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需烊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烊化,是指一些药物不能用水煎煮,而适宜用沸水溶化,或放人蒸锅内方可溶化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饴糖、蜂蜜等。

此外,还有些药物适合冲服及泡服。

适合冲服的药物如牛黄、三七、朱砂、珍珠粉、琥珀等。

适合泡服的药物如藏红花、菊花、番泻叶、金银花、胖大海等。

所谓包煎,是指某些药需用纱布包起来煎。

这些药主要是指那些粉状或细小粒种子类药物,絮状或带毛类药物。

例车前子、葶苈子、薄黄、青黛、海金沙、灶心土、滑石粉、神曲、旋复花等。

这些药物如不包好,或是煎成粥状使药汁不易澄出,也可因毛絮混入药汁中不易服用,从而影响用药效果。

煎中药很讲究火候,也就是说很注意煎药火力及煎药时间的长短。

火候的掌握也要根据药物的性质。

解表类药物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居多。

久煎能使之过度挥发而造成损失,一般宜用武火急煎法,煎煮时间要短,头煎药煎沸15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

补益类药物,因其滋腻质重,需久煎方能出汁,一般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头煎药煎沸后,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二煎药煎沸后用文火煎熬30--40分钟。

煎煮时间长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需搅拌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

有些人不小心将中药煎糊了,便又加水再煎,给病人服用,这样做是不妥当的,甚至会发生危险。

因为焦糊的药物可能会发生质的改变。

所谓后下,是指有些药物需要等其他药物快煎好时再放入这些药一起煎煮。

这类药多属含芳香挥发性成分,久煎易受到破坏的药物,如薄荷、紫苏叶、藿香、佩兰、芥穗、香薷、菊花、木香、细辛等。

这些药物若与其他药同煎,煎煮时间过长,容易破坏药中有效成分而降低疗效。

汤剂的煎煮次数,以多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熬为佳。

煎药是药物中成分溶出的过程,完全符合浸出原理。

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碱盐类、甙类、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糖类、鞣质、蛋白质、色素、酶类等多种成分几乎都能溶于水中,树脂与脂肪油虽不溶于水,但与其他成分一起,也能部分溶解,因此造成了药材内外浓度差,有效成分从组织内向外渗出,当药材内外浓度相等,即处于平衡状态时,溶出停止。

此时必须滤取药液,在药渣中再添加水,使其重新建立浓度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药材的成分继续溶出。

实验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故需煎煮两次或三次。

以白头翁汤为例,只煎一次,则90%以上的黄连、黄柏被浪费掉,而且使疗效降低。

所谓先煎,是将一些药物先放入药锅内15—20分钟,然后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煎。

属于先煎的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矿石和贝壳类药物,如磁石、生石膏、石决明、珍珠母、寒水石、龙骨、牡蛎、生紫石英、生瓦楞、龟板、鳖甲等。

这些药物不仅需先煎,而且还应打碎,这样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来。

另一类是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如生附子、生半夏、生乌头、马钱子等,这些药物煎得时间长一些可以减少其毒性。

煎中药用水很有讲究,一般以雪水,清洁的江、河、井水或冷开水煎中药为好。

严格地说,城镇的自来水用于煎药并不理想。

因为自来水中含氯高,氯气分子有较强的氧化作用,能降低中药的药性。

若要用的话,可以将自来水烧开后冷却再使用,或将自来水冷却一个晚上,让氯挥发后再使用。

放水要适量,这一点有时并不容易掌握。

严格地讲,以1克药材10毫升水比较合适。

但如果药物的吸水性很大,用水还可适当多加一些。

其中总用水量的70%为第1煎的用水量,余下的为第2煎的用水量。

当然平常煎药不必这么精细,只要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来掌握用水的多少便可以。

例如,一般的解表类药物用水宜少,头煎加水只需没过药面1厘米左右,第2煎加水与药面相平即可。

补益类药用水宜多,头煎加水需没过药面2—3厘米,第2煎加水需没过药面3--4厘米。

药物加水后,最好浸泡30--60分钟再煎,这样水分可以充分渗透到药材之内,药物的有效成分便能完全溶解在汤液之中。

贵重药如三七、鹿茸、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等,均含皂甙、蛋白质、脂肪、激素等有效成分,由于皂甙化学结构比较复杂,蛋白质不稳定等因素,煎煮常因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影响疗效。

