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换热进展

沸腾换热进展
沸腾换热进展

沸腾换热进展

当液体与高于其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液体被加热汽化而产生大量汽泡的现象称为沸腾。

液体在加热面上沸腾时的换热过程,是具有相变点的两相流换热。当加热壁

面温度T

W 超过液体的饱和温度 T

S

并达到一定数值时,液体即在加热面的某些点

上形成汽泡。这些点称为汽化核心,通常出现在加热表面的凹坑上。汽泡形成后不断长大、脱离、上浮。汽泡在成长大过程中吸收大量汽化潜热,汽泡的脱离和上升动又产生剧烈扰动,所以沸腾换热比单相流体的对流换热强烈得多。一.沸腾换热

1.沸腾换热分类

沸腾有多种形式。如果液体的主体温度低于饱和温度,汽泡在固体壁面上生成、长大,脱离壁面后又会在液体中凝结消失,这样的沸腾称为过冷沸腾;若液体的主体温度达到或超过饱和温度,汽泡脱离壁面后会在液体中继续长大,直至冲出液体表面,这样的沸腾称为饱和沸腾。如果液体具有自由表面,不存在外力作用下的整体运动,这样的沸腾又称为大容器沸腾(或池沸腾);如果液体沸腾时处于强迫对流运动状态,则称之为强迫对流沸腾,如大型锅炉和制冷机蒸发器的管内沸腾。

(1)大空间沸腾与有限空间沸腾

高于饱和温度的热壁面沉浸在具有自由表面的液体中所进行的沸腾,称为大空间沸腾,又称池沸腾;沸腾过程受到沸腾空间的限制,沸腾产生的蒸汽和液体混合在一起,构成汽液两相混合物(两相流),称为有限空间沸腾,又称受迫对流沸腾或管内沸腾。

图1 加热表面

(2)过冷沸腾与饱和沸腾

流体处于末饱和状态即流体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沸腾现象,称为过冷沸腾;而液体温度始终保持大于液体的饱和温度,则称为饱和沸腾。

2. 沸腾换热机理

(1)气泡的成长过程

实验表明,沸腾只发生在加热面的某些点,而不是整个加热面,这些产生气泡的点称为汽化核心,一般认为,壁面的凹穴和裂缝易残留气体,是最好的汽化核心。

图2 气泡的成长过程

(2)气泡存在的条件

气泡半径R 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克拉贝龙方程)才能存在:

()

min 2s v w s T R R r t t σρ≥=

-

其中: v w s r t t σρ--表面张力

--汽化潜热

--蒸气密度

--壁面温度

--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可见,随过热度w s t t -增加,min R 减少,于是在同一加热面上min R R >的凹坑数将增多,即汽化核心数增加,产生气泡的密度增加。换热得到增强。

(3)均相泡核的形成

Cole [1]提出了均相泡核形成的运动学的看法。液体分子的能量是以一定方式分布的,其中只是一小部分的分子所具有的能量高于平均能量很多。由于液体中密度的波动有可能使足够数量的具有高于平均能量的分子聚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分子团,其平衡式为:

2()s v

L

c s fg L G

T r T T h σρρρρ=

--

对于活化分子团:

()1/2

3

216()3ln /s v

L

c s fg L G

T r T T h kT nkT J σρρπσρρυ??=

??--??

(4)异相泡核的形成

Cole 提出在均相气核的形成式子上作如下修正:

()()1/2

3162()3ln /s v L

c s fg L G

f T r T T h kT nkT J πσθσρρρρυ??=

??--??

对固体表面:

()()3

1

23cos cos 4

f θθθ=

+-

对球面凸面或空穴:

()()()()()3

22

1[1cos 2cos 1cos 2cos 2s c r f r θααφφ??

=±-+--+ ?

??

()()231cos cos 1cos ]2s c r r αθφ??+-+- ???

平面 球面 锥形空穴

图3 平面、球面、锥形空穴气核

对圆锥形空穴,Kottowski [2]得出:

()()()31

23sin sin 4f θθφθφ??=

--+-?

? (5)气液界面平衡条件[3]

蒸汽温度与液体温度相等,并且均匀,即:G L T T =; 化学势相等,即:G L μμ=; 压强关系:2G L p p r

σ-=

,其中,G p 、L p 为界面两侧的蒸汽和液体的压力,

σ为表面张力,r 为界面半径。

图4 在加热面上的空穴上气泡的形成

(6)大容器沸腾--饱和沸腾曲线

把一个加热器浸没在饱和水中,使之温度逐步增加,并观察加热器表面上的沸腾过程,并得出加热热流密度q 与过热度w s t t t ?=-的关系曲线,这就是饱和水大空间沸腾曲线,如图所示。

图5 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

沸腾曲线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区域:

a.自然对流:当沸腾温差 比较小时(一般<5℃),加热面上只有少量汽泡产生,并且不脱离壁面,看不到明显的沸腾现象,热量传递主要靠液体的自然对流传递,因此可近似地按自然对流换热计算。

