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早期下痢预防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c4d2b3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e.png)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仔猪下痢是一种常见的猪病,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下痢的发生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环境卫生条件差、饲料不洁净、饲料不当、饮水不洁净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仔猪下痢的原因1. 饲料不洁净仔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饲料的要求非常高。
如果饲料不干净,或者存放时间过长而又没有进行合理处理,就容易引起细菌或霉菌的滋生,导致仔猪食用后出现下痢症状。
2. 饲料不当在仔猪的生长过程中,饲料的配比非常重要。
如果饲料中添加的营养成分不够或者比例不合理,就容易引起仔猪消化不良,出现下痢的情况。
3. 环境卫生条件差仔猪生长的环境卫生条件对它们的健康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饲养场的卫生条件差,经常积存大量的粪便或者饲料残渣没有及时清理,就会成为细菌和病毒滋生的“温床”,从而引起仔猪下痢。
4. 饮水不洁净水是仔猪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如果饮水源不洁净,里面可能携带有各类病原菌,一旦仔猪饮用后,就容易引起下痢的情况。
5. 气候变化气温的忽高忽低对仔猪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交替的季节,气温变化大,容易引起仔猪产生不适应,从而出现下痢现象。
二、仔猪下痢的防治措施1. 提高饲料质量在饲料方面,要保证饲料的干净和新鲜,并且按照仔猪的生长发育要求进行合理的配比,尽量避免添加过多的抗生素和荷尔蒙等化学物质。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饲料残渣,保持猪舍的通风和采光,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室内卫生,有效地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3. 饮水管理保证饮水的干净和新鲜,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仔猪饮用脏水或者有异味的水,提高仔猪饮水的积极性。
4. 注重养猪管理需要加强对仔猪的日常管理,定期进行体检和观察,一旦发现仔猪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病毒的传播。
5. 合理喂养对仔猪在饲养管理方面要注意合理的喂养,确保每日摄入足量的水和营养物质,避免喂养过量或者不均衡的饲料。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f55472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5.png)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下痢是仔猪生长过程中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
仔猪下痢的主要原因是肠道功能紊乱,肠道病原菌感染、营养不良、环境不卫生等都可能导致仔猪下痢。
为了保障仔猪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1. 肠道功能紊乱:仔猪的消化系统在出生后尚不完善,因此容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
如肠蠕动减弱、酸碱平衡失调等,导致肠道蠕动障碍,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从而引发下痢。
2. 肠道病原菌感染:肠道病原菌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常见的病原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福氏菌等。
当仔猪受到这些病原菌的感染时,其肠道黏膜将受到损伤,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下痢。
3. 营养不良:仔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
若仔猪摄食的饲料中缺乏这些养分,就会导致营养不良,进而损害肠道健康,诱发下痢。
4. 环境不卫生:猪圈内的环境卫生是农场疾病控制的基础。
如果猪圈内饮水设备、饲料槽、粪便处理等不达标,容易使病原菌滋生和传播,增加仔猪感染病菌的风险,引发下痢。
1. 提供清洁饮用水和饲料: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并定期更换水源。
饲料的质量也需要注意,保证饲料的新鲜和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喂食或含有抗生素过多的饲料。
2. 营造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猪圈内的卫生,定期清理猪舍内的饲料残渣和粪便,及时处理猪圈内的垃圾。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
3. 注重生病仔猪的及时治疗:一旦发现仔猪出现下痢的症状,应及时诊断病因,并对症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仔猪,应及时隔离治疗,以免传播给其他健康的仔猪。
4. 合理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高仔猪免疫力,可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免疫增效剂。
合理控制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
定期进行预防性免疫,增加仔猪对常见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5.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对仔猪进行健康检查。
预防仔猪早期下痢的措施
![预防仔猪早期下痢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b5ec217f1922791788e8a2.png)
预防仔猪早期下痢的措施新生子猪胃肠消化能力差,抗病能力低下,对环境不适应,容易出现有下痢的毛病。
下痢是子猪的多发病,死猪率高,严重威胁着子猪的生长发育和存活。
为控制子猪下痢,必须先摸清和掌握子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其易发,做好早期预防,使其不发病或少发病,以减少损失,增加收入。
子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子猪新生后的哺乳期和断奶后半个月内即子猪初生关和断奶关,是子猪下痢病易发的时期。
子猪第1次下痢的出现常发生在子猪新生后的3日龄前后,即早发性大肠杆菌下痢。
发病和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严寒的冬季和早春发病居多,常以成窝发病为特点。
临床上以拉黄色稀粪为主要病症的一种传染病,俗称黄痢。
多是圈舍污染消毒不彻底,阴冷潮湿,气候骤变,受寒感冒和吃初乳不足所致。
因为子猪的抗病能力来源于初乳,只有从初乳中才能获得母源抗体,为此必须及早喂上初乳。
如初乳不足,可以同期子少的母猪代哺,以增强新生子猪的抗病能力,使其适应外界环境,控制子猪黄痢的暴发。
第2次发生的子猪下痢是子猪2周龄~4周龄时暴发的下痢,尤其10天~20天的子猪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35%以上,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哺乳子猪传染病,故称子猪大肠杆菌病。
病猪排出乳白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粪便。
黏稠粥样,有难闻的腥臭味,故又称子猪白痢病。
寒冷季节,保温措施跟不上,贼风侵害,粪便污染潮湿,猪舍越潮湿,猪越感到冷,子猪越容易下痢。
猪舍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造成病源的污染和扩散。
产后2周的子猪,虽然还在吃奶,但母乳中的抗体免疫已开始下降。
