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原因及护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
内蒙古中医药
减压用具价格低廉很多,病人家属乐于接受。 3.6 虽然翻身枕有上述许多优点,但在临床中也不能完全取代 传统枕及骨科专业皮肤减压用具。尤其对于过于肥胖和身强力 壮的病人,仍需配合传统枕及骨科专业皮肤减压用具共同应用 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美飞,杨小凤.圆型枕在危重病人预防压疮翻身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0,4(8):869. [2] 宁 宁 主 编 . 骨 科 康 复 护 理 学 [M]. 第 一 版 . 北 京 :人 民 军 医 出 版 社,2005.55.
端做向心性按摩;⑤肢体肿胀严重者,可带弹力袖促进淋巴回 血;皮瓣发黑,提示发生不可逆的坏死;②适度的加压包扎,手术
流;⑥局部感染者,及时应用抗菌药治疗;⑦不用患肢提重物或 部位要用一定厚度松软的敷料均匀地填充,外用弹力绷带加压
过度的摔、拉等动作;⑧不要对患肢盲目的用力按摩或过热、过 包扎,包扎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不影响病人的呼吸为宜,因张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180-0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各种恶性肿 ②引流不畅,引流管放置不当或引流管受压、阻塞、扭曲、滑脱等;
瘤的 7-10%,仅次于宫颈癌。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离呈逐年上 ③术后切口加压包扎不当;④过早拔出引流管;⑤术后患侧上肢侧
导病人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肢下方垫软枕抬高 10-15°,肘 大;②术后引流不畅,皮下积液或感染;⑤局部加压包扎过紧引
关节轻度屈曲;半卧位时屈肘 90°放于胸腹部;下床活动时用吊 起皮肤微循环障碍;④病人的全身状况较差也有影响。
带托或用健侧手将患肢抬高于胸前,以促进患侧上肢静脉和淋 2.3.2 护理对策:有效地引流出皮瓣下的积液是预防皮瓣坏死的
粘连及附近的淋巴结炎的影响等;④腋窝积液、感染、皮瓣坏死。 出现皮肤缺血坏死,呈紫黑色,面积 1.5×2cm。
2.1.2 护理对策:①勿在患肢输液、测血压、抽血、注射;②保持局 2.3.1 皮瓣坏死原因 皮瓣坏死的关键性因素是皮竞瓣的血液供
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患侧上肢受压、感染和长时间下垂;③指 应不足[1]。①与手术操作有关,如皮瓣分离过薄、皮肤缝合张力过
巴的回流,需他人搀扶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影响 关键 。①观察皮瓣颜色、温度、创面愈合情况,正常皮瓣的温度
愈合。④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运动,促进淋巴回流。 较健侧略低,颜色红润,无皮下积液,并与胸壁紧贴;若皮瓣颜色
如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应嘱病人经常抬高患肢,局部自远端向近 暗红,则提示血循环欠佳;皮瓣苍白,温度低于健侧,提示皮瓣缺
1 临床资料
负压吸引,每隔 2h 从伤口方向向远端挤压引流管 1 次,负压袋
本组是我科 2009 年 11 月-2010 年 8 月收治的 129 例乳腺 内液体不超过 1/2 即要更换,常规每日更换 1 次,更换引流袋
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56-69 岁, 时,先用血管钳夹闭引流管,连接好后方可松开血管钳,避免负
2.1 上肢水肿
创面与皮肤紧贴,手压无空虚感,即可考虑拔管,若拨管后仍有
2.1.1 上肢水肿原因:①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太大,破坏了上臂内 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液并局部加压包扎;⑥术后伤
侧的淋巴管,淋பைடு நூலகம்引流不畅[2];②腋静脉在包扎创面时受压,上肢 口加压包扎压力要均匀,松紧要适宜。
回流受阻;③静脉回流障碍,血栓性静脉炎所致的静脉阻塞,静脉 2.3 皮瓣坏死:本组 1 例出现皮瓣坏死,表现为术后第 5 天开始
续治疗,而且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我们针对并发 管及保持引流管通畅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②受善固定引流
症发生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了术 管,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病人卧床时将其固定于床旁,起床时
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固定于衣服上,防止引流管受压、阻塞、扭曲等 ;③保持有效的
冷的外敷刺激;⑨适时、合理地进行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
力过小易形成皮下积液,过大影响皮瓣血运;③维持有效的负
2.2 皮下积液: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 压,预防形成皮下积液,影响皮瓣的生长。负压吸引的压力大小
