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学时间】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及其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全面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及以影响等展开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学会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评价斯大林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从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学会用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认识到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经济建设。
【高考动向】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第一节内容,指出列宁曾进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尝试,尤其新经济政策,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实效。当斯大林继承列宁执掌苏共领导权和苏联政权之后,他又将带领苏联人民走上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一、斯大林模式的工业化之路
1、原因:A、落后的农业国;B、为了加强国防; C、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D、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下;
2、方针提出:1925年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3、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1926):
(1)突出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工人忘我劳动的精神和掌握新技术紧密结合。4、成就与教训:①成就:一五计划(1928-1932)和二五计划(1933-1937),实现了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2年,"一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共建成一千五百多家大型工业企业,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70%,已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工业的社会主义成分占了99%以上."二五"计划的完成,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37年,机床已基本自给,进口的机器只占需要量的0.9%,拖拉机等产品已开始出口。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1917年的3%上升到10%,这时苏联的整个社会面貌改变了,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②教训:农、轻和重工业比例严重不协调。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1、背景:①原因:A、工业发展的需要;B、粮食供应的困难;C、斯大林的决策(补充“斯大林对农业的看法”: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即增加投入市场的剩余粮食产品量,是不可能的。用列宁提出的那种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或者供给农民以他
们所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来交换农民剩余粮食的办法,他认为也难以奏效。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产量,虽然只占粮食总产量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家商品粮总额的5%,商品率达到47%。斯大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②政策的变化: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但随着粮食收购危机的发生,苏联党和政府认为,只有实行集体化才能解决国家所需的粮食。1929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这样苏联的农业政策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
2、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过程、结果和影响:
①过程:依据教材内容即可,注意引导学生看P121表格。
②结果: 1937年底,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超过90%,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占到几乎100%的播种总面积,苏联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③影响:A、积极性: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B、消极性: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致使苏联整个国民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结合P12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加深理解)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在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份已取得了彻底胜利;苏联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剥削阶级已不复存在)。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年底,苏联通过了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新宪法的制定,宣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创造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含义: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3、形成原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封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4、表现:①经济体制:A、表现: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手段,以达到高积累多投资
B、影响: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国家指令性计划,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②政治体制:A、表现:是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补充大清洗运动的一些资料。大清洗是从斯大林一件小小的礼仪失崇开始的。1934年1月召开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按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选举总书记时基洛夫得的票数超过了斯大林,由于基洛夫不愿意担任此职,斯大林才得以连任。大祸随之临头,基洛夫在散步时莫名其妙被人枪杀了,此后,参与该案侦察工作和见证的人不是死于车祸就是永久失踪。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