为保存其有效成分,又不浪费药物,所以应冲服。

芳香药如麝香、冰片、樟脑、苏合香、安息香等,均含有在常温下极易挥发的有效成分,一旦被煎煮药效几乎全失,故不宜入煎剂,宜于外用。

消食药如谷芽、麦芽、鸡内金等,主要有效成分是其中所含的活性物质,如谷芽中的淀粉酶、转化糖
酶、蛋白质分解酶等,这些物质不耐高温,若煎煮会使酶的活性降低而影响疗效。

其中谷芽煎剂的消化淀粉酶效力仅为其干粉的5%。

麦芽煎剂的消化淀粉酶效力约为干粉的三分之一。

而鸡内金中的胃激素,能促进胃腺分泌,但易受高热破坏,所以这些药物宜用生品或微炒后冲服为佳。

所谓“忌口”,就是在患者服药期间忌用一些对药效有妨碍和对病情不利的饮食。

忌口通常称作“饮食禁忌”。

中医对这方面还是很有讲究的。

中医古代文献中,就有不少记载,如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鳖甲忌苋菜,甘草忌鲢鱼,薄荷忌鳖鱼,茯苓忌醋,土茯苓、使君子忌茶等。

这些都是古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作参考。

一般说来,小儿患麻疹或有表证的病人,不宜吃油腻、酸涩的食物,以免影响解表;患疮、疥、肿毒以及皮肤瘙痒等疾病的人不宜吃鱼、虾、牛羊肉等有腥膻味的食品,以免刺激;高热病人应忌油腻;属于虚寒的病人吃生冷瓜果等物品也应有节制和选择。

总之,按照中医治病的要求,患病服药期间,注意“忌口”还是必要的。

说起煎中药,许多人都曾亲历过。

但是,会正确煎药的却不多。

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说“中药煎煮时间越长劲儿越大”;常常看到有人图省事儿,一股脑儿将一包中药倒入锅中,根本不考虑“先煎”、“后下”的区别;还有人为了节约煎药时间,直接用滚开的沸水煎药……其实,上述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煎前须冷水浸半小时
通常情况下,煎药用水多少与饮片质地、吸水性及煎药时间长短有关。

一般来讲,加水后按住饮片,以液面超过饮片约2厘米左右为宜。

由于中药饮片绝大多数都是植物的根、茎、叶、花及种子,直接用沸水煎药,容易使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产生凝固现象,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也不易破裂,会妨碍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

因此,煎药前应在常温下用冷水将药物浸泡半小时左右,然后再上火煎煮。

煎中药时,一般宜先大火后文火,即没开锅前用大火,开锅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

对于解表药或其他芳香类药物,可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15分钟即可。

补益类药物宜用文火久煎,以利有效成分溶出。

一剂药至少应煎两次
煎药时最好采用砂锅、沙罐,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受热均匀,保温性好。

其次,可选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煎药最忌使用铝、铁、铜等金属器皿,因为金属元素容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一般来讲,为了充分利用药材,减少浪费,一剂药至少应煎两次,且两次药液应兑在一起,分2~3次服用。

煎好后的药液宜榨渣取汁,以使药渣中吸附的药液能够充分滤出。

由于多种原因,中药材泛油现象在经营储藏中很容易产生,采取有效方法及早发现,及早处置是减少损失,保障药材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般说来,中药泛油是指中药材所含的油分在一些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溢出表面,呈油润状态或质地发生变化,或色泽加深,或有哈喇味等现象。

在仓储工作中,对泛油中药材的认定,一般还是以传统经验认定为主。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眼看:主要是观察药材内外色泽的变化,表面是否有油质溢出,有无干枯、粘连等情况。

