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之目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和下西洋之目的文献综述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三宝太监郑和奉命七次出使西洋的航海活动。

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

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600多年过去了,关于当初郑和缘何七下西洋的争论在学术界上至今没有定论。

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寻建文帝、宣扬大明国威、维护明成祖统治地位、发展海外贸易、出于军事需要巩固王朝统治等几个方面。

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中外著作中都曾提到过,例如张廷玉的《明史.郑和传》1、夏燮的《明通鉴》2、以及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3、法国作家伯希和所著的《郑和下西洋考》4、多米尼克·勒列夫尔研究郑和下西洋的新著《启蒙之龙》和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海洋历史主任莎丽·梅的《中国海路贸易及郑和下西洋对现代历史的影响》的报告等等。

笔者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是想通过归纳整理,将几种学术界热议的猜想呈献给大家,以供大家能够在相对方便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目的一:寻建文帝。

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并于建文四年六月攻下帝都应天称帝,是为明成祖。

同时,建文帝失踪。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

越八日,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

然葬地所在,后无闻焉。

或曰帝由地道出亡,其后滇黔巴蜀间,皆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世遂以帝为逊国云。

”5所以许多人猜测,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呢?《明通鉴》中记载:“建文帝之出亡也,有言其在海外者,上命和踪迹之。

”6同时,《明史》中也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正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7当然,在封建时代来说,朱棣通过这种不符合封建礼法的手段夺取帝位内心多多少少是会有不安的,如果其侄儿朱允炆尚在人间的话,那么自然会对其帝位构成威胁。

作为一名统治者,朱棣是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的。

“朱棣攻进南京之时,建文帝‘不知所踪',有人说是逃到海外。

永乐帝当然也希望使臣借出使之便,为他寻觅建文帝的下落,防备那些逃居延海岛屿和海外的臣民联合起来进行反抗。

”8还有人认为,建文帝在皇宫大火中成功脱身,从
1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94
2夏燮《明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上杉千年(日)《郑和下西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伯希和(法)《郑和下西洋考》,中华书局,1955
5印鸾章修订《明鉴纲目》卷二,世界书局,民国25年
6夏燮《明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7张廷玉等《明史·郑和传》卷三百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中华书局,1994
8王双印《桎梏中的生存——明帝国》,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55页
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太仓刘家港出走,并在其有生之年中云游四方。

“郑和实际上只有一个目的,这就是寻找建文帝下落的情报。

许立群在《中国史话·三宝太监下西洋》一节中写道:‘永乐皇帝派郑和航海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因为永乐篡了建文帝的帝位后,建文帝失踪了,永乐怕他逃到国外,将来回来复辟,所以派人去找他。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以探询朱允炆踪迹为首'、吴晗的《明初对外政策与郑和下西洋》都认为郑和下西洋带着皇帝的这个秘密使命,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我仔细对照每次的出航地,实际上航行造访地点都是不同的,有一个解释,这就是郑和在寻访。

”1
当然,也有对这种说法持否定态度的。

“就像派郑和踪迹建文一样,让郑和舰队扭转靖难之役带来的不利局面也是一种略显牵强的揣测。

也许郑和下西洋肩负着类似的使命,但绝不会是他们最终极的目标。

试想,派一支罕见的大型舰队数度出海并绵延十余年之久,如果仅仅是寻找一个已经逐渐淡出世人眼中的废帝或者向他示威,这是否显得理由不足呢?”2“建文帝是公认的‘仁柔少断'的皇帝。

而且,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归国时,也就是永乐九年,永乐朝己进入鼎盛时代。

东南亚诸国皆‘航海贡琛,稽颡阙下',西北部的帖木尔、漠北蒙元势力和西南部的安南等对大明帝国的威胁均已解除;国内政治经济实力也更为强大。

因此,到此时还说朱棣仍很担心建文帝复辟,恐怕就站不住脚了。

”3
目的二:宣扬国威,借展示其国力的强大来捍卫其“非正当手段”得来的天子宝座。

“因为他是用武力从自己的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当时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夺嫡',不合封建的正统观念。

明成祖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改变不利的政治局面,便派遣使臣分别出使临近各国,谋求恢复和发展友好邦交以及贸易往来,用这一办法来‘宣扬国威',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声望。

