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

合集下载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内外业一体化解决方案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内外业一体化解决方案
内业核查软件
成功审查: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是还是否,点击保存 按钮,保存选择的信息, 保存完成自动显示下一个 需要审查的图斑信息,可 以查看上一个或者下一个 图斑信息,输入图斑编号 直接跳转显示对应的图斑 信息。
内外业一体化深度解决方案
省级核查软件
省级核查平台接收汇总各市县上报的 核查成果,进行质量检查,也可省级 核查结果下发至各县,让其重新调绘。 实现省、市、县三级内外业一体化核 查云平台。主要功能有图斑审核、数 据管理、数据下发、统计分析等。
内外业一体化深度解决方案
报表导出
针对一系列建库过程操 作之后,可导出符合国家数 据检查的成果报表,主要包 括地类流向表、设施农用地 分类面积汇总表、农村土地 利用现状一级、二级分类面 积汇总表、城镇用地分类面 积汇总表
内外业一体化深度解决方案
成果上报
经过确认的数据成果,利用举证 APP,将数据成果统一上传至国家在 线监管平台。
内外业一体化深度解决方案
内业核查软件
选择调查/举证成果审查:审查列表页面, 根据任务类型、举证状态、调查状态、审 核结果查询成果数据;图斑详情,基本信 息、举证信息查看,鼠标移至图片上,图 片会自动放大显示(图片分全景、近景、 利用特征及扫描件,可以全屏查看,左右 旋转)
内外业一体化深度解决方案
状调查
采用最新2016年度土地 充分利用3S一体化和互联网 变更数据调查成果的基 +核查新技术手段,开展图
础上,进行全要素土地 斑外业调查、在线举证及国
利用地类判读与信息提 家级核查工作,并对调查成
取。
果进行汇总统计与分析,开
展三次调查数据变化趋势预
判。
三调一体化软件架构
02 内外业一体化深度解决方案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以湖北省宜城市为例二〇〇九年二月目录一.地区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考察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考察技术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准备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访谈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地考察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考察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考察实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成果分析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考察成果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建设用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建设用地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03讲-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第03讲-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内的调查内容全部都调查清楚。
境界与权属界线调绘
外 业 调 绘 阶 段
地 类 调 绘
线状地物调绘
外业调查要求:
1.走到、看到 2.调准、测准 3.查清、记清 4.客观、准确
新增地物调绘与补测
飞地的调绘
A、境界与权属界线调绘
具体调查的内容是:
1、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2、查清国有农、林、牧、渔场(含部队、劳改农场及使 用的土地)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 3、查清公路、铁路等权属状况 • • 对于界址明确,界线分明,没有争议的 ,共同确认签
展大比例尺调查。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 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地类和面积等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
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主要完成城市市区以及县城所在地的建制镇的城镇地籍调查。
基本农田调查
在农村土地调查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区(块)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 )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汇总统计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地类等状 况,并登记上证、造册。
E、新增地物调绘与补测

地物补测是将实地相对 DOM 发生变化的部分补测到 DOM上。 量距丈量精度要求。 用皮尺或钢尺丈量距离时,测 量单位为米(m),保留1位小数。往返或单程两次 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200。 平面位置精度要求。补测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 物点距离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图上0.5mm ,山地不得大于图上1.0mm。
国家
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
在农村土地调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查和城镇土地调查基础上,建立国家、省、
市(地)、县四级,集影像、图形、地类、
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及数据 库管理系统。

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与方法

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与方法

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与方法摘要:为全面优化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服务,提高土地基础信息数据的精准性,基于第二次国土调查结果上,在目前第三次国土调查阶段中我们可以使用DOM (正射影像图),通过利用GPS/GIS等技术对全国的土地使用情况展开数据调查。

本文主要叙述了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工作内容和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DOM引言根据国家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要求,于2017年进行全国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展开第三次国土调查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对土地资源综合管理的宏观要求,只有清楚土地利用的基础数据,才能强化国家对土地资源信息管理。

我国的国土调查都是以十年为一次,第三次国土调查是基于第二次国土调查数据上,进行一个完善及精细化工作。

1三调国土检查的工作内容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中主要工作包以下工作内容:准备工作、内业数据预处理、外业实地调查、内业整理建库、质量检查和成果统计、汇总。

