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梳理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 (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第六课 国家权力机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第六课 国家权力机关](https://img.taocdn.com/s3/m/435daf1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7.png)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课时国家权力机关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7日上午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当这一选举结果宣布时,全场爆发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会议还同时选举栗战书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选举王岐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思考:(1)哪些国家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具有哪些职权?(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提示:(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
(2)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二、导学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活动一:情景再现根据宪法和法律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的规定,自开始,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陆续换届。
全国将有9亿多选民参加这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直接选举产生25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并在此基础上依法产生新一届县乡两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选举工作涉及全国2850多个县(市、区)、3多个乡镇,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思考:(1)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2)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提示:(1)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
(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教师强调: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活动二:讨论——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指导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宪法中有关国家机构的规定,明确国家机关体系。
3.以上同学的说法正确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以上同学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课时《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课时《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f71a5a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4.png)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课时《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课时《国家权力机关》教材,主要介绍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及其职权。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了解,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政治常识,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较为模糊,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及其职权的理解还需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国家权力机关的实际运作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弥补这一空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及其职权;2.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国家权力机关的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治生活,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及其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2.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及其职权;3.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及其职权;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3.情境教学法: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课堂分析;2.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3.制作PPT,辅助课堂教学;4.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权力机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及其职权,让学生对国家权力机关有全面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国家权力机关的实际运作,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国家权力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民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25417a3c1ec5da50e2705e.png)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一、思维导图二、宪法基本知识1、宪法精神(宪法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和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保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
宪法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宪法调整的基本社会关系)。
(公民国家)宪法关系的实质内容,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公民权利国家权力)2、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最高的法律地位:我国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最高的法律权威: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4、宪法的作用: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1)宪法厘定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规定了我们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2)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引导和规范我们的生活。
(3)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6、为什么要坚持宪法至上?①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③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构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④每个公民都应该坚持宪法至上,认真学习宪法,坚决捍卫宪法。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如何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f02f150b1c59eef9c7b451.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第一节“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宪法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1、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1)平等权。
(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
(7)监督权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4 国家监察机关 课件(2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6.4 国家监察机关 课件(2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6cc5ee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5.png)
察 机 关
生3、。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 级人民代 表大会)
监察 负责 委员
会
对上级产监生察国家监察机 委员会负关责。,
受它监督
4.国家监察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
①国家监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②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 ③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 负责,受它监督,同时,还对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 受它监督。
调查职责 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违法和职务犯罪,
是监察委员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对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 和职务犯罪的调查,能有效 地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减少 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维 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持公 权力行使的廉洁性。 作用
处置职责 ①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进
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 ②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 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③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 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 提起公诉; ⑤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 监察建议。
4.国家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4.国家监察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
国 家 权 力 机 关
国家最高 权力机关 (全国人 民代表大
会)
地方各级 权力机关
产生 监督
负责
国家 监察 委员 会
最高监察机关 易错点辨析:
1、国家监察机关
国 家
由全国人大产×生。
2、国家监察委员
领 导
产生 地方 监督 各级
监 会由全国人大产√
监察调 查
检察院 起诉
2019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下册课件:第六课第2课时 国家行政机关(共32张PPT)
![2019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下册课件:第六课第2课时 国家行政机关(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ba612c10661ed9ad51f3aa.png)
课后训练
5.小海的父亲发明了一个自动洗碗的机器人, 结果这项科研成果被人抢注了相关的专利。 当遇到这种情况,小海的父亲应该找相关的 行政机关,请求帮助解决。( D ) A.教育局 B.文化局 C.公安局 D.科技局
课后训练
6.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 关。因此,各级行政机关必须 A.依法立法 B.依法行政 C.依法审判 D.依法监督 。( B )
课堂练习
9.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及其工作部门的职权范围不包括( D ) A.经济 B.教育 C.科学 D.立法
课堂练习
10.某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11个关于 经济社会发展的决议、决定。市政府高度重 视,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进 行专题研究部署,对每一份决议、决定迅速贯 彻落实,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跟踪督办,并以 书面形式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这表明了 ( ) ①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②国家行政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 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课后训练
10.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政府在履行 ( B) A.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课堂练习
③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 告工作 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要对本级人民政府负 责并报告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 A.公民 B.人民 C.市民 D.居民 的授予。( B )
课后训练
7.仔细观察右边漫画,这属于行政机关中的工 作人员( A ) A.不作为 B.乱作为 C.乱越权 D.乱指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第六课【6.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第六课【6.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https://img.taocdn.com/s3/m/cccef1ea08a1284ac8504343.png)
国家主席职权的认识
本课重点:国家主席的职权
本课难点:对国家主席职权的认识
课前学案
课前预习,夯实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首 。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宪法 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__________ 赋予的职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__________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举。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____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每届任期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 4.国家主席的职权主要有:公布__________ 、发布 任免权 ;__________ 命令 外事权 ;荣典权。 __________ ;__________
随堂训练
根据我国宪法,有权发布特赦令的国家机关是( C )
A.全国人大
C.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家主席的职权的认识,因
为国家主席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而公布法律,发布特
赦令的,因此和A、B无关, D本身是由国家主席任免 的,比国家主席的权力小,因此可排除D。故选C。
随堂训练
知识点一: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
1.我国的国家主席、副主席是由__________产生的( C ) A.由前国家主席决定
B.通过全民公投产生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D.由国务院决定 2.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__________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B )
A.四十岁
C训练
知识点二:国家主席的职权
2024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2024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10c30d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2.png)
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目录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权威第1课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党的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权+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设置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第2课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宪法地位、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宪法监督制度+宪法意识第二单元权利义务第3课权利内容+如何行使第4课义务内容+如何履行第三单元制度、机关第5课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第6课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第四单元法治精神第7课自由平等第8课公平正义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2、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填空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自身角度)/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原则和我国的国家性质P3 填空(1)宪法的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2)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3-5①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方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6、最大的人权是什么P6: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7、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P7:人权的主体:包括我国公民和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c97ceda700abb68a982fbb9.png)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根本政 治制度