”4“朱棣以诸侯王而夺天子之位,叔父抢夺子侄之宝座,强力横夺,杀戮三年,民心不安,旧臣饮恨含怨,朱棣积虑甚深。

于是乎征战漠北,讨伐越南,又派一批亲信出使域外各国。

这些大动作,固然有稳定大明江山的企图,其主要目的当为强力保固天子宝座。

因为这些向外的征战或外交,可以转移臣民的注意力,减低夺位之怨,进而可以赢得赞美,稳定君位。

”5“明成祖为了制造声势和笼络人心,改变因‘靖难之役'带来的不利政治局面,更是希望通过'宣扬国威',提高自己的声望。

”6
1陆静波《郑和下西洋目的窥览》,《郑和研究》,2005年第3期
2聂作平,李华《夕阳下的舰队》,巴蜀书社,2005年5月第1版,第82-83页
3钱志乾《讨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4王双印《桎梏中的生存——明帝国》,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55页
5陈信雄《书评:一个宦官的传奇历程》,《郑和研究与活动简讯》 2001年12月20日第2期
6安震《大明王朝》,长春出版社,2007年3月第3版,第81-82页
中国皇帝自古便有夜郎自大的心态,认为自己“天朝上国无其不有”,诸番外小国都应臣服于我。

朱棣也不例外,绝大部分人认为其此举的政治目的占绝对上风。

“朱棣所希望的是用一种亦刚亦柔的手段得到海外番国的认可,以满足他征服的野心。

其更大野心在于,通过诸国的臣服达到一种盛世气象,从而让自己跻身于中国有作为的君主之列,如此一来,其魅力便足以征服所有后来者,他也将像武王周公、秦皇汉武那样为后世所敬仰。

”1“郑和下西洋的终极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确定并巩固中原王朝的宗主国地位,是属于政治性质的。

”2“当时的明朝,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帝国……明成祖朱棣又是一位颇具雄才大略的皇帝,扬威海外、夸示富强、树立声望,已是势在必行。

”3对于这第二种原因,从古至今学者们提出反对意见的较少。

可见历史上的君王无论做出何种事,多多少少都是和巩固其统治、加强其权威有一定联系,这几乎已成为一种历史共识。

目的三:军事目的,缓解政权的外部威胁。

明朝政府成立之初,其所面临的外部威胁特别是其他民族的威胁比较严重。

北方强悍的帖木儿、南方狡黠的安南、东南沿海入侵不止的倭寇以及方国珍、张士诚未完全清剿干净的余部都令明朝统治者们深感忧心。

于是有人就认为,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想通过大规模的水上行动,来缓解王朝所面临的外部压力。

“明政府欲联印抗击帖木儿的侵犯”。

4“当郑和一次次从西洋为明成祖带回好消息并且带回若干虔诚的朝贡使者,朱棣已经明白,未来大明帝国的真正威胁不会来自于南方诸番国,而是北方那些貌合神离的元朝残余势力。

”5“日本古称‘倭奴国',后来改称日本。

常常到中国沿海来骚扰掳虐,史称‘倭寇',直到洪武六年,明帝最为愤慨,因为中国南方海岸线极长,防卫不周,倭寇就乘虚而入,强抢掠夺,杀人放火,无所不为。

要是防卫严密,倭寇就转到南方各处小岛修养身心。

所以明帝下旨命郑和下西洋,以两万多的士兵,登上宝船,浩浩汤汤地出海,以军威镇服倭寇,这也是原因之一。

”6据史书记载,当时明帝对于张士诚和方国珍的余部,由一开始的打击逐渐变为收买、整编入伍的方式。

“对于这些军队来说,南北运河的开通意味着他们即将失业……而如何安置这些军队,使他们不再为祸海上、威胁明朝统治又是一件让明帝头疼的事……朱棣遣使郑和下西洋,或许就是想给这些人找一个安
1聂作平,李华《夕阳下的舰队》,巴蜀书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32页
2李凤英《关于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主因讨论及其对现今的借鉴意义》,《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7期
3冯玉荣《大明十五疑案》,中华书局,2006年11月北京第1版,第79-80页
4向达《试说郑和》,《进步日报》,1951年11月3号版
5聂作平,李华《夕阳下的舰队》,巴蜀书社,2005年5月第1版,第89页
6陈存仁《被误读的远行:郑和下西洋与马哥孛罗来华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身之处,找一份适合他们干的活儿。

”1
但是对于这种说法,也有许多学者提出反对意见。

“永乐二年十一胃,帖木儿率大军东犯,消息传到明廷,朱棣于永乐三年(1405年)二月给甘肃总兵左都督宋晟下了一道谕旨:‘回回例兀言,撒马尔罕回回与别失八里沙米查王假道率兵东向,彼未必敢肆志如此,然边备不可怠。

宜练士兵,谨斥堠,计粮储.预为之备。

’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永乐帝对贴木尔的举动是有所警惕,但并没有把它放在危及大明政权存亡的位置上。