通过这些阶段性工作内容,对第三次国土调查的结果建议一个基础数据库以及各专项数据库,这两大数据库主要包含着土地的地类、范围、所属情况、面积大小,通过数据调控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的精准化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自然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指导方针。

2三调国土内业数据预处理的具体内容三调国土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一般包含:基础系统坐标转换、调查界线上图、转换地类编码、线状地物图斑化及地类图斑融合,内业提取自主变更图斑,调查工作底图制作。

2.1基础系统坐标转换我国之前使用的数据库系统坐标都是‘西安1980’,而在我们第三次国土调查中,则需要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因此我们需要将已得到的数据进行坐标转化,确保‘西安1980坐标’数据能转化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并与影像数据进行套合验证,同时也需要检查已有数据之间有没有重复,是否存在范围,界线等矛盾冲突。

2.2调查界线上图在我们第三次国土调查中,我们都是以完整的县级行政辖区作一个单位开展检查的,在基础数据坐标转换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已经确认好的调查界线套合上图,原理上一个地区调查单位这有一个有效范围,在界线上不能使用权属界线来代替行政界线,从而导致一个区域多出来很多区域。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摘要:从地类调查图开始,通过全数字化处理手段和软件开发,阐述了全数字化内业处理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介绍了一种新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业处理方法。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类调查图;数据库;电子台帐土地利用现状及变更调查是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调查,可以及时反映各地类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变更情况,为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再分配提供必要的数据。

这项工作的外业和内业都涉及大量的图形和数据信息,人工对其进行处理,往往效率低、误差大。

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内业处理工作中,开发应用了相应的数字化处理软件,从而使之变得高效和准确。

一、设计思想内业处理的设计思想是:外业调绘成果经正射投影编绘地类调查图,经扫描、影像处理、矢量化后成为数字化图后,按照一定规划将图斑号、地类代码、座落、权属、零星地物、线状地物、飞地、争议等信息标注到图上,余下工作便全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高效、准确地得到最终结果,形成变更数据及变更后的电子台帐。

作业中我们使用的是洛德公司的土地详查变更软件,由于我们的数据与该软件保持了共享特性,只要将自己的电子台帐作简单转换,即可成为该软件的电子台帐。

而为使该软件及其数据有更广泛的应用基础,对控制区、图斑的划分和编号采用与该软件相一致的方法。

二、控制区、图斑的划分及编号控制区以统计最低级别的行政单位(一般是村)来划分,以图幅内村界和内图廊线所形成的每个区域为一个控制区,由于内图廊线的分割,同属一个村的土地,可能会有几个控制区。

控制区的编号包括控制区号——乡镇号——村号三级编码;属于外县的控制区则按控制区号——乡镇号两级编码。

控制区号以图幅为单位,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编定,邻县亦然;村号则按各乡镇内逐村编号,这样控制区编号便都涵括了土地的座落和权属信息。

图斑按照地类调查图来划分,有大、小图斑两种,以小图斑为最小单位,小图斑以外的其它图斑均为大图斑。

大图斑号按本控制区范围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次编定。

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流程及技术方法

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流程及技术方法

三调影像1米分辨率
航空正射影像图0.1米分辨率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业(勾绘要求)




3



三调影像1米分辨率





航空正射影像图0.1米分辨率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业(外业调查图斑提取)
国家下发的不一致图斑 自主提取的不一致图斑 建设用地细化调查图斑 需调查标注土地利用特征的图斑
6外业调查及举证
对于交通便利,图斑集中的区域采用手持设备调查举证,图斑面积较大, 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利用无人机拍照举证。

证 及
注:红色范围

为国家提取的

不一致图斑、
图 斑
黄色范围为自

主提取的不一

致图斑(举证

及调查)
6外业调查及举证
建设用地细化调查
教堂,特殊用地 (09)
6外业调查及举证
谢 谢!
10 成果编制
(1)在成果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县级第三次土地调查报告。 (2)依据调查数据库应编制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县级土地利用挂图和 其他专题图件等。
11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按照作业的流程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资料 搜集阶段、权属数据整合阶段、内业解译(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城镇村庄细 化打开)阶段、外业调查及举证阶段、数据库建设阶段、数据汇总分析阶段、 成果编制阶段。每个阶段根据国家、省厅的方案及规范要求制定相应的质检 标准。
2 县级土地调查流程
3资料搜集及应用
三权数据
不动产登记数据

