善县,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东南侧,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第一站,县总面积506.6平方公里,辖6镇3街道,至2010年年底,全县常住人口约80万(本地户籍人口38万,外来常住人口4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