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运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黄河流域分区研究
Schumm[ 14] 建立的河流地貌系统理论为流域系统的划分提供了依据。他将理想流域系统从上到下
收稿日期: 2007-04-1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G50409002) ; 创新与群体研究基金( 50221903) 作者简介: 贺莉( 1982- ) , 女,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河流动力学研究。E-mail: heli03@ mails. tsinghua. edu. cn
2009 年 4 月
泥沙研究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第2期
黄河流域产水产沙系统的划分及中游重点区的编码
贺 莉, 王光谦, 李铁键
( 清华大学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摘要: 黄河流域来水来沙的一个显著特点为水沙 异源, 不同区的水沙特点不尽相同, 其对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河道冲淤演变的
中图分类号: TV141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68- 155X( 2009) 02- 0039- 07
1 前言
黄河流域地形、地势差异很大, 降水分布很不均匀, 水沙特点为水少沙多、含沙量高、水沙异源、时空 分布不均。水沙异源的特性使得进入下游河道水沙的特点与其来源区有关, 不同的水沙组合对下游河 道的冲淤、河床调整、入海泥沙通量等有不同的影响[ 1,2] , 即河流系统中的侵蚀、搬运、堆积之间存在复杂 的内在联系。因此, 需要把全流域统一起来考虑, 整体上深入理解黄河流域及各其个组成部分的特性, 分析不同区的来水来沙对下游河道的不同影响[ 3,4] 。前人针对不同研究范围、采用不同划分标准进行了 大量研究[ 5- 12] , 如钱宁[ 6] 和许炯心等[ 1] 均从系统的角度, 考虑黄河流域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得 出成果, 但是这些划分成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分区界限模糊、子流域不完整等特点, 给模拟带来一定困 难。本文试图结合黄河数字流域模型平台的优势和特点, 对花园口以上流域进行分区, 并对中游重点区 进行河网提取及编码应用。
首先简要介绍钱宁[ 4] 、Schumm[ 14] 、张欧阳[ 15] 、许炯心[ 19] 、叶青超[ 16] 、王玲[ 18] 等学者对黄河流域划分 的成果。在继承文献[ 15, 19] 的前提下, 在保证各支流流域完整的基础上, 对黄河流域的产水产沙系统 进行一、二级划分。然后对其中的中游重点区进行河网提取及编码应用。在提取的河网基础上, 利用编 码优势统计了各子流域的基本特征。在黄河流域产水产沙系统的划分及对中游重点区河网的分区分级 编码的基础上, 联合应用数字流域平台及其提供的各个专业子模型, 将能为分析中游水沙来源区与下游 河道淤积的相互联系提供基础。
影响也不相同。为探求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与来源区的关系等问题, 有必要对黄河流域进行分区考虑。基于前
人对黄河流域分区的成果, 在保证支流流域完整 性的前提下, 将花园口 以上的产水 产沙子系 统划分为 4 个 一
级区 , 并将各个一级区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二级区。然 后对中游重 点区进行 河网提取及 编码应用, 编码后 的
表 1 流域划分成果 Table 1 The overview of drainage division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导读: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研究,黄河流域地表水可利用量分析计算,黄河流域经济 发展与水资源匹配状况分析,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布设控制目标分析。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录
一、理论篇
黄河流域产水产沙系统的划分及中游重点区的编码 1 黄河流域地表水可利用量分析计算 8 黄河流域防洪工程征地调查研究 11 黄河流域分区水资源量及其分布特征分析 15 黄河流域工业需水量灰色预测 17 黄河流域国民经济需水量预测 20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23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认识与思考 24 黄河流域三水转化关系及其模式探讨 2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措施探讨 34 黄河流域生态水文分区及优先保护级别 39 黄河流域省界缓冲区监督管理初探 47 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布设控制目标分析 50 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布设与调整研究 53 黄河流域水运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58 黄河流域水质监测政府间合作共建共管实验室浅析 61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措施研究 66 二、发展篇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69 黄河流域最大水电站投入运营 72 基于案例推理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调配 73 明清时期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78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研究进展 82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与开发对策 91 浅谈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5 浅议黄河流域节水与洪水风险管理的互补关系 97 浅议黄河流域水权转换问题与对策 98 浅议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100 强化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管的措施和建议 102 山西黄河流域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现状调查 105 首次全面核查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工作初步完成 109 水土保持对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 110 我国首次全面核查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 118 小黄河流域设计洪水的分析计算 119
中游重点区共有 12 万条河段, 包含 7 级 河流。此 外, 在提取河 网的基 础上, 利用编 码的便 利统计了 各支流 的
流域 面积、河网密度等信息。本文研究结合黄河数字流 域平台, 能为分析 中游水沙来 源区与下 游河道淤积 的
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沙异源; 分区; 编码; 产水产沙系统
划分为 3 个区( 表 1) , 认为宏观上各区都存在着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过程, 但又各具有一种主要的泥 沙运动形式, 分别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为主。3 个子区通过物质、能量等的流通和反馈作用而实现系统 间的耦合, 构成一个级联系统。张欧阳[ 15] 遵循理想河流系统的概念, 将黄河划分为 3 个开放的系统, 产 水产沙子系统、输移子系统和沉积子系统, 根据黄河流域的特点, 该产水产沙子系统又包含产水和产沙 两个子系统。