手摸:主要用于感觉药材的松软程度,有无油腻感等。

如蛤蚧,如果其尾部松软,色泽变黄,即可确定已经泛油;肉桂质地变糠也是泛油的征兆等等。

鼻闻:如嗅到药材有哈喇昧或其他不正常的刺激性气昧时,也可断定中药材已经泛油。

对于表面有壳的药材如使君子、巴豆,或直接观察有困难的药,材如胡黄连、木香等,可采用折断、剖开、去壳等机械手段暴露药材的内视面。

采用一看、二摸、三闻的方法;均可判断药材是否已经泛油。

对于泛油的药材应根据其泛油程度和药材自身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常用的方法有:
1、晾晒:常用于植物类药材,如柏子仁,泛油不甚严重,可曝晒几小时,待凉后再装包储藏;如较严重则采用冷藏处理。

2、烘烤:此法根据药材自身性质,分别采用。

对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则应将温度控制在50℃以下;对于昆虫类药材更要注意火力不能过猛,操作仔细小心,以防虫体残损、焦碎等;对于含脂肪油多的药材如刺猬皮等则不宜用此方法。

3、酒喷:适用于不能沾水但色泽、质地容易变化的药材。

如麝香存放过久,无油晌则呈干枯状,可喷点白酒即可回润。

4、硫磺熏:此为传统方法,其适用范围和作用均较广泛。

可用于当归、独活、羌活等药材;但需要保持颜色的药材不宜用此法。

中药材泛油是药材内部发生质变的现象,可造成药材的疗效降低或消失。

需要我们在仓储工作中高度重视,经常检查,防止药材受潮、虫蛀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一向以毒副作用小而著称于世。

然而,最近从多份权威报表上看到,近20年来,中药中毒病例明显增加。

80年代以前,国内每年报道中药中毒病例不足10例;80年代,平均每年病例报道数约200例;90年代,平均每年报道病例数已达567例。

中药中毒病例攀升的原因何在?记者近日就此问题走访了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理论研究室主任岳凤先研究员。

年逾花甲的岳凤先研究员早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60年代中期在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攻读研究生。

近20年来,岳凤先从事中药现代化及西药中药化研究,已发表论文150多篇,出版了《中药的现代研究》、《中药现代化》等学术专著。

他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在中药和西药理论研究领域建树独特的专家之一。

岳凤先认为,使用中药出现中毒情况,这不是药品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使用者违背了中医药学理论所致。

比如砒霜,可谓中药中的大毒之品,但按照中医药学理论的用药原则去使用,只能产生治疗作用,不会使人中毒。

还有生草乌等也是这种情况。

这类中药使用不当的原因大致有两种。

一是品种混淆,如有人误将商陆当人参服用;有的处方中是车前子,药房却给了马钱子;还有的药店将砒霜当鹿角霜卖给使用者等。

实际上这是一个责任心和药房管理的问题。

二是剂量过大,如有人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痛,一次竟煎服200克生草乌,超过常用量的几十倍!
耐人寻味的是,大量的中药中毒病例中有许多是服用了常规的补益药品而中毒的。

岳凤先指出,这是一些医生(有的并不真正懂中医中药)不顾患者具体情况及药物的具体性能而滥用“补药”的恶果。

有人根据人参能延长小鼠游泳时间的实验结果,误将其当作强壮药使用。

有一对新婚夫妇入洞房前,煎40克红参服用以补身体,结果兴奋过度、神昏谵语,进了病房。

时下这类“人参滥用综合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其实,中医药学理论把人参性能确定为补气,只适用于气虚者,气不虚者服用后很容易致病(中毒)。

