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反思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一点对教学反思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教师教育界兴起,之后迅速波及并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界。关于反思,有这样几个被我国教育界公认的公式。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全国特级教师袁蓉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成功经验中总结出:教学成功二教学过程十反思。事实上,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反思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细节。

一、何谓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之必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之必备: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研究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教学反思?目前,理论界人士由于对于教学反思理解不同,所以说法不一。

我在网上搜索到杭州师范学院王秀玲教授制作的一个PPT文件,她在其中罗列了刘加霞和申继亮发表于《比较教育研究(2003. 10 ) 》中《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一文中的国内外三种比较权威的说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一种说法是: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第二种说法是:教学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优秀教学观”进行深入思考并依此作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第三种说法是: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经验的重新建构。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并由此达到三个目的:对各种教学活动的背景有新的理解;对自身作为教师和教学活动的文化环境有新的理解;对关于教学的一些想当然的假设有新的理解。

王秀玲教授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和“学习”结合起来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朱煌撰文: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

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学反思主要有如下特征:第一,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第二,教学反思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性质,不过,这种研究并不等同于纯理论的教育学研究,而是主要针对自身教学中情境性、具体性、个别性的问题展开研究。而且,教学反思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研究过程的体验、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个人实践知识的增长等,而不仅仅表现为研究文本:第三,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

仔细分析上述各种说法,我认为各有各的侧重、各有各的道理。同时,我感觉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对教学反思再下个定义。因此,我想综合上述各种关于教学反思的说法,以期发现教学反思包括的一些要件,进而明确教学反思究竟指的是什么:

第一、教学反思的对象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的一切与教学有关的行为、思想,或课堂体现的教学理念、背景等,反思的课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

第二、教学反思即深入思考和总结,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自觉进行;

第三、教学反思是教师理解教学、分析教学、评价教学的技术或手段;

第四、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是为了对教学经验和教学预设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

二、如何进行反思

我认为需要做到三点要素:

第一是“时间”。即教学反思的时间要得到保证,最好是能坚持经常性的反思,并通过经常性的反思,保持自己反思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第二是“结果”。即将反思记录下来,以写促思。本来我主张随时反思,这就不能保证能将反思的东西都能记录下来,但若能将反思记录下来是很好的,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反思更加系统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以后再学习和深入反思提供方便。那么,教学反思用怎样的形式写?怎么写?我以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作出具体的规定,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对反思的认识具体对待。写教学反思目前流行的方式有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学日记、博客等。

第三是将反思固定在某个的方向,这样对于教师做教学研究比较好,比如自

己确定一个专题并不断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作深入地思考。

对于教学反思,我历来主张教师:想反思什么就反思什么,能反思什么就反思什么,反思了什么就是什么。仔细体会教学反思的过程,我认为反思是要有一定的参照物的,比如有人喜欢用名师的教学或优秀的课例反思自己的教学;有人喜欢用自己的教学反思别人的教学;有人喜欢用教育理论反思自己或别人的教学:有人喜欢用自己或别人的教学反思教育理论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的,我的建议是参照物的选取,必须是科学的、被教育界公认的、符合教育规律和符合学生生长规律的。

下面,我就课前、课中和课后分别举例谈谈如何反思。

1. 课前反思—行不行?会不会?

课前,教师们往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预设,包括预设的科学性、艺术性、充分性、适应性、适用性如何?这样预设行不行?预设还能进行哪些方面的优化?自己在教学中贯彻预设的能力如何?效果会不会达到?要反思学生对预设的反应的积极性会不会高?课堂生成会不会按照预设预期生成?如果按照预设预期生成,如何鼓励学生?如果不按照预设预期生成,又如何应对?课堂上会不会出现其他意外的情况?如果出现了,会是那些?如何处理?等等。

2.课中反思—是不是?够不够?

课中,教师们往往要反思教学中的生成,包括课堂生成的环境、情境是不是具备?是不是在按预设进行?如果是按预设进行的,是不是达到了教学目的?如果不是按预设进行的,是不是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学生对课堂上的生成的反应是不是强烈?学生对教师处理生成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满意?师生对相关的问题解决是不是合理?要反思对课堂生成的处理的深度够不够?如果可能的话,对这些生成作的美化够不够?等等。

3.课后反思—好不好?美不美?

课后,教师们往往会对这次课的全部流程进行反思,要反思预设的落实效果好不好?这样的预设美不美?要反思教学中的管理,包括课堂上的教学组织得好不好?这样组织的效果好不好?所用的方法好不好?学生能不能接受?要反思课堂生成的背景和环境设置得好不好?课堂生成的处理好不好?美不美?课堂教学各环节还能作那些修改?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