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我的硕士论文前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硕士论文前言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母亲:

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国农村妇女

寸草心自难报三春晖。

我能行至今日,首先应该归功并感谢的就是我亲爱的母亲。尽管这种感谢的方式既不能分担母亲辛劳的分毫,也不能稍减一个儿子心头愧疚的万一。但作为一个儿子某种心情的表达,或许也有其必要吧。

写在前面的话1

感恩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母亲当然是我首先要感谢的人。生我养我的辛劳自是不必说的。除此之外,她还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并以一个农村妇女的身份展示了“伟大”这个词的真实含义——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位母亲。我精神生命的基底也是母亲打下的。走上学术道路以后,我才知道,善良、宽容、同情、理解与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这个领域同样适用,而这些最早都是从母亲那里得来的。在学术领域,这几项又转而化为了博大的胸怀、宽广的视野、悲悯淑世的人文情怀与对自己所选择道路的坚定和笃行。作为我生命质素的给予者和塑造者,母亲的生命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之中。

读研究生之前,我对学术只有一些朦朦胧胧的看法。其中固然不乏以此为志业的那种虚妄而又持定的浅莽,而引导我进入这座殿堂,渐次览其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的就是我的老师们。我的老师很多,不仅“转益多师是吾师”,而且凡予我启发者皆为吾师。故若一一言来,则不胜其言。这里所提及的,主要是在我读研期间曾亲炙教诲的一些师长。

蒙黄怀信先生不弃,允列门墙,是我莫大的荣幸。先生为人沉潜寡言,不鹜声华;为学则尚信实有征,不蹈空言。先生常言,做学问既不能迷信权威,亦不要轻为新奇者所惑。先生以文献名家,故极重视文献。先生认为,读书应先识字,字义明则义理明。而先生之治学,亦循此一路,重问题之解决,以求实为求是。先生为人则颇似“芋泥”,严肃冷峻的面容之下是一副火热的心肠。先贤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此正先生之写照也。除过学术之外,先生轻不涉他务;连弟子毕业时的谢师宴也是在众弟子三番五次的催请之下实在推脱不开才勉强应请的,末了还嘱咐师母一定不要让我们付账。先生不嗜烟酒,所以同门聚会便无觥筹之鼎沸,看似少了一点热闹,却又多了几许温馨。往往菜刚上满,先生和师母便起身告辞。与先生不同的是,师母则一看便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我们到先生家请益,师母常常是忙前忙后,而弟子们所做的却似乎只能是心领身受;逢受之尤厚。先生与师母知我平日购书稍多,囊中多付于此,且有秉烛之好,故每多垂询关切。唯思两年来,学问之事虽不无寸进,无奈资质愚钝,性复懒散,起步既迟,进境有限,实有愧先生教导。先生因早年伏案之劳太甚,以至于常因手抖而不能捉笔,而近来师母又偶染小恙,然皆幸无大碍,此尚可宽慰者也。逢口讷言拙,谨此奉言:“请先生和师母多保重身体!”

读研期间,我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近现代的学术思想史。前两年主要限于关注,去夏以来才稍稍用力,而引导我进入这扇大门的便是杨春梅先生。研一时,我因旁听先生的史学理论课,乃得与先生结缘。杨师胸襟广大,视野开阔,每谈话皆能发人深省。与杨师谈话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自由和开放,或人事,或学问,提前既少约定,谈时亦无范围限制,漫天铺卷,无所不至。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想、心灵也受到了熏陶。先生尝语吾:“无论你将来走到了哪里,跟随哪位老师学习,你得记得,你做的是学术,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先生语吾,只要心中长存此念,其他的事情就不是问题了。此语为吾自警之语,每有浮念,辄以此化之。我知道先生对很多问题都有非常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足以启学界之思;逢便于此受益甚多。惟因先生平日太过牺牲自己,为他

1此文草成后,经刘熠女史审读,有所指正,谨此致谢!