据了解,临床上还有“调和诸药”、“解百草毒”性能的“甘草中毒”病例。

岳凤先分析认为,这也是违背中医药学的用药规则所致。

中药中毒病例中有一类是复方中药中毒。

其情况有两种。

一种是由中药生药或中药饮片组方,经现代技术手段提取其部分成分而研制的药物,它们虽然标有中医药学概念的功能,使用上却是针对西医药学概念上的疾病。

另一种是中医药学的传统成药,虽然标有中医药学概念的功能和主治,但经过现代科技研究后增加了针对西医药学概念的疾病主治内容。

这类中药在临床使用时,不再顾及中医药学概念的功能及宜忌,极易造成中毒。

比如有的药标明功能为清热解毒,主治则为治疗细菌和病毒感染等疾病。

实际上从中医的观点看,细菌感染的患者中有人是实热证,有人是虚寒证,若置药物的清热解毒功能于不顾,那么虚寒证患者就极易中毒。

这些病例实在值得一些医生和中药研制者深刻反思。

对于一些名义上是中药中毒,而实质上是西药中毒的病例,岳凤先研究员分析认为,这类“中药”是从现有中药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药物,如麻黄素,黄连素、阿托品、延胡索乙素、汉防己甲素、靛玉红、青蒿素等。

迄今为止,它们的中药性能和功效还没有被真正研究过。

就麻黄素而言,它是性寒还是性热,适于寒喘抑或热喘,至今情况不明,如果不辨证分型用于所有的喘病者,则必然会因不对证而使人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单味中药经现代科技手段而确认其能治疗某些西医药学概念的疾病,使用时已经不再顾及原有中医药学的功能、主治,由此引发的中毒,也只能是西药中毒了。

再如有的医生一遇细菌感染疾病,一律开出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等药让患者煎服。

这种一刀切的用药方法,已经把这四种中药当成抑菌消炎的西药了。

若以中医药学的观点审视,这四种药为苦寒药,具有清热解毒功能,如果用于虚寒证的细菌感染患者,发生中毒就带有某种必然性了。

岳凤先研究员指出,他所见到的大量中药中毒病例报告中,很难找到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合格,又严格遵循中医药学用药理论及规则用药而致中毒的病例。

造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中药,今天被滥用、误用到这步田地,实在令人痛心,值得有识之士关注。

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

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

毒性稍轻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罂粟壳等。

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

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那么,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

唇舌发麻。

声音嘶哑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

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汞中毒。

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

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50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

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

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

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

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十枣丸,就是配伍大枣来缓和甘遂、大戟、芫花这些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中草药,起到减少毒性的作用。

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

现已证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解百药毒”的正确结论。

煎得的一碗汤液,其色棕黑,其状混浊,其味苦涩。

放温服之,碗底常有泥糊状沉淀物。

因药材饮片本身具一定颜色,煎后药液呈棕黑色,人们以为必然,很少有所多想。

对其苦涩味,因为人们多有一句金玉良言作认识基础,即“良药苦口利于病”,故对药味之苦,并不视为坏事,却大有苦中有乐的心境。

对药液的混浊之状,是好是坏,茫然者众。

至于碗底出现的泥糊样沉淀物,到底是加点水搅混眼之,还是干脆弃掉,则是面临的实际问题,切勿小看,直接关系药效。

为了确定对中药煎得的汤液在碗底所出现的泥糊样沉淀物是服是弃,现将黄连与甘草共煎所能出现的情况,作个大体介绍,则可能做出正确选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连素等生物碱,
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

这两类成分的水中溶解度较大,故在用水煎煮时能够由中药饮片中溶出,两种药共煎时,各自进入水中的黄连素和甘草酸,有可能在水液中相遇,形成水中溶解度较小的盐或复合物,以微细颖粒状固体悬浮于煎液中,使煎液变混浊,如果将此煎液放置,则可能沉淀到碗底,形成泥糊状物。

有人做过实验,黄连与甘草用水共同煎煮,如果甘草用量较大,所得汤液,放置澄清,则上清液可以达到不苦,但抑菌效果大大降低。

这就表明,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极苦的黄连素,被沉淀到碗底,即在泥糊样物中了。