农转用数据

第三次土地调查中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探讨

第三次土地调查中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探讨

181综述引言自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完成至今,是我国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十余年,在这十余年的发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到了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理想照进现实。

但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致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质量以及使用状况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基于现代技术的第三次土地调查于2017年拉开序幕。

在整个调查实施开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方法和技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最终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影响依据最终数据成果所采取后续措施的有效性。

因此本文就此进行探讨,积累经验的同时,为后续工作提供技术以及理论支持。

1.我国土地调查的目的及意义1.1 我国土地调查的目的通过对我国第三次土地调查相关文件的解读以及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土地调查目的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其一,针对我国各种类型土地在新时期的利用现状和相比以往的土地位置、面积、分布等变化情况,以及现有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较以往相比的转移和变化情况开展调查,进而获得我国目前真实且准确的各类型土地基础数据和信息;其二,结合新一轮的土地调查,建立更为健全的土地监测、统计、管理相关制度;其三,借助当下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大数据以及云平台等技术,逐步实现我国国土资源信息电子化和社会服务的多功能化;此外,土地调查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可以切实推进国土资源的高质量管理。

1.2 我国土地调查的意义我国土地调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可以根据调查数据科学合理地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国家政策,使得土地资源规划、利用和保护都更为有效;其次,从生态发展和管理来讲,土地调查的数据为生态治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第三,从耕地保护的角度来看,基于土地调查数据分析,出台对应政策,可推动粮食生产用地的集约化规模利用,从而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权益;此外,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土地调查结果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最后,土地调查为我国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不动产登记,以及土地信息社会服务提供准确数据和信息基础。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地 14 牧草地
42 改良草地 43 人工草地
——
——
63 农村道路
其它 15 农用地
74 坑塘水面 ——
77 沟渠
87 田坎
——
50A 城市
51B 建制镇
20 城镇用地 52 农村居民点 53 独立工矿用地
54 盐田
55 特殊用地
——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新旧地类编码对照表
2001 过渡地类 编码 过渡地类名称 111 灌溉水田 112 望天田 113 水浇地 114 旱地 115 菜地 121 果园 122 桑园 123 茶园 124 橡胶园 125 其它园地 131 有林地 132 灌木林地 133 疏林地 134 未成林造林地 135 迹地 136 苗圃 141 天然草地 142 改良草地 143 人工草地 151 畜禽饲养 152 农业设施 153 农村道路 154 坑塘水面 155 养殖水面 156 农田水利 157 田坎 158 晒谷场等 201 城市 202 建制镇 203 农村居民点 204 独立工矿 205 盐田 206 特殊用地 ——
园地
全国土地分类(2002):过渡期间使用
林地
林地
全国土地分类(2007):全国标准化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GB/T21010-2007)。为两级分类体系。其中 一级为12类,二级为56类。
类别 类别 类别
类别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
04 草地 042 人工牧草地 指人工种牧草的草地
043 其他草地 指树林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

