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8章 两栖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栖动物适应陆生的不完善的特点:
①皮肤角质化程度低 (仅是表层1-2层细胞轻微角质化),不能 完全防止水分蒸发,所以还不能离开潮湿环境。 ②不能在陆地繁殖,必须回到水中生殖,卵子在水中受精,
幼体在水中发育和生活。
③五指型附肢较原始,四肢不能将躯体抬离地面,运动能力 不强。
④肺呼吸不够完善,还必须有皮肤辅助呼吸。
腔相通。功能为吸收水分,聚集、排出食物残渣。 消化管内壁有发达程度不同、数目不等的纵褶和腺体。肠的长度 与食性有关:肉食性肠短,草食性肠长。成蛙肠的长度为体长的2倍, 蝌蚪肠的长度为体长的9倍。 6.泄殖腔:壁上有肛门、输尿管、生殖导管开口,以泄殖 孔与外界相通。
消化腺
1.肝脏:位体腔前部,左、右两大叶和一较小的中叶。 左右叶间有一胆囊,有两根管与之相通,1 根与肝管相通将胆汁送入胆囊,1根与胆总管 相通,将胆汁由胆囊送入胆总管。
4. 陆地干燥,水分易蒸发; 5. 陆地环境复杂。
18.1.2 动物登陆所需克服的矛盾: 1. 2. 3. 4. 5. 6. 水的密度远远大于空气,如何支持体重? 陆生动物只能利用空气中的氧,必须产生专门器官 来利用空气中的氧。 生命离不开水,陆生动物如何避免体内水分蒸发。 水生动物繁殖发育在水中进行,登陆后的动物如 何满足陆地繁殖对水的需求。 水中的温度变化不大,陆地上温度变化剧烈,如何
色素细胞:位于真皮内,黑色素细胞:位于最下层,细胞有指 状突起伸入上层细胞间,胞质内含黑色素颗粒。虹色细胞:位于 中间层,胞质内含有由嘌呤结晶构成的反射小板,对光有反射和 散射作用,衍射出蓝-绿色。黄色素细胞:位于最上层,细胞内含 黄色素颗粒,滤去蓝色使皮肤呈绿色。
18.2.3 骨骼系统
在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进化过程中,两栖类的 骨骼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和鱼类比较获得了更大
18.2.4 肌肉系统
特点:1、原始肌肉分节现象已不明显,肌隔消失, 大部分肌节愈合并经过移位,分化成许多形状、
功能各异的肌肉。鲵螈类躯干两侧的轴肌和肌隔 仍发达。轴上肌不发达。
2、附肢肌发达。
外生肌:肌肉起点在躯干 上,止点在附肢上。收 缩时使附肢依躯干作整 体运动(鱼类已有)。
内生肌:肌肉的起、止点 都在附肢骨骼上,收缩 时附肢各部分可作相应 的局部运动(绕肘关节、 腕关节、膝关节、踝关 节)。蛙、蟾类后肢肌 发达。
2.胰脏: 位于十二指肠与胃之间的系膜上,呈不规 则分支状的淡黄色腺体。胰脏细胞分泌胰液经胰管 送入胆总管与胆汁一起进入十二指肠。
18.2.6 呼吸系统
幼体以皮肤、外鳃或
内鳃呼吸。蛙蟾类成体以 肺、皮肤呼吸。肺结构简 单,囊状,肺胞数量少, 内壁只有少量皱褶。气体 入肺的途径为:外鼻孔、 鼻腔、内鼻孔、咽、喉门、 喉气管室、支气管、肺。 蛙蟾类的喉气管室由两块 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 骨)支持,具有一对声带, 能发声。
进化地位

硬骨鱼中的古总鳍鱼类在泥盆纪晚期演化而来 四足类中的低等类群

初步形成由水栖向陆生的转变,基本具备了陆生脊椎动 物的结构模式,但仍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
包括无足、有尾和无尾3大类

18.1.1 水、陆环境的比较 1. 陆地空气氧含量大; 2. 水密度大;
3. 水的比热大水温一般不超过20-30摄氏度;
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蚓螈型:蠕虫状, 眼小,四肢退化, 穴居生活,如鱼 螈。
鲵螈型(蝾螈型): 四肢不发达, 而尾发达,多水 生,如大鲵、蝾
螈。
蛙蟾型:蛙状, 四肢发达,无 尾,适于陆栖 爬行或跳跃,
如青蛙、蟾蜍。
头:口阔吻尖,吻端一对外鼻孔,有可开闭的瓣膜。 鼓膜:一对,圆形,位于眼后方。后缘是头部和躯 干部的分界。
舌: 位于口咽腔底部,肌 肉质。无尾类舌根位于
下颌前部,舌尖游离, 蛙类有深浅不同的分叉, 蟾蜍类无分叉。鲵螈类 舌呈垫状,活动性差, 后部粘膜有粘液腺和味 蕾。
颌间腺:位于前颌骨和鼻囊 之间,开口于口咽腔前 部。 内鼻孔:位于犁骨外侧。 耳咽管孔:位于口咽腔顶部 近口角处。雄黑斑蛙近 口角处有声囊孔。 喉门:为口腔后部一纵裂开 口,下通气管。 食道开口:位于喉门后边。
2.食道: 短,紧贴椎下肌,与胃相通。
3.胃: 位体腔左侧,前部贲门,后部幽门。胃壁粘膜层含 有许多管状胃腺,分泌胃液。胃壁肌肉层很厚。 4.小肠(十二指肠、回肠):十二指肠壁上有胆总管开口, 输入胆汁、胰液,消化蛋白质和脂肪。小肠具吸收机能。
5. 大肠:粗、短,又叫直肠,直径为小肠的2倍多,与泄殖