可见,如果将含有黄连和甘草的处方共煎时,所得汤液在碗中放置后,碗底所得的泥糊状物,若弃之不用,显然会影响药效。

正确的作法,还是再往泥糊状沉淀物中加点水,并搅混,将此混浊液再服完,是合适的。

中医药学有很多同时含甘草和黄连的著名方剂,如《伤寒论》中黄连汤(方为黄连、干姜、桂枝、半夏、党参、甘草、大枣),葛根黄芬黄连汤(方为葛根、黄芩、黄连、甘草),《保命集》中的芍药汤(方为芍药、黄芩、当归、槟榔、黄连、大黄、木香、甘草、肉桂)等方,煎得的汤液,放置后碗底出现的泥糊状物,可以加水搅混再服,或者干脆将整碗汤液搅拌后再服,不弃为宜,其它含此二药共煎所得汤液,均按此法服为宜。

黄连素属生物碱类化合物,即具碱性,而含生物碱的中药较多,如乌头、附子、麻黄、防己、贝母、苦参等,甘草酸属酸性物质,而含酸性成分的中药亦还有不少,如大黄、乌梅等,当一个处方中,有含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又有含有机酸类成分的中药,这类处方中药物共同煎煮所得药液,在服用时,对碗底所出现的泥糊状物,同样以再服人为宜,另一方面,生物碱类化合物不仅能与有机酸尤其大分子有机酸形成难溶于水的盐类物质,并且能与鞣质甙类化合物形成难溶于水的复合物。

而含鞣质甙类化合物的中药,就更多了,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完全阐明哪些药物间所形成的难溶于水的物质,是有效还是无效,但为保险起见,即为了确保药效起见,还是不要将泥糊状物弃掉,尽可能服人为宜。

对于中药煎得的汤液,虽然古代医家尚不知哪些化合物可能产生水中难溶解的物质,或者说尚不明了共煎中可能产生沉淀物的道理,但在临床实践中,却已注意到,不能轻易除去所产生的沉淀物,所采取的办法,其中就有药液过滤。

目的就是让沉淀物进入药液,供服用。

就是在今天,此法仍然沿用,即仅用一层粗纱布或网布过滤。

总之,喝中药汤剂,虽然较混浊,但混中有道理,切勿图好看、好服而将中药汤液轻易制成澄明液。

煎出物全喝为好。

中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认识和应用的增多,在《中药大辞典》中收载者,已有5767种。

中药品种虽繁多,来源较广泛,但其命名都有一定的来历和意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因功用而命名
某些药物根据其功用的特点而命名:如防风能防治外感风邪,益母草可治妇产科病,大风子治疗大麻风,淫羊藿可治阳萎,石决明、决明子能明目,续断能续筋接骨等。

2、因气味而命名
某些药物有特殊的气味,则按气味特点命名,具有芒香气味者如木香、藿香、丁香、茴香、乳香、沉香等。

臭气难闻的有臭梧桐、臭牡丹、臭阿魏等。

有甜味的如甘草、甘松;苦味的如苦参、苦楝子;辣味者细辛、辣椒;酸味者酸枣仁;咸味者咸秋石;淡味者淡竹叶;五味俱备者如五味子。

3、因形态而得名者
很多中药具有各种天然颜色,故其颜色亦可作命名之源。

如红色者有红花、赤芍、丹参、朱砂;白色的有白芨、白芷、白术、白薇等;黑色的玄参、乌梅;黄色的有黄连、黄芩、黄柏;青色的有青黛、青蒿、大青叶等。

5、因生长特性而命名
夏枯草夏至后花叶枯萎,半夏成熟于仲夏,夏天无入夏后枯萎,忍冬之叶凌冬不凋,冬青之叶严寒尤青等都是以其生长特性作为命名之依据。

6、因入药部分而命名(药材命名中最广者)
植物药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之别,动物也有皮肉骨内脏之异,故其入药部分可作命名之依据,如麻黄根、
葛根药用其根,苏叶、桑叶、荷叶、侧柏叶均用其叶,苏梗、荷梗、藿梗均用其茎梗,莱菔子、白芥子、牛蒡子用子而名,金银花、旋夏花、菊花、玫瑰花用其花而名之,枳实、芡实均用其果实;动物药中有刺猬皮、虎骨、熊胆、獭肝、犀角、羚羊角等名称,均以其入药部分而命名之。