图6.自然对流

b.核态沸腾

如果沸腾温差 继续增加,加热面上产生的汽泡将迅速增多,并逐渐长大,直到在浮升力的作用下脱离加热面,进入液体。这时的液体已达到饱和,并具有一定的过热度,因此汽泡在穿过液体时会继续被加热并长大,直至冲出液体表面而进入气相空间。由于加热面处液体的大量汽化以及液体被汽泡剧烈地扰动,换热非常强烈,热流密度q 随t ?迅速增加,直至出现峰值max q ,这一阶段的沸腾状态被称为核态沸腾(或泡态沸腾)。其汽泡的生成、长大及运动对换热起决定作用。核态沸腾的温差小(5℃

图7 核态沸腾

c. 临界点的沸腾

当壁面过热度达到某一程度时,出现气泡来不及脱离加热面而连成不稳定的气膜,即从核态沸腾开始向膜态沸腾过渡。这时出现了临界点,其热流密度称为临界热负荷c q ,也就是图中的max q 。

图8 临界点的沸腾

d.过渡沸腾

继续提高沸腾温差t ?(>50℃) ,则热流密度q 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迅速降低至一极小值min q 。这是由于产生的汽泡过多且连在一起形成了汽膜,覆盖在加热面上不易脱离,使换热条件恶化所致。这时的汽膜不断破裂成大汽泡脱离壁面,其换热状态是不稳定的。这一阶段称为过渡沸腾。

图9 过渡区

e.稳定膜态沸腾

之后,随着温差t ?的继续提高,加热面上开始形成一层稳定的汽膜,此时的汽化在汽液界面上进行,热量除了以导热和对流的方式从加热面通过汽膜传到汽液界面外,热辐射传热方式的作用也随着 温差的增加而加大,因此热流密度q 也随之增大。

图10 稳定膜态沸腾

3 沸腾换热影响因素

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有多方面,包括影响汽泡在壁面上产生、长大、跃离过程的所以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沸腾温差、压强、物性、壁面材料状况等。故一般把它归纳为下列函数关系:

()(),,,,,,,l v p w h f t g r c C ρρσλμ=?-

其中:w C 为沸腾液体与接触表面材料有关的系数。

大容器沸腾换热现象讨论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主要有:不凝结气体、过冷度、液位高度、重力加速度、沸腾表面的结构。

(1) 不凝结气体

与膜状凝结换热不同,液体中的不凝结气体存在会使沸腾换热得到某种程度的强化;

(2) 过冷度

只影响过冷沸腾,不影响饱和沸腾,因自然对流换热时有()n w f h t t ∝-,因此,过冷会强化换热。

(3) 液位高度

当传热表面上的液位足够高时,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与液位高度无关。但当液位降低到一定值时,表面传热系数会明显地随液 位的降低而升高(临界液位)。液位高度对传热的影响见下图。

图11 水位高度与传热系数的关系

(4) 重力加速度

研究表明:从0.1 ~ 100?9.8 m/s 2 的范围内,重力加速度对核态沸腾换热规律没有影响,但对液体自然对流换热有显著影响。

(5) 沸腾表面的结构

沸腾表面上的微笑凹坑最容易产生汽化核心,因此,凹坑多,汽化核心多,换热就会得到强化。近几十年来的强化沸腾换热的研究思路主要是增加表面凹坑。目前有两种常用的手段:(1) 用烧结、钎焊、火焰喷涂、电离沉积等物理与化学手段在换热表面上形成多孔结构。(2) 采用机械加工方法造成多孔结构。 4 沸腾换热计算

由于沸腾换热过程的复杂性,通过理论分析来解决沸腾换热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实验研究常常是解决沸腾换热的主要途径。

(1)罗森诺(Rohsenow )计算式——广泛适用的强制对流换热公式

()()3

1/2

,,Pr p l w s l v l w l l c t t g q r C r ρρμσ??

--??

=????

????

?

?

可见,3~q t ?,因此,尽管有时上述计算公式得到的q 与实验值的偏差高达 100%,但已知q 计算t ?时,则可以将偏差缩小到33%。这一点在辐射换热中更为明显。计算时必须谨慎处理热流密度。

(2)米海耶夫的大空间沸腾计算式——适用压力范围:105~4?106 Pa 两种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表示形式:

0.7

0.15

0.533h q

p

=; 2.330.50.122h t p =?

其中:2/h W m K --?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p Pa --沸腾绝对压力, t ?--壁面过热度 q --壁面热流密度

(3)适用于制冷工质沸腾换热的Cooper 关联式 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表达式:

0.67

0.5

0.55

(lg )

m r

r r h C q

M p p --=-

其中:0.330.6690/()C W m K =?

0.120.21l g {p m m R μ=-

r M ——液体的分子量 r p ——对比压力 p R ——表面平均粗糙度 q ——热流密度 (4)大容器沸腾的临界热流密度

1/4

1/2

m ax 2

()

[

]

(

)

24

l v l v

v v

l

g q r γρρρρπ

ρρρ-+=

实验修正值:1/21/4m ax 0.18[()]v l v q r g ργρρ=- (5)大容器膜态沸腾的关联式

a.水平管外的膜态沸腾 换热系数:

3

1/4

()0.62[

]

()

v l v v

v w s gr h d t t ρρρλμ-=-

式中,除了r 和l ρ的值由饱和温度 ts 决定外,其余物性均以平均温度 t m =( t w +t s ) / 2 为定性温度,特征长度取管子外径d 。如果加热表面为球面,则把上式中的系数改为0.67

b.考虑热辐射作用

由于膜态换热时,壁面温度一般较高,因此有必要考虑热辐射换热的影响。热辐射的影响存在有正反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增加了换热量,另一个是增大了汽膜厚度,从而减少了换热量。因此,必须综合考虑热辐射效应。