抗病能力低,是子猪白痢病暴发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诱食子猪补料时,因饲料营养品质差,子猪胃肠适应不了这种营养应激的侵害,吃料不消化。
或玉米类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或饲料发霉,或酸性饲料以及流行性病毒等引起消化不良性拉稀,常出现脱水,子猪体液和电解质发生紊乱,如不能及时加以控制,很快会出现大批死亡。
第3次大的子猪下痢期即断奶子猪的下痢,子猪一下子离开了母猪的呵护,突然遭受环境和营养应激变化影响,导致子猪消化不良,腹泻和抵抗力下降;饲料突然改变,由吃奶改为吃料产生的应激,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还由于出生时的高糖酶降到断奶后1周的最低点,据测定仅为断奶前的1/3,消化机能大为减弱;子猪断奶后不再吃奶,失去母乳中大量乳酸的应有作用,使子猪胃酸不足,消化紊乱,引起腹泻。
下痢早预防仔猪成活多
![下痢早预防仔猪成活多](https://img.taocdn.com/s3/m/185c225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6.png)
预防仔猪下痢可以有效降低仔猪 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 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
。
预防仔猪下痢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 卫生、定期免疫接种等措施,以
全面提升仔猪的健康水平。
对养殖业的建议和展望
养殖业应该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 和清洁的饮水,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和通风,以 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
控制饲料和饮水温度
03
在冬季,可将饲料和饮水加热至适宜温度,以防仔猪因食用过
冷的食物或饮水而引起腹泻。
04
仔猪下痢的后果
对仔猪生长的影响
生长受阻
下痢导致仔猪食欲不振,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发育不良
长期下痢会导致仔猪发育不良,体重偏轻,影响其成年后的生产 性能。
易感染其他疾病
下痢可降低仔猪的抵抗力,使其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增加治疗难 度。
下痢早预防仔猪成活多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仔猪下痢的起因 • 预防仔猪下痢的措施 • 仔猪下痢的后果 • 预防仔猪下痢的益处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的重要性
01
仔猪下痢是养猪业中常见的疾病 ,对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产 生严重影响。
02
预防仔猪下痢对于提高养殖效益 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对养殖业的影响
养殖成本增加
治疗下痢需要耗费大量人 力、物力和财力,增加养 殖成本。
养殖效益下降
仔猪成活率降低,养殖效 益随之下降,影响养殖户 的收入。
养殖环境恶化
下痢容易引发其他疾病, 导致养殖环境恶化,增加 疾病传播的风险。
对经济的影响
预防仔猪下痢的方法
![预防仔猪下痢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09920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f.png)
2023-11-04contents •预防仔猪下痢的重要性•预防仔猪下痢的饲养管理措施•预防仔猪下痢的疫苗接种措施•预防仔猪下痢的抗生素使用措施•预防仔猪下痢的监测和应对措施•总结目录01预防仔猪下痢的重要性定义仔猪下痢是一种以腹泻、呕吐、脱水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在出生后不久的仔猪中发生。
症状仔猪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脱水、体重下降等症状,粪便呈黄色或绿色,有时带有泡沫和黏液。
仔猪下痢的定义和症状仔猪下痢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生长速度减缓,影响后期育肥效果。
生长缓慢死亡率上升增加治疗成本严重病例可能导致仔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仔猪下痢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药物、补充营养等,增加了养殖成本。
03仔猪下痢对生产的影响0201母猪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导致仔猪通过母乳感染。
母猪因素环境卫生差、温度变化、湿度高等因素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环境因素饲料品质不良、营养不均衡、饮水污染等问题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
饲养管理仔猪出生后环境变化、运输、疫苗接种等应激因素影响仔猪的适应能力。
应激因素仔猪下痢的常见原因02预防仔猪下痢的饲养管理措施提供清洁和稳定的饲养环境保持猪舍内环境干燥,减少湿度,以防止细菌滋生。
定期消毒猪舍,消灭病原菌,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清理猪舍,清除粪便和污染物,以保持环境卫生。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流通,以减少不良环境对仔猪的影响。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和卫生情况定期检查饲料是否发霉、变质或含有有害物质。
定期检查饲料中是否含有抗菌剂和抗球虫药,以防止病菌感染。
确保饲料营养均衡,能够满足仔猪生长所需。
确保饲料储存场所的卫生状况良好,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确保水源清洁和充足提供清洁、无污染的水源,保证仔猪饮水需求。
定期清洗饮水器和水管,确保供水系统干净卫生。
定期检测水质,防止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影响仔猪健康。
提供足够的水源,保证仔猪能够随时饮用到水,特别是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
仔猪下痢的早期预防
![仔猪下痢的早期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df3ffac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3.png)
仔猪下痢的早期预防
抓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1)给母猪饲喂全价料,蛋白质水平不要过高。
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性,不喂发霉、糟渣饲料,加喂青饲料,确保下奶好。
(2)喂脂肪。
在怀孕母猪后期的饲猜中增加脂肪,推进乳脂的组成。
提高初生仔猪的抗寒力,削减仔猪拉肚子。
(3)在怀孕母猪产前4周和2周,各进行1次猪大肠杆菌疫苗打针,即仔猪拉肚子基因工程双价苗(K88K99)。
给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冬天保证猪舍温暖枯燥,清洁卫生,空气新鲜,环境不污染,温湿度适宜。
产前彻底消毒
产前可用1%~2%氢氧化钠溶液,或10%~20%石灰乳,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消毒猪舍。
消毒乳房区
仔猪吃奶前,先用温水擦拭母猪乳房区,再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把母猪的腹部和奶头消毒好,避免病从口入。
提早补料
早补料可影响胃肠发育,加强胃肠机能,有利于仔猪消化,进步饲料消化率,减少胃肠病。
加喂有机酸
喂仔猪全价料,加喂柠檬酸05%~10%。
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
可消除带菌猪,完全消毒圈舍,净化饲养环境,有利于防止仔猪下痢病的发作。
药物预防
仔猪出世后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滴入2滴,1小不时后再喂初乳,以消炎制菌,削减和避免仔猪的下痢。