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与方法

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与方法
3.4.1 根据影像直接勾画图斑 河流、湖泊等不规则线状地物与实际地物符合程度较 低,可以根据影像数据直接勾画线性图斑。 3.4.2 利用缓冲区图斑化
铁路、公路等规则线性地物且与实际地物符合程度高, 可以对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中线状地物进行缓冲区来完成线 状地物图斑化处理过程。
1)矢量数据空间位置编辑 将收集线状数据叠加国家下方最新1m影像,将位置不准 确的线状地物按照影像位置进行编辑修改。(见图3) 2)数据合并 线状地物图斑化主要遵循以下要求: a.对农村范围内,宽度2-8m(上下均含)的道路,调查为 农村道路或公路用地;大于8m的道路或纳入乡镇级及以上 级别道路网规划的道路,一律按公路调查。 b.道路、河流被权属界线分割的,按不同图斑上图。 c.对城镇村庄内部道路用地,调查城镇村庄内部主干
110 不动产 BUDONGCHAN
时统一按照字段(缓冲半径)进行缓冲。 4)线状地物缓冲 线状地物缓冲区是以一条线要素为轴线,以缓冲半径为
平移量向轴线一侧或者两侧做平行线,构造出一个平头或 者圆头的带状区域。(见图5)
图3 线状要素位置编辑前后对比图
路、次干路及支路,其他道路可与相邻图斑合并。 根据上述原则,先将权属相同、地类相同、宽度相同的
108 不动产 BUDONGCHAN
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与方法
田艳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第三次国土调查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利用RS、GPS、GIS等技
术,统筹利用现有资料,以正射影像图(DOM)为基础,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全面掌握全县
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工矿仓储、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4
25
五、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实施技术流程
1、遥感数据获取 2、数据预处理 3、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融合 4、变化信息提取及变化类型确定 5、外业调查与复核 6、变化信息后处理 7、提交成果与检查验收
26
五、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实施技术流程
1、遥感数据获取
(1)数据及资料来源连续、稳定; (2) 能满足监测的精度要求; (3) 价格适中、易于获取; (4) 目前采用的主要数据源有TM和SPOT数据
32
5、外业调查与复核
(1)实地检查确认遥感内业判读的变化图斑; (2)实地调查影像上识别或定位不准的小图斑边
界线; (3)实地量测影像上量测精度不足的线状地物宽
度; (4)对影像上有云影遮盖的范围做补充调查; (5)实地收集监测区内与真正变化图斑相对应的
土地变更调查资料,为变化信息分类后处理及精 度评价提供依据。
特别是耕地资源状况的变化。
2、土地利用状况:主要是对土地的利用过程和效果进行
监测。及时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3、土地权属状况:主要是对土地权属状况的动态变化进
行监测。
4、土地条件状况:土地利用与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土
地条件的变化必然导致土地利用发生相应的变化,应及时
掌握土地条件的变化。 5、土地质量和等级状况:
8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1. 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 2. 3. 为建立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4. 为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9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1. 查清村和农、林、牧、渔场以及居民点的厂矿、机关、 团体、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 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
3.三级地类共有71个 是在原有土地分类的二级地类基础上调整、归并增设而来。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二、调查目标与原则
(一)调查目标
1.摸清我国土地资源家底,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明确土地权属关系,保障土地权益。
3.评估土地资源生态状况,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4.为国家土地政策制定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原则
1.科学性: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2.实用性:注重调查成果的实际应用,满足国家和地方管理需求。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第1篇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简称“土地调查”)。
3.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趋势等进行深入挖掘。
四、组织管理与分工
本次土地调查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各级政府分级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一)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
负责全国土地调查的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决策和成果审核。
(二)地方各级政府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成果验收。
1.汇总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编制调查报告。
2.推广调查成果应用,服务于国家土地管理和决策。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保障调查经费,满足工作需求。
(三)严格质量控制,确保调查成果真实可靠。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五)深化成果应用,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可适时调整。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确保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内业数据处理方法在我国土地利用情况调查的过程中,外业测绘的成果必须要经过内业处理与分析才能使我们获得土地利用情况最直观的调查信息,而由于近年来我国土地测绘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数字化的测绘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内业处理方法也必将随之变化,本文就内业数字化处理的理念与方法进行探讨,并就其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

标签: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内业数据处理;方法在很多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土地利用以及變更情况是规划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根据当前工作需要对土地利用的真实情况以及其变动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当地土地利用情况,才能更加科学地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进而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1、内业处理工作理念与处理方法分析1.1内业处理工作的理念分析进行内业处理的数据基础就是外业调绘的数据成果,由于我们当前内业数据的电子信息技术相对发达,加之外业数据的数字化程度很高,因此在进行内业处理方面我们的工作难度相对较小,我们进行内业处理主要就是要对外业测绘成果进行处理,进行正射投影调查图的分析与数据处理,使外业调查图在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形成数字图形,并将重要的地类代码通过标注等方式放到数字化图形上,之后的整理与图形细化工作电脑软件就能完成,并且可以保证数据处理的效率性与准确性,计算机软件会针对土地变更与利用数据进行分析而后形成变更后的数字化台账,用以保存土地利用情况更新数据,而我们在进行利用这类软件进行内业处理时要通过一些非常简单的数据转换就能把计算机软件上的电子台账快速呈现出来,但这首先要求我们在进行图斑划分与代码标注等工作时要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我们只要对这些计算机软件进行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就能够在内业处理中对很多项数据进行同时处理,内业操作效率也就能大幅提升。

