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特征、根源及治理-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危机:特征、根源及治理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不断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异化,出现了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高生态危机治理能力,走出生态危机,走向生态

文明成为人类的迫切需求。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巴里?康芒纳在其

著作《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中,提出生态学的四条法

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去向,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没有免费的午餐。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人类从地球生态系统中取走的任何一样东西,都会再放回原处。因此,人类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带来的将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情报复。生态危机的出现,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吃老本”的线性发展模式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需要采取“吃利息”的循环发展模式。生态危机治理是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生态危机的特征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著名的研究报

告一一“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的观点。报告沉重地指出: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一个小而脆弱的圆球,是一幅由云彩、海洋、绿色和土壤组成的图案,人类的活动正从根本上改变着地球系统[1] 。

报告在警示我们:人类的各种活动正在使人类自身面临着生态危

机。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Carson )曾深刻地说:“在人对环境的所有袭击中最令人震惊的是空气、土地、河流以及大海受到了危险的,甚至致命物质的污染。” [2]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一直采取“吃老本”的线性发展模式,毫无顾忌地挥霍着大自然的资源,肆无忌惮地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大干预超过自然界的自调节能力,生态平衡被破坏,自然界已经不堪忍受人类的蹂躏。人类面临着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具有人为性、潜伏性和全球性等主要特征。

一)生态危机具有人为性

工业文明的野蛮掠夺方式,践踏了美丽自然,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对大自然的贪欲和无情,最终自食其果。恩格斯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从IPCC五次评估报

告的结论,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生态危机紧密联系在一起了。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1990年)提出,人类活

动引起的排放正在显著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推动了1992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和1 994年《公约》的生

效。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1995年)提出,认为气候变化是可辨识的,为系统阐述《公约》的最终目标提供了坚实依据,推动了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通过。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2001

年)指出,过去50年的大部分变暖现象可能(66%以上概率)主

要由人类活动引起。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指出,过

去50 年的气候变化很可能(90%以上概率)由人类活动引起,推

动了“巴厘路线图”的诞生。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2014年)指出,过去50 年的气候变化极可能(95%以上概率)归因于人类

活动。

二)生态危机具有潜伏性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先驱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1962 年)一书中论述了生态危机的潜伏性。

蕾切尔?卡逊指出:“化学药品被撒向农田、森林和菜园后,会

长期停留在土壤里,有时化学药品会随着地下水流悄悄转移,到再次出现时,它们会在空气和阳光的作用下结合成为可以杀伤植物和家畜的新物质,这些新物质进入生物组织内部,进入生长的谷物、小麦里,进入人的体内,在很大程度上这一邪恶的环链不断传递且难以逆转。” [4] 生态危机具有很强的潜伏性,从短期来看,人们不容易察觉环境的变化,认为平时的污染行为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也有人不负责任地认为环境问题让后人解决,这

是缺乏生态危机意识的表现;但是从长期来看,生态问题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大规模爆发,致使人们慌忙应对而自尝苦果。

等到大自然爆发生态危机的时刻,人们之前付出巨大努力建设的物质文明,与自然环境的衰败相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没有了良好生态,何谈美好生活?

三)生态危机具有全球性

生态危机不是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事情,而是全球面临的

困境。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资源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

少,臭氧层破坏,海平面上升,酸雨等生态恶化现象,严重威胁到全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全球问题与中国》一书中,尹希成等指出,“以往的生态危机是局部的,我们的祖先可以用迁移的办法摆脱;现代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我们已无处可逃。”[5] 随着对生态危机认识的逐

步加深,国际社会采取有效的应对行动,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挑

战。应对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一场

国际运动”。

二、生态危机的根源

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使人们陷入了对生产能力近乎痴迷的追求,人们尽情利用自然界提供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断增长的物

质和精神需要。阿诺德?汤因比评论道:“由于精力

和能量都集中到将原料转化为光热、动力及制成品上,个人或社

会团体觉得自然资源的发掘与开发本身便是一种有价值的行为,而这一

过程所引起的任何后果对人类的价值反倒无所谓了。

”[6]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忽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没有正确处理好人

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和生

态系统失衡。价值异化、技术异化、制度异化、消费异化都会引

发生态危机,并成为其根源。一)价值异化引发生态

危机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至上,人是自然的主宰,其思想的内在本质是人类利己主义,其基本精神是人为自然立法。

它主张

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来考虑问题、施行为和评价世界,强调对自然界的征服和索取,这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引发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矛盾。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在人类中心主义等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下,出现了资源无限、资源无价、资源无主的思想。于是,人们妄图控制自然,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

人充当起为自然立法的角色时,实际上就是人实现了对自然的否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