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甜苷的药理毒理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Jeffery],学名“光果木
鳖”,又名汉果、长寿果、罗晃子等,是中国南方特有的一种中药,主要产于广西、广东、湖南、海南、江西、贵州等省的热带、亚热带山区,属葫芦科藤本落叶植物。

迄今为止,罗汉果在民间食用、药用历史已有300多年。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广西有大面积人工种
罗汉果甜苷的药理毒理研究进展
秦莹莹综述,李啸红审校(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广东珠海519041)
【关键词】
罗汉果/化学;
急性毒性试验;
罗汉果甜苷;
药理作用;
综述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8-2794-03中图法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黔科合J 字[2009]
2215)。

通讯作者:李啸红(E -mail :xiaohl60@
)。

植并向欧美等国家出口。

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各版《中国药典》均将罗汉果作为中药收录。

此药性凉,味甘,归肺、大肠经。

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排毒、嫩肤益颜、润肺化痰之功效。

现代医学的药理学研究也证明罗汉果提取物具有调节血糖与脂肪代谢作用,对呼吸、消化及免疫功能等也有多种生物活性[1-2]。

许多学者已经通过对罗汉果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3-6],得到甾体、罗汉果甜苷、黄酮及四环三萜酸等化合物,其中罗汉果甜苷是最主要的甜味成分,包括罗汉果甜苷Ⅳ、Ⅴ、Ⅲ等为主的13种三萜苷类(以罗汉果甜苷Ⅴ为果实中含量最高的甜味成分)。

罗汉果甜苷为浅黄色粉末,水溶性好且无沉淀,安全无毒。

其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左右,属低热量、非营养、非发酵型的甜味剂,在100~120℃的温度下连续加热25h均不致破坏。

因此,可以作为比较理想的、食品工业生产应用的天然甜味添加剂。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面对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地区市场长期均有出售,特别是在美国,作为天然甜味添加剂已经通过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

在我国目前也广泛用于医药、饮料、老年保健品的食品工业生产中[3-5]。

随着人类对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影响身体健康水平的深入认识,特别是对因过量摄取糖分及热量而引发的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等疾病的了解,不但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及饮食保健,同时也需要更多地关注通过食品口味的改善以提高生活品质(特别是甜味剂)。

本文就罗汉果甜苷的药理活性研究与相关的毒理研究作一综述。

1罗汉果甜苷的药理作用
1.1对血糖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罗汉果甜苷影响血糖进行研究。

据报道,给健康成人按200mg/kg的剂量一次性口服30%罗汉果甜苷后检测结果表明,30%罗汉果甜苷对健康人血糖含量与肝酶活性无明显影响[7-9]。

也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对罗汉果甜苷影响血糖的作用进行研究。

如戚向阳等[10]给正常小鼠与糖尿病小鼠分别以0.5、1.0、3.0g/kg的剂量连续灌胃30d罗汉果提取物(含有罗汉果甜苷),结果发现,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中、低剂量组对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用,即0.5g/kg时血糖由(15.45±5.76)mmol/L降至(11.84±4.24)mmol/L,1.0g/kg时血糖由(15.52+ 5.70)mmol/L降至(15.08±4.64)mmol/L;而高剂量组(3.0g/kg)小鼠血糖反而由(15.54±5.77)mmol/L升至(20.35±4.36)mmol/L。

表明罗汉果提取物剂量为0.5~1.0g/kg时具有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作用,且降血糖效果有剂量依赖性。

1.2止咳祛痰作用王霆等[11]用纯度为98%的罗汉果甜苷分别按80、160、320mg/kg剂量灌胃小鼠,对氨水喷雾引咳小鼠均有止咳作用;若纯度50%罗汉果甜苷按4.0g/kg和8.0g/kg剂量灌胃,对浓氨水诱发的小鼠咳嗽也可明显减少咳嗽次数。

证实罗汉果甜苷的纯度与剂量直接影响到小鼠止咳效果。

陈瑶等[12]通过罗汉果甜苷的止咳祛痰作用研究实验,发现罗汉果甜苷还可以增加小鼠的气管酚红排泌量,促进青蛙食管纤毛细胞运动,明显增加其排痰量,证明罗汉果甜苷具有改善呼吸道功能的特性。

1.3抗氧化、保肝作用罗汉果甜苷Ⅴ是罗汉果中主要的皂苷成分,也是最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13]。

肖刚等[14]在罗汉果甜苷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试验研究中发现,罗汉果甜苷可以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可以升高小鼠肝组织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说明罗汉果甜苷对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赵燕等[15]在罗汉果水提取物及其甜苷的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中,用2%罗汉果水提取物水溶液及0.08%的罗汉果甜苷溶液给高脂模型小鼠饮用60d(罗汉果水提取物与罗汉果甜苷在小鼠饮用水中的添加量取其在食品中添加量的中间值),结果表明,罗汉果水提取物与罗汉果甜苷均明显提高高脂模型小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SOD的活性,明显降低血清MDA的含量。

