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阳光财政”的重要举措。目前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认识不统一、部门预算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信息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细化预算编制等方面,对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信息系统监督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继分税制改革后,财政部推进的又一项重大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拨付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有效举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使财政监督从单一的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实现了对财政资金的全程监控,有效解决了资金多环节拨付以及多头存放的问题,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通过应用支撑平台,实现财政、银行和预算单位间的连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做到“管钱的不拨钱、拨钱的不花钱、花钱的不见钱”,从机制上保证财政资金运转按程序操作,更好地打造”阳光财政”。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增强财政支出透明度,提高预算约束力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各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下达的预
算,按预算级次层层上报用款计划,再由财政部门按程序将用款计划批复到基层预算单位,单位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按预算级次报送资金支付申请,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对支付内容审核后,将资金从零余额账户支付给商品供应商、劳务提供者或用款人账户。预算单位的每笔支出都有预算指标,超预算指标的系统自动拒绝申请,财政可随时掌握各项预算的实际支出进度,对各单位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在系统内能看到每个部门和单位的每一笔资金的来源、数量、科目、用途、收款账户要素,增强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二)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提高集中支付能力
在原来的财政资金拨付程序下,是按照资金用途,从国库将资金一次性拨入单位在专业银行开设的账户,然后根据情况从专业银行拨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资金拨付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无论实行直接支付还是授权支付,均先由代理银行垫支,然后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实现了单位预算指标与资金拨款相分离,使单位形成的结余体现为预算指标结余,而实际资金结余却在国库或财政专户中,解决了财政资金层层拨付、层层滞留等问题,从而集中了财力,大大提高了财政的支付能力。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认识不足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对人们原来已经熟悉的财政资金支付
方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面对新方式、新软件,部分单位和人员不适应、不习惯。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实行
国库集中支付,除了在操作方式上有新要求外,还涉及到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因此,有些单位的领导、财务人员从思想观念上对这种新的资金支付方式一时难以完全转变。部分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业务不熟或者年龄偏大,难以掌握软件操作方法。甚至有些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是由本单位其他工作人员兼任,造成对国库支付制度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不到位,使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二)部门预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不一致
部门预算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单位编报的用款计划需要依据单位部门预算确定的内容。因此部门预算编制是否科学规范将直接影响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实施。目前部分地区还存在着预算编制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同步,部门预算没有完全铺开的现象,部分地区虽然实行了在部门预算,但在编制过程中存在项目填报不全不细、预算批复较晚等问题,使国库集中支付在资金使用上出现混乱,不利于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另外,多数地方财政资金仍分为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未全部集中到国库部门,不利于财政资金的统一管理。
(三)软件系统不够完善,兼容性不高
软件操作系统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技术基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后,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管理方式均发生了重大变革,业务进一步细化,工作量加大,只有以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国库管理操作系统和银行资金清算系统为依托,才能确保财政资金支付的
安全、高效和快捷。软件操作系统不完善导致财政内外部业务系统衔接不畅。财政内部使用的各种软件未能实现整合,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还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影响了财政和预算单位的工作效率。
(四)代理银行运营成本增加,积极性不高
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求,零余额账户实行“先支付,后清算”,这就使得代理银行“先垫款,后收款”,不符合现行金融会计制度中“先收后支、不垫付款项”的结算原则;而且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代理银行在资金的支付、清算以及信息提供等方面增加了大量工作,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相对较高,缺少利益补偿机制,受利益的驱动,影响了代理银行的积极性。
三、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单位认识到改革之后,资金支付方式只不过是由原来的分散支付变为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所有权、核算权、使用权均不发生变化,不影响各部门和单位的会计管理权限。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旨在建立一种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并置财政资金于全面监督之下。
(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的编制水平,一是大力推行零基预算管理,细化标准与定额,建立详细的数据库,依据相关政策,按照各预算单位人员数据、业务需要等数据,分类分档,合理测算标准定额。
二是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实施财政综合预算,综合安排各项财政性资金。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从单位当年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来核定具体支出额度,并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专项资金要细化到具体项目。三是加强对预算单位和部门的指导。加强对各单位、各部门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的宣传与培训,认真落实好“两下两上”的编制程序,避免单位的支出需要和财政部门安排财力两者间的矛盾长期不能达成一致。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防止随意调整预算指标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支出行为的发生。四是要调整预算编制时间,及时批复预算。财政应该逐步把预算编制从临时性工作转变为一种经常性的工作,把业务科室编制预算转变为预算编制部门的专门工作,将部门预算编制成符合实际支出需要的预算。
(三)完善软件系统,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效果取决于国库集中支付应用支撑平
台的效率高低。所以,必须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在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之间建立起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平台,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构建一体化网络,全面把握和监督预算单位每笔资金的流向。进一步加强软件研发工作,建立与银行结算系统的连接,利用银行部门发达的结算系统和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功能,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活动水平。
(四)依法办事,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