勃洛姆来建议采用如下超越方程来计算:

4/3

4/3

4/3

conv rad

h

h h =+

其中,辐射换热传热系数:4

4

()

w s rad w s

t t h t t εσ-=

-

二、沸腾换热研究进展

沸腾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汽泡的形成, 汽泡的成长,气泡的破碎。

蒸汽泡的形成需要汽化核心,它可以是加热壁面禹的饰痕或空穴, 也可以是被加热液体中悬浮的气体、蒸汽或其它微小的悬浮物[4]。对一个理想化的锥形空穴Hsu [5], 提出用下式计算产生汽泡所需的过热度:

m 2s s v

fg T T T r h σρ

-=

式中:T ——过热液体的温度,C ?;

s T ——液体的饱和温度,C ?;

σ——液体的表面张力,/N m ; m r ——空穴口的半径,m ;

fg

h ——汽化潜热,/J kg ;

v

ρ——蒸汽密度,3

/kg m 。

研究表明, 由Hsu 的模型所推算的活性空穴半径与实际测量的活性空穴半径一致[6]。

彭晓峰等人[7]而提出了沸腾换热机理研究的新思路,突出了汽泡的动力过程,以及微观和宏观传热机理研究相结合的重要性。

G .E .Thomcroft 等人[8]对垂直矩形流道内汽泡的生长和脱离情况进行了研

究。其研究发现:①上升流时,汽泡在核化点经过短时问的静态生长后,脱离核化点,并开始沿加热面滑移。开始时汽泡呈球形,汽泡长大后,变形,并且在近壁面振荡;②下降流中,汽泡通常会直接从核化点浮升,汽泡滑移现象较少发生;

③静止液相中,汽泡基本不发生滑移现象,直接从核化点浮升。在上升流中,无论是汽泡的脱离直径还是浮升直径都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在下降流中,浮升直径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壁面过冷度的增加而增大。

肖泽军等人[9]对微重力下沸腾传热的进展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从地面模拟技术、地面模拟实验、微重力实验和流动沸腾换热四个方面介绍了微重力下沸腾换热的研究进展。

徐建军等人[10]对近壁滑移汽泡的研究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近壁滑移汽泡的动力特性及其换热机理的几点建议,即:(1)近壁滑移汽泡运动规律的研究,明确流动方式、倾斜角和热工参数对滑移汽泡运动规律的影响;(2)近壁汽泡的核化动力过程与演变规律、生长曲线、脱离频率、脱离直径(滑移直径)与浮升直径以及热工参数对其的影响。建立单个汽泡受力模型,从物理机制上分析滑移汽泡的运动机理;(3)运用复合沸腾换热模型,对各部分的换热量进行定量分析,评估近壁滑移汽泡的换热量;(4)不同间隙下近壁滑移汽泡运动规律和换热机理的研究。明确尺度效应对滑移汽泡运动规律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窄小通道内的换热机理。

赵红霞等人[11]对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进行总结,概括分析了强化沸腾传热表面从毫米尺度向微纳米尺度发展的现状,叙述了关于强化表面沸腾机理和模型的研究进展,也介绍了微纳米尺度下光滑表面沸腾机理的实验研究。随着微纳米技术的深入发展,更为高效可靠的强化传热表面将被制造出来从而引起沸腾强化传热技术上的革命。而实验技术的进步将会使我们能够从微小尺度上进一步加深对沸腾现象的理解,从而能够进一步建立数学模型,对强化表面进行优化设计分析。当前微纳米强化沸腾传热表面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关于其强化机理的研究也刚刚开始,有许多工作有待我们去努力。

谭志明等人[12]综述了多孔表面用于强化沸腾传热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多孔表面的形成和结构表征方法、多孔表面的沸腾传热性能以及描述多孔表面沸腾传热机理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当传热速率一定时,采用多孔表面可以明显地降低传热温差, 温差越小, 表明有用能的利用率越高。多孔表面临界热负荷的还没有准确的关联式,孔穴直径对多孔层沸腾换热有影响,且存在最佳空穴直径。同时分析了影响多孔表面沸腾传热性能的因素,探讨了多孔表面强化沸腾传热研究的发展方向,即开展对多孔表面沸腾换热机理和数学模型的研究;多孔表面与其它强化传热措施的组合强化沸腾换热技术也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多孔表面管束的沸腾传热特性需开展研究,以确定管间距、管束排列方式、流向、物料特性以及操作条件等对管束性能的影响,为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多孔表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被动式强化换热手段,许多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多孔表面与光滑表面相比可以有效地强化蒸发/沸腾换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提高换热系数(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TC),提高临界热流密度(CHF),降低壁面过热度(Superheat),如表1所示。

表1.多孔表面蒸发/沸腾研究总结

彭晓峰等人[22]对流动膜沸腾传热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分别对层流膜沸腾传热的理论发展、湍流膜沸腾传热的唯象模型、湍流膜沸腾液流区的湍动粘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液体高速流动膜沸腾传热的实验演示测得传热数

据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发现数据差别很大。

三.总结

通过对沸腾换热的进展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多孔介质的沸腾换热还没有比较准确的换热系数表达式,对于湍流沸腾换热也没有比较统一的适用公式,这两方面急需进一步的研究。

[1] Collier,J.G.1962.Forced Transfer and Fluid Dynamic Research as Applied to Fog Cooled Power Reactors,Rept.AECL-1631,Atomic Energy of Canada Ltd.