人太多而无暇于个人之事,颇受其累。张颂之与杨春梅两位先生是曲园里的一对学侣,在学术上,他们既有交叉,又有互补,同是我进入近现代史领域的领路人。张先生之为学是典型的朴学风格,尚考据,重材料,为文简洁明快,绝不枝蔓。先生乃任侠豁朗者也,其之所言,常能于机锋之中得天趣之盎然。故与先生谈话,开心一笑的背后常常跟随着的是深深的思考。

逢昔日好为高渺之思,及至曲园,得杨朝明先生点破,告之以研求古史首重文献;那一番谈话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先生的课我曾听过多遍,受益匪浅。先生为学界《孔子家语》研究之重镇,曾两次赠其《家语》方面的大著于我,至感铭谢。先生先掌孔子文化学院,后又出任新成立的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今已移座孔子研究院矣。故除学术之外,先生的案牍之劳也很繁重。但每次遇到我,先生总要问问我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先生是一个事业心很重的人,如果你一大早看到先生有些神情憔悴,那一定又是他一夜没睡。但先生有一种神奇的本领,无论他刚才看起来有多么疲惫,可只要他一开口,那神采立刻就飞了起来,顿然换了一个人似的。聚会之时,只要有先生在场,绝对不会有冷场之虞,而先生也一定会是全场的中心。这些,都是让我们年轻人叹不可及的。

和王洪军先生聊天是一种难得的享受。随着缓缓的语速,语调略带上挑的“山普”,那广博的见闻与丰富的经历就这样从先生的嘴里缓缓地流淌了出来,悠长之中别有一番风味。修建军先生冷峻机敏,然于冷眼之中却不乏用世的热心。先生的话常常是点到为止,不明其所以然者常觉茫然无顾,而逢却于其中颇得教益。刘厚琴先生每每结合自己的论文,将学界最新动态介绍给我们,让我们能及时了解外边的信息。邱文元先生对哲学世界执着的追寻,以及其心之纯,令人钦佩。周海生先生是个乐天派,每次见到他都是笑意盈人。平日若在校园里相遇,先生常要关心几句,临行还不忘鼓励。刘彬先生深研易学,为人为学皆严正朴实。曾闻其弟子言,先生近年主研马王堆帛书《易经》,在古史学界“简帛热”已成态势之下,谓己绝不趋时随流,要将冷板凳坐热。逢犹记开题时先生的勖勉,然亦常为此而羞惭,恐不能副先生之意也。赵满海先生踏实勤奋,以文化人类学与经学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学术新路。赵先生是典型的学术痴迷者,只要一聊起天,就一定离不开他的学术。他会把他最近的发现一股脑儿地全端出来给你,然后还会再问,你最近读了什么好书,赶紧推荐给他。闫春新先生对学术上更高目标的坚韧执着与他的朴实随和伴随着他对逢的鼓励教益,沁人心脾,至为难忘。万昌华先生是本院的兼职导师,没有给我们上过课,但先生在上届毕业答辩和我开题时的严肃认真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侯乃峰先生长于文字音韵,而逢乃不识字之人。因平日所研习者又多涉此途,故常往请益。赖先生引导,稍识其径。先生与逢适为同龄,而论学则远过之。惭愧之甚!惭愧之甚!

一转眼已经近三年了,可入校就好像是昨天。逢犹记初至曲园之时,王淑臣老师的热情接待。王老师负责院办工作,平日公务繁忙。然无论何时,王老师总是满面春风。一日幸与同席,竟直呼吾为弟而勉之以学,谓吾当从此道。今志于此,以为警励。郭鲁兵、骆明、姚雨田三位老师皆属古道之人;郭、骆两位负责院图书室,姚老师则管理院里微机室。这两个地方都是同学们常去的地方,几位老师往往既要动口,又要动手,但逢从未见过几位老师为此有过愠色。刘淑强、刘以慧两位老师性情淑婉,且同在一个办公室,分别负责院里的古籍和报刊阅览室。逢常往查阅资料,多有烦劳。而几位老师在自己本职工作同时,常常还要接受同学们的“倾诉”,为大家排忧解难。

逢曾于去岁参加本校第三届学术论坛,李钧先生时为论坛评委会主席。先生乃俊逸之士,儒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