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课程概论

•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幼儿园课程概念: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中西方“课程”概念的产生:

中国:最早出现在唐朝,最接近今天的含义是在宋朝

西方:最早出现在1895年

“CURRERE”(V), “CURRICILUM”(N)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性质

特点: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②、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③、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④、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⑤、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性质:①、基础性②、非义务性③、适宜发展性

•幼儿园课程目标

•识记几种课程目标的含义和特点——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普遍性目标、生成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

含义: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特点:强调儿童的个性化,关注儿童创造性的培养

•、行为目标

含义: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

特点:具体、精确与可操作

•、普遍性目标

含义: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特点:把一般的教育宗旨或原则与课程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的特点。

•、生成性目标

含义:生成性目标也称形成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特点:过程性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说

布鲁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教育目标分类说》;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大类

•认知领域,主要包括知识的掌握、理解或回忆以及认知能力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

•情感领域,主要包括兴趣、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发展的目标。

•动作技能领域,主要包括神经肌肉协调的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行动等方面的目标。•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和依据

来源: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

依据:①对幼儿的研究;理想发展、现实发展、理想发展和现实发展

②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三大原则:民主性原则、民族性与

国际性统一的原则、教育先行原则

③对学科知识的研究。特殊功能、一般功能、幼儿园课程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一般

发展价值而非专门的学术特殊价值。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结构

①.幼儿园课程总目标:课程领域目标。

②.年龄阶段目标:即学年目标,课程内容纬度与幼儿发展纬度。

③.单元目标:可以以时间为单元,如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可以以内容为单位,如

主题。

•.具体活动目标:微观层面的目标,要求制定得非常具体。(详见49-50页的图表)•幼儿园课程内容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

•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内容必须围绕目标来选择。第一,要有目标意识。第二,同一目标由多种内容完成。第三,同一内容指向多个目标。第四,情感态度类目标要通过给予幼儿相应的经验来达成。

2)适宜性原则: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发展,概括来说,就是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就课程内容而言,在“最近发展区”的内容是适宜的。要在基于幼儿的水平、着眼于其发展的前提下,确定课程内容。

3)生活化原则: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合目标的内容,但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不能等同于生活本身,要注意课程内容基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原则要求。课程内容源于、高于和回归幼儿的生活。

4)兴趣性原则: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富含教育价值的内容。幼儿感兴趣的且富含教育价值的内容,自然就是课程的内容。借助内容、材料等转化兴趣。

5)基础性原则:“基础性”的参照标准:是否与儿童现在的生活、学习有直接联系;是否必须现在学,以后再学就失去最佳时机;是否是文化或人类只是中的最基本成分,而且是今后学习所必须的基础;是否具有巨大的应用性和迁移性等。基础性原则还必须涵盖课程内容的文化性。课程内容应反映和传递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6)逻辑性原则:幼儿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和规律。要从逻辑上关照不同年龄幼儿的课程内容。

3、课程内容的取向

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等内容作了分析,同时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作了介绍。

4、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超载问题

“超载”即课程内容量大质不优,造成一种“时间的隐性浪费”。量大质不优,是课程内容超载的突出问题。

原因:⑴课程内容选择时失去了课程自身的独立的价值判断。

⑵课程内容的选择缺乏适宜性思考。

为防止课程内容超载,注意以下几点:

1.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适宜性原则,在充分考虑幼儿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的前提下,

以幼儿的愉快、自由、轻松为尺度,促进幼儿发展。

2.掌握课程内容的整合技巧;

3.课程内容的增加要有“听证制度”

•幼儿园课程组织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原则:

•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

•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

•处理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

•处理直线式和螺旋式的关系。

•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伦理组织法和心理组织法。

伦理组织法: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内容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强调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对幼儿掌握系统的知识是有益的。

心理组织法: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该方法强调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经验、兴趣、需要,可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课程的几种主要形态的特点——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经验课程、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单科组织模式,独立性

综合课程:学科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性

经验课程:学习自主性、内容广泛性、过程实践性、个体创造性、形式多样性、组织整合性、结果非唯一性

学科课程:间接经验性,选择性、系统逻辑性,工具性,理性与情意内在统一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各自的特点——全部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全部活动: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做相同的事,教师直接组织与指导,教师作用突出,活动效率高.容易忽视幼儿个别差异,互动机会少,不利于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

⑵.小组活动:包括内容相同的小组活动,内容不同的小组活动

•.个别活动:教师按照个别幼儿的特殊需要而展开的活动。

•实施幼儿园教育的几种途径

①教学活动:教师按照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的一种途径。目标明确、内容精选、步骤周密、计划性强、教师作用明显。(我国)(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教育活动)

②区域活动,又称活动区活动,包括室外区域活动与室内区域活动.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

便于教师及时观察了解幼儿。常规性区域和与主题相联系的区域。(美国“自我概念”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

•游戏活动,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的主导活动;

•活活动与常规性活动。

7、直接教学法和间接教学法概念

直接教学: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它是一种明确、简捷、有序、迅速的教学方式。幼儿在其中的学习基本是一种接受学习。

间接教学: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它不直接通过教师的语言而借助于教学环境的中介作用传递给幼儿.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无意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为主。幼儿意识不到教师的意图。这种方式的教育比较接近于幼儿的生活,甚至与幼儿的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比较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