[2] Kottowki,H.W.1973.Activation Energy of Nucleation,Frog.Heat Mass Transfer 7:299-324.

[3]鲁种琪等译.多相流动与传热手册.1993.

[4] Collier,J.G..Convective Boiling and Condensation.1972.

[5] Hsu,Y.Y..Trans.ASME.Scries C,1962,84(3),207.

[6] Shoukri,M.Heat Transfer,Trans.ASME,1975,97(1).

[7]柴立和,彭晓峰,王补宣.池沸腾传热基础理论新视角探索[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999,7(1):74-80.

[8]Thorncroft G E,Klausner J F Mei R.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Bubble Growth and Detachment in Vetical Upflow and Downflow Boiling[J].Int.J.Heat and MassTransfer,l998.41:3857—3871.

[9]肖泽军,陈炳德,贾斗南.微重力下沸腾传热研究进展[J].核动力工程,2003,24(5):435-438.

[10]徐建军,陈炳德,王小军. 近壁滑移汽泡沸腾换热机理研究进展[J]. 核动力工程,2007,28(4):29-80.

[11]强化沸腾传热表面的研究进展. 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12]谭志明,邓颂九.多孔表面强化沸腾传热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9-41.

[13] Mughal M P, Plumb O A.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boiling on a wicked surfa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996, 39(4): 771-777.

[14] Chang J Y, You S M. Boiling heat transfer phenomena from microporous and porous surfaces in saturated FC-7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997, 40(18):4437-4447. [15]Liter S G, Kaviany M. Pool-boiling CHF enhancement by modulated porous-layer coating:theory and experi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1, 44(22):4287-4311.

[16]Hanlon M A, Ma H B. Evaporation heat transfer in sintered porous media.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Transactions ASME, 2003, 125(4): 644-652.

[17] Parker J L, El-Genk M S. Enhanced saturation and subcooled boiling of FC-72 dielectric liqui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5, 48(18): 3736-3752.

[18]Li C, Peterson G P. Evaporation/boiling in thin capillary wicks (II) - effects of volumetric porosity and mesh siz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Transactions ASME, 2006, 128(12):1320-1328. [19] Li C, Peterson G P, et al. Evaporation/boiling in thin capillary wicks (I) - wick thickness effects.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Transactions ASME, 2006, 128(12): 1312-1319.

[20] Franco A, Latrofa E M, et al.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pool boiling of a refrigerant fluid with wire nets structures.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2006, 30(3):263-275.

[21]Hwang G S, Kaviany M. Critical heat flux in thin, uniform particle coating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6, 49(5-6): 844-849

[22]王补宣,石德惠,彭晓峰,马骥. 流动膜沸腾传热研究的进展[J].1992,6:481-488.

气液两相流和沸腾传热.pdf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两相流及其定义 异质物体或系统中,各存在分界面的独文物质称之为相。众所周知,自然界常见酌物质有三相,即固相+液相和气相。因此,由任意两种存在分界试坤独物质组成【十体或系统 都称之,为两相物体或两相表统。树如,水和己的撮合物为一种两相物体,因为水和卸:都是存 在分界面的独立物质。但是,'盐水浴液是一种单相物体,田为在此溶液中盐和水之间无分界 面,盐和水不居两种独立存在的物质。 两相物体的流动称为两相流。在两相城中,两相之闻不仅存在分界面,面且进一公界面是随者派动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两相觥可定义为存在变动外界面的两种狡文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 流动。气体和固体耦粒洇合物的流动为一种两相流,因为在此甜动表统中不仅存在两种独立 物质,而且这两种物质之间的分界面是随流动面变化的。 根据两相流的定义,可以将两相褓大致分为如下三类,气体和液体共同流动时气筱两相流,气体和固体耦】位共同流动的气团两相流·液体和固体解放共同流动的液固两相流。忱 外,两种不同组分液体的共同流动也届于两相流范辟, 本书主要讨论气液两相流的流体动力学和悦据传热问题。 气踺两相流根据物质组分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由同一组分枸顶种相组成髀气液两相流称为单组分】液两相舐,例如由木鼓汽和水构成的两相硫。由不同组士的两种相组成肿气踺 两相硫称为】组公气液两相流,例如由空气卸水构成的气淹两相流。在不监生相变的流动过 程中,单组分两相流和】煳i分两相流适用同样的物理规铮,因而可通称为气液两相硫。 棣揖散热惜晚的不同,气密两相硫还可公为绝热气淹两相掀和有热弈换酌气密两相硫。 当存在热交投时,在单组分气筱两相部中伴随菹流动含线工质的相交。 两·相铈这一术语在本世纪30年代苜光出现于美国的一些研究生论文中。l945年,苏碟苜先将毡一来语应用于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 莫+ 苏、银三国在本世纽20年代已''开始了气淹两相硫的研究工作,日本姑子即年代,我国在60年代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ff;·。' 总的来说,气被两相硫的研究历史较短,它是一门 年轻的大有发思前逮脾单科。 第二节气液两相流和传热学科的进展与工程的关系 气淹两相涨体的雅动工况在动力,化工、按酯、制冷、石油,冶金等工业中经徐迪到。 】这些工业的具有热弈换的设备中还存在两相硫体酌传热问题。例如,在核电站和火力发电 姑中的各种部聘管、各式气雅混合器,气液分离器、各种热交换鹊、楫饬, 化学反拉俊各, -I- 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强化沸腾传热的方法