用口服液补液,避免仔猪脱水,弥补电解质,减轻酸中毒及弥补能量,医治仔猪的拉肚子、白痢、黄痢、大肠杆菌病、病毒性肠炎等,脱水纠正率可达81%~100%。
口服补液盐由盐35克、苏打粉25克、氯化钾25克、葡萄糖(或糖)20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合作而成。
有感染合作使用抗生素医治,作用非常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de1172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e.png)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仔猪下痢是常见的猪病之一,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仔猪下痢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感染病原体:仔猪下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感染病原体。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等。
这些病原菌会引起仔猪的肠道炎症,导致仔猪腹泻。
2. 饮食问题:仔猪饲料的质量和饲喂管理不当也会导致仔猪下痢。
比如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抗生素或其他添加剂,或者饲料中存在毒素,都会直接刺激仔猪的肠道,引发腹泻。
3. 环境因素:仔猪生长环境不良也会造成仔猪下痢。
如仔猪圈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都会增加仔猪感染病原菌的机会。
4. 干净与卫生:仔猪养殖场的卫生状况也是导致仔猪下痢的重要原因。
养殖环境的脏乱导致病原菌滋生,猪只处于不洁净的环境中容易感染疾病。
1. 良好的饲养管理:确保仔猪的饮食安全和合理。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草料的新鲜度,减少过多添加剂的使用,保持饲喂的规律和数量适当,以维持仔猪肠道的健康和平衡。
2. 环境的改善: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环境的管理,保持干净整洁。
及时清理仔猪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保持通风良好,控制好湿度和温度,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 减少感染源: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对仔猪圈及饲料槽、饮水槽等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杀灭病原体和细菌,减少病菌在猪圈内的传播。
4. 疫苗的使用:根据兽医的建议,合理进行疫苗接种和预防注射,提高仔猪的免疫力,降低仔猪发生下痢的风险。
5.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仔猪出现下痢症状,要及时进行诊断并得到兽医的治疗建议,根据病情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6. 注意护理:对于病情较轻的仔猪,可以进行特殊护理,比如加强营养和补液,以帮助仔猪恢复健康。
仔猪下痢的原因主要是感染病原菌和饲喂管理不当,而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良好的饲养管理、环境的改善、减少感染源、疫苗的使用、及时治疗和注意护理。
只有综合采取这些措施,才能降低仔猪下痢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773847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5.png)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病症对仔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病因
1.饮食不当:仔猪的饲料如有异味、霉变甚至混有小麦秆等不干净物质,都会引发仔
猪下痢。
2.环境卫生差:因为下蹲睡眠,经常处于粪便和尿液混合物中,不干净的环境会引起
细菌感染,导致仔猪下痢。
3.体内消化功能不良:由于生长发育不完全、幼小胃壁薄,而且胃液和消化酶的分泌
不足,导致食物不能完全消化,从而引起便秘或腹泻。
二、防治措施
1.改善饲料质量:应选用干净无异味的饲料。
饲喂新鲜食料时,一定要保持干燥、清洁,严格监控食品卫生质量。
2.处理好环境卫生:仔猪的生活环境一定要保持清洁干燥,不要让仔猪长时间处于潮湿、污秽的环境中,要经常清理泥污和圈舍内的垃圾。
3.合理饲养管理:仔猪的饮食和喂养必须按规定定时,定量,一定要注意饲料的新鲜
度和干净度,避免猪舍内出现粪便积水现象,可以在饲喂过程中添加一些膳食纤维有助于
促进消化。
4.使用合适的消炎药:仔猪下痢时,应立即发现并采取医疗措施,及时进行病原分离
和阻断传染源,给患病仔猪服用消炎抗菌药物以及一些康复剂和保肠剂等,以保证仔猪能
够尽快恢复健康。
总之,现代养猪业中,人为因素是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一定要从猪舍
建设和饲养管理的角度,严格要求自己,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瘟疫防治能力,以
保证生猪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不同日龄的小猪腹泻防治方法
![不同日龄的小猪腹泻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96232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4f.png)
不同日龄的小猪腹泻防治方法以下是1-15日龄阶段第一阶段的仔猪腹泻防治措施介绍1~3日龄:多发生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
病的经过急骤,有时不整体表现临床症状即死亡,主要症状是排红褐色血性粪便,有腥臭味,死亡率极高。
预防: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各注射红痢菌苗5~10毫升。
防治:由于流行病的病程太急,药物治疗往往收效不佳,必要时可用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治疗。
仔猪刚出生时口服青霉素10万单位、链霉素500毫克,每日2~3次,可作为火速的药物预防。
2~3日龄:母猪感染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其后,常出现流产、早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早产的仔猪出生时死亡或数天后死亡,正常分娩的幼生在2~3日龄多发生腹泻,早产幼崽因更加严重,病仔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糊状下痢,有的排出灰色或黑色残留物状稀抽走粪,少数带血。
预防:肥猪用灭活苗每年免疫2次,每次间隔21天,弱毒苗仅限3~18周龄仔猪应用。
目前仍然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发病仔猪应加强饲养行政管理,给仔猪注射抗生素并配合支持该药,以防止继发性感染和提高仔猪成活率。
1~7日龄:多发仔猪黄痢,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
病猪排黄色黏液样表皮腥臭的稀粪,严重的病猪粪便失禁,全身脱水,很快消瘦,肛门和阴门呈卵红色。
该病主要发生在出生后数小时至7日龄内仔猪,以1~3日龄最为多见,7天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极高,最高可达100%.预防: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各注射1次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苗(如K88、K99、987P)。
治疗:肌注痢速清2毫升;肌注乳酸诺氟沙星10~20毫克/千克体重。
仔猪早期下痢的规律及预防
![仔猪早期下痢的规律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f13e313227916888486d7d0.png)
1 断奶 仔 猪 下痢 . 3
仔猪离开母猪 的呵护 ,突然遭受环境和营养应 激变化影响 ,导致仔猪消化不 良、腹泻和抵抗力下 降 ; 料 突 然 改 变 , 吃奶 改 为吃 料 产生 的应 激 , 饲 由 导 致 胃肠功能失调 ;还可由于出生时的高糖酶降到断 奶后 1 星期 的最低 点 ,据 测 定 仅 为 断奶 前 的 1 , / 而 3
23搞好 产前消毒 .