最重要特点:
民主集中制 ——含义、表现
必要性、优越性
(1)我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的区别 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等制度的总称。 我国的国家制度广义上包括国体和政体,狭义上是指国体即人民民 主专政。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注意:在问题中,如果要求用我国的政治制度有关知识回答, 答题时一般要回答如下知识点:国体、政体、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民主
在我国,凡属全国范畴内的重大问题,以 及重大的方针、政策,中央国家权力机关制定 通过之前,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权力机关将那些积极的、合理的,能反映问 题本质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决策或在此基础上 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 。
集中
2、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三大关系上)
探究:材料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 材料一:2018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中华人 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次会议。与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都 是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来,在大 会上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人 民主 人大 组成 国家 代表人民 权力 统一行使 民 选举 代表 机关 民主 集中 国家 权力
学而实习之 1、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
人民代表大会
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
立法权、决定权、
任免权、监督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5、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体系包括 全国人大及地方 各级人大
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填空题版)+核心知识点
![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填空题版)+核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17f7e410661ed9ac51f309.png)
八下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填空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是和的统一。
2.宪法第一条的主要规定有哪些?(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党的地位)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3、党的性质、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是党的根本宗旨。
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4、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政治领导力量。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是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6.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的、以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7.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
8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1)宪法确认我国的,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确定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规定的社会主义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规定广泛的,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还规定国家属于人民。
9 .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保证的权利。
10.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地生存和发展。
11.和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12. 人权的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
13.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和。
14.人权的内容包括: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15.国家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实现?(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87d54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3.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是学生在学习国家政治制度基础知识的重要章节。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国家机构组成、国家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国家机构的工作原则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思考题,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法律、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情感和态度。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政治制度基础知识,但对国家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则等方面内容的理解还较为肤浅。
此外,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政治现象和国家机构的作用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对国家机构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职责和权力,理解国家机构的工作原则。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态度,提高学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职责和权力,国家机构的工作原则。
2.教学难点:国家机构工作原则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国家机构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相关案例、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3.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图,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机构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5课时《国家司法机关》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5课时《国家司法机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5f28f6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b.png)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5课时《国家司法机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国国家机构》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
教材通过介绍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职能和作用,使学生了解国家司法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司法机关的内涵和外延。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国家司法机关的认识尚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国家司法机关的基本概念、性质、职能和作用,提高法治意识,增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家司法机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家司法机关的基本概念、性质、职能和作用,掌握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设置、运作和职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提高学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自觉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司法机关的基本概念、性质、职能和作用,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设置、运作和职责。
2.教学难点:国家司法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司法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教学案例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司法公正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国家司法机关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介绍国家司法机关的基本概念、性质、职能和作用,讲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设置、运作和职责。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1d7e1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3.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①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免去熊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柬埔寨王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任命王文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柬埔寨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这体现了国家主席行使()A.发布命令B.任免权C.外事权D.荣典权7.2022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123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法》,现予公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这体现出()A.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主席具有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权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受国家主席监督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任免权8.2023年3月10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A.立法权B.任免权C.决定权D.监督权9.答记者问时,李强总理强调: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这需要政府()①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①推进依法行政,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增强服务意识,真诚关心、服务民营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①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10.图示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示概念关系的直观方法,如图所示是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下列可以用此图所示方式表示的是()A.文化权利与劳动权B.政治权利与监督权C.宪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D.司法机关与监察委员会11.我国沿着习近平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走过了新时代十年非凡历程,赢得了令人惊叹的大国荣光。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程纲要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8d26809c1c708a1294a4497.png)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程纲要总课时数:32课时一、课程背景1.课程理念分析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地位,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统领教育质量标准和课程标准。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生活主题,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为主旨,通过全面介绍宪法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
2.课程标准分析本册教材编写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初中学生中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从八年级学生的品德发展需求出发,引领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重点聚焦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增强公民意识和宪法意识。
其中,第一单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相关课程标准,引领学生理解坚持宪法至上的理念;第二单元依据“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相关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第三单元依据“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等相关课程标准,引领学生理解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经济国家机构方面的相关内容;第四单元站在精神层面之上,引领学生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总之,本册教材以宪法的基本内容为基础,将宪法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推动学生对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所生发出的不同主题开展深度学习。
3.教材内容分析从纵向知识体系分析,在七年级教材阐述家庭和学校空间,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社会规则、责任奉献和家国情怀等主题的基础上,本册课本设计四个单元的内容,和九年级教材相联接,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采取显隐结合、贯穿始终、分散渗透等多种方式,落实依宪治国,践行宪法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3课时《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3课时《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9f0d4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d.png)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3课时《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国国家机构》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六课的内容,主要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
本课时的内容是介绍国家行政机关,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职能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认同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的基本概念,但对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内容和组成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国家行政机关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能。
2.培养学生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认同和理解。
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能。
2.学生对国家行政机关的实际运作和作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和图表,生动展示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展示。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国家机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利用图片和图表,生动展示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能。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性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职能和作用。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国家行政机关在实际运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国家行政机关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和机遇。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