Schumm[ 14] 建立的河流地貌系统理论为流域系统的划分提供了依据。他将理想流域系统从上到下
收稿日期: 2007-04-1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G50409002) ; 创新与群体研究基金( 50221903) 作者简介: 贺莉( 1982- ) , 女,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河流动力学研究。E-mail: heli03@ mails. tsinghua. edu. cn
2009 年 4 月
泥沙研究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第2期
黄河流域产水产沙系统的划分及中游重点区的编码
贺 莉, 王光谦, 李铁键
( 清华大学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摘要: 黄河流域来水来沙的一个显著特点为水沙 异源, 不同区的水沙特点不尽相同, 其对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河道冲淤演变的
中图分类号: TV141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68- 155X( 2009) 02- 0039- 07
1 前言
黄河流域地形、地势差异很大, 降水分布很不均匀, 水沙特点为水少沙多、含沙量高、水沙异源、时空 分布不均。水沙异源的特性使得进入下游河道水沙的特点与其来源区有关, 不同的水沙组合对下游河 道的冲淤、河床调整、入海泥沙通量等有不同的影响[ 1,2] , 即河流系统中的侵蚀、搬运、堆积之间存在复杂 的内在联系。因此, 需要把全流域统一起来考虑, 整体上深入理解黄河流域及各其个组成部分的特性, 分析不同区的来水来沙对下游河道的不同影响[ 3,4] 。前人针对不同研究范围、采用不同划分标准进行了 大量研究[ 5- 12] , 如钱宁[ 6] 和许炯心等[ 1] 均从系统的角度, 考虑黄河流域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得 出成果, 但是这些划分成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分区界限模糊、子流域不完整等特点, 给模拟带来一定困 难。本文试图结合黄河数字流域模型平台的优势和特点, 对花园口以上流域进行分区, 并对中游重点区 进行河网提取及编码应用。
首先简要介绍钱宁[ 4] 、Schumm[ 14] 、张欧阳[ 15] 、许炯心[ 19] 、叶青超[ 16] 、王玲[ 18] 等学者对黄河流域划分 的成果。在继承文献[ 15, 19] 的前提下, 在保证各支流流域完整的基础上, 对黄河流域的产水产沙系统 进行一、二级划分。然后对其中的中游重点区进行河网提取及编码应用。在提取的河网基础上, 利用编 码优势统计了各子流域的基本特征。在黄河流域产水产沙系统的划分及对中游重点区河网的分区分级 编码的基础上, 联合应用数字流域平台及其提供的各个专业子模型, 将能为分析中游水沙来源区与下游 河道淤积的相互联系提供基础。
影响也不相同。为探求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与来源区的关系等问题, 有必要对黄河流域进行分区考虑。基于前
人对黄河流域分区的成果, 在保证支流流域完整 性的前提下, 将花园口 以上的产水 产沙子系 统划分为 4 个 一
级区 , 并将各个一级区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二级区。然 后对中游重 点区进行 河网提取及 编码应用, 编码后 的
表 1 流域划分成果 Table 1 The overview of drainage division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导读: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研究,黄河流域地表水可利用量分析计算,黄河流域经济 发展与水资源匹配状况分析,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布设控制目标分析。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录
一、理论篇
黄河流域产水产沙系统的划分及中游重点区的编码 1 黄河流域地表水可利用量分析计算 8 黄河流域防洪工程征地调查研究 11 黄河流域分区水资源量及其分布特征分析 15 黄河流域工业需水量灰色预测 17 黄河流域国民经济需水量预测 20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23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认识与思考 24 黄河流域三水转化关系及其模式探讨 2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措施探讨 34 黄河流域生态水文分区及优先保护级别 39 黄河流域省界缓冲区监督管理初探 47 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布设控制目标分析 50 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布设与调整研究 53 黄河流域水运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58 黄河流域水质监测政府间合作共建共管实验室浅析 61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措施研究 66 二、发展篇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69 黄河流域最大水电站投入运营 72 基于案例推理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调配 73 明清时期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78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研究进展 82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与开发对策 91 浅谈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5 浅议黄河流域节水与洪水风险管理的互补关系 97 浅议黄河流域水权转换问题与对策 98 浅议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100 强化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管的措施和建议 102 山西黄河流域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现状调查 105 首次全面核查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工作初步完成 109 水土保持对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 110 我国首次全面核查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 118 小黄河流域设计洪水的分析计算 119
中游重点区共有 12 万条河段, 包含 7 级 河流。此 外, 在提取河 网的基 础上, 利用编 码的便 利统计了 各支流 的
流域 面积、河网密度等信息。本文研究结合黄河数字流 域平台, 能为分析 中游水沙来 源区与下 游河道淤积 的
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沙异源; 分区; 编码; 产水产沙系统
划分为 3 个区( 表 1) , 认为宏观上各区都存在着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过程, 但又各具有一种主要的泥 沙运动形式, 分别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为主。3 个子区通过物质、能量等的流通和反馈作用而实现系统 间的耦合, 构成一个级联系统。张欧阳[ 15] 遵循理想河流系统的概念, 将黄河划分为 3 个开放的系统, 产 水产沙子系统、输移子系统和沉积子系统, 根据黄河流域的特点, 该产水产沙子系统又包含产水和产沙 两个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