的坚韧性、灵活性和对身体及四肢的支持作用。
头骨
骨块数量少,骨化程度不 高; 侧枕骨有二个枕髁,与寰 椎相联系;
颅骨通过方骨与下颌连接
(自接型);
次生颌发达(前颌骨、上
颌骨和齿骨等),初生 颌退化(腭方软骨、麦 氏软骨);
舌颌骨演变成听骨(耳柱骨),移至中耳内;
鳃弓退化,部分演变成支持舌和喉的软骨。
18.2.2 皮肤
表皮包括: 角质层:外层细胞轻微角质化; 生发层:为柱状上皮细胞。 真皮包括: 疏松层和致密层。
蛙类皮肤的结构模式图
皮肤衍生物
粘液腺:多细胞的泡状腺。 位真皮中,使皮肤保持 湿润,有利于皮肤呼吸,调节体温。粘液腺数量多, 个体小,婚垫属粘液腺。 毒腺:多细胞腺体,体积大,数量少,由粘液细 胞转变而成。分泌物乳液状,有苦涩味。大蟾蜍耳后 腺分泌物叫蟾酥(白色)。自我保护,避免被别的动 物吞食。有助于捕食。
脊椎
分化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 四部分。
颈椎(寰椎)一枚,具一对关节窝, 与颅骨后缘的两个枕髁关节;
躯干椎数量变化多(7-200枚), 多数前凹型或后凹型,少数为双 凹型,横突不发达,无肋骨; 荐椎一枚,横突外端与腰带的髂骨 连接; 尾椎,蛙蟾类中多枚愈合形成尾杆 骨。
躯干椎的结构为: a.椎体: 脊椎骨腹部增厚的部分,呈圆柱形,前端凹入, 后端凸出,用以与前后相邻的椎体连接,此为前
第18章 两栖纲 (Amphibia)
主要内容:
1.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2. 两栖纲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 3. 两栖纲的分类。
18.1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 步适应于陆生的躯体结构,但受精和幼体发育仍在水中进行, 并经过变态而上陆生活。这是两栖类区别于所有陆栖脊椎动 物的根本特征。 由于两栖类的代谢水平低,保温与调温机制不完善,属 于变温动物,大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区域;由于它 们未能彻底摆脱“水”的束缚,只能局限在近水的潮湿地区 分布或再次入水水栖。因此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 量最少、分布狭窄的一个类群。
古总鳍鱼类中的某些骨鳞鱼类(Rhipidistian)的胸鳍内骨骼与 古两栖类十分相似,已具有类似的肱骨、桡骨、尺骨和一些腕骨, 但仍以鳍条支持鳍叶。
最早的两栖类棘螈(Acanthostega)的前肢和后肢均 已进化为五指(趾)型,但肢骨尚小,指(趾)数多于5 个(7-8个)。稍后期的鱼石螈(Ichthyostega)已有发 育良好的肩带和肢骨以及五指(趾)型四肢,能支撑身体 在陆上运动,奠定的四足动物附肢的结构模式。
节面向下。
带骨和肢骨
两栖类的肩带不附着于头骨,腰带通过荐椎与脊
椎连接。
蛙蟾类的前肢为: 肩带
由肩胛骨、乌喙骨、 上乌喙骨、锁骨等构成, 并在胸部正中出现了胸 骨。腹面正中有胸骨与 肩带连接构成胸廓,肩 带与前肢连接处形成肩 臼。锁骨为膜性骨。
固胸型:肩带的左右 上乌喙骨在腹中 线处相互平行愈 合在一起。 弧胸型:两侧肩 带的上乌喙骨在
3、随着鳃消失、鳃弓改造,
鳃节肌也发生变化,大 部分退化,一部分转为 咽喉部肌肉。 两栖类的各种运动很 少是一块肌肉完成的, 而是由两组或多组作用 相反的肌群共同协调起 作用。
18.2.5 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咽腔
牙齿为多出性的同型齿。蛙类具上颌齿(上颌骨边 缘)、犁骨齿(口咽腔顶壁,2簇),蟾蜍类无齿,有尾 目具犁骨齿;蚓螈目上下颌及犁、腭骨均具齿。鲵螈类具 颌齿1-2排。作用为防止食物滑脱。
眼: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上方有一折叠的透明 瞬膜,可上移遮盖眼球 。
声囊:雄体口角处具声囊,是由咽壁扩展形成的
皮肤囊。有的种类有内声囊,位于咽或下 颌腹面,由肌肉皱褶向外突出的双层壁结构。
雄性黑斑蛙有一对外声囊,蟾蜍等无声囊。
躯干:颅骨后缘至泄殖孔。 短宽,前肢短,四趾, 趾间无蹼。生殖季节雄 性第1、2趾内侧膨大加 厚成棕黑色,叫婚垫。 抱对时对雌性个体有刺 激排卵作用。后肢长, 五趾,趾间有蹼。有的 种类趾端形成吸盘。躯 干后部有泄殖腔孔。
18.1.4 两栖类对陆地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
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①发展肺呼吸,用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随呼吸系统的改变, 循环由单循环进化为不完善双循环。 ②皮肤初步角质化,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蒸发。 ③发展五趾型附肢,使之能在陆地上支撑体重及推动身体 爬行。它是从总鳍鱼的偶鳍发展来的。