症。术后发现局部皮瓣隆起,触之有漂浮感或波动感,皮下积液 适宜,如过高,可致引流管腔瘪陷,致引流不畅;过低,不能达到
平均年龄 65 岁。其中术后上肢水肿 3 例,皮下积液 3 例,术后出 压突然消失,空气进入伤口引起皮瓣移位;④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血 1 例,皮瓣坏死 1 例,上肢抬举受限 1 例。
和量:术后 1d 或 2d,每日引流量为 50~150ml,以后引流液颜色
2 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变淡、量减少;⑤一般术后 4d 或 5d,每日引流液少于 10~15ml,
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目前手 支循环未建立之前,早期过度活动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而加重
术切除仍然是乳腺癌的主要根治方法[1],但乳腺癌根治术常出现 血液及淋巴回流的负担,导致水肿发生,激发其他相应的并发症。
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不仅延长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影响病人的后 2.2.2 护理对策:①护理人员应主动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放置引流
诊断基本确立。而局部穿刺抽出积液即可证实诊断[4]。
有效引流的目的,易致皮下积液积血[5]。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
2.2.1 皮下积液原因:①乳腺癌手术创面大,术后创面渗液、渗血; 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④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循环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蒋艳萍 * 张思文 * 孙红炜 *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进行 问题性分析总结,重点加强上肢水肿、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术后出血、上肢抬举受限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认真观察,正确分析,科学细致的治疗与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十分重要。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发症;护理
内蒙古中医药
减压用具价格低廉很多,病人家属乐于接受。 3.6 虽然翻身枕有上述许多优点,但在临床中也不能完全取代 传统枕及骨科专业皮肤减压用具。尤其对于过于肥胖和身强力 壮的病人,仍需配合传统枕及骨科专业皮肤减压用具共同应用 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美飞,杨小凤.圆型枕在危重病人预防压疮翻身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0,4(8):869. [2] 宁 宁 主 编 . 骨 科 康 复 护 理 学 [M]. 第 一 版 . 北 京 :人 民 军 医 出 版 社,2005.55.
端做向心性按摩;⑤肢体肿胀严重者,可带弹力袖促进淋巴回 血;皮瓣发黑,提示发生不可逆的坏死;②适度的加压包扎,手术
流;⑥局部感染者,及时应用抗菌药治疗;⑦不用患肢提重物或 部位要用一定厚度松软的敷料均匀地填充,外用弹力绷带加压
过度的摔、拉等动作;⑧不要对患肢盲目的用力按摩或过热、过 包扎,包扎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不影响病人的呼吸为宜,因张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180-0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各种恶性肿 ②引流不畅,引流管放置不当或引流管受压、阻塞、扭曲、滑脱等;
瘤的 7-10%,仅次于宫颈癌。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离呈逐年上 ③术后切口加压包扎不当;④过早拔出引流管;⑤术后患侧上肢侧
导病人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肢下方垫软枕抬高 10-15°,肘 大;②术后引流不畅,皮下积液或感染;⑤局部加压包扎过紧引
关节轻度屈曲;半卧位时屈肘 90°放于胸腹部;下床活动时用吊 起皮肤微循环障碍;④病人的全身状况较差也有影响。
带托或用健侧手将患肢抬高于胸前,以促进患侧上肢静脉和淋 2.3.2 护理对策:有效地引流出皮瓣下的积液是预防皮瓣坏死的
粘连及附近的淋巴结炎的影响等;④腋窝积液、感染、皮瓣坏死。 出现皮肤缺血坏死,呈紫黑色,面积 1.5×2cm。
2.1.2 护理对策:①勿在患肢输液、测血压、抽血、注射;②保持局 2.3.1 皮瓣坏死原因 皮瓣坏死的关键性因素是皮竞瓣的血液供
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患侧上肢受压、感染和长时间下垂;③指 应不足[1]。①与手术操作有关,如皮瓣分离过薄、皮肤缝合张力过
巴的回流,需他人搀扶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影响 关键 。①观察皮瓣颜色、温度、创面愈合情况,正常皮瓣的温度