表明罗汉果水提取物及罗汉果甜苷具有强抗氧化作用。

1.4免疫调节功能王勤等[16]在罗汉果甜苷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将80%罗汉果甜苷以0.75g/kg和1.5g/kg剂量给正常小鼠和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连续灌胃10d后,罗汉果甜苷对正常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无明显作用,但可明显提高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功能及淋巴细胞增殖作用[17-18]。

张俐勤等[13]用80%罗汉果皂苷提取物以150mg/kg和300mg/kg的剂量予四氧嘧啶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连续灌胃30d,发现罗汉果皂苷提取物能够影响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4的表达,从而改善糖尿病小鼠细胞免疫失衡状况。

1.5抗癌作用日本学者木岛孝夫[19]曾在罗汉果甜苷的抑癌作用试验中以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为起始剂、12-O-十四烷酰佛波醇-13-乙酯(TPA)为促癌剂,对小鼠皮肤进行二阶段致癌实验。

结果发现罗汉果甜苷V有抑癌作用,这种延缓致癌作用甚至比甜叶菊苷更强。

1.6调节血脂代谢赵燕等[20]给高血脂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小鼠模型用0.08%罗汉果甜苷溶液连续灌胃60d后,发现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总三酰甘油(TG)含量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却明显升高。

说明罗汉果甜苷具有调节血脂代谢的功能。

1.7防龋作用赵燕[21]在罗汉果浓缩汁及罗汉果甜苷防龋性实验研究中,分别将罗汉果浓缩汁、罗汉果甜苷、蔗糖、果糖、葡萄糖、木糖醇添加到基础培养液中,使最终糖浓度为20g/L,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变形链球菌菌液按2%(体积分数)的比例分别接种于各培养液中,将变形链球菌菌液按照10%的比例分别接种于各培养液中,将变形链球菌菌液按10%的比例接种于含有20g/L 的罗汉果浓缩汁、20g/L的罗汉果甜苷及20g/L的蔗糖培养液中混匀,培养后发现,变形链球菌在含有罗汉果浓缩汁培养液中的生长速度及黏附性均明显低于蔗糖,但产酸性较高,含有罗汉果甜苷的培养液中几乎不生长繁殖。

结果表明,罗汉果甜苷是一种低致龋性蔗糖替代品,可作为保健型高倍甜味剂使用。

2毒性研究
2.1急毒试验苏小建等[9]用81.6%罗汉果甜苷对昆明小鼠按0.2mL/10g灌胃给药1次,其LD50>10g/kg,饲养观察1周,小鼠活动、饮食、二便、体质量正常,无死亡情况,证明罗汉果甜苷属无毒级。

本室李啸红等采用最大耐受剂量(MTD)方法,用罗汉果甜苷(总苷大于或等于80%,罗汉果甜苷V大于或等于30%)对昆明小鼠及SD大鼠均按15g/kg最大耐受量灌胃给药1次,饲养观察2周,大鼠、小鼠均未出现死亡及不良反应,也证明了罗汉果甜苷无不良反应。

2.2Ames试验采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菌株,在加体外活化系统(+S9)和不加(-S9)的条件下同时对罗汉果甜苷的致突变性进行检测,结果各剂量组菌株自发回变数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罗汉果甜苷对测试菌株无直接
和间接的诱变作用[9,22-23]。

2.3家犬30d喂养试验对家犬一次性灌胃罗汉果甜苷10mL/kg (
3.0g/kg),连续灌胃28d,给药期间观察家犬一般情况,第29天处死取其器官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其血液学指标及肝肾功能、血糖、尿糖、心、肝、脾、肺、肾的形态学变化均无明显影响[9,24-28],证实罗汉果甜苷无不良反应。

3展望
罗汉果甜苷是我国特有产品,在民间自古就已有食用、饮用历史,由于食用安全、低热量、高甜度、非致糖尿病性、非致龋齿性等多种特点,有望成为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的代用品,也将成为肥胖症、高血糖、高脂血症等患者的理想型食品甜味剂,并在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方面的开发有着广泛地开发与应用前景,是一种极有潜力的甜味植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

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在世界各国报道1%~14%,我国发生率为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