④发展适应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尤其听觉器官,发展 了中耳(鼓膜和听小骨),大脑半球完全分开。
腹中线彼此重迭 愈合。
肢骨
肱骨、桡骨、尺骨、 腕骨、掌骨和指骨。
蛙蟾类:
上臂、前臂(桡、尺 骨愈合)、腕骨6、 掌骨5、指骨4(第1 指骨退化)。
蛙蟾类的后肢为:
腰带
髂骨、坐骨、 耻骨构成,由这些 骨构成骨盆。三骨 相连接处形成凹窝 叫髋臼,与股骨相 关节。
肢骨:股骨、胫骨、腓骨、 跗骨、蹠骨、趾骨。 蛙蟾类: 股骨、小腿骨(胫、腓 骨愈合)、跗骨5(近 列2块,长大,内侧为 距骨[胫跗骨],外侧为 跟骨[腓跗骨])、蹠骨5、 趾骨5。
保持身体的温度相对稳定,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陆生环境地形复杂,情况多变,动物必须有更复杂 完善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才能适应在陆地上生存。
18.1.3 五趾型及其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意义
五趾型附肢(pentadactyl limb)能对身体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克服重力)和多支点的杠杆运动的关节。
两栖类(四足动物)的肩带借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联结, 增大了前肢的活动范围,为前肢的功能多样性奠定了基础。腰带直 接与脊柱联结,构成了对躯体重力的主要支撑。
凹椎体。两栖类的椎体有前凹性 , 后凹形和双凹形。
b.椎弓源自文库 椎体背侧部分,围于中间的空腔即椎管,脊髓由 此通过。
c.椎棘: 椎弓背面正中的突起。 d.横突 : 椎弓基部与椎体交界处向两旁伸展的结构。躯 椎和荐椎有较长的横突。 e.关节突: 在椎弓的前缘和后缘皆有突起与前后相邻的脊 椎骨相关节,前关节突的关节面向上,后关节土的关
6. 两大脑半球完全分开,大脑顶部出现神经细胞(原脑皮); 7. 排泄系统为中肾,主要含氮废物为尿素;
8. 出现中耳,具有鼓膜和耳柱骨;
9. 卵生,极少数卵胎生,生殖未脱离水,发育有变态; 10. 体温不恒定。
18.2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18.2.1 外形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和四肢四部分,由于栖息 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两栖类的体型有明显的区别,
⑤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休眠的习性。
两栖动物具有下述主要特征:
1. 大多具有五肢型附肢,腰带与荐椎联结;
2. 脊椎分化为四区,具有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
3. 成体用肺呼吸,以皮肤、口腔内壁为辅助呼吸器官; 4. 皮肤出现角质化,多腺体,有些是毒腺,具色素细胞;
5. 成体为不完全的双循环,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
张平等利用HPLC技术,对蟾酥进行了分析,发现了10种蟾毒配 基类(bufogenins)和4种吲哚碱为蟾酥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Chem. Pharm. Bull. 53(12) 1582—1586 (2005). Cao等对蟾蜍(Bufo gargarizans)的线粒体进行了全序列的测序 及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蟾蜍的线粒体的全序列为17,277bp,包含 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核糖体RNAs,22个运转RNAs 和控制区序列。 Mitochondrion. 2006, 6(4): 186-193. Yu-Ling Hu等利用mtDNA D-loop区对中国蟾蜍的10个种群进行 了群体遗传结构和种系发生的研究,得到了29个单倍型,种群间的遗 传分化显著。Biochemical Genetics. Volume 45, Numbers 9-10 / 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