朝廷并没有调遣大军到西北进行堵截的军事部署,而仅仅‘敕甘肃总兵官宋晟儆备。

’”2“另一方面,在郑和下西洋到达印度之前,中国与印度在政治上没有任何联系。

郑和下西洋之时,印度正处在四分五裂的境地……印度次大陆缺乏一个可以团结各族人民抗击强大的帖木尔的中心。

那么,郑和又能如何与他们联手呢?”3“与帖木儿情况有些类似的是,安南在明朝的军事行动中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附庸,不可能再对明朝本土构成任何威胁。

或许,在后来的西征中,占城只是作为郑和的一个落脚点和中转站而存在的……而打击倭寇只是下西洋的一个附带目的。

此举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倭寇虽然屡禁不止,但毕竟只是小打小闹。

当郑和结束下西洋若干年后,明朝政府真正迎来了倭患的大爆发。

”4到底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有没有以此作为其主要目的,我想最清楚的莫过于朱棣本人。

后人只能循着前人的脚步,做出自己的判断与猜测而已。

目的四:发展海外贸易。

在封建时代,统治者想要通过与海外取得联系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而实施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因而支持这种说法的人,虽然确实有,但是所占比例相当有限。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同海外国家发展贸易,以期增加国库收入。

”5以及严从简记述曰:“永乐改元,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而国用亦羡裕矣。

”6但是对于这种说法,南京大学历史系的郭琳和赵志辉却表示“笔者认为, 以经济目的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这一看法缺乏事实依据。

原因: 首先, 郑和所载货物中, 有许多是赠送各国国王及臣民的品, 而不是用来贸易的。

其次, 明朝奉行薄来厚往的朝贡贸易, 在经济利益上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7池子华和郭琳的《郑和下西洋目的辨析》、8徐
1聂作平,李华《夕阳下的舰队》,巴蜀书社,2005年5月第1版
2林振草《郑和下西洋反思》,《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21卷第1期
3钱志乾《讨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4聂作平,李华《夕阳下的舰队》,巴蜀书社,2005年5月第1版
5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9)[Z]
6夏燮《明通鉴》卷十四,纪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7郭琳,赵志辉《郑和下西洋目的辨析》,《淮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池子华,郭琳《郑和下西洋目的辨析》《社会科学家》,1998年S2期
徐峰和郭琳的《郑和下西洋目的辨析》1以及杨熺的《郑和下西洋目的略考》2都表达了这一相同观点。

除了以上这几种观点外,学术界目前又出现一种比较新的观点,即郑和下西洋之目的应当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和后期。

“前期下西洋的目的以前三次下西洋活动为界, 主要目的是政治目的, 即巩固帝位和联印抗蒙。

这里, 巩固帝位这一目的又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踪迹建文帝’, 以去成祖心病, 二是‘耀兵示富’, 宣扬国威, 促使诸国来朝。

第四至第七次下西洋为后期, 此时, 时过境迁, 其目的也变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和朝贡贸易, 同时寻找麒麟, 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并重。

”3郭兰英的《对郑和下西洋之目的及其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4、钱志乾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5、徐峰和郭琳的《郑和下西洋目的辨析》6以及杨熺的《郑和下西洋目的略考》也都表达了这一相同观点。

对于“郑和下西洋之目的”这一课题的研究,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共识,虽然最后一种比较新的观点似乎有引领统一共识的趋势。

但是笔者认为,对于类似问题,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见解,大家各有千秋,百家争鸣。

我们应该发扬诸子百家的精神,在这个思想自由的时代,畅所欲言,将自己的观点大声说出来。

历史的问题本来就已经成为过去式,只有当事人对情况最为了解。

如今我们根据自身研究成果,发表出各自的看法,在没有得到史实证实前,都仅仅只能称作“猜想”罢了。

所以,在没有形成统一共识前,笔者认为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入、全方位地了解史实,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第一手史料,对类似问题做更加准确、深入的研究。

今天,笔者将目前学术界关于“郑和下西洋之目的”这一课题的相关文献做一次梳理,使之能够更加清晰地将其相关情况呈现出来,为大家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

1徐峰,郭琳《郑和下西洋目的辨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杨熺《郑和下西洋目的略考》,《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80年02期
3池子华,郭琳《郑和下西洋目的辨析》《社会科学家》,1998年S2期
4郭兰英《对郑和下西洋之目的及其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考试周刊》,2009年第21期
5钱志乾《讨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6徐峰,郭琳《郑和下西洋目的辨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