7、因秉性而命名
按药物原有的性质来命名,如急性子,其性急猛异常;苁蓉补而不峻,有从容和缓之性;王不留行,走而不守;沉香性沉重,小麦性轻浮者称浮小麦等。

8、因产地而命名
如蜀椒、川芎、川贝、川楝子、川连产四川;浙江产而于杭州集散者有杭白芷、杭菊花;阿胶为山东东阿县阿井之水熬驴皮而制成;怀牛膝以河南怀庆产者佳,川贝母以四川松潘者为胜等。

9、人名命名
以人名命名大多带有传奇色彩;如使君子的命名,相传潘州郭使君疗小儿疳虫,常投此药获效;何首乌相传何姓老人常采食此药,年至130岁发犹乌黑,故名之;其他尚有牵牛子、预知子、杜仲、徐长卿、刘寄奴等。

10、外来药物及译音命名
国外或少数民族地区输入之药材,常加“番”、“胡”,如番泻叶、胡黄连、胡椒;更有译名如诃黎勒、曼陀罗、阿芙蓉等。

此外,尚有以大;小命名,如大枣、大蓟、大戟、大茴香、小茴香、小蓟;因贮久而命名如陈皮、陈仓米;药材珍贵难得或高效者,其命名常加宝,如马宝、狗宝;高效者如千年健、威灵仙等。

戥秤的使用和称量
调配中药处方常用的戥称有大小两种,大的主要用于调配一般饮片药物处方,其称量范围在1-500克之间,小的主要用于调配一些细料贵重药和毒性中药处方,称量范围在200mg-50g之间。

抓药时戥称的正确应用法应为“秤杆不过鼻尖,称砣挂小指端,抓药用前三指”,称量时,称杆放在左手中指端和虎口(合谷穴)上,用右手前三指抓药,靠左手中指和食指的伸屈活动来带动砣绳的进退移动。

称量顺序一般可按处方上药名的排列顺序进行称取、放置,不得相混,以便于检查核对,注意秤量正确,不得手抓估计。

称量时一般采用减重法倒药.即一次秤总量,而后分次倒药,待处方上药叶全部抓齐后,应检查各味药物、药量与处方是否符合,为了便于复核检查倒放时药物,应对体积大的药物,如茵陈、丝瓜络等可先称倒在药盘(纸)的中心,然后将其它药物,按—定方向绕倒其四周,也可先称其他药物,最后称量大体积大的药物,放在它药的上面,对易抛散滚动颗粒性药物,如蔓荆子、苏子等最好最后秤量,倒在它药中间,以免抛散损耗。

中药保管中常发生的变质现象
1、发霉霉菌易在药材上滋生。

空气中存在多量的霉菌孢子,如散落在药材表面上,在适当的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材,并促使其成分发生变化,致减效或失效,尤其在多雨的南方,防霉更为重要。

传统谚语有“蛀药不蛀性,霉药全味丢”。

说明药物一经霉变即应弃去,不能应用了。

发霉的主要因素是适宜的温度、湿度,一般在IO'C以下,相对湿度70%以下,药材含水15%以下,霉菌不易生长。

若温度在25℃以上,相对温度超过80%,药材含水量增高,就易发霉。

2、虫蛀中药材在采集时受污染,保管中害虫侵入或沾有虫卵,都可以使药材遭受虫蛀。

一般温度在15-35℃,相对温度大于60%,药材含水量在11%以上,是害虫繁殖最有利的条件。

在药库中,蛀食根部药材的害虫有大谷盗、药谷盗;蛀食果实或种子的害虫有米象、谷象、干酪螨;蛀食芳香性药材的害虫有谷盗、日本标本虫、
谷蛾、蟑螂、烟草甲虫、小因皮虫等。

药材受蛀后,可发生蛀洞和蛀粉,有些害虫,繁殖很迅速,很快蔓延甚至可使药材全部报废。

3、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其固定的颜色,如贮藏不当,其颜色变异,药材变质。

变色的原因较多,如药材本身所含成分,在酶的作用下氧化变色;药材经常日晒,因氧化而变色;药材加工中,烘焙温度过高也可变色;某些杀虫剂如硫黄烟薰药材后,可使药材褪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