1.2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标注形成土地利用情况图在我们进行内业标注的时候一些行政界线以及居民区和道路等地形地貌要素的具体标注可以反映在土地利用情况图中,如果标注得当可以使图形更加清晰与完善,同时要利用高程点的科学标记进一步使图面清晰化,在丘陵山区进行相应曲线绘制时也要对其相应位置的特性进行科学操作,这样可以增加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准确性。

2-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流程及内外业工作衔接

2-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流程及内外业工作衔接

国家下发数据--具体图斑类型
类型1
偏移图斑:数据库图斑与影像中地物的 套合偏移大于(含)8米时,提取为偏移 图斑,标注为”PY”
类型2
在建图斑:数据库地类为非建设用地,影像 特征为动土在建道路等建设用地,提取为在 建图斑,预判地类标注为“ZJ”
类型3
地类不一致图斑:数据库地类与影像特征反映的土地利用类型不一 致情况提取为地类不一致图斑,预判地类标注为”BYZ”。(含6个 一级类、11个二级类、6个标注类型),影像特征无法明确判定某 种类型的,可以用复合类型,用/进行分割。
2.地方把控什么? 外业调查底图数据制作
根据地方实际,叠加相关的土地利用管理数据,制作外业调查底图。
2.地方把控什么? 外业调查底图数据制作
建议 对照影像扎实做,不要有想法,标出所有疑问图斑 把内业预判基础数据做扎实,方便外业调查
✓尽量勾绘出不一致图斑,利于外调路线规划 ✓按重要程度用颜色区分,标识醒目,提醒外调
建设用地等重点地类,进行“互联网+”实地举证。
03
➢ 核查要求:省级和国家将以高精度遥感影像和实地照片
为依据,对重点图斑进行逐图斑比对核查。
04 互联网+举证的四个阶段
LOGO
2 初次举证
1
地类样本 举证
3 补充举证
4 在线举证
正式开展调查工作前,县级需对区域涉及
1 的所有地类,每个地类选择至少2个典型 特征图斑,进行地类样本举证
LOGO
03 熟悉操作软件 --县级(web端)登录后显示内容
LOGO
04 正确认识互联网+举证
LOGO
➢ 调查要求:以国家统一提供的调查底图为基础,实地调
01

土地勘测定界内业数据处理技术浅析

土地勘测定界内业数据处理技术浅析

土地勘测定界内业数据处理技术浅析发布时间:2021-06-01T12:33:06.27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作者:王圻伊[导读] 摘要:土地测绘工作中,主要结合现有资料开展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及规划利用等工作进行土地勘测定界,界定土地范围。

黑龙江省国昌土地测绘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 150056摘要:土地测绘工作中,主要结合现有资料开展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及规划利用等工作进行土地勘测定界,界定土地范围。

本研究针对土地勘测定界的主要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深入分析土地勘测工作中的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对其操作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于土地勘测相关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土地勘测;土地定界;数据处理技术1. 前言通常而言,处理土地勘测定界数据应涵盖界址点坐标成果表、制作勘测定界图及生成土地分类面积表等工作。

土地测绘工作中,主要结合现有资料开展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及规划利用等工作进行土地勘测定界,界定土地范围,对界址位置测定及对土地使用面积进行计算,为土地管理部门更加科学准确的资料,应用于土地审批及地籍管理工作中。

2. 土地勘测定界的主要步骤2.1 准备工作土地勘测技术定界应在资料收集、接受委托、方案制定及现场踏勘等方面工作上做好充分准备,前期收集分析资料在准备工作中比较重要,前期完善的准备,才有利于后续勘测的顺利开展。

2.2 外业工作在外业调查工作中,应基于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以确保工作效率及质量。