产 仔前 可 用 l 2 % %氢 氧化 钠 溶液 , 也可 用 05 .% 过 氧 乙 酸溶 液 , 可用 火 灼烧 进 行 消毒 , 还 杀灭 病 原 防
保温措施跟不上 , 贼风侵害 , 粪便 污染潮湿 , 仔猪越 容 易下 痢 。猪 舍不 消毒 或消毒 不彻 底 , 造成病 源 的污 染和扩散 。产后 2星期 的仔猪 , 虽然还在吃奶 , 但母 乳 中的抗 体免 疫 已开 始 下 降 。抗病 能力 低是 仔 猪 白
痢病 暴 发 的根 本原 因。
止腹泻。从母猪产前到产后 , 如能一直坚持对猪体和 环境进行预防性 、 定期性的彻底消毒 , 保持药物制菌 的有效性 , 可有效净化养猪环境。仔猪吃奶前先用温 水 擦 洗 乳房 区 , 用 00 %的高 锰 酸 钾 溶液 , 再 .1 把母 猪 的腹部和奶头消毒 , 以防止病从 口入。
亡 率 高 , 季均 可 发病 , 以严寒 的冬季 和 早 春发 病 各 但 居 多 , 以成 窝 发病 为 特点 , 以排 黄色 稀 粪 为 主要 常 是
其 2 1  ̄ 0F ,导致 仔 猪下 痢 死 亡 的第 3次 高 峰 出 J内
现。病死率一般为 1%一0 如脱水 , 0 2 %, 病死率可高达
导 致 消 化机 能 大 为减 弱 ; 猪 断奶后 不 再 吃奶 , 去 仔 失 母 乳 中大量 乳 酸 的应 有作 用 , 仔 猪 胃酸 不 足 , 化 使 消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32fde3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6.png)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常见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1. 细菌感染。
仔猪的肠道非常敏感,常见的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弧菌等都可以引起下痢。
这些细菌常常通过病毒、细菌、短暂的抵抗力下降,受到损伤等因素入侵。
2.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包括孢子虫、蠕虫等,都可以导致仔猪下痢,并且给仔猪造成不同的影响。
3. 环境污染。
营养不良、水质不佳、环境脏乱差、居住密度过高等问题都会影响仔猪肠道的健康,导致仔猪腹泻。
对于仔猪下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给予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保持猪舍内外的清洁。
这样可以增强仔猪免疫力,减少仔猪下痢的风险。
2. 给仔猪进行预防疫苗接种。
这样可以提前防止仔猪感染一些常见的疾病,尽可能减少仔猪下痢的发生。
3. 对仔猪进行定期的体检。
及时发现仔猪身体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可以让仔猪避免一些疾病的困扰。
4. 对仔猪进行适当的环境调节。
要保持猪舍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等环境条件和饲养密度都要适当。
这样可以让仔猪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减少仔猪下痢的风险。
总之,对于仔猪下痢,除了要及时处理外,还需要关注营养、环境等方面,尽可能地减少仔猪下痢的发生。
这样可以让仔猪享受更健康的生活,并有更好的生产效益。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73320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8.png)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仔猪下痢是仔猪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
本文从仔猪下痢的原因、病原体、症状、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仔猪下痢的原因主要包括饲料问题、环境卫生不佳等因素。
常见的仔猪下痢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在防治方面,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环境卫生,定期检查仔猪健康状况是关键措施。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饲料、使用药物治疗等。
结论部分指出需要加强仔猪下痢的防治工作,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并治疗仔猪下痢是确保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引起养猪人士对仔猪下痢问题的重视,共同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仔猪下痢、原因、防治、病原体、症状、饲养管理、处理方法、结论、影响、重要性、及时治疗、加强防治。
1. 引言1.1 仔猪下痢的影响仔猪下痢是指仔猪出现腹泻现象,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由于仔猪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需求较大,腹泻导致的消化吸收不良会影响其正常生长,甚至会引起仔猪的发育迟缓,体重下降。
仔猪下痢还可能导致仔猪免疫系统受损,增加了其他疾病的发生风险。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控制仔猪下痢,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正确了解仔猪下痢的影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保障仔猪健康,促进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1.2 仔猪下痢的重要性仔猪下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养猪户来说具有重要性。
仔猪下痢会导致仔猪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影响猪群的生产效益。
仔猪下痢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仔猪死亡,增加了养猪户的经济负担。
仔猪下痢还可能影响到整个猪群的健康,造成疾病的传播和扩散,影响养猪业的稳定发展。
了解仔猪下痢的原因、症状和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及时发现并治疗仔猪下痢,对于保障猪群的健康和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减少仔猪下痢的发生,提高养猪效益,需要养猪户加强对仔猪下痢的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猪群的健康和产能稳定提高。