愈合。④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运动,促进淋巴回流。 较健侧略低,颜色红润,无皮下积液,并与胸壁紧贴;若皮瓣颜色
如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应嘱病人经常抬高患肢,局部自远端向近 暗红,则提示血循环欠佳;皮瓣苍白,温度低于健侧,提示皮瓣缺
1 临床资料
负压吸引,每隔 2h 从伤口方向向远端挤压引流管 1 次,负压袋
本组是我科 2009 年 11 月-2010 年 8 月收治的 129 例乳腺 内液体不超过 1/2 即要更换,常规每日更换 1 次,更换引流袋
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56-69 岁, 时,先用血管钳夹闭引流管,连接好后方可松开血管钳,避免负
2.1 上肢水肿
创面与皮肤紧贴,手压无空虚感,即可考虑拔管,若拨管后仍有
2.1.1 上肢水肿原因:①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太大,破坏了上臂内 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液并局部加压包扎;⑥术后伤
侧的淋巴管,淋பைடு நூலகம்引流不畅[2];②腋静脉在包扎创面时受压,上肢 口加压包扎压力要均匀,松紧要适宜。
回流受阻;③静脉回流障碍,血栓性静脉炎所致的静脉阻塞,静脉 2.3 皮瓣坏死:本组 1 例出现皮瓣坏死,表现为术后第 5 天开始
续治疗,而且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我们针对并发 管及保持引流管通畅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②受善固定引流
症发生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了术 管,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病人卧床时将其固定于床旁,起床时
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固定于衣服上,防止引流管受压、阻塞、扭曲等 ;③保持有效的
冷的外敷刺激;⑨适时、合理地进行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
力过小易形成皮下积液,过大影响皮瓣血运;③维持有效的负
2.2 皮下积液: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 压,预防形成皮下积液,影响皮瓣的生长。负压吸引的压力大小
症。术后发现局部皮瓣隆起,触之有漂浮感或波动感,皮下积液 适宜,如过高,可致引流管腔瘪陷,致引流不畅;过低,不能达到
平均年龄 65 岁。其中术后上肢水肿 3 例,皮下积液 3 例,术后出 压突然消失,空气进入伤口引起皮瓣移位;④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血 1 例,皮瓣坏死 1 例,上肢抬举受限 1 例。
和量:术后 1d 或 2d,每日引流量为 50~150ml,以后引流液颜色
2 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变淡、量减少;⑤一般术后 4d 或 5d,每日引流液少于 10~15ml,
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目前手 支循环未建立之前,早期过度活动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而加重
术切除仍然是乳腺癌的主要根治方法[1],但乳腺癌根治术常出现 血液及淋巴回流的负担,导致水肿发生,激发其他相应的并发症。
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不仅延长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影响病人的后 2.2.2 护理对策:①护理人员应主动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放置引流
诊断基本确立。而局部穿刺抽出积液即可证实诊断[4]。
有效引流的目的,易致皮下积液积血[5]。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
2.2.1 皮下积液原因:①乳腺癌手术创面大,术后创面渗液、渗血; 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④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循环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蒋艳萍 * 张思文 * 孙红炜 *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进行 问题性分析总结,重点加强上肢水肿、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术后出血、上肢抬举受限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认真观察,正确分析,科学细致的治疗与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十分重要。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发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