沸腾传热强化技方法及比较 摘要针对强化沸腾传热方法,本文主要主要对粉末烧结法、喷涂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并对各种方法的强化传热效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沸腾传热;强化传热;喷涂多孔表面;粉末多孔表面 Boiling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techniques and comparison Abstract:To the enhanced boiling heat transfer method,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introducing the powder sintering method, spray method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and comparing the various methods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effect. Key words: Boiling heat transfer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Spraying porous surface Powder porous surface 1 前言 在常规能源不断减少, 节约和有效使用能源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 强化传热技术已经成为传热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强化传热研究, 特别是强化沸腾传热研究, 对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新能源开发和高热负荷下材料的热保护等有重要意义. 目前强化沸腾传热的主要方法是改善传热表面结构。常用的表面结构有各种形状的沟槽、肋片和多孔表面。其中自20 世纪60 年代发展起来的多孔表面换热器以其高效沸腾换热、低温差沸腾、高临界热流密度和良好的反堵塞能力, 已成为一种工业应用前景广泛的换热装置。本文主要进行喷涂多孔表面、粉末多孔表面等沸腾传热研究, 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并对各种方法的强化传热效果进行了比较。 2沸腾强化传热技术 对汽泡的成因和运动规律的研究是掌握沸腾原理和探讨沸腾传热强化方法的基础, 已有的研究表明, 影响汽泡状沸腾传热的主要因素有: ( 1) 流体特性参数的影响汽体压力增高能使汽化核心增多, 汽泡脱离频 率增大, 因而能使沸腾传热增强。流体与换热表面的接触角小, 则汽泡脱离频率增高, 因而能增强沸腾传热。 ( 2) 换热面特性的影响换热面的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材料特性以及新旧程度都能影响沸腾传热的强弱。试验表明, 同一液体在抛光壁面上沸腾传热时, 其传热系数比在粗糙壁面上沸腾传热时低,这主要是由于光洁表面上汽化核心较少的缘故。液体在新的换热面上沸腾时, 传热系数较高, 随着运行时间增长, 一部分汽化核心丧失了汽化能力, 于是传热系数逐渐下降到某一稳定值。传热面材料能否被液体湿润, 对传热系数也有相当影响, 同样条件下, 液体和材料特性组

沸腾换热计算式

沸腾换热计算式 沸腾换热计算式 (1)大容器饱和核态沸腾 前面的分析表明,影响核态沸腾的因素主要是壁面过热度和汽化核心数,而汽化核心数又受到墨面材料及其表面状况、压力和物性的影响。由于因素比较复杂,如墨面的表面状况受表面污染、氧化等影响而有不同,文献中提出的计算式分歧较大。在此仅介绍两种类型的计算式:一种是针对某一种液体的;另一种是广泛适用于各种液体的。当然,针对性强的计算式精确度往往较高。 对于水,米海耶夫推荐的在105~4×106Pa压力下大容器饱和沸腾的计算式为 (3-4) 按q=h△t的关系,上式也可转换成 (3-5) 以上两式中 h: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W/(m2·K) p:沸腾绝对压力,Pa; △t:壁面过热度,℃; q:热流密度,W/m2。 基于核态沸腾换热主要是气泡高度扰动的强制对流换热的设想,推荐以下使用性光的实验关联式: (3-6) 式中 c pl:饱和液体的比定压热容,J/(kg·K); C wl:取决于加热表面-液体组合情况的经验常数; r:汽化潜热,J/kg; g:重力加速度,m/s2; Pr l:饱和液体的普朗数,Pr l=c plμl/k l; μl:饱和液体的动力粘度,kg/(m·s); ρl、ρv:饱和液体和饱和蒸汽的密度,kg/m3; γ:液体-蒸汽截面的表面张力,N/m; s:经验指数,对于水s=1,对于其他液体s=1.7。 由实验确定的C wl值见表3-1。

表3-1 各种表面-液体组合情况的C wl值 图3-5 铂丝加热水的沸腾换热实验数据的整理水在不同压力下沸腾的实验数据与式(3-6)的比较见图3-5。 式(3-6)还可以改写成为以下便于计算的形式: (3-7) 这里要着重指出两点: 1)式(3-6)实际上也是形如Nu=f(Re,Pr)或St=f(Re,Pr)的主则式。其中: 是以单位面积上的蒸汽质量流速q/r为特征速度的Re数;为特征长度,它正比于旗 袍脱离加热面时的直径。不难证明,r/c pl△t就是St数,其中Nu数也以为特征长度。 2)由于沸腾换热的复杂性,目前在各类对流换热的准则式中以沸腾换热准回式与实验数据的偏差程度最大。以图3-5所示情形为例,当已知△t计算q时,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可达±100%;而由于q~△t3,因而已知q计算△t时,则偏差可缩小到±33%左右。 对于制冷介质而言,以下的库珀(Cooper)公式目前得到教广泛的应用: (3-8) 式中,M r为液体的分子量;p r为对比压力(液体压力与该流体的临界压力之比);R p为表面平均粗糙度,μm(对一般工业用管材表面,R p为0.3~0.4μm);q为热流密度,W/m2;h的单位为W/(m2·K)。