防止仔猪下痢的几种方法
![防止仔猪下痢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bfdd7927284b73f242509e.png)
防止仔猪下痢的几种方法薛凤珍河北省滦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63500仔猪存活率与断奶窝重是养猪的一项重要指标。
而防止仔猪下痢却是仔猪在吮乳期及其断奶期内关键所在,在这一阶段常因外界气候、温度变化、环境污染,以及母猪体质、营养等多种因素,导致仔猪肠道正常生理机能紊乱,致使病原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从而发生下痢。
针对具体病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能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一、母猪的饲养管理1 、产前饲养注意控制膘情防止过肥或过瘦要获得活泼健壮的仔猪,必须保证母猪全价的配合日粮,一般在怀孕初、中期喂日粮2~2.5千克,后期(产前一个月)喂3~3.5千克,产前一周进产房,每天减少0.5千克日粮,临产前的当天不要喂精料,可饮适量温水麸皮汤(加少量盐),产后前两天可可饲喂少量稀料,产后第三天再逐渐增加配合日粮至5千克左右,精料宜生湿料。
科学的饲养管理好怀孕母猪,往往初生仔猪体重较大,体格活泼健壮,生活力强,可减少下痢等疾病感染。
同时注意母猪子宫炎和乳房炎,防止因母猪产后不食、便秘而使仔猪下痢。
2、做好产仔母猪分娩前后的护理与防病①、母猪于产前6周和2周各注射一次抗大肠杆菌腹泻菌苗,(K88、K99)。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于产前30天、15天各免疫接种一次红痢菌苗(如果猪群没有发生过红痢可不注射)。
②、待产母猪调进产房前,必须对每个产房彻底的清扫、冲洗和认真消毒,可采用“三步”消毒法,即先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可见固形物质,然后用封闭熏蒸消毒12小时,开封通风后,地面和墙壁用2%火碱液等喷雾消毒,在母猪进来前用净水冲干净地面火碱即可。
③母猪提前1周进产房,入产房时先用温水加消毒液(表面活性剂)将母猪身体刷洗干净,然后上产床待产;临产前,用温热的0.1%高锰酸钾液洗涤母猪阴门、乳房、腹部,擦洗乳房时要用力按摩,挤掉奶头2把蓄奶,辅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这是防止母猪乳房炎和仔猪下痢的重要措施,尤其对头胎母猪更为重要。
三、抓好仔猪的饲养管理和防止下痢的措施1、辅助初生仔猪吃足初乳用手固定仔猪吃奶,给每个仔猪固定奶头,保证仔猪吃足初乳。
如何预防初生仔猪拉稀症状
![如何预防初生仔猪拉稀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60eb02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9.png)
如何预防初生仔猪拉稀症状拉稀是仔猪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几天内。
拉稀不仅会给仔猪带来不适,还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
因此,预防初生仔猪拉稀症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初生仔猪拉稀症状的发生率。
1. 提供干净卫生的产床在仔猪出生前,应该确保产床干净卫生。
清洁和消毒产床是预防仔猪拉稀的首要任务。
消毒产床的最佳方法是使用75%乙醇溶液或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喷洒。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没有任何残留物。
2. 注重母猪的饮食母猪的饮食直接影响初生仔猪的健康。
为了预防拉稀,母猪的饮食应该富含高质量的饲料和营养。
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会使母猪的身体产生更多的优良胎儿。
在饲喂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量喂食,以免造成肠胃不适。
另外,为了增强母猪的免疫力,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剂。
3. 促进乳汁产量乳汁是仔猪的主要营养来源,对于初生仔猪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预防拉稀,必须确保乳汁产量充足。
在仔猪出生后的头几天,母猪的乳汁产量可能不足,此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乳汁产量。
例如,可以通过适当按摩母猪的乳房来刺激乳汁分泌。
此外,保持母猪饮食的充足和均衡也有助于提高乳汁产量。
4. 定期观察仔猪的健康状况定期观察仔猪的健康状况可以及早发现拉稀等情况。
如果发现仔猪出现拉稀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观察仔猪的健康状况包括注意其便便的形状和颜色,正常的便便应该呈黄褐色。
此外,注意观察仔猪的食欲、体温和活动情况,任何异常都应引起警惕。
5. 提供足够的温暖环境初生仔猪对温度非常敏感,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导致拉稀。
因此,为仔猪提供足够的温暖环境是预防拉稀的关键。
使用保温灯或发热器等设备来提供适宜的温度,确保仔猪的体温恒定。
此外,在冬季的寒冷天气中,还可以在产箱周围放置一些隔热材料,以防止冷空气进入。
6. 定期进行驱虫和预防接种仔猪的拉稀症状有时与寄生虫感染和疫苗预防有关。
因此,定期进行驱虫和预防接种是预防拉稀的一部分。
预防仔猪下痢的方法
![预防仔猪下痢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3f22b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1.png)
预防仔猪下痢的方法仔猪下痢是流行甚广、危害很大的一种疾病,如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仔猪的育成质量和利用价值。
一、由母乳引起的下痢多发生在生后2-3天或7日龄仔猪。
其原因是:母乳酸性大,母猪日粮脂肪含量过高,母乳中钙质不足或母猪发生乳房炎、产后热、发高烧等疾病,是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因素。
这时,仔猪下痢排出的粪便呈灰白色。
预防方法:改变妇娠母猪饲养类型,即日粮从精料型改为青料为主,合理搭配其它饲料,防止母猪过肥,认真贯彻产前减料,产后逐渐增料的措施,减少含脂肪高的饲料,增加多汁青绿饲料,做到母猪日粮营养平衡,保证钙质供给。
二、由母乳及饲料引起的白痢。
母猪产后14-21天乳量最高,仔猪食后不易消化,引起消化不良,常发生下痢,尤以夏秋季为甚。
其原因是:母猪日粮内含高脂肪,高蛋白饲料过多,仔猪吃得过饱、仔猪舐吃大猪食槽剩余的酸饲料,饮用污水,舍内阴冷潮湿,母猪患病,仔猪患寄生虫病,常引起仔猪发生下痢。
