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调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二人转与彩调的对比看彩调的发展

--------------------------------------------------------------------------------

引言

随着赵本山、潘长江、高秀敏等一批演员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明星,他们的老本行“二人转”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和喜爱。他们在不少的场合提及“二人转”。近年来,“东北二人转”这个词汇自然而然地因为赵本山等明星的缘故渐渐成了各地报纸文娱版面上的常见词,赵本山本人也表示立志将“二人转”这个在东北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发扬光大,使其再现辉煌。2001年由赵本山发起组办的“赵本山杯”二人转大赛以及其自导自演的农村题材轻喜剧《刘老根》的热播,在全国掀起了“东北二人转热”,许多人对“二人转”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充分说明了明星效应的作用。据说,在东北三省,二人转从农村进入城市,专门的二人转剧场如雨后春笋,生意非常火爆。东北人也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之说。目前也逐渐进入京城,反响热烈。当然,“东北二人转”毕竟只是一种“俗文化”,无法与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大剧种相提并论。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数不胜数的地方戏曲的大环境下,一种地方性的文艺能够发出一点亮光,哪怕只是一瞬间,为人们所关注,也是难能可贵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各地方曲艺普遍处境艰难叫苦连天的背景下,“二人转”能一枝独秀呢?

在浩如烟海的地方曲艺中,彩调剧可称为广西“俗文化”的代表。从演出形式、规模和表现手法上都有相似和相近的地方。同其他地方曲艺一样,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彩调因为没有市场而难以为继,在广西,专业剧团仅剩下广西彩调团及柳州市、桂林市彩调团等少数几家,且都面临经费紧张、人才流失、剧本质量急速下滑的尴尬局面。本文想借鉴“二人转”现象,通过对二人转与彩调剧在文化的内涵外延、发展历程、观众的心理感受、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达到探索彩调剧发展的目的,这就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一、二人转与彩调在内涵和表现形式上的比较

1、二人转和彩调的基本演出形式比较

二人转流传于东北三省,亦称“蹦蹦、秧歌、对口、棒子戏、双玩艺儿”。是在东北大秧歌和莲花落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东北大鼓、皮影、

太平鼓、霸王鞭和河北梆子、落子等艺术形式和唱腔与表演手段。有一女一男两个演员,有说有唱,分包赶角,叙述和表演故事情节,“千军万马,就是咱俩”为其突出特点。伴奏乐器以板胡、唢呐、竹板为主。演员手持道具有扇子、手绢、竹板等。二人转的表现手段有"四功一绝"之说,即唱、说、扮、舞及耍手绢、扇子等绝技,且唱且说且舞,高亢红火,风趣幽默,插科打诨,逗人发笑。

彩调流传于广西北部、西部、南部的一些地区,又称“调子、采茶、嗬嗨戏”。是桂北山歌小调和说唱文学结合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的曲调形成的。初期的彩调称为“对子调”,只有一丑一旦两个角色,分饰干哥干妹,手持彩扇载歌载舞,以表现相互的爱慕之情。这与二人转极为相似。后逐渐发展成为三个角色的“三小戏”及多个角色的“江湖调”,素有“七紧八松九快活”之说,即主要演员加上伴奏的乐师及后台人员一般不超过九人。因此,彩调剧在表现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比二人转要略胜一筹。伴奏乐器有调胡、堂鼓、锣、钹等。手持道具主要有扇子、手帕和腰带。彩调有五百多种唱腔和曲牌,唱腔刚健清新,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彩调剧轻松、谐趣、欢乐,被称为“快乐的剧种”。

2、二人转和彩调在地域风格上的比较

二人转和彩调都发源于社会的最底层,都“土得掉渣”。关东大地向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移民化的地区,是“在漫长的垦荒年代由衣衫褴褛的乞丐打着竹板从关内传唱到关外的”,它“永远脱不尽社会最底层穷欢乐的基调”。二人转就象关东人一样,粗豪、拙重、闹腾。具有直爽、风趣、苦中作乐的风格。不管是喜剧色彩还是悲剧色彩,都注重“说、唱”,以情动人,颇具感染力。

彩调是由流徙于桂北的大量湖南移民中,擅演调子(花鼓戏)的匠人传播转变的。这些匠人多为泥水匠、瓦匠、木匠、铁匠等手工劳动者,他们朴实而灵巧、勤劳而节俭。这些调子主要反映乡村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表现社会伦理道德,多以喜剧结尾。歌舞欢快灵活,曲调优美动听,语言通俗易懂,人物爱憎分明。具有典型的南方人的含蓄内敛的风格。