沸腾传热

沸腾传热 开放分类:物理、热量 沸腾传热 boiling heat transfer 热量从壁面传给液体,使液体沸腾汽化的对流传热过程。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蒸发器、再沸器和蒸气锅炉,都是通过沸腾传热来产生蒸气的。 类型按液体所处的空间位置,沸腾可以分为:①池内沸腾。又称大容器内沸腾。液体处于受热面一侧的较大空间中,依靠汽泡的扰动和自然对流而流动。如夹套加热釜中液体的沸腾。②管内沸腾。液体以一定流速流经加热管时所发生的沸腾现象。这时所生成的汽泡不能自由上浮,而是与液体混在一起,形成管内汽液两相流。如蒸发器加热管内溶液的沸腾。 机理沸腾传热与汽泡的产生和脱离密切相关。汽泡形成的条件是:①液体必须过热;②要有汽化核心。这些条件是由汽泡与周围液体的力平衡和热平衡所决定的。根据表面张力,可算出汽泡内的蒸气压力pv 为: 式中pe为周围液体的压力,忽略液柱静压时,即为饱和蒸气压ps;σ为汽液界面张力;R为汽泡半径。由于pv>ps,汽泡内蒸气的饱和温度Tv必然大于与ps对应的饱和温度Ts。汽泡周围的液体若要汽化进入汽泡,则它的温度Te必须大于或至少等于汽泡内蒸气的饱和温度,即Te≥Tv。从上式可知,当R=0时,pv将趋于无限大。因此在一个绝对光滑的平面上是不可能产生汽泡的,必须有汽化核心。加热表面上的划痕或空穴中含有的气体或蒸气,都可作为汽化核心。紧贴这些核心的液体汽化后,形成汽泡并逐渐长大,然后脱离表面,接着又有新的汽泡形成。在汽泡形成与脱离表面时造成液体对壁面的强烈冲击和扰动,所以对同一种液体来说,沸腾传热的传热分系数要比无相变时大得多。常压下水沸腾时的传热分系数一般为1700~51000W/(m2·K)。 沸腾曲线池内沸腾根据过热度(加热壁面温度TW与液体饱和温度Tm之差,ΔT=TW-Tm)的大小,分为泡核沸腾和膜状沸腾(见图)。当过热度很小时,传热取决于单相液体的自然对流。当过热度增大时,汽泡不断在壁面上产生,并在液体中上升和长大,这对液体对流起着显著作用,称为泡核沸腾。此阶段中传热分系数h,随ΔT增大而明显上升。当过热度超过某临界值时,汽泡大量产生,在壁面连结成汽膜,称为膜状沸腾。在此阶段初期,汽膜不稳定,随时破裂变成大汽泡,离开加热面。随过热度的增大,汽膜渐趋稳定。由于汽膜的热导率很低,使传热分系数下降。当过热度很大时,辐射传热起了重要作用,使传热分系数重新上升。由于泡核沸腾具有传热分系数大和壁温低的优点,故工业设备中的沸腾传热多在此状况下进行。 影响沸腾传热的因素影响沸腾传热过程的因素很多,包括液体和蒸气的性质、加热面的表面物理性质和粗糙程度,尤其重要的是液体对表面的润湿性以及操作压力和温度差。在泡核沸腾范围内,温度差越大,传热分系数也越大。加热壁面粗糙和能被液体润湿时,也能使传热分系数增大。据此,将细小金属颗粒沉积于金属板或管上,制成金属多孔表面,可使沸腾传热分系数提高十几倍至几十倍。

7.4 沸腾传热的模式

7.4 沸腾传热的模式 液体的汽化(vaporization)可区分为蒸发(evaporation)和沸腾(boiling)两种。前者指发生在液体表面上的汽化过程,后者则指在液体内部以产生汽泡的形式进行的汽化过程。就流体运动的动力而言,沸腾过程又有大容器沸腾,又称池沸腾(pool boiling)和管内沸腾(in-tube boiling)两种。大容器沸腾时流体的运动是由于温差和汽泡的扰动所引起的,而管内沸腾则需外加的压差作用才能维持。本节通过大容器沸腾的介绍阐明沸腾传热的机理和基本特点,管内沸腾则留待到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中去介绍。 7.4.1 大容器饱和沸腾的三个区域 现在来做一个观察沸腾传热现象的实验。在盛水的烧杯中置入一根不锈钢细管,通电加热以使其表面上产生汽泡。烧杯底下的电热器用于将水加热到饱和温度,这样在不锈钢管表面上进行的沸腾称为饱和沸腾(saturated boiling)。随着电流密度的加大,亦即表面温度与饱和温度的温差Δt = t w - t s(称为过热度)的增加,烧杯中的水与不锈钢管表面之间的热交换会依次出现以下区域(如图7-14所示):