粪便呈灰白色,腥臭,有时呈黄白色或黄绿色。
预防方法:减少母猪精料量,增加多汁青绿饲料,降低母猪饲料给量并减少仔猪吃奶次数;冬季采取厚垫草养猪,保持猪舍温暖干燥,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及时淘汰易引起仔猪白痢的母猪,仔猪生后当天和35天肌注0.1%亚硒酸铁溶液0.5-1.0毫升,并饮用硫酸铜及硫酸亚铁溶液。
三、仔猪离乳时的下痢。
在仔猪离乳1-2天时发生。
仔猪离乳时的下痢,粪便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腥臭。
发病原因是:离乳时环境及饲料应激,引起消化不良,仔猪过食,卫生条件差,造成大量寄生虫或细菌繁殖。
预防方法:保证清洁饮水,少喂勤添,防过食,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
应用下列药物可预防离乳仔猪下痢:100千克混合料中加入60克金霉素,20克硫酸铜,200克磺胺二甲基异嘧啶,10克甲状腺碘。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c5469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6.png)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下痢是指猪只排泄物呈稀糊状或水样,每天排泄次数增多而腹部明显肿胀的一种常见疾病。
下痢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对于仔猪下痢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感染性原因:仔猪下痢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感染(猪肠炎病毒、轮状病毒等)和寄生虫感染(蛔虫、钩虫等)。
这些病原体感染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导致仔猪腹泻。
2. 饮食因素:仔猪饮食过量或过久饥饿,食物过于粘稠,过多食用含有化学胁迫物质的饲料或水源也会引起仔猪下痢。
过早断奶、换乳等饲养管理不当情况也会诱发仔猪下痢。
3. 环境因素:饲养环境脏乱、潮湿、通风不良,粪便无时无刻地存在在仔猪周围,就会增加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机会,从而导致仔猪下痢。
温度不适宜、光照不足等也会影响仔猪的健康。
为防治仔猪下痢,应采取以下措施:1. 饲料管理:合理饲喂是预防仔猪下痢的重要措施。
应采用新鲜、整洁、卫生的饲料,控制饲料中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量,保证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频次,适当添加益生菌,保持饲料的平衡性,以降低仔猪的消化道负担和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2. 环境管理:保持仔猪圈舍的干燥、卫生和通风。
每天定时清理圈舍,及时清除仔猪周围的粪便,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控制圈舍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对仔猪造成压力和影响。
3. 疫苗接种: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计划,加强仔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感染和发病率。
4. 饮水管理:保证仔猪有充足清洁的饮水。
每天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源,避免饮水器水污染,防止细菌和病毒通过水源传播。
5. 早期预防:对于仔猪出生后的早期预防,可在仔猪刚出生后为其口服益生菌以增强免疫力,及时给予抗微生物药物进行预防,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雌猪孕期也要强化保健措施,保持雌猪身体的健康,降低仔猪出生后感染的风险。
仔猪下痢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感染性和饮食因素引起。
仔猪下痢四个控制措施
![仔猪下痢四个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955333c8bd63186bdebbc8c.png)
仔猪下痢四个控制措施仔猪出生后,常因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病原微生物而出现痢疾。
重视日常管理,是避免仔猪下痢的根本措施。
一、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发生应激。
使用全价日粮饲喂母猪,母猪哺乳期禁止突然改变饲料,饲料品质要好,能量不能太高,玉米等能量饲料在60%以下,粗蛋白质的含量应不低于18%。
母猪产前7天开始减料,产后逐渐加料。
做好仔猪的保暖工作,防止各种应激因素出现。
仔猪生后3-5日补水时,可以在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开料期,一定要注意供足清洁饮水。
7日龄起,就应该给仔猪补料,以便于及早锻炼胃肠功能,促进身体发育,完善免疫能力。
二、搞好卫生消毒,配合药物预防。
临产前2-3天将产圈打扫干净,临产当天把母猪乳房和胸、腹部清洗干净,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或0.1%新洁尔灭涂抹消毒,以后每10-15天用消毒药进行1次消毒。
仔猪出生后,可以用50%北里霉素涂抹母猪乳头,每天2次,此法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痢。
对于断奶仔猪,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利高霉素或新霉素,每千克饲料添加100克,连续7天,可预防下痢。
三、使用生物制剂,调整肠道菌群。
为预防大肠杆菌性下痢,可以使用活菌制剂调整仔猪肠道内的菌群。
可使用乳康生或促菌生,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口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0.5克,连服2天,以后每隔7天服用1次,可服用6次。
也可使用调痢生,拌为稀糊状,用注射器筒注入仔猪口内,令其自行咽下,每千克体重用量为500毫升。
四、及时接种疫苗,激发主动免疫。
预防仔猪红痢,可使用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初产母猪肌肉注射2次,第一次于产前1个月左右,第二次于产前15天左右,用量均为5-10毫升;经产母猪,如果前胎已经免疫过,可于产前15天左右接种1次,用量为3-5毫升。
也可使用抗猪红痢血清,仔猪初生后注射,每千克体重3毫升。
预防仔猪黄痢、白痢,可使用K88、K99、K987三价灭活苗或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母猪产前15-20天免疫注射。