3、二人转与彩调剧目的思想特色比较

二人转和彩调是老百姓的文化,与京剧所表现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相比,柴米油盐、针头线脑的故事更易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这些故事部分来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部分来源于明清传奇志怪小说和历史小说。二人转与彩调剧目所表现的思想内涵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较为鲜明的思想倾向。它是劳动人民自我创造、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各自的文化心理、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在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上,二者具有共同的特色:(1)、歌颂真挚的爱情;(2)、鞭挞社会的丑恶现象;(3)、抨击传统的旧观念;(4)、表现健康的生活情趣;(5)、悲中有喜的情绪。这些特色比较符合下层百姓的审美习惯,因此二者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深广的民众基础。但二者在故事内容方面又是有所侧重的。从有关部门收集整理的传统剧目来看,1962年由广西戏剧工作室牵头组织彩调老艺人收集整理了《广

西传统剧目汇编》和《彩调传统剧目故事》共有125个剧目和265个故事。其中有根据广西各族人民劳动生活,土生土长的凡人小事改编的;有根据广西各族民间故事和历史传统故事以及《二十四孝》、《法戒录》、《今古奇观》、《包公案》等改编的;有从本区和区外其他剧种的剧目中移植过来的。故事内容多反映孝行、劝善等伦理观念。

二人转的传统曲目约有300多个,艺人有“四梁四柱”之说。“四梁”指的是大四套曲目,有《钢鉴》、《清律》、《浔阳楼》和《铁冠图》。“四柱”指的是小四套曲目,有《西厢》、《兰桥》、《阴魂阵》和《李翠莲盘道》。从内容上看,亦多取材于水浒故事,包公案,七侠五义,及一些民间故事。

4、二人转与彩调在文化兼容性上的比较。比较而言,二人转在文化传承和兼容上要比彩调强。我们知道,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大的人口大迁移中,“闯关东”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所以,东北三省的民族文化自然而然地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和融合。大批中原汉人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带来了汉人的生活习俗与中原各地的民间戏曲,如河北秧歌、莲花落、什不闲、鼓词、打连厢、凤阳花鼓等等。这些中原戏曲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中不断碰撞、融汇,最终发展成为二人转这种崭新的艺术样式。东北文化的这种包容性,在二人转艺术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二人转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说,可见二人转的腔调是多且杂糅的。它把东北民歌全盘吸收,加上莲花落的演唱方法,辅以通俗唱法,电声乐器。二人转的舞蹈是将东北秧歌浓缩提炼为舞台化,并将秧歌中的道具如扇子、彩棒等吸收进来,变成自身的秧歌体系。二人转的剧本大量地采用了其它曲种的剧目。二人转还不断吸收民间笑话、江湖人的吆喝,逐步形成了“说口”。今天,我们看到的二人转把快板中的数板、戏曲中的身段、杂技中的技巧甚至小品和流行歌曲统统融进来。东北的老百姓对二人转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二人转“热闹、对味、开窍、过瘾”,能弥补天寒地冻带来的孤寂。

对于彩调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广西土生土长的剧种:一种认为是湖南花鼓戏师傅传入的。不管何者可信,其基本的定型是通过戏班相互交流而形成的。湖南与桂北,地处毗邻,民间语言、习俗基本相同。从清末起,广西彩调班子与湖南花鼓戏班子就有过十分频繁的交往,互相切磋技艺。因此,彩调从起源到成熟,主要是受花鼓戏的影响。另外,彩调在民国初年出现了“阴阳班”,即桂剧艺人与彩调艺人联合演出的班子,彩调艺人以彩调的唱腔和表演,演出一批观众喜爱的桂剧剧目,天长日久,这些剧目被彩调艺人化为己有。因此,彩调又受到桂剧的影响。最初的对子调类似于歌舞,故事情节简单。到彩调成熟期(约清末民初),才有“三十六出江湖调”之说。即能演出《王三打鸟》等三十六出规定曲目的彩调班子,就可以跑江湖了。而彩调班子的师徒礼仪和规矩是十分严格的,不允许有过多的创新,这使彩调在吸收“外来文化”上受到限制。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彩调在文化的兼容性相对要弱一点,反映的层面不够宽。

5、二人转与彩调的舞台效果比较。从现存的传统彩调剧目来看,彩调以代代相传的民间小故事为多,反映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如劝赌博、懒惰、淫欲、孝道、婚恋等等,有明显的说教特性。另外,由于彩调剧缺乏艺术加工和提炼,一些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