图7-14饱和水在水平加热面上沸腾的q~Δt曲线(p = 1.013×105Pa) (1)自然对流区:壁面过热度较小(对于水在一个大气压下的饱和沸腾为Δt < 4℃)时,壁面上没有汽泡产生,传热属于自然对流工况。 (2)核态沸腾区(nucleate boiling):当加热壁面的过热度Δt > 4℃后,壁面上个别地点(称为汽化核心)开始产生汽泡,汽化核心产生的汽泡彼此互不干扰,称孤立汽泡区,其沸腾景象如图7-15a所示。随着Δt进一步增加,汽化核心增加,汽泡互相影响,并会合成气块及气柱,图景如图7-15b所示。在这两个区中,汽泡的扰动剧烈,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都急剧增大。由于汽化核心对传热起着决定性影响,这两区的沸腾统称为核态沸腾(或称泡状沸腾)。核态沸腾有温压小、传热强的特点,所以一般工业应用都设计在这个范围。核态沸腾区的终点为图7-14中热流密度的峰值点。 (3)过渡沸腾区(transition boiling):从峰值点进一步提高Δt,传热规律出现异乎寻常的变化。热流密度不仅不随Δt的升高而提高,反而越来越降低。这是因为汽泡汇聚覆盖在加热面上,而蒸汽排除过程越趋恶化。这种情况持续到到达最低热流密度为q min为止。这段沸腾称为过渡沸腾,是很不稳定的过程。 (4)膜态沸腾区(film boiling):从q min起传热规律再次发生转折。这时加热面上已形成稳定的蒸汽膜层,产生的蒸汽有规则地排离膜层,q随Δt的增加

沸腾换热进展

沸腾换热进展 当液体与高于其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液体被加热汽化而产生大量汽泡的现象称为沸腾。 液体在加热面上沸腾时的换热过程,是具有相变点的两相流换热。当加热壁 面温度T W 超过液体的饱和温度 T S 并达到一定数值时,液体即在加热面的某些点 上形成汽泡。这些点称为汽化核心,通常出现在加热表面的凹坑上。汽泡形成后不断长大、脱离、上浮。汽泡在成长大过程中吸收大量汽化潜热,汽泡的脱离和上升动又产生剧烈扰动,所以沸腾换热比单相流体的对流换热强烈得多。一.沸腾换热 1.沸腾换热分类 沸腾有多种形式。如果液体的主体温度低于饱和温度,汽泡在固体壁面上生成、长大,脱离壁面后又会在液体中凝结消失,这样的沸腾称为过冷沸腾;若液体的主体温度达到或超过饱和温度,汽泡脱离壁面后会在液体中继续长大,直至冲出液体表面,这样的沸腾称为饱和沸腾。如果液体具有自由表面,不存在外力作用下的整体运动,这样的沸腾又称为大容器沸腾(或池沸腾);如果液体沸腾时处于强迫对流运动状态,则称之为强迫对流沸腾,如大型锅炉和制冷机蒸发器的管内沸腾。 (1)大空间沸腾与有限空间沸腾 高于饱和温度的热壁面沉浸在具有自由表面的液体中所进行的沸腾,称为大空间沸腾,又称池沸腾;沸腾过程受到沸腾空间的限制,沸腾产生的蒸汽和液体混合在一起,构成汽液两相混合物(两相流),称为有限空间沸腾,又称受迫对流沸腾或管内沸腾。 图1 加热表面 (2)过冷沸腾与饱和沸腾 流体处于末饱和状态即流体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沸腾现象,称为过冷沸腾;而液体温度始终保持大于液体的饱和温度,则称为饱和沸腾。 2. 沸腾换热机理 (1)气泡的成长过程 实验表明,沸腾只发生在加热面的某些点,而不是整个加热面,这些产生气泡的点称为汽化核心,一般认为,壁面的凹穴和裂缝易残留气体,是最好的汽化核心。

高等传热学课程论文--沸腾传热特点简介

研究生“高等传热学”论文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沸腾传热特点的综述 摘要:介绍了水平管内及竖直管内流动沸腾的流型图,池沸腾及管内流动沸腾的传热强化技术,窄微流道内沸腾的传热特性。并对沸腾传热的研究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沸腾传热、流型图、强化技术、传热特性 1、引言 沸腾传热和汽液两相流是由本质上十分复杂的沸腾和两相流动两种物理现象耦合在一起的一种热流体流动过程,在核能、火箭、航天、材料等技术领域和能源、动力、石油、化工、冶金、制冷、食品、造纸等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管内流动沸腾按管道布置方式主要有水平管内流动沸腾,竖直管内流动沸腾两种方式;按流道结构分主要有圆管内流动沸腾与矩形流道内的流动沸腾;按流道的尺寸分主要有常规流道及窄微流道两种。本文主要对不同管内流动方式的特点进行综述。 2、水平管内流动及竖直管内流动沸腾 2.1 水平管内的流型 水平流动下流场受到重力场作用,呈较显著的相分布不均匀性。常见的水平同向流动的流型主要有弥散泡状流、层状流、间歇流和弥散环状流。 弥散泡状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汽泡收到浮力影响,弥散在流道顶部。随着流速增大汽泡成泡沫状弥散与整个流道。 图1 弥散泡状流的示意图 层状流又可细分为纯层状流和波状层状流。纯层状流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汽相在流道上部流动,液相在流道底部流动,重力使两相完全分离,两相交界面光滑。随着汽相流速增大,汽液相界面呈波状,便进入波状层状流,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2纯层状流示意图

