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策略优化解析几何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大策略优化解析几何运算
解析几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涉及的知识深广,方法灵活多变,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在实际解题中,解析几何问题中的运算往往无处不在. 掌握运算方法,优化运算过程,提高运算速度,是解好解析几何问题的关键。
策略1 回归定义
运用相关的概念、定义对问题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使问题解决起来思路清晰、运算过程简捷明快.
例1 在椭圆19
25=+y x 上求一点P ,使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左焦点距离的4倍. 分析 设P (x 1,y 1),根据题设条件,点
P 满足方程组⎪⎩⎪⎨⎧++=+-=+2
1212121
11)4(4)4(1925y x y x y x 这是一个复杂的运算. 如何简化呢?根据椭圆的第二定义,可以得到焦半径公式,这样求解起来就简单很多.
解 由椭圆方程知F 1(-4,0),F 2(4,0),e=
4
5=a c . 设所求点P (x 1,y 1),依题意点P 在y 轴的左侧,则x 1<0,焦半径|PF 1|=a+ex 1=5+154x ,|PF 2|=a-ex 1=5-154x . 由题意有4(5+154x )=5-154x ,∴x 1=4
15-,从而y 1=.473± 故所求点P 的坐标为⎪⎪⎭⎫ ⎝⎛--473,415••或⎪⎪⎭
⎫ ⎝⎛-473,415••. 点评 凡涉及焦点坐标、离心率、准线、焦准距、焦半径等问题,往往与定义有关,求解时采用回归定义策略是优化解题运算的重要途径.
策略2 借助平几
解析几何和平面几何研究的对象都是几何问题,区别在于研究的手段不同,所以有些解析几何问题借助平面几何知识简化运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2 已知圆C :(x-3)2 +(y-4)2 =4,直线l 1过点A (1,0),且与圆相交于P ,Q 两点,线段PQ 的中点为M ,又l 1与l 2:x+2y+2=0的交点为N. 求证:AM·AN 为定值.
分析 若设l 1方程为y=k(x-1),代入圆方程C ,用k 表示出弦PQ 中点M 的坐标,再求出l 1与l 2的交点N 的坐标,最后代入计算AM·AN 的值. 则显得比较繁冗,如果能充分考虑题中条件的平面几何背景,注意到AC 所在直线与l 2的垂直关系,利用相似三角形知识求解,则显得非常简便.
证明 由两点式得AC 所在直线的方程1
31040--=--x y .即2x -y -2=0. 又l 2方程为x+2y+2=0.
∴AC ⊥l 2.如图1,设垂足为B ,再由M 为弦PQ 中点知CM ⊥PQ ,
故△AMC ∽△ABN ,∴AN
AC AB AM =,
图1
则AM·AN=AB·AC=.652534)13(21|
21|222=•=+-•++
∴AM·AN 为定值.
点评 本题从条件中挖掘得出AC ⊥l 2,是使命题顺利得证的关键一步.
策略3 设而不求
解析几何中有些问题,若把所涉及的量全部计算出来再加以解决,有时反显得多余而低效. 设而不求,尽显方法之绝妙,是优化运算、提高解题效率的重要策略.
例3 已知直线l 交双曲线14
52
2=-y x 的右支于M 、N 两点,定点B (0,4). 若△BMN 的重心为双曲线的右焦点. 求直线l 的方程.
解 双曲线的右焦点F (3,0),设M (x 1,y 1),N (x 2,y 2),则由F 为△BMN 的重心得3321=+x x ,.03
421=++y y 于是x 1+x 2=9,y 1+y 2= -4. ∴ 线段MN 中点P 的坐标为⎪⎭
⎫ ⎝⎛-2,29••.又M 、N 在双曲线上, ∴,1452121=-y x ① .14
52222=-y x ② ①-②得
5
9)4(594)(5)(421212121-=-⨯⨯=++=--=y y x x x x y y k MN . 故直线l 的方程为y+2=⎪⎭
⎫ ⎝⎛--2959x , 即18x+10y-61=0. 点评 上述解法中涉及M 、N 两个点坐标的4个参数,但本题目标是求直线l 的方程,故只需求出MN 中点P 的坐标和l 的斜率. 故设而不求,在解题中只让这些参数体现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策略四 合理引参
处理解析几何问题,恰当地引入参变量,把许多相关或不相关的量统一在一个参数下,往往能起到减少变量、简化结构、优化运算的作用.
例4 已知椭圆14
92
2=+y x ,A 、B 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相交于P (x 0,0). 试求x 0的取值范围.
分析 若用常规方法求解,涉及A 、B 两点和线段AB 的中点M 的坐标共6个参变量,头绪繁多,需不断进行思维转换. 如引入参数,则不但可以减少变量个数,同时也能优化问题的结构关系,从而便于化简运算.
解 设A (3cos 1θ,2sin 1θ),B (3cos 2θ,2sin 2θ),由|PA|2+|PB|2可得
,)sin 2()cos 3()sin 2()3(2222021210θθx θθx +-=+-cos
即5(cos 21θ-cos 22θ)=6x 0(cos 1θ-cos 2θ).
∵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相交,故AB 与y 轴不平行,即cos 1θ≠cos 2θ,
所以有cos 1θ+cos 2θ∈(-2,2).从而,.35,35)cos (cos 65210⎪⎭
⎫ ⎝⎛-∈+=•θθx 点评 凡涉及曲线上点的坐标问题,采用合理引参,这是解析几何中求取值范围或求最值时的重要策略,其优点是能使解题思路清晰,加之三角知识的合理运用,使运算简捷流畅,对问题的顺利解决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策略五 整体代换
解析几何的许多问题,常需在解题中把某个相关的式子看作整体,并将其代入另一式子,这种整体代换的做法有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找出内在规律,更有利于简化运算环节,使问题轻松获解.
例5 已知圆C :x 2+y 2-2x+4y-4=0,是否存在斜率为1的直线l ,使以l 被圆C 截得的弦AB 为直径的圆过原点?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分析 常规解法是设所求直线l 存在,方程为y=x+b ,将其与圆的方程联立,用l 的斜率k 表示出x 1,x 2和y 1,y 2,然后代入x 1x 2+y 1y 2=0,求得k 值,再检验所求得的k 是否适合题意,从而确定l 存在与否?相对而言,运算量较大. 如果设出以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