控制仔猪下痢四措施
![控制仔猪下痢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026d8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9.png)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03
定期清洁猪舍
定期清扫猪舍,清除粪便 和污染物,保持圈舍干燥 卫生。
消毒措施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杀 灭病原菌,预防疾病传播 。
通风换气
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减少 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含量 。
临产母猪消毒与接产处理
临产母猪消毒
在母猪临产前,对母猪乳 房和外阴部进行消毒,以 减少病原菌的侵入。
根据当地气候、饲养条件及市 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
选用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 力强的品种。
考虑品种的杂交优势,选用优 良的杂交组合。
选配与杂交优势利用
根据种猪的遗传特点进行选配 ,避免近亲交配。
利用杂交优势,选用优良的杂 交组合,提高仔猪品质和抗病 力。
通过合理的选配和杂交组合, 提高仔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 能。
减少应激因素,防止挤压和咬斗
应激控制
尽量避免突然的噪声、强光、人员进出等应激因素,这些可 能会引起仔猪的恐慌和不安,导致挤压和咬斗。
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于拥挤,以减少挤压和咬斗的发 生。
04
采用药物预防和治疗
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
预防
在母猪产前或产后,适当给母猪投喂抗菌药物,如头孢噻呋、氟苯尼考等,可以降低仔猪感染细菌的风险。
治疗
当仔猪出现细菌性腹泻时,可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但需根据具体病情和兽医建议进行用药。
使用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
预防
在母猪产前或产后,给母猪投喂微生态制剂,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可以通过母乳传递给仔猪,建 立有益的肠道菌群,预防仔猪下痢。
治疗
当仔猪出现非细菌性腹泻时,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但需根据具体病情和兽医建议进行用药 。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40def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0.png)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仔猪下痢是指仔猪出现粪便稀水、频繁排便等症状的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
仔猪下痢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饮食、环境、感染等因素。
以下是关于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原因:1. 饮食不当:饲料中的成分不合理、粗粮比例过高、混合饲料时不均匀等因素都会引起仔猪消化不良,从而导致腹泻。
2. 饮水不合适:喝的水质不好、水温过高或过低、水源被污染等都会影响仔猪的消化系统,导致下痢。
3. 环境不良:饲养环境湿度过高、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等都会使仔猪感染细菌或病毒,引发肠道疾病。
4. 感染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感染都会导致仔猪腹泻。
二、防治措施:1. 饲料管理:合理调配饲料成分,注意保证饲料质量,确保粗粮比例适中,避免饲料混合不均匀等,以提高仔猪的消化能力。
2. 饮水管理:保持饮水质量,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避免水源被污染。
控制水温,不要让水温过高或过低,避免刺激仔猪的消化系统。
3. 环境改善:保持饲养环境的干燥和通风,避免湿度过高和饲养密度过大。
定期清理饲养环境,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4.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疫苗的保藏和使用。
注意对仔猪进行常规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5. 使用药物:在严重的下痢病例中,可以使用抗生素或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但使用药物要遵循兽药使用的原则和标准,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残留问题。
6.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包括适当的饲喂量、饲料畜龄适应性、定时定量饲喂等措施,有利于改善仔猪的消化功能。
7. 防止传染:对新入场的仔猪进行隔离观察,避免疾病的传播。
定期消毒饲养设备和器具,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仔猪下痢的原因较多,饮食和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饲料管理、饮水管理、环境改善、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下痢,提高仔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提 高哺乳 仔猪 的成活率及 断奶重 ,一方 面断奶重 直接 影 响育肥 的速度 ,另一方面 哺乳仔猪 也是 最易患病 死亡 的一个阶段 ,做好哺 乳仔猪 早期下痢 的预 防是3 至3 日 2 3 龄断奶 仔猪窝 均达到 1 头 以上 、个体 均重达 到 lk 以上 0 Og
1 . 增加母 猪采食 量以提 高泌乳量 只有使哺乳 母猪 .1 2
多采 食才 能增加泌 乳量 。喂营养 全价配合饲料3 d 次,,喂 前拌湿 以增加 适 口性 。产后5 内适 量限饲 ,产后一周应 d 敞开供应 ,产乳 高峰时每 日每头哺乳母猪 采食量可达7
以上。
都会 产生 明显 的不 良效果 ,应 按妊娠 期胎儿 生长发 育体
症。
1 . 使 用前 列烯醇 母猪 开始产仔 时 ,注 射前列烯 醇 .3 2 可减 少死胎及 胎衣 的滞 留,降低母猪 子宫炎 的发生并 可 提高断奶后 的发情率 。
41 阿司匹林 能促 进机体散 热,维持热平衡 。在饲料 .
