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双)周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25题,共50分)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3题。

1.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和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的是

A.1200米左右,700~900米B.1300米左右,1800~2200米

C.2000 米,700~900 米D.2200 米,1800~2200 米[]

2.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A.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光热不足D.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

3.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的气候因素是

①南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②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③北坡为阴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④北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下左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右图是左图中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读图,完成4~6题。

4.左图中⑤地与②地相比

A.⑤地的年降水量比②地小B.②⑤两地七月份都吹西北风

C.⑤地的河流汛期比②地短D.⑤地的自转线速度比②地大

5.在左图所示天气系统控制下,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天气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受高压脊控制B.②地风速比①地大

C.③地有暖锋移来,云层较厚D.④地吹偏南风,正值降水天气

6.关于右图中河流剖面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岩石乙比岩石甲易受侵蚀B.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岩石乙形成后

C.河流出现于岩石丙形成之前 D.岩石戊形成年代比岩石丁早

下图是我国某山地东侧1月、7月均温及降水垂直变化率(降水垂直变化率是指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水的变化量)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 该山地所在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8. 该山地东坡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约为

A. 1200米

B. 15 00米

C. 2100米

D. 3000米

土壤中排放的CO2 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受人类干扰,我国东北某山植被群落发生了逆行演替: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本。下图示意该山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 CO2 排放通量时间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9.该时段土壤CO2 排放通量受士壤温度影响最小的森林群落是

A. 红松阔叶林

B. 阔叶杂木林

C.白桦林

D. 灌木林

10.下列因素中,与图中土壤CO2 排放通量的时空变化相关性最小的是[

A. 土壤微生物

B. 地下生物量

C. 表层凋落物

D. 土壤含水量

美洲王蝶有迁徙习性,寒潮会导致王蝶大量死亡,每年它们都会往返于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示迁徙线路经过的陆地自然带不包括

A.常绿硬叶林带B.热带荒漠带C.落叶阔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

12.推测美洲王蝶停留于米却肯州的主要时段是

A.2—6月B.4—8月C.7—11月D.11月至次年3月

13.当美洲王蝶到达加拿大东南部时,当地

A.房屋影子全年最长B.昼长短于米却肯州

C.太阳东北升西北落D.日出晚于米却肯州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是植物群落覆盖地表状况的一个综合量化指标,是描述植被群落及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我国华北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下面左图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右图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4~16题。[

14.左图中甲、乙、丙生态区与右图植被覆盖度曲线匹配正确是

A. 甲—Ⅰ、乙一Ⅱ、丙—Ⅲ

B. 甲一Ⅲ、乙—Ⅱ、丙一Ⅰ

C. 甲一Ⅱ、乙一Ⅲ、丙一Ⅰ

D. 甲一Ⅲ、乙—Ⅰ、丙—Ⅱ

15.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右图中I曲线代表的生态区

A. 对北京的环保效益更明显

B. 为京津唐地区提供的生活消费物资更丰富

C. 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D. 土地生产力更低

16.与Ⅰ、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 草场过度放牧

B. 作物成熟收割

C. 森林过度采伐

D. 雨季光热条件差

读“某地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图”,完成17~18题。

17.等温线与当地等高线的契合程度是指两者的平行程度,平行程度越高则契合度越高,反之则越低。相对于闭合等温线L2而言,L1与当地等高线契合程度较低。对图中L1契合度较低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冬季风

B. 太阳辐射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18.相对于c山体的南坡而言,d山体的南坡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d山体A. 纬度更低 B. 距离海洋更近 C. 光照更充足

D. 受夏季风影响更显著

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和生长季是重要的植被物候现象。下图为青藏高原11个生态地理分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与海拔存在关联,且不同生态区的高寒草地物候也存在差异。读图完成19~21题。

19.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

A. 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

B. 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推迟

C. 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迟

D. 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提前

20.在海拔2600~3500m的地区,②生态地理区的高寒草地返青期明显晚于①生态区,与之最为密切的因素是

A. 夏季风

B. 年降水量

C. 纬度因素

D. 地势起伏

21.①、②、③、④四个生态地理区中,高寒草地返青期最迟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植物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下面左图示意研究范围,右图为研究区2001 2010年间NPP的变化。观察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据此完成22~2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