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2014年第二学期新闻心理学期末考察作业
科目:新闻心理学
学院:传媒学院
班级:11级新闻班
姓名:万晓玲
学号:201102030007
任课教师:刘红春老师
时间:2014年6月23日
浅析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传受心理
【摘要】新闻心理学既是新闻学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新闻传者使新闻活动的主体;新闻受众是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新闻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心理学为背景,结合传媒业务实践中的案例,关注新闻传播链条中传者与受众两大主体对新闻信息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力图解析心理学影响下传播机制如何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以期为新闻传播工作提供科学的心理维度指南。
【关键词】心理学 认知过程 心理活动
当今,新媒体时代的传媒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媒介变革:云计算、4G 网络、社会化媒体等一批新兴的数字技术及媒介终端,日益成为正处于白热化竞争趋势下媒介生态的又一批生力军。当我们致力于通过各种渠道增加不同媒介争雄的筹码之时,不妨从另一个空间进行思索:以基本的人性为出发点,在“碎片化”、“分众化” 语境中探讨心理学对当下传媒的影响,从而抓住新闻传播的精神内核,解读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密码。
心理学语境同传播学体系对传媒这一话题从起点来看有许多共通之处:传播学认为,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可视为三个部分构成的基本链条———传者、传播内容及受众;新闻心理学则巧妙地将传播内容两端的两个传播主体进行巧妙的划分,努力去提炼内在化的心理本质。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想更深入地掌握传播技巧,必须领会和运用两种学科交叉互渗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一、传者:从心理学语境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受者很好的接受传播内容
作为传播链条的起点,传者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学素养首先就是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由于传媒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典型代表,传者必须要满足所在社会制度、媒体机构及受众对自身的角色期待,做好“时代船头的守望者”。这一点需要传者很好的进行自我认知,首先在面对重要事件或比较棘手的问题时,传者能不能保持自信力,做到不乱方寸,调动自己内在的潜力,将消极情绪转化为奋发向上的积极情绪;其次,传媒工作者应始终保持着从业的激情。“有了这种热情,可以不觉疲惫夜以继日;有了这种热情,可以不在乎失败,收拾好行囊再出发;有了种种热情,可以从小事做起,不惧一时一地的得失和人们小视的目光。” 从心理学上讲,这种“去个性化”的过程实质上和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心理倾向是息息相关的。因为一方面,任何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在发言、表态及行为方式上,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代表着某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声音,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受众的认知、态
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传播效果;而另一方面,传者个人又会带有自身明显的特点,其动机、气质、性格、情感和意志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所以,优秀的传媒从业人员都应该把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以增强传播效果和媒介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1、巧妙运用“印象控制法”
在传播过程中,传者作为传播的主体和来源,必须学会“印象控制法”。不管是在新闻传播还是人际交往中,印象管理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见的“登门之计”、“保留面子”、“放大呈现”策略等都非常不错。但实际上,“偏见心理” 的某些元素运用于此也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比如著名的三对效应:首因效应VS 近因效应、光晕效应VS 扫帚星效应、定势效应VS 刻板印象。其中,第一组:“首因效应VS 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 ,其作用不仅强烈而且持久,而近因效因则正相反;又如“光晕效应VS 扫帚星效应”,前者指“爱屋及乌”是人之本性,若对某人某方面有了好印象那么其他方面也会相应获得高评价度,后者则反之;另外,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和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也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对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媒介的传播者,特别是电视、广播主持人,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机敏地把握好所依托媒介的符号属性(如广播,其优势在于声音符号,可以给听众营造私密性、模拟人际传播的沟通情景,提供更细腻的情绪情感体验等。所以打造正向的“主持人效应”是广播品牌经营的好方法),通过人际吸引对受众进行有的放矢的刺激,努力缩小传受关系的落差和断裂,在加强应变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不拘泥于定势,努力打破受众的刻板印象———以此打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和光晕效应,从而提升节目和媒介的影响力,稳固受众群,增强传播效果。
2、熟知“移情法”,并能运用于实践
在以心理学为基础,以传播学为参考坐标的背景下,为人们所熟知的符号学体系中“编码与解码”是传者与受者必须的沟通过程。而心理学中的“移情法”是使编码与解码行为简
易化,甚至推进二者高度融合的策略③。该策略认为,角色互换是传者进行编码时不可或缺
的心理倾向。也就是说,传者应具备对别人的情绪、思想感同身受的能力;同时,也要在“互动观”中掌握将自己的情绪、思想移入他人脑海的能力。如社会心理学家索兰德的实验“接受热疗的人”就很能清晰的说明这一点。因此,拥有高超“移情”技巧的传者必须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要求其平时注重记录、积累社会不同群体的所思、所感,不断培养自己不同模式的表达技巧以及诸如神态、举止方面等更多元的符号呈现力。通常可以采取“角色互
换”的方式,传播者改变原有传播者的角色亲临现场去实践,去体会他人的工作和情绪情感,从而唤起移情。譬如中央电视台曾经在《万家灯火》栏目中开设了《体验》这样一个子栏目播出过电视片《轮椅上的两天》。以为年轻的女记者坐上轮椅混入人流,体验肢残人生活的种种不便、形形色色的人们对待残疾人的态度以及社会为肢残人提供康复和出行条件的状况。事后,女记者告诉观众,自己在这次体验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为了避免经常麻烦他人而尽量做一些挑战自己的事情,就连喝水都会控制。由此可以看出,“角色互换”可以邮箱的帮助新闻从业人员实施移情并更深切的体会到当事人的生活处境。
二、受众:从心理学语境揣摩传者的心理活动
在当前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媒体受众不断细分的碎片化时代,满足受众的需求是媒介生存的立足点和根本法则。由于受众会对不同媒介符号所呈现的信息进行自动整合,我们不仅要重视媒介间的协同与互补效应,还要认识到媒介刺激下受众认知、态度到行为转变存在着哪些心理效应影响着传播效果。这对媒体人如何从受众“解码”的视角学会更好地编码具有启发意义。
1、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
凯尔曼和卡尔·霍夫兰的“睡眠者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话者刚结束时,如果说话者是一个威信高的人,那么,当时的影响是颇大的,但隔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听话者忘记了说话者,而只记得说话的内容,结果其影响明显有了降低,可见,其中降低的这部分影响效果主要少去了说话者威信高所产生的情感效应。二是说话者刚结束时,如果说话者是一个威信低或差的人,那么,当时的影响是很低的,但隔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听话者忘了说话者,而只记得说话的内容,结果其影响有了明显的提高,可见,其中提高的这部分影响效果主要少去了说话者威信低所产生的情感效应。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真正能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筹码必定是内容。对此,“睡眠者效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是双向的:如果某媒体或传者所发布的消息内容具有强烈的接近性、显著性,并且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那么无论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受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主动沉淀期”后,会自发记住正向的舆论,从而改变原负向态度并化为良性行动力;相反,假如社会谣言得不到有效澄清和控制,经过受众的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后便会相应形成负向传播效果,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事实上,许多媒体都已自行运用了“睡眠者效应”的技法。比如当今“类型化广播”大行其道便自觉遵从了“内容细分”导向下的目标受众定位;但是,我们万万不可盲目追求内容而忽略了道德价值杠杆的力量。传媒人必须掌握好内容的“度”,以社会责任感做好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