妊娠可使孕妇出现胰岛素抵抗状态,还可出现先兆子痫、胎膜早破、早产等症状,而且其胎儿畸形的危险性是正常的3~5倍,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措施,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虽然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罗汉果的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29-31],但是否有潜在的遗传毒性,特别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含有罗汉果甜苷的食品后对孕妇血糖、胰岛素水平及其胚胎发育影响是否有影响,是否适合所有人群长期食用,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妊娠糖尿病动物模型实验研究,才能对以上问题及产生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尤其是对罗汉果甜苷进行遗传毒性与胚胎发育毒性的动物实验研究更是不可或缺,以便为临床应用与食品生产应用提供更丰富的实验数据与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斯建勇,陈迪华.广西特产植物罗汉果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学
报,1999,34(12):918-920.
[2]朱华,陈小波,梁昌祥,等.罗汉果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15(增刊1):100-102.
[3]廖日权,李俊,黄锡山,等.罗汉果化学成分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8,28(6):1250-1254.
[4]李文德,简江波.功能性甜味植物-罗汉果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食品
添加剂,2007(6):120-121.
[5]李俊.罗汉果甜甙[J].中国食品用化学品,1997(2):39-41.
[6]鞠伟,程云燕,张健.罗汉果研究概况综述[J].广西轻工业,2001(4):
4-6.
[7]徐庆,梁荣感,苏小建,等.罗汉果甜苷对正常人血糖含量与肝酶活性
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7,28(6):315-317.
[8]张宏,李啸红.罗汉果的药理作用和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5):430-433.
[9]苏小建,徐庆,梁荣感,等.罗汉果甜苷的毒性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
2005,26(3):221-224.
[10]戚向阳,陈维军,宋云飞,等.罗汉果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
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226-1227.[11]王霆,黄志江,蒋毅珉,等.罗汉果甜苷的生物活性研究[J].中草药,
1999,30(12):914-916.
[12]陈瑶,范小兵,王永祥,等.罗汉果甜苷的止咳祛痰作用研究[J].中国
食品添加剂,2006(1):41-43.
[13]张俐勤,戚向阳,陈维军,等.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
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2):237-240.
[14]肖刚,王勤.罗汉果甜苷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
药研究,2008,19(3):163-165.
[15]赵燕,刘国艳,史贤明.罗汉果水提取物及其甜甙的体内抗氧化作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2):174-176.
[16]王勤,王坤,戴盛明,等.罗汉果甜甙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
用[J].中药材,2001,24(11):811-812.
[17]李俊,黄艳,廖日权,等.罗汉果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
药理学通报,2008,24(9):1237-1240.
[18]Qi XY,Chen WJ,Liu LG,et al.Effect of a Siraitia grosvenori extract con-
taining mogrosides on the cellular immune system of typeⅠdiabetes mel-litus mice[J].Mol Nutr Food Res,2006,50(8):732-738.
[19]木岛孝夫.罗汉果中甘味物质的抑癌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
册,2003,25(3):174.
[20]赵燕,刘国艳,史贤明.罗汉果浓缩汁及罗汉果甜甙对小鼠血脂代谢
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08,8(1):9-12.
[21]赵燕.罗汉果浓缩汁及罗汉果甜甙防龋性实验研究[J].食品研究与
开发,2010,31(2):87-90.
[22]Marone PA,Borzelleca JF,Merkel D,et al.Twenty eight-day dietary toxi-
city study of Luo Han fruit concentrate in Hsd:SD rats[J].Food Chem Toxicol,2008,46(3):910-919.
[23]Jin M,Muguruma M,Moto M,et al.Thirteen-week repeated dose toxicity
of Siraitia grosvenori extract in Wistar Hannover(GALAS)rats[J].Food Chem Toxicol,2007,45(7):1231-1237.
[24]郝桂霞.罗汉果提取液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江西化工,2005(4):
89-90.
[25]王勤,李爱媛.罗汉果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7):
425-428.
[26]Chen WJ,Wang J,Qi XY,et al.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natural
sweeteners,mogrosides,from fruits of Siraitia grosvenori[J].Int J Food Sci Nutr,2007,58(7):548-556.
[27]Konoshima T,Takasaki M.Cancer-chemopreventive effects of natural
sweeteners and related compounds[J].Pure Appl Chem,2002,74(7):1309-1316.
[28]Takasaki M,Konoshima T,Murata Y,et al.Anticarcinogenic activity of
natural sweeteners,cucurbitane glycosides,from Momordica grosvenori[J].
Cancer Lett,2003,198(1):37-42.
[29]周欣欣,宋俊生.罗汉果及罗汉果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
学刊,2004,22(9):1723-1724.
[30]廖日权,李俊,黄锡山,等.罗汉果化学成分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8,28(6):1250-1254.
[31]Xu Q,Su XJ,Liang RG,et al.Subchronic90-day oral(Gavage)toxicity
study of a Luo Han Guo mogroside extract in dogs[J].Food Chem Toxicol,2006,44(12):2106-2109.
(收稿日期:2012-06-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