中添 加 00 %, . . - 1 5 - %阿 司 匹 林 , 可 明 显 地 缓 解 热 应 激 ,提 0
性 能 和 饲 料 的转 化 率 。
4 黄 霉素 添 加 黄霉 素5 /g日粮 中 ,能 缓解 热应 . 4 mg k
激,促进生长 、提高饲料转化 率。 45 柠檬 酸 在体 内被 氧化成二氧 化碳和碳 酸氢盐 ,有 . 利于血液 中p 值 的稳定 ,增强机体 的抵 抗力 ,减 少热应 H 激,一般 的日粮添加量为03 . %。
4 g 朱 砂 Ig 0、 O 、雄 黄 1g、薄 荷 3 g、连 翘 3 g 黄 芩 5 0 5、
3g 0 ,开水冲泡 ,供 10 0 只鸡 1 用 ,具有清热解 暑增强 机 d 体抗热 应激作用 。( )七昧黄 芪( 4 黄芪 、石膏 、板 蓝根、 连翘 、大青叶 、山楂 、甘草) 速效 囊病 宁也具有增 强机 体
高产 蛋量和蛋壳的强度。
42 阿散 酸 . 添加 阿散酸5 mgk E粮 中,可促进蛋 白质 6 /g l
合成 ,缓解热应 激,提 高产蛋率 。 43 杆 菌肽锌 . 添加杆菌肽 锌 10 / 0 mgk g日粮中 ,能降低
机体 产热量 ,维持 热平衡 ,环 境热应激 ,提 高鸡的 生产
重变化规律给予相应的营养水平。 妊娠 的前7 d 5 ,由于子宫内容物增重较慢,应把喂料量 控制在1 l 以内,以免受精卵被重新吸收;妊娠7~ O d .( 8g 5 lO , 是母猪乳腺发育的重要时期 ,饲喂量过多,可致乳腺 的脂肪 沉积过多,喂料应为2 . :妊娠10 12 ,由于胎儿生 . 3 O 0  ̄ 1d 长发育迅速 ,为保证母猪 良好的体况和胎儿出生重,本阶段
应增 加 喂料 量达33 3 k/ ・ 。 . . g ̄ d  ̄5
1 . 做 好产 后母 猪保 健 ,防 治无乳 综合 症 .2 2
产后1 周
内,母猪 饲料 中添加常 规剂量 的金霉素进 行保健 ,产仔 当天每头 母猪注射 长效 强力霉素2 ml 0 。人 工助产 的母猪 生殖道 内注入宫乳安2 ̄ 0 ,预防产后 感染及无乳综合 0 3 ml
2 1 年第 3 00 1 3 . 做好 消毒工作 .1 2 按本场消毒程序严格执行。
草 药有 :黄芩 、石 膏 、柴 胡 、板 蓝根 、地 龙 、苍 术、人 参 、藿 香、金银花 、黄 芪、茯苓 、连翘 、刺五加 、薄荷 等 。( )在 日粮 中添 加1 1 %的消毒散( 主要成分为藿香 、金 银花 、板 蓝根、苍术 、龙 胆草) 或添No1 . %刺五加浸 膏等 可增 强机体 抗热应激 能力 。( )藿香4 g 2 o 、花粉 3g 0 、连 翘4 g 0 、赤芍 2 g 5 、滑石 4g 二花3 g o、 0 、淡 竹2 g 0 、蔓根 3g 0 、乌梅3g 0 、麦冬3g 0 、石斛 3g 0 、甘 草2 g o ,以上药物 研 末混匀后 以1 %的 比例拌料 喂饲 ,可在产 蛋初期至产 蛋 率 上升至8 %期间连续使用,除能防止发生热应激及防止 0 暑 热 外 ,还 能增 强 鸡 的食 欲 ,提 高采 食 量 。( 3)茯 苓
“ 十” 双 的关 键 。
11 做 好 几种 危害 大的疫病 的免疫接 种 .2 .
应 做好大肠
杆菌(8k 9、伪狂犬 、链球菌等疫病 的防疫注射 ,使初 k 89 ) 乳中抗体水平提 高。仔猪通过吸吮初乳使其 收到保护 。 1 . 做好 产前母 猪保健 .3 1 产 前一周 开始 ,在 母猪饲料
5 添加中草药物 .
中草 药具 有 增 强 免疫 、 助 消化 促 食 欲 、提 高 产 蛋
率 、 增 强 机 体 抗 热 应 激 能 力 , 目前 用 于 鸡 抗 热 应 激 的 中
免疫、抗病毒 、清热解毒 、抗热应激的作用 。
( 收稿 日期:2 1 0 l) 4
4 5
山东1 牧兽医 I f
2 1 年第 7期 ( 00 总第 1 2期 ) 6
防治
仔 猪 早 期 下 痢 预 防措 施
郁 富慧 郁 夏 ( 河南省黄泛区农场 西华 463) 662
中图分类号:¥ 5 . 1 8 82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 .7 32 1)704 .2 0 713 (0 00 .0 50
中添加抗 生素 如氟苯尼考 、泰 农等 ,净 化母猪 体内的病 原菌 ,减少仔猪被感染的机会 。 1 哺乳母猪 的管理 . 2
1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做好妊娠 期 的管 理 ,使 之多生活 仔尤 其是壮仔 ,减 少死胎及弱 仔头数 ,并增 加仔猪初 生重 。加强哺 乳母猪 的管理 ,增加泌乳量,防治无乳综合症的发生。 1 加强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 1 1 . 妊娠 母猪 的饲 喂 .1 1 在妊 娠期 内,饲喂不 足或过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