先对收集完成的权属资料进行核实,若权属资料没有变更,与实地情况不存在差异,可对原资料影响利用,无需对土地权属重新调查。

若对原有权属资料核实后发现错误明显,应重新确权,再对现场确权进行指定。

权属资料不符实际需要或错漏明显时,应现场进行重新确权。

通常由所属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求专业调查技术人员及用地范围内权属双方到场确认界址。

在外业测量工作中,通常外业测量采用独立坐标体系,外部坐标体系与高程系统采用的坐标体系的差别较大。

简述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与方法

简述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与方法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信息化技术应用
简述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与方法
史翔 徐海超 王然 山东华地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山东 威海 264200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土调查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三次国土调查是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基 础上,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利用RS、GPS、GIS等技术,统筹利用现有资料,以正射影像图(DOM)为基础,实地 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全面掌握全县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工矿仓储、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 服务、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地类分布及利用状况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文章主要阐述了第三次全 国国土调查的工作内容及内业数据预处理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土地调查;坐标转换;地类编码;线状地物图斑化;地类图斑融合
(3)数据整理建库。将外业调查成果导入后进行图形编 辑、拓扑处理,经检查无拓扑错误后利用建库软件对图斑编 号、标识码、要素代码、城镇村代码、扣除地类系数、坐落单 位代码、耕地坡度级别进行统一赋值,进行图斑面积平差、图 斑地类面积计算及统计汇总,提取其他土地要素图层并进行元 数据制作后按标准目录导出成果数据进行质量检查。
引言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继承和发
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程序繁杂、数据量庞大,调查内容 较为多样化,需要在建库与调查中对基本的国土调查原则严格遵 守,运用新的现代化技术,使调查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1 “三调”质量控制基本要求、内容和方法 基本要求:“三调”成果质量控制实行自检、互检、专
(4)内业阶段成果检查。①采集图斑地类、边界检查。 图斑地类、边界关系到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是国家核查最 重要的内容,也是自检最重要的内容。图斑地类、边界主要采 用人机交互的方法进行检查。图斑边界的检查依据是三调影像 (包括国家下发的影像和地方收集的高分辨率影像),图斑的

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字化内业处理过程的研究

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字化内业处理过程的研究

积量算 的 要 求 , 数 字 化 采 集 前 , 须 在 南 方 公 司 在 必 C S70软件 环 境 中设 置 图 层 , AS. 以方 便 将 采 集 信 息
放在相应 的图层 内。 为此 首 先要 执 行 软 件 中 的 “ 加
入 C S 环境 ”让 软 件 一次 性 将 所需 的图层 信 息 进 AS ,
到不 同的 图层 内。
基础测 绘 图件 逐 - N读 、 查 、 注 的技 术 性 工 作 。 调 绘 内业数 字化 处 理软 件 的 图形 部 分 在 南 方公 司 C S AS 70 .软件 环境 下处 理 , 在该 软 件 的基 础上 , 结合 土 地 利 用现状 调查 面积量 算 的特点 , 行 二次 开 发 , 备 进 具
状 调 查 内 业处 理 方 法。
关键词 : 土地 利 用现 状 调 查 ; 地利 用现 状 图 ; 类 调 查 ; 据 采 集 土 地 数
1 引言
土地利 用现状 调查 是经 济发展 中的一项 重 要 工 作 。通过 调查 , 以及 时 反 映各 地 土 地 资 源利 用 现 可
图形 采集所 用到 的全部 功能 。先利 用数 字 化 图形进 行 面积量算 , 而根 据 用 户 的平 差 条 件 进 行数 据 平 继 差 , 到初 始 电子 台帐 , 经 各 种 地 类 汇 总 , 打 印 得 再 并 出各种 表格 。
4 2 数据 采集 .
() 4 运用科 学 的原则 ; () 地 块 ” 5 以“ 为单位 进行调 查 的原则 。
4 地类调查 图数字化软件
地类 调绘是 指 在 土 地 所 有 权宗 地 内 , 实地 对 照
内业设置 好 采集 环 境 、 好 内 图廓 线 和插 入 栅 绘 格 影像 图并 准确 定 位 后 , 可 开始 地 类 调 查 图矢 量 即 化, 将栅 格信息 转化 为矢 量信息 , 并将 不 同 的信息 放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