图3波状层状流示意图 间歇流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间歇流是液相和汽相各自呈不同的构形在流道内交替出现。其中间歇流又可细分为塞状流、半弹状流和弹状流。塞状流:汽泡呈弹状且偏离于流道顶部流动。弹状流:液相呈连续相,夹杂有小液滴的汽块偏置于流道顶部并与泡沫状液块相同。这两种流型的间歇性都可能导致压力突然变化,引起工程中最感困惑的流道振荡破坏。半弹状流与弹状流的差异仅是泡沫状液块界面呈波状且不与流道顶部相接触。 图4间歇流的示意图 弥散环状流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弥散环状流的基本特征与垂直流动下的相同。主要差异是因重力作用液膜厚度周向不均匀,流道底部处膜厚大于顶部处的液膜厚度。一般不出现纯环状流流动,汽芯中往往夹带着大量弥散液滴。 图5弥散环状流的示意图 2.2 竖直管内流动沸腾的流型 实验表明垂直向上两相流动经常出现以下五种类型的流型:泡状流、弹状流、搅拌流、环状流、液束环状流。 泡状流:液相呈连续状态,汽相以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汽泡弥散在连续液相内,并与液相一起流动。 弹状流:大块弹状汽泡与含有弥散小汽泡的液块间隔出现,在弹状汽泡的外围,液相呈降落膜状态。当泡状流中的汽相流量增大到一定值时可能发生汽泡聚合,甚至会聚合成接近管径大小的大块弹状流汽泡。Radovcich和Moissis在分析了泡状流的特征后认为:当空泡份额α≤0.1,汽泡碰撞频率较低;大于此临界值后,碰撞频率陡增;当α=0.3过渡到弹状流。 搅拌流:在孔径较大的流道中,液相呈不定型形状上下振荡运动,呈搅拌状态。在弹状流动下,若流速进一步增大,汽泡发生破裂,伴随发生在这类振荡运动。但是在小孔径流道中,不一定发生这类搅拌运动。可能发生弹状流向环状流

气液两相流与沸腾传热笔记-李双双

《气液两相流与沸腾换热》读书笔记 姓名:李双双 学号:1110209148 专业:工程热物理 日期:2012.4.18

前言 林宗虎老师的《气液两相流与沸腾换热》一书对管内沸腾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对于初学者掌握整体的思路有较好的作用,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本笔记是在阅读林老师此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每章的内容做了简要的归纳,最后写下了阅读本书的读后感。读完本书后虽然已经对管内沸腾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想要深入了解仅仅本书是不够的,还需课下阅读更多相关书籍和文献。 第一章绪论 新增内容:1、气液两相流体横掠柱体的漩涡脱落特性 2、管道内强制对流换热的强化方法 3、气液两相测试技术和多相流研究进展 两相流定义:存在变动分界面的两种独立物质组成的物体的流动。可以分为气液两相流、气固两相流、液固两相流,此外,两种不同组分的液体的共同 流动也属于两相流范畴。 两相流这一术语首先出现于美国一些研究生论文中,1943年,苏联首先将这一术语应用于 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在1930-1940年期间,发表了一些研究气液两相流不稳定行及锅炉水循环中气液两相流动问题的经典型文献。1940-1950年期间,不禁对双组份气液两相流的流动阻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而且还将研究工作深入到具有热交换的单组份气液两相流领域。 气液两相流和传热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是和工程技术的进展密切相关的。 气液两相流的基本参数-P18 第二章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和流型图 气液两相流体在水平管中流动时的流型种类比垂直管多,这主要是由于重力的影响使两相有分开流动的倾向造成的。本书介绍了两相流体在水平、垂直、倾斜、U型管、螺旋管、垂直上升狭槽、水平管束、孔板和文丘里管(研究不充分)等中的流型及流型图。 气液逆流中的现象:液泛和回流(对于反应堆的安全性研究有重要意义) 液泛:在逆流接触的气-液反应器或传质分离设备中,气体从下往上流动。当气体的流速增大至某一数值,液体被气体阻拦不能向下流动,愈积愈多,最后从塔顶溢出,称为液泛。在设计设备时,必须使设备的操作不致发生液泛。 回流现象:一带有注液设备的垂直管,液体自管壁上的小孔流下,气体自下往上走。当气体流量降到一定值时,液膜将出现不稳定现象,两相分界面出现较大振幅的波动,液膜有下降到注液区下方的趋势。 鉴于液泛和回流现象对于反应堆安全的重要性,相关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李希川等人对竖直窄矩形流道进行了液泛研究,并与传统流道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竖直窄矩形流道内液泛起始点符合Wallis 关系式,与传统流道液泛起始点以压差突变进行判断不同,窄矩形流道内液泛起始点的判断以有水被携带出流道为标志。窄矩形流道内完全携带点与水流量大小、实验段入口条件无关,只与气体流量大小有关; 流向反转点与试验段壁面干燥程度有关,与水流量大小及气体入口条件无关.《竖直窄矩形流道液泛研究》对于气液两相逆向流的流型图研究很少。研究表明,和气液两相同时向上升或同向下降流动时的流型图不同,在气液两相逆向流动的流型图中,同一区域可以发生多种流型。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图对于设计是否有意义,目前工程上的大量气液两相流计算一般不考虑流型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